社会学之思(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齐格蒙特·鲍曼  页数:220  字数:242000  译者:李康  
Tag标签:无  

前言

  我接下齐格蒙特·鲍曼的原著增订第二版的任务,颇有些诚惶诚恐。不管怎么说,初版行文风格独特,已译成好几种语言,吸引了无数读者。与此同时,鲍曼也觉得,我的加盟会有益于修订版。有鉴于此,我一方面要努力维持这种独特风格,又要添进自己的材料,势必倍加小心。  其结果,就是这本全新修订的扩写版。初版各章节均经调整,并加入了新的章节,新的材料遍布全书各章节,比如健康与健美,亲密,时间、空间与失序,风险,全球化,组织,新技术,等等。最终,我们都认为第二版既保持了初版的精华,而增补的方式又大大提高了总体上的魅力。

内容概要

  本书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和蒂姆·梅富有吸引力的著作之一,为原书第二版。原书第一版由鲍曼撰写,第二版增加了蒂姆·梅的内容。在本书中,鲍曼将主要理论家的贡献和对社会学重要概念的介绍编织在一起,以其新鲜而有穿透力的视角一一解读生活话题,从而帮助人们重新理解与他人的交往经验,并启发人们思考,而这也正是社会学的最大魅力所在。

作者简介

 齐格蒙特·鲍曼,利兹大学和华沙大学退休的社会学教授,是当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研究最著名的理论家之一。

书籍目录

第二版序致 谢引论:社会学这门学科 一 探寻区隔/特性(distinction)  二 社会学与常识 三 《社会学之思》的内容第一编 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认同与理解 第一章 与他人共处中的自我  一 选择、自由、与他人共处  二 与他人共处中的自我:社会学的视角  三 社会化、意义与行动  小 结 第二章 如何看待与维持我们的生活  一 维持我们的生活:互动、理解与社会距离  二 如何看待与维持生活:边界与外来者  小 结 第三章 统合的纽带:谈论“我们”  一 共同体:塑造共识、应对冲突  二 计算、理性化与群体生活  小 结第二编 过日子:挑战、选择与约束 第四章 决定与行动:权力、选择与道义  一 做决定  二 价值、权力与行动  三 行为的动机  小 结 第五章 事在人为:关系中的馈赠、交换与亲密  一 人性化的与非人性化的:馈赠与交换  二 追求自我:爱、亲密、关爱与商品  三 认同的商品化  小 结 第六章 照看自我:身体、健康与性  一 寻求安全感  二 身体化自我:保护与满足  三 追求健康与健美(Health and Fitness)  四 身体与欲望  五 身体、性与社会性别  小 结 第七章 时间、空间与秩序(失序)  一 体验时间与空间  二 风险社会  三 自主、秩序与混乱  小 结 第八章 划界:文化、自然、国家与地域/领土  一 自然与文化  二 国家、民族与民族主义  小 结 第九章 过日子:消费、技术与生活方式  一 技术、专长与技能  二 消费与广告  三 生活方式、产品与市场  小 结第三编 回顾与前瞻 第十章 社会学之思  一 社会学的眼光  二 社会期待与社会学思想  三 社会张力、生命形式与社会学目标  四 社会学与自由总结思考与拓展阅读索 引

章节摘录

  许多人会从这些方面来比较过去与现在。在对于传统的怀旧/恋乡(nostalZia)下,人们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也知道相应对于这些位置的期待。历史研究已经对这些令人感到舒适的确定性是否真的存在提出了质疑,但它们依然顽强地存在着,通过挪用这些有关往昔时代的想象的共同体,来应对当下的境况。曾经让人感到熟悉而有保障的世界似乎已然不复存在。迅疾的变迁现在似乎主导了我们的生活境况,和我们共同生活的人快速地迁移着。曾经与我们有私密知交的人已经从服中消失,几无了解的新人们闯了进来。我们感到,如果说我们曾经根据自己生活的场所与时代来界定我们是谁,那么现在,显然缺乏意义与宗旨的狂热欲望驱动着诸多变迁,这些资源也都已经随着变迁消散了。因此,如果说规则好像在迅速变化,并且毫无警示,它们也就不再拥有支撑其存在所必需的那种合法性。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想当然地接受,而已经实现的东西,也不能被假定会永久维续,除非在不懈的努力下反复更新。毕生奋斗的职业生涯变成争取承认的斗争中转瞬即逝的时刻,伴随着每一次求职和面试来来去去。即便是在最居于内核、最有如家感的圈子里,也需要小心警觉。随着这些过程主导了我们生活越来越多的领域,商品化进程也很容易将提供安全感的家变成一栋房屋,无非只是与任何他人进行交换的一件物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学之思(第二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齐格蒙特&#8226;鲍曼(Zygmunt Bauman),是英国利兹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社会学教授. 其代表作为<<现代性与大屠杀>>,<<立法与阐释者>>,<<现代性与矛盾性>>等。《社会学之思》第一版名为《通过社会学去思考》,英文名为Thinking Sociological. An Introduction for Everyone。正如本书英文名说的那样,《社会学之思》与其他书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贯穿日常生活的议题为编排脉络,直接引导人们日常经验的社会学评论,从“日常生活中的行动、认同与理解”和过日子过程中的挑战、选择与约束等方面出发讨论社会的张力和生命的形式,从而总结出社会学的目标。

    《社会学之思》中认为社会学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社会关系的各种类型,我们所居处的社会的各种类型,与我们如何看待彼此和自身,我们拥有怎样的知识、行动及其后果,有着什么样的关联。社会学之思,也就是一种对于人类世界的理解方式,它开启了以不同方式思考同一世界的可能性。

    本书非常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在书后除了列出详尽的索引表以外,还针对每一章节都做了拓展阅读建议和思考题设置,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那样:“总有些社会学的出版物是专门写来帮助你和别人进入社会学知识的主体的……你应当采取一种‘质询风格’来读书,‘进攻’文本,不断提问,始终想着你为什么要读书。”这些问题很好的帮助我们加深理解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比如书中第一章讲述“与他人共处中的自我”,结合书后的思考题,回顾我们生活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采取的手段,这些手段与生活参照群体的期待之间的关系,思考这些关系怎么样影响我们为自己设下的目标,在我们将读到的理论带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也就轻而易举的融会贯通,了解了群体归属对于个人的影响,也就学会了在社会生活中如何保持自由和依赖的稳定性,从而更好的把控自己的生活。

    记得有研究者说:“阅读鲍曼,你可以同时感受到老年人的自由和年轻人的火热。”而阅读《社会学之思》,读者可以同时感受到社会学理论的精深和应用的博大,阅读后受益匪浅。
  •   鲍曼是一位社会理论家,不仅仅是社会学家。视野很开阔。
  •   看完了《现代性与大屠杀》,慕名鲍曼先生而来,获益匪浅
  •   还没读,别人推荐的,不过鲍曼的书一直没让我失望过。
  •   鲍曼的著作向来发人深省
  •   鲍曼的力作之一 很值得一读
  •   和专业有关买的,好在将社会学书本知识跟我们对生活的思考紧密联系,培养社会学的生活视角
  •   一种社会学的思想来看待我们的社会生活
  •   社会学应该入手之圣品
  •   很经典的社会学理论教材,难度中等。
  •   社会学名著
  •   社会学的经典
  •   社会学入门~
  •   社会学读物,顶
  •   社会学经典之作!
  •   很好的书,对我很有帮助。。
  •   送给朋友的书,不知道他觉得怎么样,后来他跟我说非常好
  •   书很好,便宜,质量很好!!!
  •   书嘛,看个人喜欢和阅读兴趣,喜欢就买
  •   值得好好读的一本书。
  •   这本书我从头到尾读完了的,许多章节,许多语句写得非常精彩,见解独到,理论浅入浅出,饶有韵味儿,美中不足处是翻译得不够给力。
  •   印刷、内容都好
  •   做调研的必读书!
  •   很喜欢的,下次还买来给自己看看!
  •   很值得看看。
  •   价钱低,质量也不错
  •   非常不错,开始看了。同学推荐的。
  •   开始看的时候有一点点枯燥,但道理清晰,对社会的认识和把握很准确,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不愧是学术经典。
  •   看了一下,还不错!
  •   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学术名著很不错
  •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要有一种适合、平衡和规律,才能使社会关系协调,才有社会运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如果一旦失去适合、平衡和规律,就会出现社会问题。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人总结了40年代以来的社会问题研究,提出社会问题应包括3个方面的含义:社会期望或愿望的事物安排的中断;社会规定的正当东西的破坏;社会所珍视的社会模式与关系的脱节。依据这种理解,他们认为社会问题有社会解组和离轨行为两种类型。因此,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创造一种理性的社会秩序是人类社会需要深思的。《社会学之思》便是以我们所生活的的社会环境为切入点,从普通人过日子所面临的选择、挑战与各种约束展开讨论,让我们了解社会学所涉及的领域和研究方法。在本书中,两位不同时代的作者将主要理论家的贡献和对社会学重要概念的介绍编织在一起,以其新鲜而有穿透力的视角一一解读生活话题,从而帮助人们重新理解与他人的交往经验,并启发人们思考,而这也正是社会学的最大魅力所在。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给社会学定义为: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也就是说社会学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人类对由自身活动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及其思考,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是源远流长的。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就曾论述过“人生不能无群”的思想,他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群”即“社会”。中世纪基督教神学家托马斯&#8226;阿奎那和A.奥古斯丁从宗教神学立场也曾对此做出过论证。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个性解放取代封建专制、用快乐主义反对禁欲主义,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宗法制度的斗争中形成了一整套市民阶级的社会伦理观。从社会学的学科历史上考察,这些理论观点都属于社会学史前阶段。社会学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以后,它的产生有其直接的社会历史背景。
      
      《社会学之思》的独特之处,除了社会学包含一些列人类现有的学科化时间并体现出历经学科发展积累起来的一整套蔚为可观的知识,更在于其与所谓的“常识”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渗透着对自身立场和实践而言很重要的一些议题。因为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共处之中,都会彼此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展现出数量惊人的默含知识,这些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指导我们作为个体与其他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如何接触,而这个过程中有很多事情是超出作为个体的我们的,所以社会学之思就是要在倡扬个体的前提下,让我们充分理解周围的人们,理解他们的欲求、忧虑和关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用宽容的态度、自由的理念面对世界,学得去尊重每一个文明社会为了维持自身都在打造的美好愿景。而这样的同时,我们个人也就有了更多行事的权利,选择生活规划、捍卫个人尊严、拥有更多的自由。
  •   对社会学感兴趣应该缘于许多年前与一朋友的闲聊,她谈起她对社会学非常感兴趣,究其原因,笼统概括即是与人打交道,研究人的思维,研究生活本身,研究社会问题。
    这本社会学之思,不生涩,注畅而简练,作为社科类读物来讲,这已经是第二版,也非常不容易,足见这本的精彩。这本书从三个方面一步步深入谈论社会学:一,什么是社会学,其范畴,研究对象,目标等。二,应用阶段,社会学如何应用于生活,如何看待身边事物,如何认知我们的生存环境,生活空间,社会秩序等,三,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未来展望及相关情况等。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这本书从环绕自身并影响我们判断诀择的问题作了本质的分析,从第一章一点点阅读下来,那些我们在生活中不曾留意的细微之处或者错过的忽略角落面目也都渐渐清晰。“理解乃社会生活的核心”---《社会学之思》这本书便是这样,从浅入深提供一个社会学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也让我们的视线着落得更深更本质的地方。这种视角也给予我们的经验,尤其是生活经验提供了说明注解,间接指导我们的生活,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和“我们”的差异,习惯性和情感性行动的非理性与工具理性,重要决定中的自觉选择因素和常规力量,自保和道义等。

    看这本书,有点看心理学读物的感觉,特别是第五章,事在人为,关系中的馈赠,交换与保密和第七章。对人际关系模式的分析,人性化关系的追求,爱恋伴侣关系等等。从他的理论性,以及对人的思想行为的关注上讲,这也是一种从社会学角度理解人类世界,从个体性到社会性的方法论。

    社会学同时也研究时间空间和秩序。矛盾在于,人为虚设的秩序原本是为了期望用秩序代替混乱,结果,对这种秩序的探寻,又倒致社会之病。----这是人类的困境。也是社会学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手段便是:思维方式和行事方式,以及环境因素等。P124页最后有一个错别字:频繁,不是频仍。

    社会学中还有一个“边界”“划界”的概念。这点放在民族主义上,就有国家,民族,种族主义,文化征服,公民权,法治的制定和管理等等。还包括态度,生活方式,伦理道德等。总而言之,可以将社会学概括为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评论,一种观点,一种理解和认识。不孤立,立足于社会,彼此理解和维系----这也正是社会学给我们的启示:在未来和现在之间,用更好的方式理解我们自身。

    让人受益匪浅的一本书。
  •   相形之下,原来那本《通过社会学思考》译得不如这本
  •   老师让我们买的,应该不错,社会学的书再便宜点就好了
  •   这本书的原著应该还不错 但是翻译的有些枯燥
  •   经典之作,正在研读中
  •   排版一般,翻译还好。具有可读性。
  •   看了目录就觉得应该不错,读了之后再来评价吧。
  •   期待收获
  •   有实感,值得读读
  •   深奥费解
  •   不太喜欢,老师说很浅显。。。可是呢,额呵呵
  •   句子很长,句意很短,似乎说的东西很浅。
  •   目录看结构马马乎乎.,买回来看了下内容...太粗糙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