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史话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王晓卫  页数:195  

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奠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教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人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活》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陈奎元    2011年4月

内容概要

  本书以断代为序,分別介绍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和明清等各时期有代表性的、影响较大的46位兵家,他
们为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遗产。这份遗产不仅属于军人,也属于各行各业;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等军事理论,被各国商界和企业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孙武、曾国藩等关于军队建设和管理的原则,被许多企事业团体运用到自身的经营或管理上。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在军事上的运用,也为许多西方汉学家所景仰。这就是奉书所要带给您的智慧范例。

作者简介

王晓卫,男,1952年生,重庆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学科学术带头人,贵州省首届教学名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及古典文献学教学,主要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北朝文化、中国古代兵制史及古籍整理:兼擅传统诗词赋的创作。已出版专著及主编教材近20部,在《中国史研究》、《国学学刊》、《历史月刊》(台湾).《历史教学》等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表旧体诗词数百首、传统赋10余篇。代表著作有《魏晋作家创作心态研究》《中国军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中华姓氏谱杨姓卷》、《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精读》、《六韬全译》、《历代兵制浅说.》、《兵家史话》等。

书籍目录

引 言
一 先秦兵家群体的崛起
1.军事形势的变化及兵家群体的出现
2.中国兵学思想的奠基人武圣孙武
3.吴起的富国强兵和用兵治军思想
4.孙膑对孙武兵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5.尉缭对先秦兵学思想的总结和发展
6.白起的军事艺术
二 先秦诸子的兵学思想
1.儒家的兵学思想
2.墨家的兵学思想
3.道家的兵学思想
4.法家的兵学思想
5.杂家的兵学思想
三 秦汉兵家注重实践的特点
1.战争特点及其对兵家的影响
2.兵形势家项羽
3.兵权谋家韩信
4.周亚夫的治军思想和战略战术思想
5.卫青以轻疾制敌的兵形势家特色
6.霍去病独具特色的用兵思想
7.马援对兵权谋思想的运用
四 魏晋南北朝兵家的鲜明个性
1.战争与文化背景
2.曹操的兵学思想及运用
3.诸葛亮的治军强兵和战略思想
4.陆逊以智取胜的思想
5.杜预因势制宜的思想
6.檀道济的因敌施计与重视心战
7.崔浩的战略战术思想
8.宇文泰融合胡汉传统的军事思想
五 隋唐五代兵家的多样性特征
1.文化背景与战争类型
2.杨坚的战略与国防思想
3.李世民尚权贵速、安不忘危的兵学思想
4.李靖的兵学思想
5.郭子仪的平乱方略
6.郭崇韬知己知彼的战局分析
7.柴荣的战略与治军思想
六 宋朝兵家的思想及其著作
七 辽金元兵家的民族风格
八 明朝兵论著异彩纷呈
九 清朝兵家思想的重要变代
结束语

章节摘录

版权页:左宗棠在制定战略方针时,相当注意战略方向的选择和战略阶段的安排。在战略方向的选择上,他注重先击力量强大之敌,然后一一扫清分散远处之敌。任陕甘总督时,定下“先捻后回”、“先秦后陇”的战略,先集兵剿灭较近的、作战方式较灵活的西捻军,再分兵数路分攻较远的、组织较松散的甘肃、青海回民军。在战略阶段的安排上,他严守巩固后路、宁肯缓进决不轻退的原则。同治初入浙攻剿太平军,光绪初西进收复新疆,都不是一受命就仓促出兵,而是多方巩固后路,准备好进军的多方面条件。这样的战略安排,看似切人战局迟缓,实际上能保障稳固地控制战局,一旦大军发动,取胜就来得很快。曾国藩曾与人书,盛赞左宗棠“谋画之密”远在曾国藩和胡林翼之上。的确,左宗棠在兵家史上是不可多见的战略家。治军强调得将士之心,是左宗棠颇具特色的思想。左宗棠曾在致曾国藩的信中说:“用德不如用人,用人当先得其心,而后得其力。”曾国藩赞其为:“精理名言,至当不易!”怎样才能先得人心?作为主帅,左宗棠最重身体力行,与将士同甘共苦。事无巨细精粗,必从根本做起,从自身做起。军队行进在万里沙碛之地,他亲居营帐。所得封赏之钱,分给出力的将士及他们贫困的亲友。他说:“凡人须从吃苦中来。收积银钱货物,固无益于子孙;即收积书籍字画,亦未不为子孙之累。”他这种表率作用,对其统领的“楚军”将士有较大影响,“楚军”善战,与此不无关系。左宗棠比曾国藩更加身体力行地吸收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他主张“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并具体创办近代军工企业。他在福州上疏请设局造船,并亲自选定厂址,主张逐步解决轮船和原材料供应。中法战争后,他又提出:对旧厂开拓加大,限期开工铸造大炮,“另开大矿添机炼冶”。他还提出了培养海军人才的建议,并拟定计划,先雇洋人教习,船成后让学员出洋周历各海口,因材授职。为此,他积极筹办“求是堂艺局”,以其为培养造船和航海人才的学校;制订《艺局章程》,对学员的纪律、待遇、考试及奖惩办法、学制和教职员编制等作出明确规定。这所学校后由沈葆桢办成,培养了严复、刘步蟾、邓世昌等杰出人才。除战略、治军、重视近代军工企业的发展和海军人才的培养外,左宗棠的军事思想还有不少值得称道之处,如重视收复之地经济的恢复发展等。左宗棠是由旧向新的转变型兵家。

编辑推荐

《兵家史话》为中国史话•思想学术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兵家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套丛书,短小精悍,水平很高
  •   但是出彩的地方不多,看后面附录是一个大系列的其中一个作品,非常适合初学者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