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里的小提琴

出版时间:2009年4月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美]尤金·德鲁克  页数:204  译者:冷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天堂里的小提琴》讲的是二战末期的德国,年轻的小提琴家凯勒尔被突然传唤到了犹太人集中营,集中营的长官命令他在接下去的四天里,给几十个当作实验品的犹太人表演四场小提琴独奏,来测试古典音乐是否能够重新唤起这些麻木僵死灵魂里的求生意识……匪夷所思的试验,伴随着优美的巴赫的协奏曲,和泯灭人性的罪恶的强烈反差,拷问人心深处的邪恶究竟可以走得多远,才是故事真正的初衷。

作者简介

尤金·德鲁克(Eugene Drucker)出生于纽约,拥有哥伦比亚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学士学位、朱莉亚音乐学院艺术系毕业证书。其组建的爱默生弦乐四重奏组(Emerson String Quartet)历时三十余年而不衰,录制的肖斯塔科维奇的四重奏全集是公认的杰作。尤金·德鲁克获得过八次格莱美奖,三次《留声机》杂志年度大奖。《天堂里的小提琴》是他的第一部小说。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我通常为那些受伤和垂死的士兵演奏。军方派遣我去那里,希望我能对他们的战事有所帮助。  “你能演奏《维也纳之血》吗?”  他摇摇头。  “那《一朵小小的雪绒花》呢?”另一个安装着一条木头假腿的伤兵问。  还没等戈特弗里德·凯勒尔回答,就有人在他身后大喊:“《豪斯特·威塞尔之歌》!”凯勒尔连忙转身,看见一个光头士兵用粗壮的胳膊飞快地猛摇几下,把自己坐的轮椅摇到房间的中心。然后他转过轮椅来面对着小提琴家,后者注意到他的脑壳上有一道伤口拆线后留下的锯齿形疤瘢。凯勒尔已经解释过不能按照听众的要求加演曲子;他已经准备好了一整套小提琴独奏的曲目,更多的没有了。  ……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部由伟大音乐酝酿出的伟大作品。  ——《纽约时报》  只有音乐家才写得出来的小说。  ——《出版人周刊》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对小提琴的全新理解和感受,尤金·德鲁克在文学和音乐界都是天才,也许他还会走得更远。  ——著名演员保罗·纽曼  如今,一位最优秀的音乐家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文学创作才华。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主人公在最黑暗的时代,凭借艺术走出了人生的困境。  ——里昂·波特斯坦,巴德学院院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天堂里的小提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一部拷问人性的书,出自音乐家的笔下。涉猎最多的曲目来自巴赫,是因为巴赫那些圣洁的福音圣乐吧。
      
      若没记错,希特勒最爱的是瓦格纳,有时我会觉得瓦格纳那张阴郁的脸,犀利的眼神更象是个有暴力倾向的战争狂人,希特勒多少还是有温情的地方,起码他的那个情妇让他显得很是有人性。事实却是他真的想灭绝种族,而瓦格纳的疯狂体现在他创造了一个庞大的音乐王国。
      
      德国人骨子都是爱音乐的吗?德奥音乐对世界音乐的贡献怎么说都不过份,不过小提琴家在面对犹太女朋友时,内心是产生过怀疑的,或许他们其实看不起我们,犹太音乐家的表现总是那么抢眼,无论他们来自哪里,那种乐感他其实比不上。
      
      一个自认优秀的人,崇尚高贵,相信自己有爱的能力,只要对方给予回应,从不怀疑卑劣与自己有丁点的交集。在那个扭曲的时代里,他惊恐又悲哀地发现,自己原来怯懦,愚蠢还卑鄙。纳粹司令官对他说,你也是乐于参加其中的,你只是不想亲自动手,但你是希望他们死的。竭力否认的结果是看到自己内心并不那么光明,他鄙视看守杀人的行为,却回答不出巴赫为什么在《马太受难曲》里,在犹大深陷悔恨自杀之后,以一种无比欢乐的情绪来表现,这不是一向悲悯的巴赫。
      
      小提琴家在惶恐地活下来后依然对看守表现出不屑,却已不知如何自处,他说不会再拉琴了,我不相信。只要他能活到战争结束,他又会拿起那支瓜奈利,就象战后的卡拉扬,就算被唾沫淹死,也要重新拾起指挥棒。音乐不仅关乎精神,于演奏家而言,音乐首先关乎生存,有尊严的,体面的生存。而一连串琶音中的激动,随后安神宁静的精神世界,都要在自由的活着这一前提下,才能得到极致的美感。
      
      有个情节还是对人性有了点信心,那便是被要求跟感情不和的犹太妻子离婚的首席,带着妻子远走美国,一个月后离婚。大侠一直都有,不是吗?!
  •     二战集中营题材的一部小说。
      根据作者背景分析,他大约是想借此探讨有关音乐与人性的话题。
      
      以音乐为手段,令一些注定了将悲惨死去的人们在临死前恢复作为人拥有的基本的希望。用音乐带给人的神圣与救赎来当作一种实验工具,二者的强烈反差构成其主题——对纳粹精神内核的残忍与毫无人性的冷血作批判。
      在法西斯精神对民众信仰的侵害下,音乐理想甚至爱情都变得不堪一击。而作者则通过个体的视角,记叙了民众应对这迫害人精神与心灵的声浪中的身不由己,非常真实细致地描绘了那一时期社会及大众心理的转变。
      而这种铺天盖地而又似乎无所遁形的,浪潮一般令人不可抗拒,扭曲人性的社会力量,在沉重压抑的历史背景下,格外显得消极绝望。
      
      虽然并不非常清楚困扰的本质在哪里,但仍能感受到,正如文中集中营的某士兵向小提琴家提出的问题一样,全文到最后,其实并没有办法得出作者想要通过此文得到的任何答案。
      
      但无论如何,抛开那些目的来看,音乐所能带给人的希望与满足感,是决不能否定的。
      
      
  •      去年年底的时候一个很铁的哥儿们借给我的,还认真地写了读书笔记寄给他看。自从今年年初把书归还之后,日日思念,无法遏制。
       年轻的小提琴家,不知不觉中参与了纳粹头子们的一个惨无人道的试验:用音乐试探,集中营中的犯人们是否还有一颗颗能够感动和思考的心灵。其中有一位叫作鲁迪的狱卒,认真的和小提琴家讨论巴赫的受难曲,却成了集中营的狱卒,纳粹的帮凶;纳粹头子们竟然个个爱音乐,阴森可怖的集中营大喇叭里播放的居然是斯特劳斯家族的圆舞曲······读多了轻轻浅浅的诗词散文,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浑身颤抖。许多次发誓不读了,发誓明天就把书还回去还要附一张“情何以堪”的小条子。但终究没有。
       只因为固执地认为,历史应该被铭记,被反省,而且是日日夜夜。否则,我们怎么能够保证不重演前人的悲剧?况且,一代又一代的人,麻木却也坚韧,不断地生活着。就像一棵树,前人是树根,我们是枝叶。没有离开了根,还能独自长久存活的树。
       已经记不得当日的读后感写了些啥。想来是些极为粗鄙的文字。记得那时候问过哥儿们,为什么要叫作《天堂里的小提琴》。哥儿们说,小提琴是仿照天主教堂成型,用这个名字,有赎罪的意思。
       今天忽然想起这句话,像是懂了。
       受了广告的毒,人人都说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可是书中的纳粹头子,个个是音乐爱好者。于是许许多多朋友,讨论着音乐与道德的关系。这些文章的确中肯,读后怅然若失:因为,你认为纳粹头子对音乐的爱,和帕格尼尼、巴赫、莫扎特对于音乐的爱,会是一样的吗?显然是不一样的。那么不一样在哪里?
       思考了太多时日,无甚进展。和学妹谈起,她说,音乐家们爱音乐,是当作生命一般;而纳粹头子们,纯粹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可以很纯粹,不顾世俗的诋毁反而历久弥新。音乐也是的,你真正用心听了,可以感觉到灵魂被净化。
       豁然开朗。也许不存在“音乐与道德”之间的联系:音乐确实可以净化心灵,然而多少人是在拒绝这种净化呢?
       小说的结尾,年轻的小提琴家无法承受灵魂的严重创伤,背着琴盒子跌跌撞撞地逃出集中营,躺在雪地上,决意冻死。其中有两处让我终身难忘的细节:饥寒交迫的小提琴家舍不得打开琴盒子看一看他亲爱的琴,害怕严酷的寒冷毁了这把瓜奈里;迷迷糊糊中他听到有人向他走来,原来是狱卒鲁迪。鲁迪救了他。且不说瓜奈里本身,就寄托着耶稣拯救世界的悲悯;你想想,最终年轻的小提琴家活下来了。作为音乐的化身,他用他的生存告诉我们,巴赫的恰空就算曾被用来讨好纳粹军官,然而巴赫还是巴赫;他就算不知不觉地被纳粹利用,他尽心尽力的演奏,救了他自己和听众们的心灵。音乐与宗教的永恒,正是在于他们不理会我们所认定的善恶。你此刻接受,此刻投入,此刻受到教育,你就相当于被宽恕,被谅解,被净化。
  •     小说刻画出了纳粹刽子手的残暴,音乐的唯美,二者是如此的格格不入,却又被融合到了一起。犹太人的凄惨,小提琴家的善良。良心未泯的人的内心挣扎。我们在喟叹战争的残酷,人们良心的泯灭的时候。也要看到,不仅被侵略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德国的普通民众也是如此的无辜与无奈。
  •     还能说什么呢?战争和侵略,属于历史的最大伤疤。
      
      很显然,书里有很多演奏的曲目,不管是哪一首,多么的动听,最终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所颠覆,堆尸如山,四肢、表情、恶臭、赤裸裸,奸淫……你能够想象,那个时候的盖世太保的丑恶嘴脸和不耻的言行,你还能想到那场战争,还有日本!
      
      当艺术遭遇到战争,能感受到天籁,更能感受到魔鬼在身边。当战争遭遇到艺术,那一支手中的枪,比艺术更直白,他直接冲到内心,发出一声沉闷的悲伤,艺术变成了天堂里的低吟浅唱。
      
      当人们在战争中,当艺术在人类的历史中,当人性变的高尚,当邪恶远离,未来的未来,你能感受到帕格尼尼,巴赫,他们带给人类最深远的音符。
      
      天堂里的小提琴,在那深远的二战时期……
      
      它是灰暗更悲伤的音乐。
      
      
  •     当优雅高贵如天使提琴,消融在纳粹集中营的杀戮里,究竟有多少人能够依然奏出美丽的乐章?如果说天使时天堂的领路者,那么引导死亡的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我们总是将向往美的眼神注视着天使,将嫌恶邪恶的目光抛给魔鬼,但是既然都是死亡,为什么天使和魔鬼如此遥远,还是本来就近在咫尺。是灵魂的拷问更是生命的选择。
      
  •   死不一定是痛苦,因为死不一定是结束;生不一定是欢乐,有时会生不如死。
    向所有战胜天使或魔鬼的灵魂致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