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味

出版时间:2012-6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作者:曾一  页数:274  字数:220000  

内容概要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知名学者。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曾以散文集《文化苦旅》震动文坛,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从此打出“文化散文”的旗帜。有评论家誉之为“左手写散文,不落其浅薄,右手撰述艺术理论,也不失其艰涩难明”。
  主要著作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味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黑土地上的中国脊梁
◎汩汩流淌的黑龙江
◎东三省“改旗易帜”
三晋大地话苍茫
◎走西口的无奈与机遇
◎三晋山水三晋人
豫州不言自沉厚
◎汴梁自古帝王都
◎妙笔图成意自深
姑苏一败云无色
◎苏州山水清且嘉
◎五湖范蠡载西施
十里洋场看浮沉
◎上海的前世今生
◎上海文明首创者
万里王程三峡外
◎三峡流泉几千里
◎都江堰水沃西川
第二味 忠孝节义,碧血丹心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十月胎恩重
◎雪中送炭暖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高山流水遇知音
◎相知何必骨肉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男儿窗前六经读
◎落红化泥更护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千磨万击还坚劲
◎善读书者可医愚
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三味 东篱把酒,返璞归真
学而优,未必仕
◎一己之私毁社稷
◎仕途路上多坎坷
宗教之于仕途
◎诗人的入世与出世
◎佛教之于文人
放旷心怀天地间
◎走遍万水千山
◎魂归激流柔波
在行走中感受自我
◎月是故乡明
◎我心之所至
归心隐性品自在
◎孤舟独钓寒江雪
◎我寄愁心与明月
第四味 华夏文明,震古烁今
洞中一日,繁华千年
◎辟开混沌鸿蒙窍
◎却是桃花源里人
渐行渐远的原始文化
◎戏曲舞蹈的活化石
◎贵池烟雨自成诗
那些凝固的历史
◎莫高窟的眼泪
◎散落的文明
藏书之富,甲于天下
◎志欲尽读天下书
◎澹生堂中储经籍
读书乃立学之根本
◎琴声长伴读书人
◎书院:打破沉默
抑扬顿挫中国话
◎汉语是一场宏大的演出
◎实力也是“说”出来的
第五味 荣耀遗恨,永恒交织
柳颜二公奈若何
◎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浓墨淡彩总相宜
◎诗中有画画中诗
◎无聊笑哭漫流传
昆曲的无双之美
◎百戏之祖,百戏之师
◎昆曲如花,六百韶华
流云漓彩话琉璃
◎从“流蠡”到“琉璃”
◎沉默华彩琉璃瓦
吾辈知耻而后勇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废墟之下的奢华耻辱
后记

章节摘录

  临终之时,于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四川奉节县的夔州城)永安宫托孤于诸葛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帝托孤”。约在唐代之前,白帝庙处就增建了祭祀刘备的先主庙与祭祀诸葛亮的诸葛祠。到了明代,公孙述的塑像被毁弃,庙内代之以刘备、诸葛亮、关羽和张飞的贴金塑像。自此,“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  白帝城是观看“夔门天下雄”的最佳地点。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夔门的雄壮气势。绕至庙后,可观蜿蜒秀美的草堂河从白帝山下入江。历代著名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刘禹锡、黄庭坚、苏东坡、范成大、陆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写下大量诗篇,故白帝城又有“诗城”这一美誉。  李白的七绝《早发白帝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李白写出这首诗的四年前(公元755年),震撼唐帝国的“安史之乱”爆发了:在这次战乱中,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不得已逃往四川。后来,唐玄宗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不久,唐肃宗的弟弟永王李粼起兵东下,想和唐肃宗争夺皇位。当时的李白隐居在庐山避乱,并不知晓此中情由,出于一腔报国热情,加入了永王的幕府。公元758年,永王遭到镇压,李白也因此而被牵连,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市)入狱,被判长期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第二年西行至巫山时遇赦,即从白帝城乘船返回金陵(今江苏南京)。这首诗就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他到达江陵时所作,抒发遇赦后无比欢畅的心情。  从白帝到江陵,要穿越七百里三峡。这里山势雄奇,林木葱郁,上有变幻多端的云霞烟雾,下有惊心动魄的急流险滩。然而面对这一切,归心似箭的诗人全不在意,只听闻两岸山上猿猴的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就像在为自己夹道送行一般。本来猿声悲哀婉转,让人听来有凄凉之感,但此刻诗人并没有把猿的啼叫放在心上,反而借它来映衬出船的速度之快。这时船已如离弦之箭一般,在此起彼伏的叫声中掠过峡谷,把一道道山峦抛到身后去了。李白以58岁的年龄,流放夜郎,抛妻别子,前途未卜,忽然遇赦,得以归家,心里自然十分欢喜。余秋雨先生在《狼山脚下》中说过,“长江的流程也像人的一生,在起始阶段总是充满着奇瑰和险峻,到了即将了结一生的晚年,怎么也得走向平缓和实在”。也许李太白此时的心情就是这样的吧。  真正的诗人,是在湍急的江流和险峻的峰峦之间以一叶扁舟把酒临风,沉着而动情地吟出心中精神与感动的人,就像李白在白帝城悄然登舟,没有多大事由,没有多大仪式,却被传记千年。而那些驰骋沙场的战将和战事则随着滔滔江水滚滚东去。三峡,是名副其实的诗歌的摇篮,有《早发白帝城》作证,有李白作证。请那些在青灯黄卷间搔首苦吟的人们不要再写诗了,那模样原不属于诗人。  余秋雨先生说:“在李白时代,中华民族还不太沉闷,这么些诗人在这块土地上来来去去,并不像今天那样觉得是件怪事。他们的身上并不带有政务和商情,只带着一双锐眼、一腔诗情,在山水间周旋.与大地结亲。写出一排排毫无实用价值的诗句,在朋友间传观吟唱,已是心满意足。他们很把这种行端当作一件正事,为之而不怕风餐露宿,长途苦旅。结果,站在盛唐的中心地位的,不是帝王,不是贵妃,不是将军,而是这些诗人。”  三峡,不仅留下了珠泪轻垂的神女、把酒游吟的诗人,还留下了满目的热泪和亘古不变的奔腾瑰丽。  ……

编辑推荐

  左手温情,右手深刻,交织出千年文化的不尽余味,且让我们随着余秋雨的文字,共同踏上穿越千年的文化旅程,感受静默深沉的文明气息,涉一程山水,品味文化,且让我们在文字的诉说中静听余秋雨散文中的温情与深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余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我还以为是余秋雨的作者呢,原来不是。不过也值得一读。
  •   文字优美,引人入胜!
  •   感谢这个有着余秋雨的年代,感谢那些一直围绕着余秋雨先生的人,感谢那些把余氏文化和中华古国五千年文明美妙的加以论述的文人们
  •   到目前我还没收到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