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之交的西方史学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姜芃  页数:394  字数:43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世纪之交,西方史学发生了两次重要转折。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现代主义的出场,它催生了新史学分支学科和新研究视角的出现,这些新学科包括历史人类学、微观史学、女性主义史学、后殖民主义史学以及环境史学等;90年代前后,冷战的结束、苏联的解体、全球化在经济和移民方面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种族冲突和恐怖主义等,又一次调整了西方史学的研究视角,重新把政治和经济因素以及世界宏观的发展格局提上历史研究的日程,从而催生了文明史、全球史、新文化史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世纪之交的西方史学》的各章节正是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世纪之交西方史学的这些变化。这些章节的主题是后现代历史哲学与海登·怀特的元史学研究、社会史学的身份认同及其型式、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实践中的历史人类学——《蒙塔尤》、全球化与全球史学、跨文化研究的话语——关于历史思维的讨论、心智史学、环境史学、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影视史学、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历史理论、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史学。作者从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对世纪之交西方史学的转折和最新变化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作者简介

  姜芃,1950年出生于天津,在北京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文化大革命”期间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接受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82年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史学理论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史学理论和法国史、加拿大史。代表作为《加拿大文明》(主编、作者)、《西方史学的理论和流派》(主编、作者)和《文明理论》(合著)等,以及论文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后现代历史哲学与海登·怀特的元史学研究
第一节 关于“叙事主义的历史哲学”
第二节 对“元史学”的解读
第三节 围绕怀特“元史学”含义的争论
第四节 “元史学”要义的两个层面
第二章 社会史学的身份认同及其型式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第二节 社会史学以民为本
第三节 “新文化史”的社会史属性
第四节 社会史学发展中的多样性(上)
第五节 社会史学发展中的多样性(下)
第六节 实践理论和实践中的史学
第七节 转向但不偏向
第三章 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历史人类学的产生
第二节 历史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三节 中国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第四章 实践中的历史人类学——《蒙塔尤》
第一节 人类学、历史人类学和历史人种志
第二节 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联系、区别及互补性
第三节 《蒙塔尤》一书的人类学视角和方法
第四节 对历史人类学方法的评述
第五章 全球化与全球史
第一节 “全球化”及其理论
第二节 全球史观
第三节 全球史研究的特点
第四节 通史类全球史中的文明比较研究
第六章 跨文化研究的话语——关于历史思维的讨论
第一节 跨文化研究产生的时代和学术背景
第二节 历史思维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有关历史意识的讨论(1994-1995年)
第四节 关于“中国与西方的历史思维”
第五节 对跨文化研究话语的思考
第七章 心智史学
第一节 心智史的早期发展
第二节 “新心智史”
第三节 “当代心智史”
第四节 多米尼克·拉卡普拉的心智史研究
第五节 全球化语境下的心智史
……
第八章 环境史学
第九章 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影视史学
第十章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历史理论
第十一章 后殖民主义与后殖民史学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英国学者辛西亚·海伊(Cynthia Hay)把历史人类学的特点概括为:“人类学式的历史学所关心的是,如何让20世纪的读者理解过去社群的信仰与态度,这些信仰与态度正可透露出他们的社会活动。这种取向反映出学术界发现了历史学家与人类学家之间的亲属关系;也显示他们认识到非西方社会的重要性,因为可透过它们来验证其与欧洲近代早期文化态度之间所暴露出的相似性。”他除了强调历史人类学研究人们的“信仰与态度”外,特别突出了比较研究的重要性。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与80年代,已可大致看出人类学式的历史学。“‘人类学转向’是新叙述史的形式之一。即使是在比较小的程度上,这种方法也一定会吸取人类学的理论以作为说明历史问题的资源。托马斯(Thomas)的《宗教与巫术的消亡》即是这方面的名著。他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例证来进行类比与比较,并在最后的分析中,以传统的史学记述说明了人们对巫术的信念是怎么丧失的。这种人类学取向更主要的影响是,促使历史学更关注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事物。‘人类学转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辩证用语,指的是历史学家如何从传统上关注特定政治权力人物的思想和行动的政治史,转而关心那些不具赫赫事功之人的态度与信仰;亦即是‘民众史’的一种形式,且受到法国‘心态史’的强烈影响。”“因此,人类学式的历史学是从心态史发展的兴趣中引发出来的,它可说是把心态史大多数的研究取向扩大移植到其他国家。”

编辑推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世纪之交的西方史学》主题是世纪之交的西方史学,世纪之交的史学正是在70年代后史学规范发生一系列转型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后现代主义史学思潮认为,单一的历史观是不可取的,历史不仅体现了连续性,而且也被各种断裂所标志,它批判了西方中心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世纪之交的西方史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兼具当代性与学术性,社科院出的,通识性也不错
  •   类似于专题式的写法,但是社科院痕迹太重,好多真真正正的史学理论专家没有参与其中。
  •   此书对世纪之交历史学的新变化做了系统的梳理,深入的阐述,是很好的专业书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