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作者:贺艳青  页数:115  字数:75000  

内容概要

  这套《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的第一批共有10册。每一册精选一位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研究人员在全国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部分党史研究论文。
这本由贺艳青编写的《情报外交国家战略》是该系列中的一册,收录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的几点思考》、《毛泽东的国际战略与第三世界》等文章。

作者简介

贺艳青,女,1977年3月生,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人。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现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工作,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外交史、国际冷战史。已翻译学术论文及史料二十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书籍目录

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断的几点思考
毛泽东的国际战略与第三世界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情报界对中苏分歧的评估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情报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治理和政治运动的分析与评估
日内瓦四国政府首脑会议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实现——兼论1955年前后的中苏关系
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端——西柏坡时期的中共外交工作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三、第三世界因素在毛泽东国际战略调整中的作用以及战略调整的影响“文化大革命”前十年毛泽东国际战略的逐步调整,是在“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认识中应对客观国际形势变化的结果,也是在此背景下积极打开外交新局面的主动尝试。这个时期毛泽东的国际战略仍然包含他典型的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同时,也有着对世界革命的热切期盼,体现出国际主义的崇高风范。第三世界的民族民主运动以及它们同中国的交往,对毛泽东国际战略的逐步调整直至根本转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一,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使毛泽东过于乐观地估计第三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作用,这是他逐渐改变对国际格局判断的原因之一。毛泽东对于国际格局的最初判断始于1948年提出来的“中间地带”理论,认为两大阵营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到50年代中期,由于同亚、非、拉民族民主国家的交往日益增多,毛泽东又重提“中间地带”。随后,在苏伊士运河事件中,毛泽东从战略高度揭示了当时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各种力量的对比。他认为在中东地区冲突的有“两类矛盾”和“三种力量”。1957年,毛泽东开始将亚、非、拉国家和人民看成是社会主义阵营之外的另一种力量,号召“两种力量的团结”。1962年,毛泽东更为乐观地估计第三世界反帝的革命要求,又对“中间地带”理论作了新的补充,认为“中间地带国家的性质也各不相同”。1963年又概括为“两个中间地带”或“两个中间世界”:第一个是亚、非、拉,第二个是欧洲、北美、大洋洲及日本。而中国属于第一个“中间地带”。这就是日后中国将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作为自己外交的基本立足点的开端。“两个中间地带”思想可以说是毛泽东“三个世界”思想的雏形。他此时的“第一个中间地带”已经和他70年代初所指的“第三世界”内容基本重合。当然,毛泽东对于国际格局的分析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的冷战背景、美苏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以及它们同中国的相互关系的影响,但是第三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以及毛泽东对它的乐观估计,同样也是值得注意的重要原因。对国际格局判断的改变是毛泽东70年代初国际战略转变的理论基础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青年学者论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