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与市场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达林太,郑易生  页数:6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许多知青的青少年时代曾在这里生活。    今天,内蒙古草原的飞速变化以及它受到的关注,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内蒙草原牧区有可能发生更深刻的变化。草原牧区面临着怎样的前景?看来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很可能就处于这个变局前的关键时期,也即发展路径的分岔口——在这里,今天的决策将影响将决定草原牧区的未来。

作者简介

达林太,男,蒙古族,环境经济学博士,内蒙古楚日雅牧区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先后主持七项关于草原生态与经济的国际研究项目,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六项;主持地方政府委托研究项目两项;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内蒙古资源开发及利益分配关系研究”。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含理学),出版著作三部(合著)。主要研究方向:牧区环境经济。郑易生,男,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受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中心委托,主编《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第1-3卷。另主编《西部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等书。研究领域:可持续发展。

书籍目录

引言  接受复杂性,思考牧区的未来  一  草原牧区发展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二  草原牧区研究的思想处境——“模仿者情结”  三  研究牧区与牧民问题的理念与观点  四  本书的安排    第一编  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历史变迁第一章  远古时期到20世纪初的内蒙古草原  一  远古时期的内蒙古草原  二  内蒙古草原的游牧畜牧业  三  蒙古高原的草原牧区和农牧交错带的形成第二章  清末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02~1947年)  一  草原上的农垦与市场交换  二  解放前内蒙古牧区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制度特征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的前32年  一  民主改革时期内蒙古牧区的制度演变(1947~1953年)  二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内蒙古牧区(1953~1958年)  三  内蒙古牧区人民公社的发展历程(1958~1966年)64  四  人民公社后期:“文化大革命”浩劫中的内蒙古牧区(1966~1976年)  五  人民公社经济的特征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牧区的制度与政策  一  改革之前:拨乱反正、大抓生产  二  家庭经营制度的演变和确立  三  内蒙古牧区财税政策的演变  四  流通领域的变化  五  牧区土地和劳动力市场开始形成  六  环境政策引入阶段(2001年至今)  七  草原牧区的自然资源开发阶段(2001年至今)  八  小结    第二编  市场化进程给草原牧区带来的影响第五章  从宏观经济指标看内蒙古牧区的变化  一  内蒙古畜牧业经济与牧区经济  二  内蒙古牧区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化  三  政府补贴:农牧区之间存在差异  四  内蒙古牧区人口数量构成及行业分配变化第六章  牧区社会化服务组织、金融服务与产业变化  一  牧区产业供应链发展变化  二  牧区的信息化发展状况  三  牧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发展变化  四  牧区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信贷发展  五  政府与市场对畜牧产业发展的影响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牧区社会发展的变化  一  承包制引入后牧区社会发展变化的几个特点  二  内蒙古牧区社会组织的变化  三  内蒙古牧区牧民生活方式的变化  四  改革开放以来牧区教育变化  五  改革开放以来牧区的医疗卫生事业  六  牧区城市化的进展第八章  市场化进程对草原生态变化的影响  一  草原生态明显恶化  二  草原牧区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治理  三  草原沙化退化的原因简析  四  草原牧区的生态治理    第三编  市场化进程中牧区和牧民面临的八个问题及挑战第九章  牧区畜群结构变化及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  一  畜牧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二  苏尼特左旗畜群结构的变化和畜牧业经济发展  三  微观分析典型牧区畜牧业经济中畜群结构变化  四  小结第十章  牧户调查:对牧民收入情况的再认识  一  牧区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时段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二  典型牧区嘎查的牧民收入调查  三  典型牧区的小牧户的经济收入调查  四  牧民生产经营状况与实际收入水平的对比分析第十一章  牧民的生活变化——观察与思考  一  内蒙古牧区牧民不同时段、区域的消费及消费结构变化  二  环境政策的实施对牧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影响  三  牧区小牧户的生活和消费  四  牧区6个牧业旗62户牧户2009年的支出结构   五  牧区调查案例中收入差距拉大问题  六  牧区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逐年上升  七  牧区牧户调查中发现的其他社会问题  八  小结第十二章  内蒙古牧区的民间融资  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牧区民间融资  二  信贷缺失对牧区牧民发展的影响  三  内蒙古牧区融资方面的互助合作  四  牧区的高利贷对牧区经济的影响  五  民间融资对内蒙古牧区宏观经济的消极影响  六  小结第十三章  内蒙古牧区的合作经济组织  一  市场化进程中牧区的合作经济组织  二  内蒙古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状况  三  内蒙古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类型和作用  四  内蒙古牧民合作经济组织未来可能发挥的作用  五  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问题  六  牧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案例  七  小结第十四章  牧区的资源开发与利益分配  一  内蒙古牧区资源开发的现状与挑战  二  资源开发与社会分配对内蒙古牧区经济社会的影响  三  小结第十五章  奶牛养殖户在畜牧业产业化中的地位与角色  一  阿拉善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二  牛奶产业链上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三  内蒙古奶产业存在的问题分析第十六章  草原牧民与草原生态退化  一  农垦、开矿等活动对草原生态的影响  二  放牧制度变革与草地退化  三  超载过牧  四  以牧民为主因的环境政策对牧区的影响  五  小结    第四编  牧区与牧民的未来之路第十七章  内蒙古牧区的未来  一  内蒙古牧区面临着空前的大变化  二  牧区的未来为什么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三  复兴牧区中我们希望能体现几个政策理念第十八章  振兴牧区需要重新思考五个问题  一  牧区发展模式怎样更符合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区情”  二  草原畜牧业产业化怎样更有利于牧区和牧民的发展  三  牧区发展如何尊重牧民的权益  四  牧区牧民合作组织的现实意义  五  牧区“项目经济”的反思第十九章  振兴草原牧区的几点建议  一  制定振兴草原牧区的目标  二  振兴草原畜牧业的一些建议  三  对牧区一些经济政策的建议  四  建立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五  振兴牧区社区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草原牧人这种以草原放牧畜种为物质基础,以自己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生态文化为精神支撑,针对降水引发草原植被变化情况,通过游牧方式不断调整放牧压力和牧草资源的时空分配,以适应由气候因子控制的非平衡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使大范围的草地得到了合理利用,既保护了草原生态系统,又避免了自然灾害对畜牧业的毁灭性危害。这种合理利用草原的游牧生态理论,在新中国成立后却备受批判,一度被认为是落后的、原始的,从学术界到政府部门一直不遗余力企图用定居的方式取代游牧,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又将中原地区无数农民受益的土地承包制移植到内蒙古草原牧区,对本来非常脆弱的草地生态系统无异于雪上加霜。下面以四子王旗某嘎查一牧民生产经营案例来说明。这一案例是采取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口述式资料汇总而成的,它反映了“草畜双承包”以来,牧民作为畜牧业经济中的一个个体,生产、生活及草地变迁的整个过程。据乌某的口述:乌某的草场的4068亩夏营地,在1998年二轮承包时被嘎查转包给外来的公司开发旅游去了,1998年以后乌某只能在冬营地全年放牧,同时乌某也结束了冬夏营地的两季游牧,草地退化状况从1998年以后开始逐年加重。从表16-3和表16-4乌某的生产经营状况不难看出,“草畜双承包”后,由于定居下的草场分隔和不合理的产权变更,草地放牧半径不断缩短,定居点出现的点荒漠化呈一定梯度向周边地区扩散,造成草地的生产力不断下降,致使天然草地支撑的牲畜数量越来越少,只有通过购买饲草料、围栏和开发饲料地、人工草地来提高载畜量,对付灾年来维护母畜的持续性,才能保证下年的生产。从表16-3可以看出,在1989年饲料地和人工草地就有210亩,有围栏400亩,到1999年饲料地和人工草地都撂荒了,但围栏增加到8’700亩。

编辑推荐

《牧区与市场:牧民经济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要研究基地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学术著作系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牧区与市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研究草场治理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