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谭年谱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孙少华  页数:332  字数:335000  

内容概要

  《桓谭年谱》将桓谭生卒年考定在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和东汉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这个时间段,正是谶纬思想由萌芽到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与谶纬文献有关的学者如京房、谷永、平当等,都生活在这个时期。《桓谭年谱》通过对桓谭生平事迹的考察,揭示了当时谶兆思想的流传、谶与纬的逐渐结合、谶纬文献的出现与流行、谶纬思想在汉代政治斗争中的作用、汉代社会对谶纬的使用与认识等问题。
桓谭是两汉之际非常重要的学者,他对当时的经学、音律、天文、仙异、水利、名理、经世兴治之学等,都有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当时汉代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体现了桓谭作为“通人”对时代思想的敏感追踪与娴熟把握。

作者简介

孙少华,山东莱芜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曲阜师范大学文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博士后。中华文学史料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诸子学会(筹)理事。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学研究,出版专著《研究》一部,先后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清华学报》《复旦学报》《文史》等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书籍目录

整理说明
凡例
桓谭年谱
附录一 桓谭及其《新论》相关研究论著目录
附录二 桓谭传记与《新论》序跋题识
附录三 桓谭及其《新论》评价与引用资料
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王莽改祭礼。 《汉书·郊祀志》:“莽又颇改其祭礼,曰: ‘《周官》天墜之祀,乐有别有合。其合乐曰“以六律、六钟、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祀天神,祭墜祇;祀四望,祭山川,享先妣先祖。凡六乐,奏六歌,而天墜神祇之物皆至。四望,盖谓日、月、星、海也。三光高而不可得亲,海广大无限界,故其乐同。祀天则天文从,祭墜则墜理从。三光,天文也;山川,地理也。天地合祭,先祖配天,先妣配墜,其谊一也。天墜合精,夫妇判合。祭天南郊,则以墜配,一体之谊也。天墜位皆南乡,同席,墜在东,共牢而食。高帝、高后配于坛上,西乡,后在北,亦同席共牢。牲用茧栗,玄酒陶匏。《礼记》曰:“天子籍田千亩,以事天墜。”繇是言之,宜有黍、稷。天地用牲一,燔寮,瘗蕴用牲一,高帝、高后用牲一。天用牲左,及黍、稷燔尞南郊;墜用牲右,及黍、稷瘗于北郊。其旦,东乡再拜朝日;其夕,西乡再拜夕月。然后孝弟之道备,而神祇嘉享,万福降辑。此天墜合祀,以祖、妣配者也。其别乐曰:“冬日至,于墜上之圜丘奏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夏日至,于泽中之方丘奏乐八变,则墜祇皆出。”天地有常位,不得常合,此其各特祀者也。阴阳之别于日冬、夏至;其会也,以孟春正月上辛若丁,天子亲合祀天墜于南郊,以高帝、高后配。阴阳有离合,《易》曰:“分阴分阳,迭用柔刚。”以日冬至使有司奉祠南郊,高帝配而望群阳;日夏至使有司奉祭北郊,高后配而望群阳。皆以助致微气,通道幽弱。当此之时,后不省方,故天子不亲而遣有司,所以正承天顺地,复圣王之制,显太祖之功也。渭阳祠勿复修。群望未悉定,定复奏。,奏可。三十余年间,天地之祠五徙焉。后莽又奏言: ‘《书》曰:“类于上帝,裡于六宗。”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说六宗,皆曰上不及天,下不及墜,旁不及四方,在六者之间,助阴阳变化,实一而名六,名实不相应。 《礼记》祀典,功施于民则祀之。天文:日、月、星、辰,所昭仰也;地理:山、川、海、泽,所生殖也。《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谆,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臣前奏徙甘泉泰時、汾阴后土皆复于南、北郊。谨案《周官》“兆五帝于四郊”,山川各因其方,今五帝兆居在雍五時,不合于古。又曰、月、雷、风、山、泽,《易》卦六子之尊气,所谓六宗也。星、辰、水、火、沟、渎,皆六完之属也。

编辑推荐

《桓谭年谱》适合中国古代文学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研究者,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桓谭年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