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贝尔

出版时间:2011-12-10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加拿大)凯瑟琳·温特  页数:318  字数:220000  译者:葛 甲  
Tag标签:无  

前言

“爸爸!”小船上的那位盲人正在梦中。一只白驯鹿为何要来到比弗河畔,来到这片鹿群生活的林地?它为何要离开白光耀眼的北极冻土地带,神出鬼没地把影子投在此处?为什么会有一只白驯鹿离开它的队伍,孤独地行走了几千英里来到这里。鹿群生活是舒适的,鹿群是行走在大地上的驯鹿们无法放弃和割舍的一种组织结构。如果你是一只猎鹰或一只王绒鸭,能从天空俯瞰大地上的鹿群,会发现它们就像是轻柔地漂浮在雪面上的一层薄雾,与云彩别无二致。“我们很柔顺,”鹿群喃喃自语,“我们没有獠牙,我们咬不开肉,我们在生命中的任何时候都不分离;我们彬彬有礼,我们中的任何一员为何想要脱离鹿群?脱离、分开、隔绝,这些都是沉重的词汇。如果我们中有任何一员离开了,不再是鹿群的一部分,唯一的原因就是——它迷路走失了。”小船漂浮在波澜不惊的河中央,四周是宁静的黑色河水,一些废弃物飘在水面上,白色泡沫上下左右地围绕着它们。白驯鹿静静地站在那里,就在那阳光穿过黑色树桩所形成的斑驳光影下,凝视着小船里的男人和女孩。驯鹿蹄下的苔藓是白色的,看上去像是由与鹿身相同的物质所生成。如果考虑到来自天上和地下的光,站在那里的只是个轮廓而已。白驯鹿有可能是光照在地上所形成的,一团光构成了白驯鹿。似乎格雷厄姆•蒙塔格和女儿梦想中的事情已成为现实。“爸爸?”安娜贝尔从船上站起身来。在她能走路之前就被教过不要这么做,但这一次她还是这么做了。此时的小船还是平稳的,但女孩朝着那令她着迷之物伸出了双臂。她看见了,那只白驯鹿的肩上和宽阔的胸前,披着一件由霜雪形成的、闪闪发亮的斗篷。事实上,在白驯鹿的白色外套上,霜雪还会不时发出耀眼的光芒。她无法相信自己的父亲不但是个瞎子,而且还在睡觉;她无法相信生活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会如此不公平,使得他竟然要错过眼前这一幕。她伸出了双手,那修长的双手是她父亲的最爱。他满怀希望地辛勤劳作,他所做的一切、所获得的一切,都是为了面前这个女孩。小船在平静的水面上翻了,翻在深不见底的河中央。片刻间,它就很轻易地翻了过去。猎枪掉下去了,重的日用品沉下去了,轻的和不吃水的包裹浮在水面上。

内容概要

  亦男亦女,非男非女,生命于TA而言是个谜团。
  “他”还是“她”?进退两难,何去何从?
  1968年,在拉布拉多一个寂静优美的小镇上,一个孩子在冰天雪地中降生了。然而,它既是男孩,也是女孩;它既不是男孩,也不是女孩。
  除了孩子的父亲特莱德韦和母亲简辛塔,唯有邻居托马辛娜知晓此事。简辛塔希望孩子顺其自然地成长,特莱德韦则决定把孩子当成男孩抚养,并为其取名“韦恩”。而托马辛娜暗自称呼韦恩“安娜贝尔”,以纪念自己夭折的女儿。
  在粗犷野性的男性狩猎文化的影响下,韦恩一直努力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做一个男子汉;但与此同时,隐藏在他身体里的女性因子也在悄然萌发。特莱德韦想方设法地阻挠甚至扼杀“她”的存在,简辛塔则无可奈何地选择了逃避。光阴荏苒,韦恩愈来愈强烈地感受到了“安娜贝尔”的存在:她神秘而优雅,指引着他去探寻真实的自我。然而,沉默孤僻的父亲和心如死灰的母亲让韦恩痛苦而彷徨。
  托马辛娜吐露的惊人秘密促使韦恩鼓足勇气离开了故乡。在圣约翰斯,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伤害。在摇摇欲坠的瞬间,亲情与友情的温暖关照让韦恩勇敢地挣脱了“他还是她”的羁绊,迎来了破茧成蝶的那一刻……

作者简介

  凯瑟琳·温特(Kathleen
Winter),1960年出生,加拿大小说家。温特一直为著名儿童节目《芝麻街》和加拿大电视台编写剧本,同时也是《圣约翰斯电讯报》的专栏作家。
  温特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加拿大的各大顶级文学期刊。第一本小说集《男孩们》将2007年的梅特卡夫-鲁克奖和温特赛特奖双双收入囊中。长篇处女作《安娜贝尔》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加拿大所有文学大奖的青睐。
  葛甲,资深翻译、图书编辑,现任网站总编兼互联网分析师。曾翻译出版《尼罗河上的惨案》《麦当娜传记》《朗格彩色童话》《名言?名人》等,多年来从事对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工作。

书籍目录

引子
Part I
 1.新世界
 2.比弗河
 3.教堂外的托马辛娜
 4.量尺
 5.洗礼
Part II
 6.鹊桥
 7.伊莱扎维塔?基里洛夫娜
 8.沃利?米谢林
 9.拉辛颂歌
 10.消失
 11.旧爱
Part III
 12.新教师
 13.转瓶游戏
 14.莱欧克拉斯医生
 15.鬼鸮
 16.疏离
 17.男子汉
 18.舞会之夜
 19.嫁妆箱
 20.柳松鸡
Part IV
 21.凯恩斯杂货店
 22.嗓音诊所
 23.特许王
 24.糖梅仙女
 25.裂缝
 26.巴特瑞路
 27.莲花
 28.服装银行
 29.土豆种子
 30.化妆师
 31.海葵
 32.黄金
 33.红鹰
 34.优雅之火
尾声
致谢

章节摘录

韦恩•布莱克生于三月初,当春天的第一抹痕迹将冰面破开之时。那日子对于以捕猎野鸭为生的拉布拉多人来说极为重要。如1968年在当地出生的大多数孩子一样,一生下来他就被一群女人团团围住。妈妈婚后结识的所有女人都来了:琼•马丁,艾丽莎•戈尔迪,还有托马辛娜•拜姬。这些女人懂得如何制作冻鱼,缝制鹿皮鞋,还能在丈夫外出狩猎的几个月里把烧火用的木头堆成垛而不会倒下;她们更明白,在正常分娩时产妇和孩子都需要些什么。在拉布拉多东南海岸,这个名为克罗伊登港的小村子,有着所有拉布拉多人所共享的地球磁场。当大地把光线吸进去并发出颤动时,你能感到持续的脉冲作用在地面形成条纹。有时你还能用肉眼看到,一缕缕光线在大地上消失。并不是每一位旅行者都能感觉到这些,即使对于那些在其他地方不断寻找这种现象的人们来说,这样的情景也只能在沙漠里和岩石山顶才看得见。一位来自纽约的旅行者,也许能亲身体验到这一现象。那些探险者、教师以及对热咖啡和印着密密麻麻文字的报纸情有独钟的人,在这里感受到更为本原的东西之后,一种来到新世界的感觉被注入他们的血液。这是个真正的新世界,与那些前往神秘之处的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以及散布在公路上的卖烤饼、汉堡与汽油的,低矮且呈放射状分布的建筑物所代表的那个世界完全不同。一位来到拉布拉多的旅行者或许能够感觉到这里的磁性能量、或许感觉不到,但此人定会怀揣疑问。来访者不得不将自己变成一个开放的电路,去接收大地释放出的能量。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如此的感知力。正如每个出生在拉布拉多的人一样,有些人从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故土上存在着一套呼吸系统,可以从岩石、山脉、河流以及地球之外的一切引力活动中吸取能量,然后再将这些能量呼出来,作为对大地的回报。当然,有些人是不知道这些的。韦恩出生在浴缸里,在父母特莱德韦和简辛塔的家中。特莱德韦是拉布拉多人,但简辛塔不是。特莱德韦子承父业,继续干着狩猎的营生,为此地的岩石所深深吸引;而简辛塔是圣约翰斯人,她18岁时来到克罗伊登港的小学校里教书,盘算着在这里有个三四年经验后,就能回到圣约翰斯的学校里教书。遇见特莱德韦之前,她觉得在这里的经历宛如冒险。“我每天午餐都得吃面包和果酱。”当简辛塔在浴缸中经历着分娩时最剧烈的疼痛时,琼•马丁对艾丽莎和托马辛娜说道。克罗伊登港的每个女人都爱时不时地讲述自己是如何独自享受生活的。当丈夫捕猎归来待得太久,她们就会沉溺于这样的梦中。“我晚餐只吃几个煮鸡蛋就行了,每晚我都要在床上看完一本杂志。”艾丽莎说:“我这身衣服要穿一星期,蓝色羊毛裤、灰衬衫、外加睡衣都塞在里边呢。从九月到六月,我都不会把睡衣脱掉。我想养只猫,不想养那些猎犬了,我还想存钱买架钢琴呢。”女人们倒并非出于忿恨而希望丈夫出远门。这难捱的冬天,她们每天所能做的一切就是劈木头,然后节省每一丝残存的活力,盼望丈夫回家时能够温存一番,不过她们明白这一切不过是幻想而已。接下来,吹口气就过去的夏天就要到了。火焰草、猪笼草和茅膏菜破土而出,给空气带来一股夸张挑逗的气息,急不可待地呼吸一口芬芳,意味着生活可以从现在开始了,但其实根本没什么开始。那些植物就像是能吞噬一切的野兽,夏天的时光包含着欲望、享受和毁灭,却还不够它们狼吞虎咽地来上一口。女人们不会投入其中,她们期待着的是:夏日时光能在身边不断膨胀、膨胀到足以容纳她们的全部生活,但她们从未如愿。当简辛塔不再呻吟,也不再去想因孩子即将出来,骨盆被掰开所带来的剧烈痛楚时,她又沉浸于梦想之中了。“我就不信我非得呆在这儿,”从小珐琅壶中倒出滚烫的咖啡时,她对朋友们说,“我要搬回蒙克斯顿路去。如果找不到一份教书的工作,那就干回老本行,到达克沃斯的洗衣店去,为纽芬兰宾馆洗白色的亚麻床单。”她的肚子此时已像一只成年海豹的肚子那么大了,藏在一条蓝围裙下面,围裙上缀着白色小碎花。托马辛娜是唯一不做梦的女人。她没了父亲,对自己的丈夫——格雷厄姆•蒙塔格——保持了高度尊敬。她坚持认为自己的丈夫无所不能,他不会让屋子变冷,总是最后一个出去狩猎,第一个回到她身边;他是个盲人,需要托马辛娜的存在。丈夫还给她带来了安娜贝尔,一个红头发的女儿,托马辛娜称她为“福星”或“小蜜蜂”。 如今女儿已经11岁了,能帮父亲在独木舟上指引方向,她有着如托马辛娜一般清醒与明智的头脑。此刻,像克罗伊登港的所有猎人一样,格雷厄姆出门了,带着安娜贝尔,驾着他的白色小舟行驶在河上。女儿守在船头,告诉他该往哪个方向划,但其实在安娜贝尔提醒之前,他一直都知道该怎么划。安娜贝尔还没出生的时候,格雷厄姆就在这条河上凭听觉航行了,他能听到每一块石头、冰块和每一股急流的动静。父亲在船上给安娜贝尔讲故事,她最喜欢的是一头白驯鹿加入林地牧群的真实故事。在遭遇事故弄瞎眼睛之前,父亲只见过一次白驯鹿,那时他还是个小男孩。每一次旅程,安娜贝尔都会寻找这只白驯鹿。托马辛娜告诉女儿,或许这只鹿已经不在世上,或许它又回到北极圈部落去了;此时,丈夫却把头转过去对着妻子,默默地提醒她不要毁掉女儿的梦想。当孩子的头露出来以后,简辛塔的浴室被雪光充盈着。窗台上剃刀蛤的壳映射出白色的光,瓷砖、瓷器、女人的衬衣和她们的皮肤也都映出了白光。雪一样的白光,透过薄薄的窗帘照射进来,使孩子的脸成为洁白房间中的明亮焦点——黄褐色的头发、红扑扑的脸、乌黑的睫毛,还有红色的小嘴。在简辛塔的产房外,走廊那头的厨房里,木头烧得正旺,热气袭人。特莱德韦正把鹿肉饼放到熟猪油里煎,用开水泡上袋茶,接着切了块两寸厚的蔓虎刺浆果面包。虽然妻子正在生孩子,但他并不想在这屋里浪费太多时间。回家是为了吃饭,一小时内他还得驾着小白舟穿越在比弗河上。他的帽子是白色的,海豹皮外套、帆布短裤和靴子也是白色的,一代又一代的拉布拉多人在春天打猎时都是如此打扮。鸭子分辨不出猎人的白色小舟与冰块之间有何差别。小舟载着猎人,阴沉沉地从黑水中划来,不管鸭子此时是在空中盘旋,或是把肥肚皮贴在水面上,小舟都会悄悄地在鸭群附近慢下来。特莱德韦藏身于白色之中,保持着沉默。他无法像格雷厄姆•蒙塔格一样用耳朵去观察,但在排除了所有杂念之后,就能听见地下泉水融化的滴流声。他可以闻一下拉布拉多茶树的厚叶子和茶籽,叶子内侧毛茸茸的,如草药一般的味道能用来提神;与此同时他还观察着鸭群飞翔的方向以及鸭群的数量,这些都能给猎人的下一步行动以启示。鸭子的每一次落下、转身,以及飞行中的加速和减速,都能精确告知猎人何时举起猎枪,何时放下。它们的印记就写在天上,如白昼一般清晰。特莱德韦完全理解,为何格雷厄姆•蒙塔格就算是个盲人,也能那么精确地击中鸭子;因为他注意到了,鸭子所处的位置与它们翅膀摆动所发出的声响之间存在着恒定的数学关系。鸭子转身时所发出的声音,以及它们那能够撕破大地沉寂的嗓音,每一次都是不同的。鸭子的活动轨迹,就像是白衣猎人写在天地间的书法。这是一套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失传的营生,可特莱德韦却能熟练把握其中的每个步骤以及所有微小细节。鸭子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它们说的话,特莱德韦是从他父亲那里学来这一切的。比他小五岁的人,只能明白这些话的一半,但特莱德韦却全都知道,这一切都已融入他的语言和他的身体。这就是他生活的状态,同陆上或水中盘旋栖息的野鸟为伴,与狩猎路上雪中的脚印和树枝留下的印记同行。能听懂野鸭语言的那个他,憎恶留在家中的时光。钟声滴答作响,家具上蒙着布,迟滞的空气涌入毛孔,几乎使他窒息。那里基本没有空气,有的只是布满灰尘颗粒的,令人窒息的薄纱,而且那里也总是太热了。如果那些憧憬丈夫不在身边生活的女人们了解他的感受,就不会满心欢喜地幻想一个人的时光了。特莱德韦从没有对其他男人讲过这些。朝着热面包块和咖啡壶,他笑了起来;但无论如何,他仍是有梦想的。他梦想中的生活,是同叔叔盖唐•约瑟夫一样终生不娶,在狩猎点沿线一百英里处有一所小房子,里面有硬面包、面粉、豌豆、茶叶,一张由两百年树龄的云杉树桩制成的桌子,一把海豹皮制成的长椅,还有锡制炉子。特莱德韦可以在那里读书、冥想,出门狩猎、回家剥兽皮,还可以学习点什么。盖唐•约瑟夫叔叔研读了普鲁塔克和亚里士多德,还有帕斯卡的《思想录》。他的一些旧书,被特莱德韦拿到了自己的狩猎棚屋里,除此之外,棚屋里边还有一些他自己的书。当他有幸享用狩猎时的独处光景时,那些书总是能让他读到深夜。很多猎人都是这样的,他们离开家去狩猎、冥想、学习,特莱德韦只是其中之一。他不仅学习认字,还学习野生动物的习性、北极光的律动、星辰的轨道。但他不明白如何学习女人,如何理解家庭生活的牢笼,以及如何在家中实现任何形式的真正快乐。曾有一段时间,他真希望自己从未被简辛塔那漂亮的睡衣诱惑过。它是由乱糟糟的、一点都不结实的丝缎和网眼布制成的,甚至连最小的鲑鱼都能挣脱它。在户外,属于他的世界里,最能让他联想起那睡衣的就是昴星团周围一圈薄雾似的光晕。在他的“猎人图书馆”里有本《圣经》,当他读到这一段时,就会想起妻子的可爱:“你能系住昴星的结,还是能解开参星的带?”在离开妻子几个月后,他躺在坚硬的长椅上读到那些诗句,便想起了妻子的美丽。但他可曾对妻子说起过这些?从没说过。从家里到狩猎地,所过之处被孤寂笼罩。特莱德韦爱自己的妻子,因为他曾向妻子做出过爱的承诺。但荒野的中央正向他发出召唤,他爱那里胜于任何承诺。荒野的中央是他的心境所在,但也总还是有个地理上的坐标,这个坐标就位于一个不知名的湖。加拿大地图师曾命名过这个湖,但居住在拉布拉多的人们却给它起了个不一样的名字,这名字直到现在仍不为人知,成了个秘密。在湖的中心有个漩涡,河水向相反方向流动。一股水流奔向东南注入比弗河,经汉弥尔顿湾,从克罗伊登港进入北大西洋;另一股水流从中央向西北方向流入昂加瓦湾。漩涡的中心是四季的故乡,是胡瓜鱼和驯鹿群的诞生地,也是普通人在家庭生活中绝不可能接触到的深奥知识的源头。特莱德韦在狩猎季结束时离开这个地方,负责任地回到他的房子,回到他在20多岁时欣然建立起来的家。但他心里认为,这房子是属于妻子的,那个水流变换的地方才属于他,日后也将会属于他的任何一个儿子。如今,特莱德韦与简辛塔第一个孩子的头在白色的房子里闪亮登场了,接着是肩膀,连着脐带的肚皮、小鸡鸡、大腿、膝盖和脚趾也都出来了,但他没有亲眼目睹这一切。托马辛娜从孩子粉嘟嘟的嘴里抠出一块粘液,并用她的大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脸、肚子和屁股,就像是给自家烤的面包上抹黄油。接着,她把孩子送回到妈妈身边。正当孩子伏在简辛塔的乳房上时,托马辛娜发现了细微的异样,那里像开了一朵花似的,一只睾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别的什么东西。她等到的是一个永恒的瞬间,巨大的恐惧感向她袭来。这是一个人们无法等待的瞬间,一个开启了生存与死亡大门的瞬间。女人们会仔细审视那扇大门,仿佛里面住着什么人。这一次,当托马辛娜仔细看过那里之后,她明白有些事情完全搞错了。发生错误的并不仅仅是眼前的这个孩子——另外一个女人的孩子,也是她自己的孩子,不管你有多么爱他,错误还是发生了。托马辛娜像个助产士似的,在简辛塔和孩子面前俯下身来,给孩子盖上一条毯子,这条棉毯子已经洗过很多次了。她相信,崭新的人造衣物是不能与新生儿的皮肤接触的。毯子盖好后,她静静地拨开那仅有的一只小睾丸,看见后面还有阴道和阴唇。在另一间屋子里,特莱德韦把茶包扔进垃圾桶,给猎犬喂了面包硬皮,关上屋子前门,准备出去完成今天最后一次完美的猎鸭之旅。托马辛娜让特莱德韦走了。托马辛娜让艾丽莎和琼给简辛塔拿来热毛巾,她自己则给简辛塔换上厚厚的衬垫以吸收产后流出的血污,并帮她穿上厚绒睡袍,此后几天简辛塔会一直穿着它。接着她说:“如果你愿意,我要请其他人离开了,有些事我们得谈谈。”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喜欢这篇小说有诸多原因:其语言和思想之干净明朗实为少见,其精准的细节描写令人赞叹,其独一无二的视角令人欣赏,其无处不在的幽默令最晦暗的片断光彩照人。很高兴迎来加拿大文坛独具创新的一朵奇葩。”——约翰•梅特卡夫(John Metcalf),加拿大作家、编辑、评论家一个有关身份、接受与家庭的令人心痛的故事,一本令人震惊、动人心魄的小说……《安娜贝尔》标志着一个我们所需要的文学天才的到来。——《纪事先驱报》一部关于秘密与沉默的小说……温特在这本书中所创造的是一个不亚于双性人出生那样的奇迹。《安娜贝尔》剥去了性别的符号,提出了一个终极的存在问题:“我们是什么?”——《环球邮报 》一部美丽的书,诗意盎然、扣人心弦……《安娜贝尔》的力量在于探寻性别和自我的困境。我从未读过一部小说,对一个挣扎活在自我中的、被世界视作可怕错误的人,有着如此完美的刻画。——《全国邮报》小说那如诗如画的语言和清明澄澈的景色描写令人神往。——《纽约客》

编辑推荐

《安娜贝尔》编辑推荐:穿越孤独与伤痛,寻回生命的甜美与丰盈。在拉布拉多广袤无垠、荒凉孤寂的土地上,敏感忧郁的他与细腻优雅的她共存一体、相依为命。面对与生俱来的差异,他(她)左右为难;面对残酷冰冷的世界,他(她)悲伤惶惑。抗拒还是接纳?挣扎抑或释然?凯瑟琳•温特用悲天悯人的情怀、宁静悠远的笔调开启了一段冲破束缚、探寻自我,与命运抗争、与自我和解的旅程。追逐自由与梦想的人,永不放弃探索自我的人,历经苦难获得幸福的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安娜贝尔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8条)

 
 

  •   1968年,在加拿大一个不知名的小镇——拉布拉多小镇上,一对平凡的夫妻过着简单朴实的生活。妻子简辛塔出生在纽芬兰省的省会城市圣约翰斯市,并在那里长大。丈夫特莱德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拉布拉多人,他继承了父母的衣钵,是个极为优秀的丛林猎人。然而,婴儿的一声啼哭打破了他们原本平淡宁静的生活。
    他们刚出生的孩子居然既不是女孩,也不是男孩!雌雄同体这个一般人根本听都没听说过的事情现在却实实在在地摆在他们眼前。现实是残酷的,抉择是痛苦的。这样特殊的孩子注定无法被那个闭塞的小镇接受。因此,他们必须给孩子选择一个身份,一个小镇居民能接受的身份。最后,他们给孩子做了手术和激素治疗,并给孩子取了一个男孩的名字韦恩,希望男孩这个身份能让孩子勇敢坚强的长大成人。
    就这样,秘密被掩盖起来了。不过,有一个人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个事实。她就是韦恩一家人的邻居托马辛娜。在韦恩即将出生的时候,托马辛娜的丈夫和年仅11岁的女儿在湖中不幸淹死了。知道韦恩真实情况的托马辛娜在私底下总是亲切地叫韦恩——安娜贝尔,那个过早离开她的可怜女儿的名字。小说可以说是主人公韦恩的成长史。随着年龄的增长,韦恩逐渐发觉身体内的另一个自我。一开始,韦恩恐惧拒绝,但慢慢地,他接受并融入其中。
    虽然韦恩是《安娜贝尔》的主角,不过我觉得,拉布拉多小镇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这种环境造就的封闭传统的思维观念也是小说的重点所在。
    《安娜贝尔》就像一部宏伟壮丽的史诗巨片。场面波澜壮阔,人物纷繁众多,情节复杂跌宕。小说就像电影胶片一样,全景式地给我们讲述了故事里面众多人物的不同命运。
  •   凯瑟琳•温特的处女作小说,把故事设定在一个迷人的海滨小镇上的生活。那里的人们成长在一个相对限制的环境中。
    1968年,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镇,有一个孩子出生了,他既不是一个男孩也不是一个女孩,而是同时是双性。只有三个人知道这个秘密,他/她的父母以及邻居托马辛娜。虽然韦恩的父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孩子从小当成一个男孩来培养,但是韦恩体内的女孩,也就是另一个自我——安娜贝尔,却时不时地苏醒。
    凯瑟琳•温特揭开了逃避矛盾的文化中的神秘真相,小说《安娜贝尔》可以说是文学史上一个瑰宝。小说大胆地展现了不寻常的美,给读者很深的印象。
    第一次读凯瑟琳的作品,非常喜欢!
  •   “在克罗伊登这个海边小镇,人们热爱甚至敬畏着这块土地。即便被这块土地所不容,他们也毫无怨言。”《安娜贝尔》这本小说里讲述的韦恩或者说是安娜贝尔就是被这块土地所不容的人物。然而,在作者凯瑟琳•温特的笔下,他们变成了小说的主角与核心,担负着重要使命。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就像是旅行者一样,被《安娜贝尔》所释放出的引力吸引到一块,为我们上演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当这些旅行者来到拉布拉多小镇上的时候,有的人能感受到它独有的魔力,有些人则不能。关键在人。这个外来的旅行者必须具备开放的思维见解,有能脱离这块土地的能力。这些能力并非人人都具备。”
    即便孩子已经做了女性器官切除手术,可是在真的面对孩子时,他的父母还是胆怯了、退缩了。他们没办法真正地接受这个孩子,只能模棱两可、态度含糊地凑合着过日子。过一天是一天,逃避现实,像个缩头乌龟。虽然孩子的母亲简辛塔希望顺着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做自己就好。但她也明白,事情不会那么简单。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的。
    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最后,特莱德韦和简辛塔幡然醒悟,明白这么多年来他们都被小镇的传统氛围所控制。其实,小镇的魔力还不只这些。韦恩最后能选择勇敢地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说不定就是受到这种魔力的反向激发。因此,他们释然了。其实他们的孩子既是他——韦恩,也是她——安娜贝尔。
  •   《安娜贝尔》这部外国小说是我看得最久的一本,想以前大学时因为专业的关系,看外国小说的速度也不是一般的快。而这本,我断断续续地看了近1个月,因为有点感到压抑,不得不说有些佩服作者的写作功力,很能抓住读者的心理,一开始就把文调融入读者的心中,布下略带阴郁的氛围。所以,我也钦佩主人公韦恩的成长之路,一段羽化成蝶的时光,深刻了读它的人的心。

    没有什么悬疑,也没有什么大波大浪和起起伏伏,《安娜贝尔》讲的很简单,不外乎是一个关于双性人的成长故事。发生地为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地区,如同作者所言,这里的生活是简单的,也是宁静的,这无疑埋下了一种难以突破的基调。主人公韦恩就是在这种环境里成长的。在自我意识还没真正树立时,Ta的性别就已经被一家之主的父亲判定,因此15岁前的Ta是“他”。关于韦恩的出生与背景,作者用了较长的篇幅去描述,特别是关于当地的生活与后面与韦恩相关的人物都用了大段的文字来做铺垫。这时候让我有一种很暗淡无光的感觉,那里的生活是死水,虽然很平静,但是总是令人不舒服。沉闷的生活里还是会暗藏着要冲破的能量。作者也重点谈及了韦恩的邻居,那个给了韦恩力量的人——托马辛娜,这个角色是我在文中很欣赏甚至多过主角的一个配角,很有正面的力量。我想,如果没有她在韦恩年少时给予的鼓励,也许,韦恩也不会走出那里,去寻找真正的自己。如果没有她,我想,这个故事会很失色,也不可能出彩。

    前些天和朋友小聚,她问我为什么总有人说去旅行能找到自己。我想都没想就回答:因为太习惯了一个城市的生活,有时候不是周围令自己迷茫,而是连自己都麻木了自己。文中的托马辛娜亦是如此,离开拉布拉多后,一个寡妇就这样勇敢地上路,去周游世界,不在乎钱,不在乎目的地,为的是忘记过去,重拾生活。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知道丈夫和女儿意外离世后,她该如何继续走下去。她也懂得韦恩的苦楚,她不会明着反对韦恩父亲强制加以韦恩性别意识的举动,她的明信片,她的话语能给韦恩的生活带来一丝光芒。好在她陪着韦恩走过了一小段的青春期,这时的韦恩才清楚自己的身份。身体的变化让Ta隐约想要发出什么声音,做怎样的自己。所以,离开拉布拉多,是她最好的选择。

    我在之前就说过,喜欢看积极的篇章,所以韦恩离开当地后,是我心情比较愉悦的时候,虽然他在异地也有过迷茫与厌世。不过,他仍让选择了自己想要的性别,想要的生活,在他的身体里不是隐藏着一个女孩,而是本来就是一个女孩,喜欢规整对称的线条,喜欢柔美的曲线,喜欢色彩绚丽的东西。她真正在找寻属于自己的身体,而她最后也找到了,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着喜欢的生活。拨开那一层乌云,还是会看到灿烂的阳光。全文阴沉的调子终于在最后转变为明快,那种隐含的积极的力量也在这一刻冲出,满溢全身。或许,我们都该找一找自己,至少,做真正的自己,最终羽化成蝶。

    打星:4星半
  •   小说写作风格热情洋溢,完全不像一个严肃的文学作品。自始至终,我都被小说牵着鼻子走,时而畅怀大笑、时而悲伤哭泣、时而义愤填膺。小说节奏自然流畅,我不禁越读越快,一个白天就读完了。
    在加拿大,一个名叫拉布拉多的小镇上,小男孩韦恩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实际上,在他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他其实还是“她”——安娜贝尔。作者温特在其处女作《安娜贝尔》中所描述的就是韦恩和安娜贝尔的故事。
    小说以宁静悠扬的基调贯穿全篇一一展现了形形色色、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主人公韦恩的父亲特莱德韦,是个外表阳刚实则内里柔弱的猎人。他一直在为孩子的性别而跟命运抗争。
    作者温特特别重视主要角色之间关系的处理,像主人公韦恩跟他体内的另一个“她”——安娜贝尔之间的关系,以及韦恩和他父亲之间的关系等等。其实,我更想知道韦恩的母亲是如何面对和保护自己的孩子的。
  •   优美的文字、凄美的情节、动人的故事,以及充满救赎意味的命运安排都让《安娜贝尔》成为一部当之无愧的佳作!它就像是埋藏在山洞深处的金银珠宝,远远看去闪闪发光,引诱我不断靠近、再靠近。不知不觉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主人公韦恩出生时便带来不小的震动。TA 既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TA即将面临的是一个残酷冰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它的一套规则。每个人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和职责都被严格区分和界定。TA这样一个先天体质特殊的人该何去何从?
    不听劝的父亲特莱德韦俨然一个冷酷无情的人,这好像是作者有意为之。其实,仔细想想,故事开始的时候,特莱德韦也有温柔细心的一面。他之所以那样做,只是认为那样对孩子最有利。说到底,他还是孩子的父亲,他只是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不被外面的世界所伤害。孩子出生后不久,就在医院进行了手术。可是,就这么任意地决定孩子的性别。无论怎么看,都觉得似乎有事情会发生。至于特莱德韦到底是凭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这样的决定到底正确与否,我们都不清楚。
    当然,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孩子从外表来看是韦恩,可是在韦恩体内还存在着女孩安娜贝尔,他们在出生以前就已经在母亲肚子里共同生活了10个月,联系早已经建立。不会因为一个手术就隔断。渐渐地,韦恩越长越大。他遇到的困惑也越来越多。特莱德韦根据自己的经验,认定外面世界无法接纳韦恩以及安娜贝尔同时存在。所以,他教育韦恩一定要像个男人一样,要甩掉自己身上柔弱的一面。特莱德韦这样做,其实是在伤害自己的女儿安娜贝尔。
    一个秘密的揭露让韦恩一下子变得忧郁起来,不再像其他小孩那么天真单纯。韦恩勇敢地走出小镇后,像其他同龄人一样试着融入那个世界。尽管会遇到阻力,甚至是伤害和痛苦,韦恩从来都没想过放弃找寻自己的人生道路。特莱德韦就这样一直关注着韦恩,慢慢地,他接受了新的韦恩。他不断告诫自己,一定要有所改变——不仅是在情感上接受,也要在行为上改变。内心深处,他已经留出了女儿的位置,他默默地一点一点去弥补,希望这样可以挽救曾经造成的伤害。读到这里,我不由泪如雨下。
  •   安娜贝尔是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她会依偎在妈妈怀里呢喃,也会给盲了的爸爸导航。她跟爸爸一起在小船上看见过美丽的白驯鹿,可惜,她死了。但是,安娜贝尔仍然活着,她活在妈妈托尔辛娜的心中,她活在另一个少年韦恩的身体里。
      以上文字看起来有些混乱,是我在胡言乱语么?哦,不,这是真事。安娜贝尔是真实的,她真实存在于小说《安娜贝尔》中。
      
      虽然书名是《安娜贝尔》,但实际上真正的主角却是韦恩。这个既是男孩又是女孩的双性人,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注定这一生都将不会平凡。他被父亲作为男孩抚养,内心却又时常涌动着女孩才会有的念想。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直到经血的来临将他的世界彻底颠覆。
      小说描述了韦恩作为一个双性人的成长历程,内里折射的却是每一个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和觉醒。当你以为自己是那个样貌的时候,或许内心深层的体验未必如此。我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断有人告诉我们你要这样不要那样,你是这样的人不要成为那样的人,诸如此类。然而我们自己呢?我们内心真正喜欢真正在乎的是什么呢?正如作为男孩的韦恩,他不喜欢狩猎而心动于女子体育项目——花样游泳;他不喜欢跟男孩混作一堆,而喜欢跟女孩沃利为伴。
      也许你会说,韦恩的行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体内有个安娜贝尔,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缘于她的驱使。双性人的确特殊,但我们每一个正常的男人和女人,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体内是否也存在一个安娜贝尔?
      安娜贝尔或许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女儿,而只是一个美丽的声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审美的中性化逐渐成为一种潮流,追求个性的新兴人类也不再拘泥于自我的原始性别,这不能不说是他们体内那个安娜贝尔的觉醒和复苏所带来的一场审美革命。每个人都遵从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而活,遵从心的指引而选择面对世间百态的姿容。
      其实,双性是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只是某些人天生就把这种特征给外在具像化了。荣格曾提出,人类的生理、心理都具有性倾向性,在人的发育过程中,某一些倾向逐渐占优势,但在人的潜意识中始终保持着另一倾向作为补偿。
      韦恩和安娜贝尔便是这样一种作为补偿的存在,这样的补偿,让他既拥有男子的伟岸,亦保留女性的柔软。而中性美的崛起,亦是这种补偿心理的一种外在表态。
      
      在这个越来越追求个性的年代,你还在固执地走着前人的道路吗?你还在因为自身与别人的不同而陷入自卑自恼的境地吗?你还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能自拔吗?你如何选择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自己的价值,正如安娜贝尔之于韦恩,那也许正是上帝赐予的非凡礼物。
  •   《安娜贝尔》让我最有感触的地方在于,它描绘了一个母亲的心路历程。
    韦恩做完变性手术手术后不久,母亲简辛塔和好友托马辛娜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当时托马辛娜刚刚失去了丈夫和女儿。
    简辛塔说:“如果陌生人现在看到我,会以为是我失去了丈夫和女儿。”
    托马辛娜安慰她说:“特莱德韦不会离开你的。他永远都是你生活的支柱。”
    简辛塔回答:“我一直觉得,有一个女儿也很好。”
    简辛塔一直感觉自己像带着面具跟韦恩一起生活,总是责备自己不诚实,不敢把事实真相说出来。虽然,简辛塔很爱她的儿子,但一直为女儿的离去郁郁不快。心中的愧疚越积越多,以至于简辛塔觉得自己亲手谋杀了自己的女儿。后来,韦恩甩掉了“是男是女“的包袱,勇敢地去追寻属于个人的自由。直到此时,简辛塔才走出多年以来的心理阴影,重新快乐起来。
    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始终都有一个人在背后默默地注视着我们,那就是我们的妈妈。
  •   《安娜贝尔》发生在一个人迹罕至的落后小镇上。在那里,小镇封建闭塞,人们的观念也陈旧不堪。小镇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墨守成规的人们无法忍受任何不同和变化,因为这种变化让他们恐惧不安。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人们会抵制和排斥那些跟自己不同的人和事。一个有两性特征的孩子,对生活在这个小镇上的家庭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
    小说里面,孩子的性别问题贯穿始终,所有的人物和情节发展都围绕着这根红线展开和深入。孩子的父亲是个猎人,生性孤僻,不善与人交际,不过粗中有细,他也有温柔的一面。孩子的母亲一直努力持家,希望能过上好日子。他们的邻居托马辛娜,既是他们一家人的朋友,更是他们生活的导师。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时,都会去寻求托马辛娜的救助。一次意外,让她失去了丈夫和女儿,此后她便一直周游世界,来缓解对丈夫和女儿的思念。
    书里面的主人公们,一开始抗拒生活,后来慢慢地接受生活,感谢生活带给他们希望之光。过程中,他们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感叹不已。不论好坏与否,他们都平静客观地接受和对待生活带给他们的一切。韦恩对身体里另一个自我——安娜贝尔的认知就是这样。一开始,他以为她是洪水猛兽,拒绝承认她的存在。慢慢地,他接受了她,承认她的存在。虽然这个过程有困难、有阻碍,但也有收获、有喜悦。我很欣赏韦恩,我从他身上学会了接受,学会了自我肯定。
    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语言朴实,人物生动,孤独感浓郁强烈。尤其是开放式的结局,让人耳目一新。
  •   有一种情况,我们都很熟悉。在一个偏僻封闭的小村庄里,平时人们相处融洽,相安无事。可是,一旦出现什么打破传统的事与人时,人们就会出于自保,对此敬而远之。《安娜贝尔》里的小镇拉布拉多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一个跨越性别的孩子出生了。由于担心小镇上的人们无法接受,孩子的父母决定将孩子当做男孩来抚养。秘密就这样被掩盖起来。这家人的生活也从此备受煎熬。成为男孩的韦恩,在这种善意的欺骗中,在父亲的殷切期望下慢慢长大。而他体内的另一个“她”——安娜贝尔也时刻渴望自由,渴望解放。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韦恩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安娜贝尔的存在。为此,他困惑、迷茫、无助。不过,在韦恩的身边,总是有很多善良的人在默默地帮助他。
    在作者凯瑟琳•温特的笔下,小说人物敏锐感性,故事场景犹如山水画般秀丽,文化元素丰富多彩。所有这些,都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这既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萦绕心头、久久无法释怀的感伤散文。
  •   舒缓宁静的写作风格,性格多样的人物角色,还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都是促使我推荐《安娜贝尔》这个小说的理由。
    主人公韦恩出生在加拿大一个名叫拉布拉多的小城镇。他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男孩,事实是,在他身体内,还有一个名叫安娜贝尔的女孩的存在。作者温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野性和向往、爱情和友谊、现实和理想,以及屈服和抗争的故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发现作者并没有因为题材的另类而营造一种过于多愁善感的感觉,也没有把故事讲得多么耸人听闻。反而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宁静之美。
  •   这部作品算是励志作品吧。很喜欢里面的主角,并没有因为知道自己的实际情况而颓废或堕落,除了彷徨与迷茫,还是一样的坚强。
    虽然他或许是“安娜贝尔”,但我仍然愿意称呼他为“韦恩”。在看到他被那几个混混欺凌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感到很难过。但我总感觉此时他的灵魂已经飞离了他的肉体,亦或是他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也或者是这时"安娜贝尔"出现了,她一直都很孤独的存在,她也想交流,尽管引来了这群混混的欺凌。但他挺了下来,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尽管他想努力把握住自己的真正身份,但最后的随遇而安,顺其自然是最合适的。很高兴,他的父亲没有抛弃他,甚至把欺负自己儿子和女儿的人给教训了。也很高兴有这么一位父亲从小就培养了自己孩子的自立,以便能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父母,好友帮助了韦恩找到了真正的追求。这里,最值得尊敬的人恐怕就是邻居托马辛娜。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两个灵魂,一个是韦恩,一个就是安娜贝尔,感性的,理性的,在前进的路上做出或此或彼的决定。
  •   小说《安娜贝尔》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拉布拉多的小镇和居住在这个镇上的居民们的故事。故事集中讲述了两性人韦恩的成长历程和“他”身边那些真心爱护“他”的人们。

    同样都是描写两性人的题材,难免会把《安娜贝尔》与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中性》拿来作比较。我觉得《安娜贝尔》的基调更阳光,描写更细腻。书中除了主人公韦恩,他的父母母亲、拉布拉多的各色人物都得到了作者温特的精心安排和深入描写。

    一个家庭如何面对雌雄同体的孩子是我对这本书最感兴趣的地方。无论他们做出什么决定,都会有相应的痛苦产生,每每读到此处,我的心都被深深地揪扯着。当主人公韦恩发现他体内还存在另一个她——安娜贝尔时,那种与命运抗争和搏斗的不屈精神,更是触动我的心灵!
  •   韦恩/安娜贝尔是一个双性人,他/她出生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的一个偏远地区。医生根据对他/她的生殖器的判断,觉得将他/她当一个男孩来养可能更好。于是,他们给他服用相关的激素,以提高韦恩体内的男性特征,并同时抑制其体内的女性特征。但无论如何,韦恩体内的女孩不时的苏醒。在农村地区,人们有很强的性别意识,韦恩感觉到自己的不同,他挣扎、无奈、纠结。但最终他决定做回自己。
    在很大程度上,这本书很类似于“中性”,但是也有很大的不同。这本书把重点放在韦恩自身探寻自我的历程中,没有掺杂太多的社会因素。
  •   《安娜贝尔》——一本关于双性人伟大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韦恩,一出生就是同时具备两套生殖器官。他的父母决定把他当成一个男孩来培养,并且抑制他/她的女性特征。最后,令人欣慰的是,韦恩跳出了世人的眼光,也排脱自己的心理挣扎,做真实的自己。
    故事发生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圣约翰和纽芬兰。对景色的描写,是这部小说的另一个亮点。非常喜欢!
  •   《安娜贝尔》带我到了一些我所没有到达过的地方。在加拿大东部的拉布拉多和纽芬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我所知的有很大的不同。书开始的时候,我还在猜测这本书写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韦恩出生于1968年,但是他父母艰难的生活环境是受19世纪的农村生活的影响。在温特笔下,那里的土地、那里人们的思想,以及那里的气候和生活气息,都美极了。看了《安娜贝尔》我都有冲动去那边做一次旅行。
    韦恩身边的人,似乎都跃然纸上,非常生动,而我特别喜欢的是韦恩的玩伴沃利•米谢林。很庆幸,作者交待了每个人的生活进展,不至于让读者留言疑惑,也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每个人对于韦恩的身体状况所做出的反应。书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写这个故事,写得很棒。双性人——这样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能够写得如此细致美妙,很不容易。并且,书中的结局也是算是一种圆满吧,韦恩以及他的家人,都开始接受真正的“他/她”
  •   《安娜贝尔》可以说是一部如何为人父母的指南书。小说以韦恩父母为例子,来告诉那些即将身为父母或者已为人父母的读者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正确的。此外,书里面还有几个重要人物都对韦恩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韦恩的邻居托马辛娜,虽然酷爱旅行,但旅行中从不忘记给韦恩邮寄贺卡。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贺卡虽轻,但其中饱含着托马辛娜对韦恩的思念和关怀。还有韦恩的童年伙伴,沃利•米谢林,永远对音乐充满激情的样子无形中鼓舞着韦恩积极面对生活。
  •   在拉布拉多的一个偏远乡村,有一个双性儿出生了,他/她就是韦恩。医生根据他/她的阴茎的尺寸的测量,决定应该把他/她当成一个男孩来培养,并且把他/她女性的器官给去除了。韦恩,以及他的父母挣扎于孩子的性别 。故事讲的是韦恩走出安娜贝尔,也就是他身上女性特征的阴影。
    故事写得很美,书中的人物也很可爱,拉布拉多和圣约翰描写得很真实。我感觉自己似乎到了那里似的。
    这样一本描写性别认知、人们心理的挣扎、家庭的变动,以及农村生活方式的小说,非常有挑战性。我尤其喜欢。
  •   有多少人敢于正式真正的自己呢?有许多人,尤其是自身有些毛病的人,都没办法真正地正视自己。近来读到这样一本小说——《安娜贝尔》,故事中的主人公韦恩打一出生就是一个双性人。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身边的人,甚至连他的父亲,都没办法完全接受这个 现实,要把他/ 她当成一个男孩来培养。而他体内的女孩总是时时苏醒。小说的最后,作者选择了让韦恩做回自己,我看到这里感到小小的欣慰。我们只有正视真正的自己,方能化茧成蝶。
  •   买《安娜贝尔》是因为看到书的腰封上写到它获得那么多的大奖和提名,就有兴趣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一本小说。看后不得不竖起拇指,承认非常好看的小说。作者凯瑟琳•温特很善于描写一个奇特的,带有一点科幻的小说,并没有刻意地取悦读者或是怜悯书中的主人公韦恩。他的作品很有诗歌的色彩,同时还不失如文献资料般的准确性。每个角色,在她的笔下,都栩栩如生。在每个人身上,我们都可以找到他们都同时具备双重性格,每个人,就如同韦恩的一面镜子。《安娜贝尔》——一个关于身份、认同、道德与爱的 小说,非常非常值得一读。
  •   非常喜欢这个加拿大作家的写作风格,而且她笔下的拉布拉多是那样的美。如果你曾到过加拿大,我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触。另外,书中的人物也是很喜欢,很开心看着他们的成长与变化。
    韦恩/安娜贝尔出生在1968年的拉布拉多,一出生就同时具备了两种性别的生殖器官。我还特地google了下,是否真有两性人,发现现实中真有这样的人。不知道他们中有没有人读到这本书,或许他们读到凯瑟琳的文字会有更多感触吧。
  •   这是加拿大作者凯瑟琳·温特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 主要成就。小说写的是一个1968年出生在拉布拉多的小男孩,他是一个双性人。只有他的父母和助产的护士知道这件事。根据他父亲的决定,父母们决定把他当一个男孩来培养。这个故事的结局让人意想不到,也让人为之神伤。这本书也是我今天看过的书中最喜欢的一本小说之一。
  •   非常喜欢《安娜贝尔》这部小说。它的语言非常优美,凯瑟琳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没有必要去选择做韦恩还是做安娜贝尔,我们可以选择做二者。社会为什么非常要要求我们做出选择。就如同特雷德韦的武断决定那样,非要让他的孩子做韦恩。
  •   《安娜贝尔》向我们讲述了韦恩的传奇故事。1968年,韦恩出生在拉布拉多小镇。他一生下来,就是个中性人。虽然,经过手术,女性生殖部分已经被拿掉了。不过,他体内的女性天性却一直存在。渐渐地,韦恩长大了。他接受并适应了安娜贝尔的存在,学会了怎么把尘封已久的另一半挖掘出来,做真正的自己!韦恩学会了自我肯定和自我发掘。
  •   《安娜贝尔》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的故事。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名为拉布拉多的小镇上,一个婴儿降生了。可是,这孩子既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既是男生,也是女生。它是个双性人。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孩子的父母毅然决然地选择将孩子作为“他”来抚养。这个决定到底是对是错,它都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影响。小说将这种影响缓缓道出,最后击中你我最为柔软的心灵。
  •   很喜欢这本书,虽然还没有看到结局,但是拿起来就一直想跟着韦恩看他的成长道路,不期望他对自己即是男孩又是女孩做出明确的选择,就是看着他在自己与另一个自己种挣扎,安娜贝尔,被韦恩的父母隐藏在韦恩身体里的另一个自己,一个身为女孩的自己。。。。
    希望大家看看。
  •   这本书看起来故事的进展有些慢,但是却是以一个优雅的步伐,阅读的过程是非常愉悦的。我最喜欢的章节第29章(“土豆种子”),简辛塔和特莱德韦一整天的时间守在一起。这一章很美,我非常喜欢。另一个喜欢的章节关于托马辛娜去旅行的,虽然书中她的篇幅不是很多,但我却非常喜欢这个角色。
    推荐这本书,相信你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一定会喜欢这里的人物,喜欢作者的文字。
  •   我之所以喜欢《安娜贝尔》,不是因为双性人这个小说主题多么非主流、另类和扎眼,而是因为这个小说无论是人物刻画、情节设置还是小说所探讨的深层次话题都紧紧地抓住了我的阅读心理。
    小说没有刻意拿双性人做噱头,而是以平淡中见深情的语言将双性人韦恩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相比《中性》那种跨越时代和种族的史诗风格,本书更像是一首细腻委婉而内蕴悠远的诗歌。
  •   人物形象丰满成熟,叙述方式高贵典雅。这一般是诗歌或者散文的常用表现手法。但是在小说《安娜贝尔》中,作者温特却用它们来表现双性人这个敏感独特的小说题材!明明矛盾的组合在温特的笔下,却让人感觉莫名地舒服!这个加拿大作家的写作功力,让我这个中国读者不得不佩服啊。好东西要大家一块分享!所以我上来发发感慨,大伙看看我说的到底对不对?
  •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读凯瑟琳•温特的作品。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作者把握得非常好,也不禁让我联想到当今社会提到的“中性美”。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固定的眼光去评价他们,而更多需要包容与认可。书中的景色也是美极了,看了凯瑟琳笔下的拉布拉多,我的脑海中仿佛就出现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强力推荐《安娜贝尔》!
  •   美,有点伤感,有点揪心——这就是我看完《安娜贝尔》首先想到的几个描写我当时心情的词语。我先是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安娜贝尔》的选摘,被吸引了,很想看看韦恩的结局。凯瑟琳的文笔很美,书中的景致太美了。最后的结局也比较欣慰,韦恩选择了做真实的自己。他的父亲也开始接受真实的韦恩。
  •   静谧、悠远是我读《安娜贝尔》最强烈的感触。这种感觉好多次都把我带到一种催眠的状态中,不知不觉跟着书中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走。看完后,我才惊讶地发现,这是我今年读的第一本小说。
    有趣的是,书中有一章关于一只鹰和橘子的奇特场景描写,一直环绕在我的脑海中。即使我已经看完小说,还是会时常想起这个画面。我想作者不会无缘无故描写这些东西。一定有什么深刻用意。只是现在,我还没参透而已,还需要再多看几遍。
    呵呵,我想替作者澄清一点(虽然我根本不认识她),我觉得大多数读者都把注意力放在主人公韦恩的特殊性别上,这其实偏离了作者的最初用意。个人认为这不是小说的核心所在,它只是偶尔增加小说灰色基调的调色剂而已。作者对主人公角色的设定、对各色人物的描写,以及她的写作风格才是真正吸引我的地方。
  •   我眼中的加拿大或者新西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安娜贝尔》的故事便发生在那样一个遥远、荒凉而美丽的小镇上。小说虽然是说一个双性人的故事,但在独特性中蕴含着普适性。有关自由、梦想、家庭、归属感……如此种种,都从作者笔下汩汩流出。这个小说虽然流露出浓郁的地域特色,但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阅读起来都会产生共鸣!
  •   人称的写作方法,凯瑟琳运用得非常得当。在故事情节方面,也相当精彩。故事发生在加拿大的一个相对保守的农村,在那里,出现了这样一个双性人。《安娜贝尔》时常让我回想起电影“男孩不哭”,情节在些残酷,但结局是美好的。
  •   也许因为最好的朋友是同性恋的缘故,我开始关注一些边缘人群以及讲述他们故事的文艺作品。《蓝宇》和《断背山》都曾经让我寝食难安。小说《安娜贝尔》再次让我有了相似的体验。

    看完小说的几天里,我觉得主人公安娜贝尔已经进入我的身体里,甚至侵入我的心脏,“腐蚀”着我的灵魂。他(她)无处不在!随时随地,我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件小事中发现安娜贝尔的影子!那种无法言说的挣扎、那种隐秘幽微的萌动、那种真切深邃的痛苦,都让我深深地理解!

    感谢作者带给我们这样一部优秀的小说,期待它会被拍成电影。个人觉得关锦鹏或者李安导演很合适。
  •   看《安娜贝尔》的时候,从始至终我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我很喜欢故事发生和展开的地点,作者虚拟了一个名叫拉布拉多的小城镇。对于这个小城镇,我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也引发了我无限的遐想。在阅读中,我会时不时地把自己假装成作者,来设想之后情节会如何发展,主人公会遇到什么困难。还有,小说里面的人物如何学会正视和尊重差异这个过程也让我印象深刻。尤其让我佩服的是,作者对于某些人物的刻画和拿捏尺度非常到位。明明是一些不讨人喜欢的人物,到了最后,我才发现自己爱上了他们。
  •   虽然是第一次尝试长篇小说创作,但作者温特的表现一点也不像个菜鸟。她准确地描绘出人物角色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不同时期经历的各种变化。整个创作过程,她都保持中立,从来不会去判断谁对谁错。真正用心的作品,使得她笔下的人物性格丰满、形象生动。所以,不论是主角、配角,还是只出现几个场景的过客都深深吸引着我。他们每犯一次错、每取得一次小小的胜利,都紧紧牵动着我的阅读神经。随着时间变化,他们的关系不断深入,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有遗憾、有收获。无论如何,他们都试着去弥补,试着去走进对方的心里。艰难的道德抉择,复杂的命运之轮,尤其是人类内心深处的真实灵魂,都在在这种氛围中得以一一展现。
  •   《安娜贝尔》非常加拿大化,首先它的封面设计,小鹿以及它身后孤寂的树林,还有那冷色调的色彩,都无不让我想起加拿大;其次,内容上和作者的写作风格,都很加拿大。在拿到这本书前,我没敢抱太大的期望,现在有很多书籍,都宣传得很好,但经常是言过其实。在读这本书前我看过一些评论,评价非常高。自己读过后,发现确实不错的一本书,非常生动。如果你想要了解真实的加拿大,那么这本书你一定不要错过。
  •   才翻了几页,我很喜欢托马辛娜
  •   被深深吸引了~温特女士的作品能深深地抓住读者的心。小说的设置简单且壮观,情节复杂。强烈推荐这本书给喜欢抒情小说的读者们。
  •   《安娜贝尔》有点类似于《处女自杀》,它们都设定了一个喜欢特别的地点,时间和口吻。它在情节上让人感觉有点短,但是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却花了很大的笔墨。我必须承认,对于结局,我有一点失望,但这并不影响我对书中人物的喜爱。
  •   开始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期待并不是太多,但看过后,却惊喜地发现它真的很棒。这是一本关于双性人的书,而不单单是一个中性的男孩。它并不像中性人的史诗那么复杂,但是我却感受更深。举两手赞成这本书。
  •   双性人这个概念,没接触这本书之前,根本没听过,在接触这本书,看了这本书的概要,就觉的蛮有意思的。然后深入看完之后才发现世界上还有这种变异情况出现,真是出乎意料,大开眼界。很离奇的故事,蛮有意思的,推荐大家看下。
  •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诗意般地处理了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我喜欢书中的角色,也享受它对我故有的对性别的概念的挑战。我确实觉得,随着情节地发展,有些东西正在流失。这是我最爱读,最近一直在读的书之一。
  •   细腻的想向描述了另一个半球,另一个生存空间,已经另一种人的生活状态,作者的文字细腻温婉,读完了就像在品尝一块涂满黄油的德国面包,
  •   其实任何一种状态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多样性的美就是这样,让人很忧伤有很温柔
  •   起初有兴趣就是因为之前曾经看过一部漫画,称之为:上帝的恶作剧。
    特殊的人,特殊的情况,千万分之一的几率。
    究竟该如何对待如此特殊的人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一本需要时间和心情去阅读的书。。。。人性是沉重的话题
  •   书不错,跟想的差不多
  •   因为跑了很多书店都没有 发现当当上有卖 于是注册了账号 这是第一次在这上面买东西 可能是离发货地点比较近 一天就到货了 喜欢这本书 质量不错
  •   书还没看。不过对其内容很感兴趣
  •   给朋友买的,她纯腐女,我赶脚很尴尬,没敢看,朋友说好
  •   看了些,应是不错的。
  •   多点爱心和尊重,谁都是造物者的光荣。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看看!
  •   清清淡淡的
  •   内容没看,但是书的质量非常好,封面很有好看,字体很清晰。
  •   书设计的很好,很喜欢,内容还没开始读,不过应该很好
  •   《安娜贝尔》写的是这样一个独特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韦恩生长在加拿大的一个偏远乡镇。他从小就是一个双性人。作者温特是一个很细心的观察者,对细节的把握非常棒。这样一个故事,难免有点让人感觉有点不适,但却也很温暖。
  •   书还不错,还是很值得一看
  •   此书的副标题是一部双性人探寻自我的成长史诗,其实我觉得也是普通人成长的史诗,在书中我们可以探索成长中的人性
  •   很不一般的小说,好看!
  •   读点外国文学,这类的作品,和国内的作品确实有点区别。开始读的时候有点不习惯,看了两遍,越看越喜欢。
  •   这样的文学,市场上还真比较少。也真心觉得不错。
  •   不同寻常的小说,故事和文字都很好看。
  •   这个故事本身是沉重的,然而,作者凯瑟琳?温特以不动声色,哀而不伤的矜怀仁心,呈献给了读者最寒冷地带的温暖,展现了最艰难尴尬处境下的安娜贝尔(韦恩)那在男性外表下犹然盛放的柔意僝缓的女性之美。
  •   内容很不错,就是封面,可以换一张,呵呵
  •   一部双性人的自我成长史诗,一部不同寻常的小说。
  •   《安娜贝尔》的图书宣传给我的印象,似乎是一个离奇的故事——雌雄同体的双性人的成长经历,有点猎奇的味道。不过,当我开始读时,才发现其实并非如此。

    故事开头的白色驯鹿,似已预示了主人公的不同寻常。是的,韦恩·布莱克从出生那一刻就与众不同,两套生殖器官的同时存在,让其父母陷入了困惑和为难。是当做他,还是她来抚养这个孩子?父亲特莱德韦坚持要以男孩作为其性别,母亲简辛塔想要顺其自然,却无法违背自己的丈夫,邻居托马辛娜则在他身上寄托了对自己亡女安娜贝尔的思念。于是,这个孩子的成长故事拉开了序幕。作者凯瑟琳·温特是加拿大人,她的文字给人的感觉,也如同加拿大拉布拉多的茫茫雪原一般,朴实无华、冷冽沉静。没有太多情节的奇峰突起,没有叙事手法的各种巧构,只是以一种平淡的手法,将故事娓娓诉说。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这种方式有些太过单调乏味,太过拖沓缓慢,就好比雪原中那一成不变的风景。但是,如果仔细品读,你还是能从中发现其独特的吸引力,独特的美。韦恩是个不凡的孩子,但他的成长一开始也与其他孩子无甚区别:带着好奇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逐渐和他人接触,找到朋友,拥有自己的喜好……只是在他的体内,总有一个“她”在悄悄萌动。对此,身为猎人,尚武的父亲一直试图扼杀这种女性因子的萌发,有时甚至诉诸粗暴的手段;柔弱的母亲无法忤逆丈夫的意愿,只能选择逃避;托马辛娜则试图唤醒韦恩内心深处的那个独特存在。随着韦恩渐渐长大,一些东西渐渐不可遏制。平淡的表面下其实已经暗流涌动。面对与生俱来的迥异,他有过困惑,有过迷茫,追寻过答案,遭受过伤害……但最终,他终于摆脱了彷徨,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以及值得追寻的目标。故事最后,作者其实并未交待韦恩究竟选择了哪种性别。也许有人会对此感到不解,但其实这正是作者的用意所在:作为男性还是女性,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自己。

    那么,这是否只是一个双性人的故事,跟我们没有太大关系呢?如果是这样,为何这故事能在加拿大引起广泛共鸣,将各大文学奖项收入囊中?其实,韦恩的成长故事之所以打动人,不是因为其独特,而是恰因其普遍。的确,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像他那样雌雄同体,有两套生殖器官,甚至自体受胎,但是我们心中,难道不曾有过同样的萌动?成长的道路上,你是否也曾感受到内心深处的那种冲动,那个声音?你是否也如韦恩,曾为这声音与父母的期许不同而痛苦烦恼?你是选择了坚持与追寻,还是选择了忘却与压抑?期间你是否听到那声音的挣扎呐喊,还是你已经不再听到?如今的你,究竟是自己期望的自己,还是父母、师长乃至社会所期望的自己?至此,也许你不会再把安娜贝尔的故事,仅仅当做一个“双性人”的故事了吧。

    如此,也就不难理解本作在加拿大的得宠,因为“寻找你自己”一直是这些年来欧美文坛的主旋律,是被工业社会压抑自我,被物质世界异化的现代人的精神诉求。凯瑟琳以淳朴的方式诉说了一个不变的道理:只有成为你自己,实现你自己,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这自由因每个人而不同,可以是韦恩那样独特的生存,成为自己希望的设计师;可以是沃利·米谢林那样作为歌手而站在舞台之上;可以是托马辛娜那样周游世界;也可以是特莱德韦那样将自己融入雪原。特莱德韦的错误,只在于他想要把自己以为的自由,强加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然而他却不知道,一旦被强加,那就不再是自由。当他明白这一点,父子之间的隔阂也就悄然冰释。这就是本书告诉我们的真谛:自由只存在于自我的完善中。

    那么,对于中国的读者,这个故事又能带来些什么?这一点我也并不知道。只是,在如今这个大多数人依旧按照社会的期许来塑造自己,并以此为成熟世故的社会,在这个趋同机制仍然主导,连不能在适龄结婚的女性都要被贴上“剩女”标签,成为异类的社会,也许要理解安娜贝尔的故事,对我们来说还太早太早……
  •   “一部双性人探寻自我的成长史诗!”当初吸引我的正是简介中的“探索自我的成长”这个字眼。 至于说“迄今唯一一部获得加拿大所有文学大奖青睐的小说!”无形中则更令人期待。
    本书的作者塑造了一个比较特殊的主人公,据说雌雄同体的发生几率是八万三千分之一,而韦恩(安娜贝尔)就是一位双性人,它(我想用这个词,觉得婴儿的It(它)是个非常好的定位方法,预示着你可以有两种选择——He or She。)出生时只有一只睾丸,并同时拥有阴道和阴唇。它出生的这个秘密只有特莱德韦和简辛塔(父母)和邻居托马辛娜知道。
    它出生在拉布拉多,一个拥有极光的小城。作者非常善于描写各种地方,那些桥、那些城市、那些人们......。她的笔细腻而生动,又拥有一种成熟的灵性之美。拉布拉多,正如作者所说:“是这样一个地方,即人的触觉意味着一切”。作者非常善于通过各种感觉去描写一个城市。比如气味、色彩。她笔下的布拉多的冬季、炎夏、极光、植物、食物、鸟兽每一种都令人读后难忘,比如蔓虎刺果酱就令我念念不忘(口水ING)。
    说说作者笔下的人物。个人认为作者更善于对中年人的描写和把握。特莱德韦和简辛塔是作者描写最多的一对夫妻。特莱德韦是一位杰出的猎人,他孤僻、喜欢独处享受孤独,热爱森林,理性远远大于感性。而他的妻子简辛塔则富于感性、浪漫、温柔,对圣约翰斯有着浓浓的乡愁。作者对两夫妻之间的隔膜把握的十分出色:那种日渐平淡的生活,那种无法呼应的心灵折磨。最喜欢作者笔下的托马辛娜,向往她的那份独立、自由、灵性。贴近她的生活,感觉很舒服。整部作品突出了人对自由的追求和自我成长的探索。简辛塔和托马辛娜就具有很强的对比。简辛塔放弃了对自我渴望的追求,活的越来越麻木,丧失自己。而托马辛娜则总是那么生机勃勃,追求着自己渴望的一切。
    纵观全书,相比成熟的成人世界,总感觉作者笔下的青少年形象单薄了些,甚至主人公安娜贝尔(韦恩)也给我留下如此印象。它拥有双刃剑,双性意味着两种选择,而父亲和医生替它选择了男性,反而被压抑的女性一面最后占了上峰。“把人当做定型的人来对待是不公平的,每个人都有合适或不合适的一面。”最后,它做出了最有勇气的选择。觉得书的后半部分对它的生活的描写凝滞、缓慢、单调了些。
    书里很多处有着出满灵性的语句,比如:“大地是宇宙间一块巨大的面包,每个地方都能给人提供营养,其意义也遍及所有人。”再如,“既然云起,不如坐观。”喜欢这些句子。
  •   《安娜贝尔》,很美的名字,她是这本获得加拿大所有文学大奖青睐的小说的书名,也是这个故事主人公的名字,但,却不是唯一的名字。她(亦或是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韦恩。韦恩出生在拉布拉多东南海岸一个叫做克洛伊登港的小村庄,正如这个村庄普通的地点和普通的风景一样,韦恩的父母也是极其普通的村民,但当他们满心期盼的孩子降临人世的时候,不普通的事情发生了,同一个孩子身上拥有男性和女性的双重器官,如何面对这个孩子和将来让这个孩子面对自己和世界,成为摆在特赖德韦和简辛塔面前的大问题。丈夫的意见成为最高指示,韦恩成为了“韦恩”,阴道被缝合,女性特征被隐藏,他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被当做普通男孩培养长大。

    韦恩生理上的不适一次次被迫让特赖德韦家庭正视孩子的问题,但更可怕的是韦恩的心理变化。他喜欢花样游泳,做梦都想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泳衣,他不擅长篮球等竞技运动,在撑杆跳上却成绩斐然,他能细腻地感知好友沃利•米谢林的心情,并无限渴望融入到她的生活中。但他在父亲一次次“儿子”的称呼中迷茫,一次次咽下能让他肌肉结块,喉结突起的药物。还有被父亲粗暴破坏的小桥,使得韦恩在身与心的矛盾纠结中,迷失了自我,生活也变得晦暗无光。当他终于可以走出村庄,来到小镇开始自食其力,自我意识也在逐渐觉醒,儿时托马辛娜呼唤的“安娜贝尔”终于破茧化蝶,她也终于遂愿找到沃利•米谢林,完成了儿时的梦想。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关于“寻找”的故事,韦恩在寻找内心的自我实现,特赖德韦在寻找梦想中的生活,托马辛娜在寻找心灵的救赎,沃利•米谢林在寻找成为音乐家的“坦途”。虽然韦恩童年和青少年时期,肩负着父亲的厚望,桎梏于生理的特殊,一直在迷茫中徘徊,但终于找回了自己。“特赖德韦是个拉布拉多人,但他的儿子已经离开了家乡,像所有的儿子或女儿都会做的那样去追寻父辈所不需要融入的自由,因为那自由已经融入了父亲的身上。”在故事的最后,韦恩惊讶于父亲特赖德韦对于小镇每一砖每一瓦的熟悉,这才知道他实现了父辈久已梦想但未能成功的壮举,寻找、并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   我想,这仍是一个温暖的故事,尽管我们的阅读的过程中总是感到压抑和那种似乎无边无际的无力带给我们的压迫感,然而,这仍不失为一个温暖的故事,如茶香,在最初的苦涩之后,其氤氲的清香逐渐沁人心脾。

    韦恩与安娜贝尔并非是不同的个体,而是和平存在于同一个躯体上的两个不同性别的孩子,只是在生命的最初,安娜贝尔就不得不依照父亲特莱德韦的意愿蜷缩于韦恩的体内,静静倾听自己的声音,在偶尔发出一声让父亲心惊的呐喊。

    父亲特莱德韦一直致力于韦恩的成长,他教他认识并热爱男性的力量,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给儿子一个正常的生活,这是一个父亲对于儿子未来的安排,因为爱,所以他不希望儿子过得艰难,所以他必须给儿子一个明确的性别——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

    母亲简辛塔一直留恋自己曾经温馨的城市生活,她是一个温柔而安静的女人,所以对于韦恩与安娜贝尔她都平静地爱着,她不想失去任何一个,但也不想违逆丈夫的选择。于是,简辛塔一直逃避韦恩,因为她无法抑制对女儿安娜贝尔的热爱与歉疚,她会给偷偷给安娜贝尔一个小小的礼物,就像早餐时藏在面包片下的小小的“心”。然而,正因为简辛塔的难以抉择,导致她的无法承受,于是她一直躲避,直到躲进自己的世界里。

    托马辛娜是一个善良、聪明、豁达的女人,她不赞同特莱德韦的强硬态度也不能认可简辛塔的软弱无力。她以一种母性的爱关怀着安娜贝尔,她试图用各种方式唤醒韦恩的自我以及对自己的认可。最终,是她告诉了韦恩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韦恩开始了自我探寻自我认可的道路。

    或许韦恩是个不幸的孩子,但是也可能他(她)是最幸运的孩子,男孩的勇敢坚强与女孩的优雅细腻被上帝神秘地糅合在同一具躯体身上,无论选择哪一种性别都是对另一个灵魂的亵渎与残忍,要想坚强地生活下去,韦恩必须认可自己的身体、欣赏自己的身体——这对每一个人来说其实都是艰难的,尤其是对这样一个孩子。

    幸运的是,韦恩从来不缺乏爱,尽管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他却一直在感受着来自父亲、母亲、托马辛娜以及沃利的爱。韦恩受到过强烈的伤害,但是它却使他赢得父亲的理解与支持,走出认可自己最为关键的一步,而且,简辛塔与特莱德韦在与对待韦恩与安娜贝尔的态度上最终取得一致也使得这个冷却了太久的家庭最终回复温暖。

    整个故事是以韦恩完成四年学业作为结局,并没有交代其对性别的选择,或许,这才是最好的选择——与自己和平相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认真学习的功课!
  •   刚拿到书,自己没看就被朋友借去看了,催了几次都没还回来,都说再等等,后来她说,确实没看完,当时看着封面很吸引人,但内容很闷,很平淡,节奏也很缓慢,不知道是不是翻译问题,还是自己不太习惯此类的外国文学。不喜欢看就早点还回来,我还等着看呢,我有点恼火。我每天晚上翻几页,催眠效果挺不错,她诡异地一笑。

    书拿回来了,仔细端详,封面确实很美,圆圆的月亮、参差的大树、平静的湖面印着驯鹿美丽的倒影,散发出神秘、纯净的意境,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阅读的冲动。早早躺在被窝里慢慢品读,故事开始确实有一点乏味,情节进展缓慢,不过耐心看下去却有另外一份感受,凯瑟琳.温特的文笔优美、细腻,象散文小说,如果带着猎奇的心理想象着有大起大落的情节恐怕真的会失望。

    双性人就是既有男性特征又有女性特征的人,医学上把这些具有男女两性特征的人,叫做“两性畸形”。用冯仑的话,就是一个人身上长着两套家伙。双性人在以前也略有所闻,命运大多是悲惨的多,在现实生活中,畸形、异类总是被人嘲笑,总是不受欢迎,这是人性的弱点。在这故事中,韦恩(也是安娜贝尔)虽然经历了苦恼、困惑、压抑,甚至受到伤害,但最后结局还是圆满的。这其中少不了她父亲、母亲以及邻居托马辛娜等亲朋好友对她真诚的爱,虽然每个人爱的方式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安娜贝尔她自己从来都没想过放弃过寻找自我的努力,没有象她母亲一样选择隐忍、妥协、退让。最终他选择出走,开始自食其力的生活,自我意识逐渐加强,历经艰辛终于回到了渴望已久的安娜贝尔。不禁让我想到了麦婉欣拍的《蝴蝶》,每一只蝴蝶破茧而出时,总经过黑暗和痛苦的过程。

    故事能否感动人,并不取决于它的情节,而在于它是否给予了你一个发现自己的机会。韦恩的自我成长,不经意触动了我们麻木己久的神经,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和渴望,但是现实的责任生存的压力总是束缚着我,我们将自己的渴望深深地匿藏于心中,渐渐地我们习惯于周而复始的生活,不愿作新的尝试。战胜自己是最困难的,安娜贝尔是幸运的,她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真正渴望的东西,她按照自己内心的指引, 度过人生。
  •   在2011年11月的《华夏地理》中,读到关于在北极圈内萨米人的生活模式,是以放养与猎杀驯鹿的方式来维持生计,令人印象深刻。而看到手中这本《安娜贝尔》时,不由得心中一动,似乎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场面。

    故事发生在北美洲的拉布拉多岛(大半属于加拿大的领土),当地人以捕猎野鸭为生。这里气候寒冷,有漫长的冬天和极其短暂的夏天。在那里,能看到北极光。冬天,丈夫们外出近半年的捕猎,而妻子们则独自生活。他们猎杀鸭子,那是他们的主食;他们也猎杀鹿,但会将之利用完全,皮制成衣服鞋子,肉用来腌制,鹿筋用来做线。
    1968年,韦恩,也就是安娜贝尔,便是出生在这片广袤、荒凉、冰冷、寂静的土地上。

    韦恩的出生令他父母和邻居托马辛娜大吃一惊。他的爸爸希望自己得到的是一个纯粹的儿子,可以像他一样驰骋在这片土地上,以拉布拉多人特有的方式;而他的妈妈则希望自己得到一个女儿,那样她可以给她讲自己的过去,讲美丽的大剧院,讲她在来到拉布拉多这个地方之前,自己满怀的浪漫情怀。但他却是一个同时拥有男女生殖器的双性人,在他被称为韦恩的身体内,藏着一颗叫安娜贝尔的女孩的心。

    在父亲固执的坚持中,他辛苦的成长着。
    在看到一半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对韦恩父亲的强烈不满(呵呵,影射到我身边的某人身上了),以如此冷酷坚决的方式强迫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顾他内心中柔软脆弱的一面,不管不顾他是多么希望自己是女孩子的想法;硬生生的拆掉他心爱的小桥屋子;强迫他远离自己心爱的好友;带着他进行艰苦的徒步打猎;让他竭尽全力的像个男人般的生活……粗暴、冷酷、强悍,让人厌恶的男子。
    更让人吃不消的是韦恩父母的这段婚姻。两个毫无思想交集的人是如何在一起生活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一个是厌恶家庭,终日只希望奔驰于原野森林中的风;另一个则喜欢独自呆在家中,幻想着自己少女时代在城市中的种种生活的小动物。最初连接了彼此的是性,到了后来,随着在孩子问题上的争执,彼此的感情慢慢的变淡、变冷,但又无法挣脱——除了这个家,他们无处可去。接着,彼此老了,孩子长大走了,男人开始觉得外出狩猎相当疲累时,又惦记起家中女人的好起来。于是,又成了一对白头偕老的恩爱夫妻。
    现实生活的版本,古今中外大多数夫妻都是如此度过一生。
    令人想笑。

    在明白了很多事情的真相后,韦恩最终离开了自己生活的地方,来到城市中生活。在那里,他遇到极大的伤害,却最终在家人和好友的帮助下,挣脱了过往。他的爸爸,在卸去了中年时严厉专横的面具后,回归为一个慈父。而在阅读中也渐渐感受到,韦恩还是从他严厉的父亲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很多非常好的品质和优秀的才能,还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原本一肚子的不满,也随着阅读而淡淡的消逝。

    整本书的描写都非常优美,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在作者的笔下都是如此天然、纯朴、美丽、神秘。北极圈以内的圣地啊……无不令人心生向往。
    也许韦恩的故事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外,只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只是托马辛娜死去的女儿投胎在韦恩的身体里。但是从中,我却看到更多的,是一个人如何从生活中获得自己内心的平静,如何靠坚强的意志去改变自己的人生。那温情的、娟丽的笔触,将人性的好与坏,细细的道出,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却一样让人倍感温暖和喜爱。
  •   这部小说感觉很奇怪。怪在题材很偏冷门,双性人的成长。对于喜欢看稀奇的国人来讲,对这类非常小众的人群大概会以看“病态”的眼光看待吧。有朋友从泰国回来,问之看了些什么,先不说泰国的普吉镇、玉佛寺等景点,张口便是感叹泰国的人妖,也就是《安娜贝尔》这部小说里的双性人。我在看这部小说时,总想起那些命运悲惨,却于人前微笑的所谓人妖们。
      
      《安娜贝尔》里的主人公韦恩在加拿大天寒地冻的拉布拉多半岛上的小镇出生,父母和接生婆知道他是个双性人,而三人都把这个秘密藏在心底,掩口不提。只是父亲希望他是男孩,母亲和接生婆希望他是女孩,而接生婆甚至给他起了一个女孩子的名字:安娜贝尔。这三个人在韦恩的成长岁月里采取不同的态度对待他。而这些不同让韦恩既迷茫又困惑。其实对于性别错位,把男孩当作女孩抚养,或者把女孩当作男孩抚养的例子,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记得小时候,就有同学的妈妈给自家的男孩穿上花裙子,头上扎着蝴蝶结---这位妈妈也许一直想要个女孩,于是把男孩当作女孩养吧。而女孩被家里人当作男孩养更是司空见惯,在重男轻女而又不能超生的时代,把女孩当男孩养也是这些父母的一个想头。我记得曾有这样的一个女孩,留着短发,从来不穿裙子,也只和男孩一起玩。被性别错位,我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是面对这样的对待是如何想,但是安娜贝尔却让我看到更深入的一层,作为一个双性人如何接受自己的性别定位。这种决择比被性别错位更严酷。
      
      加拿大籍小说家凯瑟琳·温特勇敢地揭开了这类人群的内心世界,在拉布拉多小镇的封闭中让安娜贝尔的孤独与不安更深切地表达出来。作者曾说,韦恩是“透明的”,“而且看起来是个苍白的、与世格格不入的人物:既不是男性也不是女性甚至两性都不是的一个闯到人间来的人。”然而,这个人却努力寻找“自己身体的空间”,一个“可以给情感提供无限”的空间。相比在普通常识之上面对性别错位态度上的“收缩”,安娜贝尔呈现的却是一种“扩散”或者“开放”,而这让这个人物具有了指路人或者领航员的作用。与生命而来的种种,比如智慧,爱,都需要接纳和习得,而那些生命的开放、清醒的自我认同与准确的定位更需要心智上漫长而艰苦的磨砾。对双性人来讲,更是如此。
  •   读书;冥想;狩猎。其实,那正是我想要的一种生活:在狩猎点沿线盖一所小房子,里面存上硬面包、面粉、豌豆、茶叶,安置一张有两百年树龄的云杉树桩制成的桌子,再配上一把海豹皮制成的长椅,摆上锡制炉子……归家,就围坐在火炉旁读《思想录》。出门,便带上猎鸟犬,去邂逅最大的麋鹿群,去采摘美味的覆盆子和云莓。甚至,很好奇,像特莱德韦那样穿上羊毛内裤会是什么感觉……哈哈O(∩_∩)O~ 我已经被作者所描述的场景所深深吸引,对那个荒凉而又纯净的拉布拉多心生向往。

    然而,再纯净的地方也会有人世的纷扰,冰雪下的拉布拉多也无法例外。想必,上帝也有开小差的时候吧。安娜贝尔(韦恩)就是这样的一个“错误”。上帝他老人家在造人的时候一定是开了小差,才会有这样的疏忽,让安娜贝尔与韦恩合二为一。不是任何时候的加法都更有成绩和意义,男加女的身份重叠给安娜贝尔带来的是许多的煎熬和更多的煎熬。或许,作者有意把拉布拉多写得那么美,只有这样,才更能显现故事的悲伤无奈和啼笑皆非。

    故事中,对于主人公来说,与其生命至关重要的三个人物,各有态度。但,无疑都是爱。父亲特莱德韦想要用男性的力量给予韦恩(安娜贝尔)从容和坦荡;而母亲简辛塔却坚忍沉默地守护在身旁;既是接生婆又类似保姆的托马辛娜却一直在等待和观望,想尽用自己的方式帮韦恩(安娜贝尔)找到自己。

    能系住昴星的结,还是能解开参星的带?——特莱德韦在“猎人图书馆”阅读《圣经》时联想到的这句话,仿佛成了一句谶语,贯穿始末。就像这句话所述,故事的结局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取向,但也不是完全开放式的,结果只在不言之中。

    一个人之于世界,就如同一颗星星之于浩渺的夜空。夜空不会因为光亮的强弱而对星辰厚此薄彼,只要你还在发光,就会有你的位置。世界也会如此,只要自己不卑微,再“另类”的人也会有容身之地。况且,错原本就不在自己;况且有那么多的爱保驾护航,尽管它们各有各的方式。
  •   鹊桥双身

    偷爱警/文

    有一种声音,透过坚毅,表现着男人的勇敢。有一种声音,透过流淌在胸襟里的温存,表现女性的善柔。俨然,韦恩与安娜贝尔是相生相熟的人,彼此之间,存在着坚毅般的善柔。这朵感情的双身花,绽放在惊奇的时间码头,守候在岸边人们,为此绽放出欣喜的笑容。

    特莱德韦与简辛塔生活的全部,就是平凡与普通。一个孩子的降生,改变了这个家庭的生活乐律,双性别的存在,使得这个普通家庭不再普通。特莱德韦一再的拯救儿子生命体征的完整,试图用全部的个人能力,帮助韦恩确定性别的特质。韦恩的父母,越发觉得,应该对儿子有所补偿。但特莱德韦只是个猎人,简辛塔只是忙里往外的主妇,善良和坚持,重重的依靠在两位长辈的肩膀上。特莱德韦多希望,肩膀更加宽厚些。简辛塔多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成为女儿身。但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一厢情愿的付出,韦恩有他自己的生活,父母再操心也是无力的担忧。

    拉马辛娜殷勤的帮助,却给这个家庭带来另一个问题。平凡中的波澜和失去,使得拉马辛娜释放出另一种母爱特性,这种爱的特性,是朦胧的距离感,韦恩不敢轻易地靠近。当身体魔盒被拉马辛娜引导唤醒的时候,韦恩开始审视自己的身体,开始破解身体的密码。拉马辛娜或许是个很处心积虑的女人,不过她并无恶意,只是想要韦恩尽快的了解自己的处境,母爱的责任感,成为破译密码的钥匙,韦恩既感激又痛惜。当冰冷的手术台上,身体的器官成为教学医生、实习医生的试验品,羞耻感不足以燃烧心中的愤恨激情。韦恩是男是女似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自己想要守住的那扇心灵法门。

    韦恩特别喜欢游泳,却一次都没有下过水。年幼的他只是喜爱泳衣的线条之美,身躯的纤细之美,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父母极力的绕过这个话题,避而不谈。那时的他,年幼无知,不知道父亲,带他去看挖掘机舞蹈的用以,很多美感是可以替代的。而最早期的身体启蒙,却使得韦恩开始发觉自己的另类异样。形体语言的表现力,全部要包裹在厚重衣服下面,展现似乎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孤独的狩猎男特莱德韦的血液流淌在韦恩的身上,韦恩开始孤独的面对身边的一切,包括突袭的爱情和感情。而身体特征的异变,使得安娜贝尔开始苏醒。韦恩就是韦恩,安娜贝尔就是安娜贝尔,两个生命体征的命名,不过是双身的共鸣。

    鹊桥上未必只有牛郎织女,也有可能是双身的一个人,或许牛郎织女,是爱情故事中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而双身人韦恩,却是一个可以真实存在的人物。在双性人之中,尊重和理解不会构成他们的障碍,而是内心封闭的感情世界,会拖累他们沉重的脚步,那虚伪的躯壳,不过是灵魂的避难所。

    简单的生活笔调,平直的语言。制造出人物的敏感,读者可以从中找到许多生活特写。正是这些碎碎的特写,构成了韦恩的古典之美。韦恩的雌雄激素,使得生活的滋长,变得雀跃起来,不是嘲讽与讥笑,是典雅的形体构造。关于身体,需要更多的呵护与保养,当然化妆品除外,自然之美,追求并不浮夸的身体塑造。
  •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纠结男孩和女孩究竟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们从小将一个男孩(女孩)当做女孩(男孩)来养,他(她)们是否会与真正的性别所具有的个性完全不同,会不会去认为自己只是投错了胎,选错了身体——我们的身体、生理构造也许是一个禁锢的容器,让我们在想要与本该之间摇摆,甚至做出必须割舍的决议。而这样,会生出一种压抑的内心,让人忘了自己——而有些人就冲破了“世俗”,在这种情况下看,其实“出柜”是一种寻找自己的方式。我常常被人说是腐女,而是我觉得同性恋也好双性恋也好,都是一种渴望爱与被爱的方式。

    在看《安娜贝尔》的简介时,一看到“双性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午夜凶铃》——看过书的人应该都知道,贞子也是一个双性人,她被人扔到井里是因为医生想要强暴她时发现了她身体的秘密,然后在她的催眠下,让他杀死了自己。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极端的方式。相对来说,《安娜贝尔》更加温馨一点,当然两者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性。凯瑟琳.温特用一种生理上极端的方式,也就是书中的主人公韦恩(安娜贝尔),作为导火索,去探讨一个完整的个体在不断的矛盾中发现自我,否认自我、冲破自我、认可自我的过程,而在过程之中他的寻找也包括了去救赎他周围的一些环境——比如他父母对于这么一个孩子存在的困惑与逃避。

    人物的成长、故事的发展总是在小说中牵动着读者的心灵。但是过于拖沓的文字与铺述会让人失去耐心。说实话,《安娜贝尔》的阅读过程,是在吸引——好奇——不耐烦——惊喜当中度过的。如果不是因为知道简介而看这本书,那么耐心看下去会是一种渐入佳境的过程,但是高潮有些靠后,在看到结尾的时候,有种犹未尽的遗憾之感。

    当然,竭尽细致的描述与介绍也让我们从中更全面的看到每一个人在韦恩(安娜贝尔)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从中给予他们一定的现实感。比如父亲对于韦恩的态度就是尽量的压抑她的存在,想让她在他身体中彻底的消逝,我们或许可以把他看做一种社会的普遍观点也就是“本应该与应该”;而作为给韦恩起了“安娜贝尔”的托马辛娜,虽然她在给韦恩起这个“安娜贝尔”时有着自己的私心,却在回来当老师期间帮助韦恩(安娜贝尔)认识到了自我,以一种“反普遍”的思想存在着,温柔而不失犀利;而韦恩的朋友沃利则是以一种完全自我自由的形象出现着,她是他内心的向往,也是他心里面住着的那个安娜贝尔,沃利是安娜贝尔的另一个自己,她的个性、她勇于争取自己、尊重他人的个性,她的存在带给了韦恩能有一个同龄者朋友的希望与关怀。

    安娜贝尔的故事在现实中没有太大的普遍性,正如前面所说的,这只是一种方式,在一种极其特殊的环境之下,让我们去深刻的体会小说中那些明面上冲突,从中去发现一种态度,对于真正的自我,是该追寻还是该压抑的态度。生理的客观或许真的有所禁锢,但是心灵长着自由的翅膀,只要不是“反社会”的存在,是否会有一个宽容的环境留给心灵去寻找那个已经被你遗忘的妳呢?寻找到了,是否能像故事的结局一般,自由的存在呢?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宽容的对待每一个特殊的人,比如同性恋合法性、以及即将到来的世界艾滋病日那些艾滋病毒携带者们、招聘之中的那些乙肝病毒的携带者,他们的存在会不会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那个安娜贝尔呢。社会的经济在发展,也许灵魂同样应该跟上他的速度。
  •   我被《安娜贝尔》宣传导语上“一部双性人探寻自我的成长史诗”所吸引,可以说完全是在一种世俗的猎奇心理的驱使下,才开始对本书的阅读。因为双性人对于我来讲实在是一种陌生的神秘的存在,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我发现在我的身边很少有这样的人,我估计即使有可能也在生命的最初就被冠以怪胎而被处理掉了,他们根本没有存活下来的机会,也就谈不上做为一个或另一个双性人个体孤绝而尴尬地存在了。

    跟那些被过早地处理掉的双性人们相比,韦恩是幸运的,他被抱定了“这世界对于他来说做够大了,能容得下他”想法的父亲母亲小心地呵护着渐渐长大,但幸运的同时她的不幸也在不断地放大,极度地自我封闭,极度地自我怀疑,极度地矛盾,极度地恐惧,极度地斟寻......我们看到,在如何定位她的性别这一点上,她的父母和慈爱的邻居以及茫然不知的自己都有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表现,父亲更希望他能成为真正的男子汉,母亲有自己的想法却又不敢违背父亲,邻居托马辛娜则奢望她是自己死去的女儿的化身......可见这样一个孩子的存在何其艰难,在家人和自己“他是谁”和“我是谁”的不断诘问中,她和他们必须完全彻底地承担着,其实我们不难想象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理究竟都承受了一些什么,但是我们却不敢想象这个孩子都经历了怎样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折磨。

    可以说韦恩(安娜贝尔)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因为具备了双性别器官而使他完全有别于这个世界上的男女,要不断地在彼或此之间摇摆,他不是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或者说他就是他们的全部.,可是这个全部带给他的惟有不尽的折磨..... 还好,终于走出困境的韦恩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战胜了自己的人就有能力战胜整个世界的事实。

    说实话,《安娜贝尔》给我的感觉它不像一部小说,某些地方它更像是一部散文诗,通篇无处不存在着诗歌般华丽而盛大的吸引,这是一个具备了一定吸引的故事,生命的奇异和它无法抑制的美被完美而残酷地呈现,我喜欢小说中这个沉寂的孩子,喜欢她的家乡安静而美丽的直布拉多,还有那些美好了韦恩简单生活的白驯鹿、比弗河、野鸭、教堂、越橘林、池塘、灌木,还有那些只属于直布拉多的植物们......它们被笼罩在极度的美好之下,充满了神秘和吸引,这是上帝给予这个矛盾的孩子的一点补偿吗?还是什么神秘的预言与祝福呢?
  •   我永远都不想再体验这种难熬的阅读经历。
      
      缓慢的节奏、细腻的描写让我抓狂,即便最后一章的脚步逐渐加快。
      
      中间睡过去好几次。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本好书。
      
      冰天雪地拉布拉多历历在目。
      
      韦恩(安娜贝尔)。特莱德韦。简辛塔。托马辛娜。
      平凡且真切地存在着。
      
      平淡的史诗。属于所有人。
      
      恍惚有种当初看《简•爱》的错觉:
      寻找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
      自由与美并行;
      琐碎,但真实。
      
      在这个故事中,
      你可能找不到你想要的,
      但你会发现你意想不到的。
  •   《安娜贝尔》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在拉布拉多这样一个很闭塞很原始的地方出生了,为孩子接生的拉马辛娜发现孩子既有男孩的性征也有女孩的性征,说白了就是这个孩子既有阴茎和睾丸(只有一只),又有阴道。孩子的母亲带孩子去医院,医生通过测量孩子阴茎的长度来判定孩子的性别,于是,孩子被“判定”为男孩,并在这个判定的基础上为孩子做了一个小手术。然后,孩子被父母当成男孩来养。孩子到了青春期,女孩的特性逐渐显露出来……
    《安娜贝尔》这个故事的悲哀之处不在于主人公是一个雌雄同体,而在于人们对于这个孩子的方式。这里的“人们”包括医生,以及孩子的家人。首先要说的就是医生,他们判定孩子性别的方式显然是武断的。我们知道,判定雌雄同体婴儿性别的最佳方法就是看染色体。小说里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以阴茎长短来判定孩子的性别也是不合适的。其次,孩子的父母——尤其是孩子的父亲是以自己的愿望来判定孩子的性别的,他一直把孩子当“儿子”来养,不断压制他身体内女性的因素,最终几乎导致了一场不可挽回的悲剧。
    虽然医生和孩子的父母导致了后来那些看着让人心痛的故事发生,然而我们却无法指责谁。医生的判断虽然武断,但是他们也在遵循着他们的规律,虽然这种规律本身可能是残酷的,就像小说中说的那样:“事实上存在的齐整标签和医学条目会把他的整个生命贬低到某种他不想要的状态”。进一步说,所有“不正常”的人到了医生那里只会被医生放大这种“不正常”。他们的工作就是按照“正常”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可是这似乎也不能怪罪医生,因为这个社会本身就对“不正常”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和厌恶。
    至于孩子的父母也和所有正常的父母一样,几乎所有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听到父母这样的话:“你是男孩,所以你要坚强”;或者“你是女孩,你必须得温柔”。然而弗洛伊德曾经指出:人们在生物学上都是双性的。而正是社会规范和教育才使得男孩更像男孩女孩更像女孩。男性所排斥的女性部分被称为“阿尼玛”,而女性排斥的男性部分被称为“阿尼姆斯”。当一个男孩爱上了一个女孩的时候爱上的正是自己一直所排斥的那部分“阿尼玛”,女性爱上男性也是如此。然而这是在比较“正常”的情况下,而像小说里这样,那个孩子很可能本来就是女性——至少是女性因素多一些,他的父亲还是强烈压制他体内的女性部分所导致的就不仅仅是心理问题,而是一个更严重的命运问题。
    这个孩子就是在男女两种身份之间徘徊。性别问题,有的时候并不重要。曾经有人说过男女之别只应该在夫妻关起门来之后才需要区分。然而,性别问题有时又是极为重要,尤其是具体到个人身上的时候。上帝也好女娲也罢,当初只设计了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于是,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女人的一切都似乎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事,反之也一样。比如,刮胡子对于男人来说是最正常的事,但女人永远也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女人的月事对于男人也如此。也就难怪会有人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了。
    最后,小说里的这个雌雄同体的孩子还是找到了属于他的自由。实际上,当一个人忘了自己的不正常的时候他就正常了,他也就自由了。小说的结尾,就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于是,在这样的一个意义上,小说的主题其实并不是有关雌雄同体,也不关于悲哀。它真正想表达的是关于理想、关于自由,小说里那个雌雄同体的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在追寻着理想和自由。小说里的几条副线也一样,其中最让人动容的是沃利——一个声带被割破也要追寻音乐梦想的女孩。
    总之,这是一部讲述一个悲剧人生的小说,但是它却用悲剧来说希望。
  •   来自心灵的呼声
       ——《安娜贝尔》
      
      这无关乎性,他/她既是他,又是她,这种雌雄同体的人物设定,却恰恰将性这一概念模糊掉。而成为一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一项人生历程。韦恩还是安娜贝尔都将不再重要,重要的也不关外界世界的眼光以及环境塑造,而在于那种本着自我的勇气。无论父亲是通过怎样的精神意念将主人公塑造为一个男孩子,也无论母亲怎样的逃避来达到韦恩不容于世的双性问题,他都将成为她,都将成为一个自我的存在体。
      
      最初看到弗吉尼亚•沃尔夫的短评时,我以为这是一部关乎女性主义批评的著作,但似乎不是这样,而这又不是关于弗洛伊德的关于性力比多方面的著作,那么这其中探讨的又是什么呢?自我、本我、超我是弗洛伊德探讨的主题,可是《安娜贝尔》探讨的并不是这些纯粹的问题,而是关于一个人的存在价值。于是马克思曾经讨论过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便具有了参考价值。安娜贝尔,作为一个所指符号而存在,她既是韦恩,又是对死去的那个可爱小女孩安娜贝尔的一种怀念与寄托。可是它更是一个人,是一个真实存在的能指。于是作者便设定了这样一个环境,让主人公在这个环境中充满心灵的挣扎与精神上的斗争。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求自我,寻求自我存在的价值,可往往在环境的压迫下而失去了勇于抗衡的动力。于是,这个雌雄同体的人物的塑造,则更加让我们同情。只是,书中描写的是一回事,如果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对以报以正常眼光去评判吗?而关乎同性恋问题,都可以引来如此之多的社会舆论,作为这种人的出现,社会究竟会怎样进行压迫?而这种压迫,终将无关乎肉体,而只存在于精神。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想要达到精神自我与社会的统一同样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然而对于一个正常人尚需进行巨大的思想斗争时,韦恩则需要更多的动力与爱,来推动她走向真正的自己。这是比肉体所经受的痛苦更加痛苦的事情,我们无权利选择怎样的人生,可是我们可以努力去争取我们想要的人生。正如同那个白色的驯鹿,是一种充满了神秘意象的力量,这个意向的出现如同韦恩的诞生般,神秘而又痛苦,煎熬而又努力着。
      
      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仅仅是韦恩来判定性别的心理历程吗?似乎不是这样的,作者有意将性别区分开,努力让韦恩在雌雄两种性格中迷失自己,努力进行区分,然而,实际上,在所有充满人性关怀的个体存在时,性别已经不是一个界定了,它模糊不堪,而你仍然还是你,不需去计较什么,也不需去比较什么,只需通过“人”的形式实现自我,积极存在而已。
  •   在红尘中生活的人们可能会越随着时代的发展越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分不清矛盾体,因为它们似乎在这个时代都被突破了,就像事物的双面,以前都认为者不可调和,可是越到后来发现原因来它还有交点。可越是到此时,怎么来分清呢?

    本书《安娜贝尔》非常有意思。讲一个一个双性人的成长历程。这个题材似乎没人谈过,但是它同以往的题目一样都有共性。比如寻找自我。我觉得翻开西方这近百年的历史不乏有这样题材,可以说比比皆是,上到一引起励志类小说,下到普通小说,都在似乎在回答着对于工业时代人的迷失的一个问题。

    当然谈到迷失,就不得不谈到,环境。我们从这本书可以看到,这个双性的人从还没出生,就已经被环境给区分开来,可以降生时它已经不得已走上了不分裂了,父亲想要它变成男孩而母亲与接生婆则希望它是女孩,于是成长过程中便从此走上的一个迷失自我的阶段。可以说这些从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例子,但真正收起大学关心的却少之又少。

    当然抛开这些现实命题来讲,如何关心处于生活中的异类,我想也是作者想要讨论的因素。从现实生活中看,生活的异类总是被人嘲笑,总是不受欢迎,或者是当作小丑这点也需要无们进一点的表现出宽容。当然作为异类的自我更得突破自己的思维空间学着接纳这个世界。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一个良性互动而不是恶性互动的过程,我们从这本书中就可看到安娜贝尔开放的心态,一个接纳的态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回首再来看本书,个人觉得西方的创新的思想一直不被人看好,特别是文体创新与写法创新,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西方的写法与文体创新比轻内地要多,它们似乎在突破着写作的文体,以更多的形式去表达,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试验,以前曾国内流行的先锋派写作手法已经没人提起,大家又回到了默守一面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像本书就是一个关于题材创新,写作一个双性人的成长。其实我们会发现,创新有一些效应,就是只要创新一旦由一个点燃,有人接过火炬很快就会发展出一大片,而对于内容创新也有此效应,可惜国内现在还需要提高。
  •   还没看,从介绍就一直很有兴趣,一定要好好看看.
  •   一口气看完,奇异的故事
  •   好书好书一本。就是我只看了一半就被老师收走了。我不甘心啊不甘心。。。
  •   “伪哉造化,将奚以汝为,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   送货速度很快,但是书左上角有一点撕破……不要紧。
  •   挺好的,内容看看再说
  •   印刷的正版。。。。
  •   不错的异国小说,喜欢!
  •   很好的一本小说,好评!
  •   还可以。“双性人”这个话题,在我们国内比较涉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   小说挺好看的。也别具风格。
  •   很美的书名,很漂亮的封面,寒冷的周末午后蜗居在星巴克的沙发上读完了这个故事,最后的感觉是:很有意思的题材,却不太有意思的故事。

    雌雄同体这样的现象我们偶尔会听到,大都发生在一些动植物身上。可是当这样一现象出现在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身上,他的命运又将如何?带着这样的一份好奇,开始了对这个故事的猎奇之旅。很多人说这是个关于自我找寻的故事,但是在我看来觉得这是个关于自我认知的故事。因为从小被隐瞒,被当作男孩来养,所以韦恩对自身虽然偶尔有疑惑,却并不曾真正怀疑过,直到当某一天被告知真相,“他”才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经历了逃避、挣扎和上海后,最终突破传统的羁绊,做回真正的自己。

    整个故事是围绕着最早知道这个秘密的三位大人发展的,孩子的父母,以及真正的安娜贝尔的母亲托马辛娜。父亲一直坚定着让孩子成为一个“男孩”并为此做最大的努力;母亲折服于丈夫的权威,虽然并不甘愿却也不敢违背丈夫的意愿,只能痛苦的隐瞒;而那位看似不相干的托马辛娜,恰是这个故事的关键人物,正是她说出了全部的真相,也是她赐予了这个女孩的名字。所以这个故事并不仅仅是韦恩对自身的一场认识,更是他的父母与自己内心的一场战斗,尤其在这个传统的大人世界里,如何来接受这样一个反传统的孩子?

    安娜贝尔,多美丽的一个名字,原本是另一个小女孩的名字,但是过时刚开始,她就和父亲淹死在河里。因为她看见了爸爸说过的白驯鹿,我一直以为这只白驯鹿应该有某种寓意的,其实它只是带来的死亡,最后让韦恩拥有了这个名字。于我来说,这个角色是整个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从始至终她都冷静、理智、坚强,甚至是丈夫和女儿过世的时候,她都没有表现出半点软弱。是她一直用最正面的方式与这个孩子相处,给他关爱,最后“他”可以勇敢得选择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与托马辛娜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双性人”毕竟是个很罕见的话题,但是由这个双性人而引发的关于自我的思考,我想才是作者最想表达的精髓所在吧。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与世俗观念冲突的时候,对此,我们应该坚持自己还是随波逐流?我们应该牺牲自我还是表达自我?或许,这永远都是一个没有解答的问题。

    看到有外国媒体评论说这本书的语言“如诗如画”,我读下来真的没有体会到这点,不是的是否跟翻译有关系。一口气读下来,并没有让我一种迫切想要读下去的感觉,反而中途几次中断,停下来思考这本书不够吸引我的原因在哪里,我想可能还是因为作者的语言太琐碎了吧,感觉文字始终抓不到重点,有点浮于表面。整个故事也没有一个特别的高潮,甚至揭开真相那一段,也让人觉得太过平淡,没有一直特别深的情绪在里头。所以,这就是我说这个故事不够有意思的原因。
  •   以纯女性化的名字来展示雌雄同体的人生,或许这就是此本我所读的《安娜贝尔》的大致框架所在了。平心而论,自己在读完此书后并没有真正地感触到什么震撼心扉的触动。也许是个人自身兴趣爱好并不在此;也许是自身条件所限而未能真正领悟;也许是译本本身的盛誉过高而收获值未能得到平衡;也许是此书的高深莫测并非那么容易让普通的读者驾驭等等罢了。

    不过,既然已经读完了这本长篇小说,我还是值得在这里侃一侃,谈一谈。心得终究还是有的;感悟终究还是在的;思绪终究还是有所牵动的。

    本书的封面版本设计还是比较容易吸引读者的眼球。宝绿色的天地间停留着一只长有珍贵倚角的麋鹿。而在它身后的是一棵高大的参天大树,配合着徐徐升起的圆月,闪烁的群星,暗中自是此番已经弥足珍贵,令人引发联想,又有几许感叹。看向的是远方,深远的故事意境由此拉开了帷幕。在这样的封面之上,我们还可以读到全书的经典语录:“雌雄同体开启了生命的一种全新形式,它可能很奇异,也可能具有无法抑制的美”。的确,这幅美图确认给予我们读者一种美的感觉。只是我并不觉得它有几多的奇异。只是读到相关的雌雄同体的话题,自然而然地凭添了这本故事内容的神秘。

    在这部外国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逐步走入一个雌雄同体的孩子身边。故事通过类似于三部曲一样的形式向读者揭示着这个双性孩童的成长史。从全文最初他/她的诞生开始,逐步升华引入他/她的儿童时代。只是随着他的不断成长,他开始逐渐发现了自己与同龄人之间的不同。父母给予了他不同的照顾和呵护。父亲希望他可以以一个男孩儿的身份继承自己的职业;母亲则是无奈之中听从丈夫的旨意;父母亲的朋友拉马辛娜则是用另一种母性的情节驱动着去关爱着他。也许这一切的一切在大家的眼前是孩子的幸福之处。尽管他的双性身份怪异地出现在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嫌弃他。相反,他们还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在给予孩子所能得到的幸福。然而,这就是是否幸福呢?年幼之时他不知。时间的消逝之中,韦恩逐渐在长大;长大的过程之中,韦恩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开始困惑;他开始不解;他开始烦躁;他开始惶恐。这是一种心灵的震撼;这是一种潜意识的反抗。也许,这就是这个孩子身上的不幸所在的根源了。但是这始终无法掩饰的是韦恩与生俱来的美。因为他毕竟还是与众不同的。于是,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深化展开,读者可以怀着一颗焦虑的心共同伴随着韦恩的成长而过渡。于其茫然而不自知,还不如抛开一切地努力寻找真我。这样的进展过程中,全书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化中引入高潮。因为韦恩开始由最初的无知向探索迈步;因为韦恩自我的认知向真正的真我而迈进。所以,这又是向幸福的再次超越。

    对于如此题材类的话题,我们读者其实更可以透过《安娜贝尔》解读双性下的幸福正反面。人活于世,到底是为谁而活?我们每天可能都戴着一张已经被加工了的面具面对不同的他人。忙忙碌碌的过程中,也许我们在蓦然回首之时连自己都无法正视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尽管书中的人物是以双性人的特殊身份出现,书外的你我其实更可以在这样的一个沉重话题下思索人生的哲理性问题。我们可曾有一如书中人物的魄力去真正找寻自己呢?我们自己的幸福正反面又是如何的呢?借用书中的一句话语:“幸福只是一枚硬币的其中一面,而硬币永远是在不停的转动的。”既然幸福如此有着50%的可能性存在,我们何尝不去努力地争取一把呢?人生短暂,值得我们超越下自我,值得我们重新认识下自我,值得我们鼓足应有的勇气去面对真我。
  •   
    一些有关生命有关生活的话题,故事总喜欢从某个远离人烟的地方开始,仿佛想要营造出一个远离城市的喧嚣,近乎原始部落的美感。《白鹿原》是如此,《额尔古纳河右岸》是如此,这本书也是如此。关于情节,无须多说,书籍的内容简介说得很清楚,我想要说的只是主题与写法。

    双性人的主题很新颖。当小说的主人公经历了男人、女人、太监、疯子、幽灵等一些从正常人到异类的变化与过渡时,双性人这一更加特殊的类别着实吸引了我的眼球。作者设计这一主人公形象或许出于创新,或许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但新意是有的。双性人成长中的故事,他/她的父母和知情人的变化,他/她最后的选择,都值得关注且让人期待,但是这本书处理得不是很好。

    外国小说总让我很难提起劲来,除非是十分经典的佳作。一来外国人名字长,叫人难以分辨,二来他们喜欢用家长里短来说故事,因此显得琐碎而凌乱。他们的故事没有很突出的矛盾,矛盾只是隐藏在其中,慢慢慢慢地蓄积起来,最后来了个一次性爆发,但爆发得太晚,显得时间太久,故事太长。所以,我更喜欢看一些怪异的叙述角度,奇特的叙述方式,比如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文学,波德莱尔的象征主义文学,萨特加缪的存在主义文学。我本以为双性人是一个很独特的视角,会用一些很特殊的方式进行描写,可是没有。它更多的是一个成长的故事,穿插着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知情人托马辛娜的心理变化。于是显得新颖不大,琐碎很多。

    我在想是不是我的期望值太高,或者说我已经有了一个既定的框架,期望作者能按照我所想的来写,所以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总认为写得不是味道,品读难以继续。这本书总让我觉得有种糟蹋好材料的感觉。或许救赎的故事在生活中发生,而生命的故事寓于生活中,然而新写实主义总是不适合这样旷古的高原,不适合双性人这样的主人公。

    成长的话题一定要伴随离家吗?一如余华的《18岁出门远行》,一如达夫妮•杜穆里埃的《蝴蝶梦》。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正如结尾的意犹未尽。离开了高原,到达了城市,又能如何呢?自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获得的。方向感不明确,也只能是逃避而已。
  •   此书从背面看像盗版的。
  •   其实不太能看明白书里的寓意
  •   小说描述一个小孩。用了那么多大人PARTY情景。令人很不舒服。作者写作太老练。翻译水平感觉不高。怀疑外国评奖水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