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作者:郑杭生 编  页数:559  

内容概要

  和谐共同体与意义共同性/基层硬实力与软实力、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广州特色、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广州特色、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深圳特色、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深圳特色、广州社区建设调查研究报告、广州警务战略转型与社区警务模式构建、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分析。

作者简介

  郑杭生,1936年生于浙江杭州。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并留校任教,1981—1983年在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进修社会学和现代西方哲学,1993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聘为一级教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社会学系第一任主任、副校长,北京市社会学会会长,中国社会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评审组成员和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评审组组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等。分别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学方面的“七五”、“八五”、“十五”重点课题,“九五”、“十一五”重大课题。2003年开始担任为期八年的《奥运会总体影响项目(OGGI)》的首席专家,2004年开始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社会学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1991年10月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证书。

书籍目录

总论 和谐共同体和硬实力/意义共同性和软实力
——从广州深圳的实践看社区建设的两大层面及其基本问题
一、“特色”、“特色分析”及其意义
(一)“特色”和“特色分析”
(二)“特色分析”的意义
二、和谐共同体与意义共同性/基层硬实力与软实力
(一)社会建设的两个层面
(二)社会建设的根本: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
(三)社会建设的两个层面及其根本问题相结合形成的两种力量
(四)社会建设的实质:社会公平的落实
三、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广州特色
(一)“广州探索”是在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的经验
(二)“广州探索”是把社会公平正义落实到社区制度各个方面的试验
四、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广州特色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和广州文化建设的推进
(二)广州社区文化建设的特色
(三)广州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创新
(四)广州社区文化的发展趋势
(五)从社区居民消费力检测广州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五、在陌生人世界中建设和谐社区的深圳特色
(一)“深圳经验”也是在市场经济陌生人世界里构筑人际关系和谐的新社区的经验
(二)“深圳经验”对社区大党建新格局的探索和实践
(三)“深圳经验”对“制度安排的公平正义”在社区建设中的探索
六、在价值多元化中培育意义认同的深圳特色
(一)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深圳经验”:理念、思路、出路
(二)狠抓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夯实意义共同性构建的物质基础
(三)狠抓文化活动的建设,在实践中培育增强意义共同性
(四)注重文化精神的凝聚,提炼能够表达意识共同性的标志
(五)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提升”与“势位提升”的问题
上篇 广州社区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章 广州市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制度创新
一、广州市社区建设概况
(一)广州市社区分布和主要特征
(二)从安全文明小区到平安和谐社区
二、广州市建设平安和谐社区的制度创新
(一)社区组织体制创新
(二)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三)社区服务体制创新
(四)共建共享“绿色社区”
(五)风尚:奉献在社区,友爱在邻里
三、广州市社区建设的成效和改进方向
(一)广州市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突出成效
(二)广州市社区建设需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第二章 广州警务战略转型与社区警务模式构建
一、战略转向:从传统警务到社区警务
(一)社区警务的基本理念
(二)广州市社区警务战略的确立
二、广州社区警务建设的切人点和着力点
(一)抓基础,落实社区警务室和社区民警队伍建设
(二)抓参与,构筑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群防群治网络
(三)抓管理,做好社区居民的服务工作
三、广州社区警务战略的中心任务:重构三大关系,实现三大转型
(一)重构警民关系,实现管理型警务向服务型警务的转型
(二)重构专群关系,实现专业性警务向社会型警务的转型
(三)重构打防关系,实现被动型警务向主动型警务的转型
四、因地制宜,探索社区警务的多种运行模式
(一)居民生活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二)商业繁华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三)开放杂居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四)重点复杂社区警务运作模式
五、广州社区警务经验与改进
(一)经验概括
(二)不足与改进
第三章 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分析
一、私人产品:广州社区居民的主体消费力
(一)居住
(二)主要耐用消费品
(三)日常消费支出
二、公共产品: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的强力支撑
(一)市政建设与社区服务体系的建构
(二)社会保障与专款专项:中低收入群体家庭的社区福利
(三)财政转移支付与体制补助:盘活社区集体经济
三、混合产品:广州社区居民消费力的重要源泉
(一)物业管理:公与私的合作
(二)慈善事业:GONGO运作与社区服务
四、体制和谐:部门功能协调与社区建设
(一)健全市场机制:提高区位竞争力
(二)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打造宜居环境
(三)培育民间组织:活跃第三部门
……
第四章 和谐精神家园的打造:广州社区文化建设特色分析
第五章 广州社区管理组织的新架构
第六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就业与社区保障
第七章 广州社区民间组织建设的新探索
第八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动员与参与
第九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卫生服务
第十章 广州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服务
第十一章 广州社区环境建设的人文与绿色内涵
第十二章 锻造职业化社区工作人才
下篇 深圳社区建设调查研究报告
第一章 社会学视野中的“深圳经验”:深圳社区
第二章 社区纠纷、人民调解与制度创新:深圳市
第三章 支部建在社区:深圳社区大党建新格局
第四章 深圳社区建设的民生取向与居民生活质量
第五章 深圳社区健康服务
第六章 深圳特色的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第七章 深圳社区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
第八章 深圳社区文化建设的理念、思路及实践
第九章 深圳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就业与社区保障
第十章 体制变革、制度创新与民间运作:深圳特色的社区民间组织发展与治理之路
后记

章节摘录

  (二)社会建设的根本: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合理配置  上述社会建设、社区建设两个层面的根本问题是什么呢?这就要考察社会建设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建设的定义。  社会建设的内涵,或者说,社会建设的定义,可以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从正向说,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逆向说,就是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不断创造和完善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通过这样的新机制、新实体和新主体,更好地弥合分歧,化解矛盾,控制冲突,降低风险,增加安全,增进团结,改善民生。  上述社会建设的内涵,也即社会建设的定义,有三个特点。第一,它指出了社会建设的核心之点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而为了合理地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就要建立相应的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给社会建设下定义,如果不抓住这一点,应该说没有抓住社会建设的核心和根本。第二,它也指出,社会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建设,并不是在无矛盾或忽视矛盾的情况下进行的,恰恰相反,是在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过程中达到的,而要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也要不断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新的社会机制、社会实体和社会主体。第三,由于社会建设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社会建设不能不以促进社会公正为自己的实质,以共建共享社会和谐为自己的目标,而实现这一实质、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实际的切入点就是改善民生。所以,社会建设与促进公正、构建和谐、关注民生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  当前,对什么是社会建设的回答中,也即是在给社会建设下定义中,人们往往用它的外延来代替它的内涵,从而往往不能揭示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揭示社会建设深刻内涵,明确这一内涵在两个层次上的体现,对推进社会建设和社区建设,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广州和深圳的实践生动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三)社会建设的两个层面及其根本问题相结合形成的两种力量  不论是社会共同体,还是社会共同性,都是与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这个根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的建设和构建,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物质利益为主的有形的“硬”社会资源相联系的,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硬实力”联系在一起的;而社会共同性的建设和构建,则主要是与合理配置和培育以文化力量为主的无形的“软”社会资源相联系的,从而是与增强和培育“软实力”联系在一起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和谐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广州深圳实地调查为例的广东特色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