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思想史话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朱志敏  页数:165  

前言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国度,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探寻、创造的脚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轻若烟雾、薄如蝉翼的素纱衣向世人昭示着古人在丝绸纺织、制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敦煌莫高窟近五百个洞窟中的两千多尊彩塑雕像和大量的彩绘壁画又向世人显示了古人在雕塑和绘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有青铜器、唐三彩、园林建筑、宫殿建筑,以及书法、诗歌、茶道、中医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无不向世人展示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与辉煌,展示了中国这一古老国度的魅力与绚烂。这是一份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珍视。    历史不会永远眷顾任何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当世界进入近代之时,曾经一千多年雄踞世界发展高峰的古老中国,从巅峰跌落。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打破了清帝国“天朝上国”的迷梦,从此中国沦为被列强宰割的羔羊。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不仅使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更使中国的领土一步步被列强侵占,国库亏空,民不聊生。东方古国曾经拥有的辉煌,也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轰击而烟消云散,中国一步步堕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救国救民、富国图强的抗争之路。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屡败屡战,终于认识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一道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倒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从此饱受屈辱与蹂躏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古老的中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摆脱了任人宰割与欺侮的历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位中华儿女应当了解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也应当牢记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民族屈辱的历史。    当我们步入全球化大潮的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地区之间的交流壁垒被互联网之类的新兴交流工具所打破,世界的多元性展示在世人面前。世界上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两种以上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但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潮,西方文化扑面而来,有些人唯西方为时尚,把民族的传统丢在一边。大批年轻人甚至比西方人还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与洋快餐,对我国各民族的重大节日以及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却茫然无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中的重大忧患。    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历数千年而不分离,根基就在于五千年来一脉相传的中华文明。如果丢弃了千百年来一脉相承的文化,任凭外来文化随意浸染,很难设想13亿中国人到哪里去寻找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力弘扬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爱国主义传统和民族自尊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光大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业。。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来自各方的新挑战,全党和全国人民都需要学习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家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有责任为此作出贡献。我们在编写出版《中华文明史话》与《百年中国史话》的基础上,组织院内外各研究领域的专家,融合近年来的最新研究,编辑出版大型历史知识系列丛书——《中国史话》,其目的就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一套较为完整、准确地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普及类系列丛书,从而使生活在信息时代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能够了解自己祖先的历史,在东西南北文化的交流中由知己到知彼,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中国与世界各国愈来愈深的文化交融中,保持自己的本色与特色,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首批计200种,每种10万字左右,主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艺术、科技、饮食、服饰、交通、建筑等各个方面介绍了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中华文明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展现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辉煌,展现了先民的智慧与创造精神,而且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与抗争精神。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普及历史知识的丛书对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发挥应有的作用,鼓舞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新一代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不断阔步前进,为我们祖国美好的未来贡献更大的力量。

内容概要

政治思想古已有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只是围绕如何巩固、加强封建皇权统治而不断完善其统治哲学、变换其统治方式、调整其统治政策的话,那么,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的主要部分则是以思考政体、国体的变更为其内容。针对此内容,各阶级、派别、政党、人物提出了多种不同的主张、方案,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政治思潮。这些思潮的此消彼长,构成了从更法去弊到维新革命,从追求共和民主到建立人民民主国家的过程。《政治思想史话》就以此为线索,依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在各个时期演变的过程。
《政治思想史话》由朱志敏编著。

作者简介

朱志敏,1953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文化。出版有《五四民主观念研究》、《李大钊传》、《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发表《论五四时期的平民主义思潮》、《五四时代知识分子的平民意识与共产主义运动兴起》、《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文化》等论文百余篇。目前研究兴趣在中西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书籍目录

一 末世之新声
 1.更法呼唤
 2.中体西用
 3.君民共主
二 改良与革命
 1.维新变法
 2.早期启蒙
 3.创建民国
 4.新旧相争
三 迷茫与探索
 1.民主宣传
 2.观念嬗变
 3.百家竞起
四 走向新中国
 1.专制独裁
 2.人民民主
 3.中间道路
 4.三分归一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一个自上而下,君臣君民同心合力的形势。因此,他不只一次地上奏,请求皇帝仿效日本明治维新时天皇大誓群臣的做法,正式诏告天下,选择吉日,沐浴更衣,在天坛太庙祭告天祖,诏定国是,正方针,明赏罚,除旧布新,与民更始。希望运用皇帝“乾纲独断”的威严、雷霆万钧之力,消除守旧派的阻碍和一般人犹豫观望的心理,统一群臣意志,振奋举国精神,以期新政措施如流水般顺利而行。其三,设立新的政权机构。康有为认为,变法应该有一个有效能的机构来具体实施,原有的军机处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不能担此重任。他建议皇帝选拔具有革新思想,精通西学的进步人才组成一个类似改革领导委员会的“制度局”。该局抛开军机处和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具体策划改革方案。局下设12个“专司”,分别指导各部门新政推行工作。该“制度局”在讨论改革方案时,以“三占从二”的取决于多数原则,议定事项最后由皇帝批准。康有为称这个制度局为“立法院”,有时又称作“国会”。他在维新过程中曾代人拟了一个《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其中说道:“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宪法是“治国之大经,为政之公理”,请求皇帝“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从这个奏折可以看出,康有为在思想上已经考虑到在现有条件下,吸收西方民主国家制度的优点,形成某种中国式的立宪制度。然而,新制度的实行无疑会触及原制度下许多达官显贵的利益。软弱无权的光绪皇帝虽然支持康有为变法,他同样不可能实行将会危及爱新觉罗家族统治的根本性改革,即使是他所赞成的新政措施最后也超出了以慈禧为首的强大反改革势力容许的范围。“新政改革”只维持了103天,便以光绪被囚,六君子被杀,康梁亡命海外而告终。

编辑推荐

《中国史话•近代精神文化系列:政治思想史话》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政治思想史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是朱老师踏实学风作出的又一精品,薄薄的一本小册子内容精当,当然值得拜读啦!
  •   这是我一直想看的领域 社科院的应该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