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保赤丸与国医大师王绵之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  作者:朱春林  页数:174  字数:220000  

内容概要

“王氏保赤丸”,根据国医大师王绵之先生的九世祖传秘方制作。该药对于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有特效,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曾誉之:“诚儿科圣药也”。此外,该药对于成人高脂血症、痰多咳喘、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便秘等亦有良效。编者参考近20年来国内外期刊或学术会议论文及有关书籍相关内容,汇编了王氏保赤丸质量、药理研究,儿童与成人的临床应用,国医大师王绵之学术思想等内容,书后附王氏保赤丸说明书与大事记,可供读者参阅。朱春林主编的《王氏保赤丸与国医大师王绵之》内容丰富,较为全面地记载了王氏保赤丸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情况,展示了国医大师王绵之先生的学术思想精粹,相信对提高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学术水平、合理应用王氏保赤丸大有助益。《王氏保赤丸与国医大师王绵之》适合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及中医药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朱春林先生,1960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有机化工专业,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程师。曾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南通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杰出贡献奖”。曾任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现任江苏省医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副会长,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南通精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书籍目录

第1章  王氏保赤丸质量、药理研究
第一节 质量研究
一、王氏保赤丸质量标准研究
二、HPLC测定王氏保赤丸中大黄素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第二节 药理研究
一、胃肠道调节 作用
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动物实验
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效学研究
四、动物急性毒性实验
五、对实验性“脾虚证”小鼠治疗作用的研究
第2章 常见儿童疾病的应用
一、呼吸道感染
二、高热
三、咳喘
四、小儿厌食症
五、小儿腹泻
六、轮状病毒性肠炎
七、小儿便秘
八、综合应用
第3章 常见成人疾病的应用
一、国医大师张镜人应用王氏保赤丸
二、慢性咽炎
三、反流性食管炎
四、慢性浅表性胃炎
五、慢性胃炎痞满证(脾胃湿热型)
六、消化不良
七、术后胃动力障碍
八、肠易激综合征
九、中老年便秘
十、王氏保赤丸治疗高脂血症痰浊阻遏型21例临床报告
十一、综合应用
第4章 论文与综述荟萃
一、王氏保赤丸之我见
二、古方名品润崇川 造福桑梓惠南北
三、王氏保赤丸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况
四、胃肠动力药的研究进展及王氏保赤丸的开发前景
第5章 对王绵之国医大师的回忆
一、国医大师邓铁涛忆王绵之先生
二、钢到至坚似绵之岐黄庭院尽芝兰
三、方剂学大家王绵之
四、妙手神州托天揽月
五、我衷心敬仰的王绵之老师
第6章 王绵之先生学术思想精粹
一、辨证特点
二、扶正固本思想探微
三、方剂学之发展
四、方剂学术思想初探
五、在《方剂学讲稿》中所体现的学术思想
六、遣药组方规律探讨
七、漫谈辨证论治与遣药组方
八、运用对药特色探要
九、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十、治疗高脂血症学术思想及经验
十一、治疗慢性肝炎理论的探讨
十二、治疗早期肝硬化的经验
十三、1203张处方的整理及用药特点的研究
第7章 王绵之先生临床医案、方剂、经验论文荟萃
一、疑难病肺纤维化证治的临床研究
二、重症疫毒痢案剖析
三、治疗儿科病案
四、治疗咯血医案1则
五、治疗脾胃病经验
六、治疗便秘经验总结
七、辨治慢性胰腺炎的体会
八、治疗慢性肾衰竭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
九、疑难病案选析
十、治疗妇科疾病经验采摭
十一、妇科诊疗验案
十二、治疗痛经经验总结
十三、治疗不孕症经验
附录
A.王氏保赤丸说明书
B.王氏保赤丸之大事记

章节摘录

  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言:“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类经·藏象类》指出:“故通于土气。此虽若指脾而言,而实总结六腑者,皆仓廪之本,无非统于脾气。”导师深得《内经》之旨,而予以阐发,尤为强调脾在膏脂代谢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膏脂靠脾胃“游溢精气”所化,赖“脾气散精,上归于肺”以转运、输布,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充养于百骸。“游溢精气”包括了胃的受纳腐熟,小肠之分泌清浊;“脾气散精”也与肝喜条达、主疏泄之功有关,尤其是营出中焦,是水谷精微所化,泌入于脉,化而为血,其与“仓廪之官”关系密切,所以可与现代医学中肝、胰腺、小肠的生化功能和脂类代谢过程相通。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脾胃本虚,失其健运;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均可致脾虚气弱,失其“游溢精气”和“散精”之职,非但气血生化紊乱,膏脂转运、输布亦不利,滞留于营中,形成高脂血症,而见肢麻、胸闷或痛、心悸等症。故脾虚气弱为病之根本。导师诊病时,必察其舌脉,问其饮食,望其形体,审其气色,以辨脾气之强弱,以知病本之所在。  2.痰瘀气滞为病之标本病的病位在血脉,而兼及其他脏腑。本病的发生除了与脾虚气弱有关外,与痰浊、瘀血、气滞密不可分。脾虚气弱,失其健运,津液不布,则水湿停聚而成痰,故“脾为生痰之源”。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曰:“凡非风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明·王纶《明医杂著·风症》说:“盖即津液之在周身,津液生于脾,水谷所乘,浊者为痰,故痰生于脾也。”清·冯兆张《锦囊秘录》亦曰:“惟脾虚不能致精于肺,不输水道,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滞于膈,瘀而成痰。”痰浊不化,壅滞血脉,或脾虚气弱,血行乏力,均可致瘀血内停,王清任《医林改错》言:“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而留瘀。”周学海《读医随笔》亦谓:“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有瘀。”瘀血内停,亦能生痰。如《诸病源候论·诸痰候》指出:“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明医杂著》言:“津液者,血之系,行乎脉外,流通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而为痰。”清·唐容川《血证论》亦曰:“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痰挟瘀血,遂成窠囊”(《丹溪心法》),壅遏气机,气机阻滞,痰瘀易生,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致膏脂转运,输布不利,滞留营中,发为本病。综上,脾虚气弱为本,痰瘀气滞为标,虚实夹杂,本虚标实。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思虑过度及年老体衰,均可使脏腑功能失调,脾虚气弱而致痰瘀气滞,而后者壅滞血脉使膏脂转输失常,又是形成本病的直接原因。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王氏保赤丸与国医大师王绵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有点企业化
  •   以前都没听过这麽好的药,这回知道了,王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