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盛世预言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陆士谔 梁启超 蔡元培  页数:229  字数:17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编者序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世博会,是“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是世界文明梦想的承载,是每个时代人类智慧的汇聚,是一个东道主国家全方位展示本国国力的最佳时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力突飞猛进,已然在世界强国之列。然而,时光倒转一百年,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晚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外族入侵,民不聊生,满目疮痍。“当年父辈似瓜分,信断依稀两不闻”,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小说家陆士谔用自己天马行空的笔触勾勒出奇光异彩的梦想世界。他是个天才的幻想家,是意料之外的“预言家”,现实无法呈现给他的,他靠梦想去实现。《新中国》是蘸着浓墨书写的悲痛与希望,小说中预言的创建新中国、开办世博会,是那个年代每个中国人心中永久企盼的梦。陆士谔的小说《新中国》问世于1910年,2010年上海即将迎来举世瞩目的世博会,整整一百年,这个“百年预言”,竟如此神奇地应验了。如此灵验的“百年预言”,如此真切的“时空穿梭”,难道只是纯属巧合?古人用幻想去圆自己的黄粱美梦,梦想的光辉照进现实,我们听到的是一个遥远的强国之音,看到的是一个大国的崛起之姿。“今日吾辈重集会,正如龙虎会风云”,可以确信,中华新盛世已经不再是幻想,一代代中国人的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梦想,将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实现。《新中国盛世预言》这本书不仅收录了陆士谔的《新中国》,还收录了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蔡元培的《新年梦》。《新中国未来记》乃梁启超先生于光绪二十八年(即1902年)发表的政治小说,这部小说预言了维新变法后六十年,“新中国”的强盛繁荣。书中以倒叙方式,叙述了自1902年以来六十年间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过程,旨在“发表政见,商榷国计”,整部小说几乎囊括了20世纪初关于“中国往何处去”论争的基本要旨。陶元珍曾云:“任公之预言小说,即任公之建国方案,目光如炬,令人景仰。吾人于任公之预言,可验而尚未验者,能不加倍努力以求其验乎!?”对梁启超的思想以及文学地位给予了高度赞赏。《新年梦》是蔡元培先生1904年发表的政治小说,也是其唯一一篇白话文小说。这部小说描写了自称“中国一民”的人,在梦游中的见闻,表达了他想改变社会经济制度,“造个新中国”的愿望,借此发表蔡先生自己对于政治问题的见解。文学是革命的武器,鲁迅说:“欲救中国必须从文学开始。”三位作者采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反映现实,抒写美好理想,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虽然在写作技巧上仍存在概念化的不足,但就小说本身来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可以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标志,在小说发展史上不能不给以特殊的地位。同时,由于创作的特殊背景,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作者以自己的血肉之躯书写报国之志,使小说洋溢着高度的爱国热情和民主思想。总的来说,这三部小说都是晚清民初政治幻想小说的优秀代表作。作者所讨论的新中国发展历程、民主宪政细节等话题,超越了时空的局限,具有永恒的价值。在新中国今日来之不易的崛起之路上,本书值得国人细细品味。读《新中国盛世预言》,看上海世博会,体会中国百年沧桑变迁,为活在新中国而感恩,为身为中国人而骄傲。

内容概要

《新中国盛世预言》是陆士谔、梁启超、蔡元培三位先辈对中华盛世的大胆预言,有如一幅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壮丽画卷,神奇地预言了上海世博会的召开,温总理、CCTV、凤凰卫视等众多媒体与名人叹为观止。     1910-2010,整整一百年,中华民族国富民强的美好愿望可谓姗姗来迟,阅读本书,穿越百年苦难,梦圆盛世中国。

作者简介

陆士谔(1878-1944)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亦号云间龙、沁梅子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清末上海名医,曾获上海十大名医称号。他一边行医,一边以惊人的创造力进行文学创作,共著有小说一百多部、医书十余部、笔记若干,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之一,可谓著作山积。其《新中国》、《新上海》、《血滴子》、《剑侠》、《冯婉贞》等作品俱风行一时。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清末戊戌变法领导者之一。梁启超先生的著作极为宏富,总约千万余字,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饮冰室合集》较称完备。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教育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五四时期的青年精神导师。蔡元培先生为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立下大功。其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革新北大,开启学术与自由之风,使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学术之中心。

书籍目录

新中国 第一回 三杯浊酒块垒难消 一枕黄粱乾坤新造 第二回 冠全球大兴海军 演故事改良新剧 第三回 创雨街路政改良 筑炮台国防严重 第四回 催醒术睡狮破浓梦 医心药病国起沉疴 第五回 辩女职灵心妙舌 制针厂鬼斧神工 第六回 遵阃教统帅畏妻 除大害国民拒赌 第七回 汽油车风驰电掣 游憩所光怪陆离 第八回 放烟火国耻难忘 话旧事信疑参半 第九回 腾云驾雾不异登仙 破浪乘风快偿夙志 第十回 合浦还珠渔翁得利 除恶务尽国手逞奇 第十一回 吴淞口大操海军 胡咏棠纵谈异事 第十二回 立宪四十年普天同庆 大会廿三国决议弭兵新中国未来记 作者介绍 第一回 楔子 第二回 孔觉民演说近世史 黄毅伯组织宪政党 第三回 求新学三大洲环游 论时局两名士舌战 第四回 旅顺鸣琴名士合并 榆关题壁美人远游 第五回 奔丧阻船两睹怪象 对病论药独契微言 附言 论中国人种之将来 新中国建设问题新年梦 作者介绍 正文

章节摘录

插图:《新中国》陆士谔著第三回创雨街路政改良 筑炮台国防严重话说我在新上海舞台,听了李友琴女士一席话,正欲再问编这戏的是谁?演过了共有几回?忽听戏台上细乐齐奏,帘幕一齐卷掉。我问:“帘幕忽然垂下,忽然卷掉,并不见有人在那里收放,怎会自上自落的?”女士道:“里头有一机关的,能自转动。要垂就垂,要卷就卷。”说着时,见场上已设成个花园景致。树木花草,亭台山石,没一样不齐备。最可异的,那山石花草等,竟与真的一般无二。忽见一乘马车,从假山背后转出来,车里坐着个四十多岁的胖子。接连马车、东洋车十多部,陆续而来。车上坐着的人,长长短短,胖胖瘦瘦不一,都从假山背后出来。不知怎样一转,反在园外了。一时到了园门口,都各下车。那些空车,一转眼,便仍到假山背后去了。那些人,走进园门,便都自通姓名。那四十多岁的胖子道:“我乃预备立宪公会会长,国必强是也!请开国会的各省代表,都在上海,约于明日,连骑北上。上海各团体,特假张园地方,设筵公饯。各团体人员,想都到也。”回身作相见介。国必强道:“各位兄台,请了!”众回道:“请了!”国必强道:“代表入都,关于吾国存亡。今日宴会,不能不致祝辞。众位兄台,可曾预备?”众回:“我们亦有同意,已都预备下了。”忽闻大吹大打,见假山背后,四部马车连翩跑出。每一部车上,坐着两人。一杂飞报:“各位代表爷们到了!”国必强等忙着出迎。代表下车后,马车仍退回假山背后去了。于是,国必强等与八个代表,各拉着嗓子,对唱了一会曲。我因不解戏曲,不知他唱些什么。问女士时,女士道:“多不过西皮、二簧罢了!”一时,园中设着筵席,代表等入席,作饮酒介。国必强举杯致颂词,代表起立答颂。一会子,代表起身告辞。国必强等作送介。忽然,帘幕下垂。等到卷起时,见花园不知哪里去了,沧沧茫茫,一片都是水。水里泊着很大一只轮船,岸边青草萋萋,望去好似黄浦江样子。风吹水动,波浪涌天,岸上有好几座洋房。见各代表与国必强等,都站在江边草地上讲话,做出送行的样子。一时,各代表走上轮船,与国必强等拱手作别。忽听得汽笛呜呜,那轮船便黑烟冲天的,渐渐开去了。看戏的人,无不齐齐喝彩。我这时候,也觉光怪离奇,莫名其妙。怎么戏台上会有水,会有轮船,并且人会得上轮船,轮船会得开行?问女士时,女士道:“这就是电光影戏,你难道没有瞧见过吗?”我道:“人怎会得上轮船呢?”女士道:“在草地上唱的,是真的人。等到上轮船时,真的人早从布幕里走进戏房里去了。走进一个人,幕上就现出一个人。来看戏的人,因此并不觉着。”当下一出出瞧下去,直至代表谒见各军机,各军机面许相助,请愿书递至都察院,方始演完。我与女士走出戏园,见天忽然下雨了。我道:“呀,我与你都没有带雨具,怎么办呢?”女士道:“如今不比从前了,雨天行路,不必定带雨具。”我问:“衣裳不怕被雨打湿吗?”女士道:“不妨,这会子有雨街的了。雨天,只要在雨街上走,怎会得打湿呢?”我问:“怎么叫做雨街?”女士道:“雨街,就在店铺的后背,上覆着琉璃瓦,通光而不漏雨。旁立木柱支撑着,晴闭雨开,专有人管理的。”我喜道:“路政改良到这样,可算得无可复加的了。”于是,跟着女士,走到雨街上。果见通明透亮,地上洁净无尘,没点子水渍。走了好一会,女士道:“雨已停了,我们到马路上去走吧。”我就跟她到马路上。见马路比旧时广阔了一小半,问女士道:“这是大马路不是?”女士道:“正是大马路。”我道:“怎么这样的广阔?”女士道:“翻造一回房屋,收进三尺。四十年里头,不知翻造了多少回数,自然要这样的阔了。”我道:“我记得,大马路是有电车往来的。怎么如今一部都不见了?”女士道:“电车原旧有的,不过不在地面上行走是了。”我问:“不在地面上行走,在哪里行走呢?”女士道:“在地道里行走。把地中掘空,筑成了隧道,安放了铁轨,日夜点着电灯,电车就在里头飞行不绝。那电车在地道里行走,共有两便:一免得碰撞行人车辆,二免得让避人家,一竟可开快车。”我问:“电车在地道中行走,共行了多少时候了?”女士道:“日子,我也记不清,大约总有二三十年了,自从电车公司收回自办后。”我问:“电车公司,也归了中国吗?”女士道:“邮传部定章,外人不能在我国经营路事。电车也是路事的一端,怎么不要收回?”我问:“这条章程,几时定的?”女士道:“长久了,大约就在开国会这一年呢。那时候,大家公议,说上海地狭人稠,行驶电车,往往有碰撞行人车辆等事。自外人创设公司至今,这种案子,何止数百十件。有被辗毙的,有被辗成残废的。无识的人,至把电车视为一件无穷的灾祸。社会上与电车的感情,因此恶劣,生意因此不发达。如今收回了,总要想一个改良的法子。于是,大家研究,有人说:‘欧美电车,有架设着铁桥,在半空里行的,有开筑着隧道,在地底里行的。’经大众议决,说:‘空行不及隧行的便。电车在铁桥上行,那铁桥是凌空的。行起来,辘龙辘龙雷响似的,闹得两旁店铺及街上行走的人,头都晕了。并且,架桥的铁柱一根根竖在街上,也很讨厌的。’决定开筑隧道,才改成现在的样子。”我听了喜欢,向女士道:“我没有趁过隧道里电车,可否陪我去乘坐一会子。”女士道:“可以。”于是,就同我到十字街口。我记得,这里就是书锦里,不过场面比从前大不相同了。两旁店铺,轩昂齐整,竟同从前的抛球场差不多。见地中方方一大块,用铁栏围着。那铁栏做得非常的精致,铁栏上竖着块很大的铜牌,上有字道:“商办上海电车公司第三站。”我问:“这是车站吗?”女士点头。我走至铁栏边一瞧,见下面像楼梯似的,很阔一条石梯。我忙向右边,扶着手跨下去时,女士道:“错了,向左边走!右边是下底人上来的路。”只得改走左边,同着女士,一步一步走下去。见隧道很是宽阔,与从前的马路相似。四面都是式门汀(水泥旧称)筑造的,光滑异常。电灯亮得耀眼,照得毫发都现。霎时,电车来了。管机人见有人趁车,忙把车停了,不等我们开口。我让女士上了车,然后跨上。见车中人已坐满,那乘客见女士没有座位,忙着起身相让。我想,吾国人竟这样的文明,无怪要雄冠全球呢!不多会子,早到了黄浦滩车站。女士道:“我们上去吧!”我说:“很好!”走出车站一瞧,不觉大惊。见一座很大的铁桥,跨着黄浦,直筑到对岸浦东。忙问女士:“这大铁桥几时建造的?”女士道:“足有二十年光景了。宣统二十年,开办万国博览会,为了上海没处可以建筑会场,特在浦东辟地造屋。那时,上海人因往来不便,才提议建造这桥的。现在,浦东地方已兴旺得与上海差不多了。中国国家银行分行,就开在浦东呢!浦东到上海,电车也通行的。”……《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著第一回楔 子话表孔子降生后二千五百一十三年,即西历二千零六十二年,岁次壬寅,正月初一日,正系我中国全国人民举行维新五十年大祝典之日。 其时正值万国太平会议新成,各国全权大臣在南京,(注意。)已经将太平条约画押。因尚有万国协盟专件,由我国政府及各国代表人提出者凡数十桩,皆未议妥,因此各全权尚驻节中国。 恰好遇着我国举行祝典,诸友邦皆特派兵舰来庆贺,英国皇帝、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国大统领及夫人,(注意。)菲律宾大统领及夫人,(注意。)匈牙利大统领及夫人,(注意。)皆亲临致祝。其余列强,皆有头等钦差代一国表贺意,都齐集南京,好不匆忙,好不热闹。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是谓大同。)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眉批:专为请求宗教学问而来者已不下数万人,余者正不知凡几)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阔哉阔哉。)这也不能尽表。 单表内中一个团体,却是我国京师大学校文学科内之史学部。因欲将我中国历史的特质发表出来,一则激励本国人民的爱国心,一则令外国人都知道我黄帝子孙变迁发达之迹,因此在博览会场中央占了一个大大讲座,公举博士三十余人分类讲演。也有讲中国政治史的,也有讲中国哲学史、宗教史、生计史、财政史、风俗史、文学史的,亦不能尽表。(眉批:中国史学将来必为世界上第一重要学科无疑。以地球第一大民族,养数千年来特色,谁得而比之!)单表内中一科,却是现任全国教育会会长文学大博士孔老先生所讲。这位孔老先生名弘道,字觉民,山东曲阜县人,乃孔夫子旁支裔孙,学者称为曲阜先生,今年已经七十六岁。(先生今年十六岁了。)从小自备资斧,游学日本、美、英、德、法诸国。当维新时代,曾与民间各志士奔走国事,下狱两次。(先天下之忧而忧。)    新政府立,任国宪局起草委员,转学部次官,后以病辞职,专尽力于民间教育事业,因此公举为教育会长。 言归正传。却说这位老博士,今回所讲的甚么史呢?非是他书,乃系我们所最喜欢听的,叫做《中国近六十年史》。就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讲起,讲到今年壬寅,可不是刚足六十年吗?(原来如此。)这六十年中,算是中国存亡绝续的大关头,龙拿虎掷的大话剧,其中可惊、可恼、可悲、可喜之事,不知多少。就是官局私家各著述,零零碎碎,也讲得不少,却未曾有一部真正详细圆满的好书出来。这位孔老先生,学问文章,既已冠绝一时。(确是冠绝一时。)况且又事事皆曾亲历(恐怕将来要亲历罢了),讲来一定越发亲切有味,不消说了。 那时京师大学校及全国教育会出名登告白,讲博士在博览场内史学会讲坛开讲,择定每来复一、来复三、来复五日下午一点钟至四点钟为讲期。二月初一日,正是第一次讲演,那日听众男男女女买定入场券来听者,足有二万人。内中却有一千多系外国人,英、美、德、法、俄、日、菲律宾、印度各国人都有。 看官,这位孔老先生在中国讲中国史,一定系用中国话了,外国人如何会听呢?原来自我国维新以后,各种学术进步甚速,欧美各国皆纷纷派学生来游学,据旧年统计表,全国学校共有外国学生三万余名,卒业归去者已经一千二百余名,这些人自然都懂得中国话了,因闻得我国第一硕儒演说,如何不来敬听?(眉批:料想不似现在专学中国话的了。)闲话休提。却说自从那日起,孔老先生登坛开讲,便有史学会干事员派定速记生从旁执笔,将这《中国近六十年史讲义》从头至尾录出,一字不遗。一面速记,一面逐字打电报交与横滨新小说报社登刊。(这笔电报费却不交。)诸君欲知孔老先生所讲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新中国建设问题 梁启超著上篇 单一国体与联邦国体之问题我国之大一统逾二千年单一国、联邦国之问题,本无从发生也。自一月来,各省相联宣告独立,识微之士,始思极此义以谋结合,其利害若何、其进行方法若何,最今日所宜熟讲也。今分三节论之。第一节 联邦国体单一国体之利害治国法学者,称联邦国为完全国家之过渡,凡以联邦组织立国者皆一时不得已之所为,非欲以此终为已也。今世联邦国之最著者,莫如德美,而彼两国之政治,方日趋于集中。其渴思糅联邦以归于单一,至易见也。故两者之利害,本无商榷之余地。唯诚不得已而出于此,斯不可不商榷耳,今中国之议采联邦制,果为不得已与否,吾今犹未能确言,然其利害固有可先论者。(甲)主联邦论者所持之说一、中国幅员广漠,交通未便,断非恃一中央政府所能善其治理,剖为联邦,治具易张。二、各省利害关系不同,唯本省人最善知本省利病,利用人民两重爱国心,发达可期间密。三、各省竞争,互相淬属进步愈捷。四、以现在情形论之,全国未得确定之中心点,将来各省虑杂相下,联邦可以息争。五、旧朝若未遽颠覆净尽,就令暂保一境,使加入联邦,亦可弭兵。六、蒙回藏疆,各为联邦,自由加入,可免分裂。(乙)非联邦论者所持之说一、联邦宪法,其政权之分赋予中央政府者,皆取列举主义,中央活动之范围甚狭,不能得强有力之政府。恐不适于今之时势。二、我国近年,已经以省界为病,采联邦制,将益助长人民之地方观念,妨国家之统一。三、政治问题,尽为中央与各邦之两部分,两者皆不能具是,政治家无论就何方面,皆不能尽其才,将酿成美国人厌倦政界之习。四、无历史的根柢,恐事实上之联邦,不能成立。五、现在各省,多有仰他省补助政费者,析为联邦,发达必至偏枯。六、蒙回藏疆,更无各自成邦之理,标此以期结合,事实等于抛弃。以上两造之说,其所根据之理由皆甚强,请于次节撷其要点论列之。……

媒体关注与评论

1910年,一位叫陆士谔的青年创作了幻想小说《新中国》,虚构了100年后在上海浦东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情景。梁启超等也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渴望自己的祖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但由于当时的中国国力衰弱,举办世博会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02年,国际展览局决定将2010年世博会举办权授予中国上海,中华民族的百年世博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温家宝总理(在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1910年的时候,陆世谔写了一本《新中国》,其实比他更早的,1902年,什么事情都比别人抢先一步的梁启超,就写过一本《新中国未来记》。这两本书都幻想未来中国会变成什么模样,而且里面都提到中国要办世博会。那个年代,世博会是非常新鲜的事物;如果中国能够主办世博会,那多威风。他们选出来的场地在哪?非常巧,都是上海!也就是说,1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预言,上海要办世博会了。——梁文道(凤凰卫视评论员、香港著名文化人)梁启超、郑观应等有识之士都曾提出举办世博会的想法,1910年,上海小说家陆士谔甚至在他的幻想作品《新中国》里虚构了在一百年后的上海浦东举办世界博览会的具体情形。——CCTV纪录片从陆士谔到更早的梁启超,100年前,中国知识分子不约而同预言上海将办世博会,其细节之精准、想象之瑰丽令人叹服。然而,在积贫积弱的中国,这个断续的世博梦,只能消失于闭关锁国的大清王朝的阴影里。——人民日报2009年4月30日在《新中国》这部小说里,我的祖父以梦为载体,描绘了自己所憧憬的理想社会:上海浦东正在召开世博会(万国博览会),中外游客都到上海来,为解决过江难和乘车难的矛盾,上海建起了地铁(地下电车)、越江隧道和浦江大桥。另外,祖父还梦见人民广场(跑马厅)建起了上海大剧院(新上海舞台);浦东也已开发、中国国家银行就设在浦东……充分体现了祖父惊人的超前意识。我经初步梳理,祖父陆士谔的20余种预言已被一一应验,而今的上海,远比祖父的梦更加美好。——陆贞雄(陆士谔之孙)百年前的中国,外有列强压迫,内有贪官腐败,国弱民穷,惨不忍睹,有志于改变中国现状的志士仁人,都把希望寄托于将来。有人便选择了小说作为表达其美好向往的方式之一,而且都有关于万国博览会的描写,说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举办万国博览会是国家强盛、社会繁荣的标志和象征。梁启超作于1902年的《新中国未来记》,成为此类小说的开山之作。——解玺璋(文艺评论家)在20世纪初,上海举办世博会的主张一度曾是以梁启超为首的中国作家的共同文学梦想。对此,我们不应仅作单纯的文学理解——这其实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的一种构想。受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影响的,还有陆士谔的《新中国》。——吴海勇 引自《现代上海研究论丛》(7)在写法上,该书效仿梁氏《新中国未来记》,虚构了中国立宪成功后的盛世景象,并较为详细地描写了由现实到理想的路径,正好弥补了《新中国未来记》之不足,因此,《新中国》更像《新中国未来记》的扩充版。从思想上来说,《新中国》并没有比《新中国未来记》提供更多的东西,但它比《新中国未来记》更为清晰地勾画出了“新中国”的盛况,更清楚地表达出近代知识分子对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热情和渴望。——张全之 引自《东岳论丛》2005年01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中国盛世预言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几年前上海世博会时热潮了这本书,当时觉得一定要买下来看,今年才买,书中主要是3个人的小说,以第一个人的所占篇幅最大。应该说在1903年时能写出百年后的中国,还挺不容易的,不知算不算科幻小说。反正很多书中的预言现在都实现了。文章是用半白话文写的,主要侧重描写了政治啊,国民素质啊,国家地位啊,什么的。充分表露了当时的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盼。但是情节有点拖沓,很多包袱都是作者惊讶万分,然后被陪同者鄙视,进而再详细讲,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没耐心看完。
  •   短短三十年间,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四亿人脱贫、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即将主办上海世博会、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第二大贸易强国(根据2009年上半年的数据,中国已经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一)、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美国第一大债主,还是世界第三航空航天大国。在中国处于最低谷时由陆士谔先生做的预言不仅全部实现,更取得了他没有预言到的进步与辉煌。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六十周年一个甲子大庆的时候,如果我们效仿一下陆士谔先生对一百年后的中国做一个预言的话,我们将需要施展怎样的想象力呢?至少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中国将会最终开创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并在传统价值观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更具进步意义、更能给世界带来和平、平等与发展的价值观,并以这种贡献让中国再度进入它一度长期占据的世界中心。
  •   《新中国盛世预言》是陆士谔、梁启超、蔡元培三位先辈对中华盛世的大胆预言,在一百年前神奇而精准地预言了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勾勒出一幅中国崛起的壮丽画卷。着实是一部中华奇书。具体来说,应该是梁启超大师先开了个好头,起了个基调,而陆士谔先生将它设想为更细节的场景了。中国的崛起来之不易。在国势逐渐兴旺的新时代,这本有趣的书,不妨读一读,也许会有不少历史感慨。
  •   中国人勤俭耐劳、平和廉让,本非他邦人所及得上。智慧聪明,又远胜于他国人。当时所以委靡不振者,都缘政体不良之故。(p38)
  •   不错。中国梦的时代来了,很奇妙的未卜先知。梁启超、陆士谔、蔡元培等诸位先辈果然厉害。写作的时代当然是个悲剧,但是,作者写的时候应该带着一股对美好未来的喜悦之心。
  •   那时我国民决议在上海地方开设大博览会,这博览会却不同寻常,不特陈设商务、工艺诸物品而已,乃至各种学问、宗教皆以此时开联合大会(是谓大同)。各国专门名家、大博士来集者,不下数千人。各国大学学生来集者,不下数万人。(眉批:专为请求宗教学问而来者已不下数万人,余者正不知凡几)处处有演说坛,日日开讲论会,竟把偌大一个上海,连江北,连吴淞口,连崇明县,都变作博览会场了。(阔哉阔哉)
  •   此版本就好像电子文件的打印稿装订成册,全部文字.没有书的历史介绍的图画和以前刊本的介绍,我不喜欢.过后我翻过其他出版社出版的,都比他介绍刊本历史要全面.唯一的优势是此版本收集了蔡元培的文章,其他版本没有.我随机的挑选了一本,没想到选的是所有版本中我不喜欢的一本.运气不好.(卓越亚马逊网独家销售)的广告挖了个坑,我进去了.
  •   无论怎么看,辛亥革命都可以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变革。短短的十年内,宣统下台,总统,议会纷纷建立。西方国家用几百年才走过的从封建制向现代化制度的转变,中国仅用十年就完成了,真可谓面貌一新,惹人遐思。... 阅读更多
  •   发怀古之思,有良多感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被列强瓜分、凌辱、被排除在世界主流话语权之外的三流国家,国家将亡是一个悬在无数觉醒的爱国人士心中的首要命题,这本书即是当时的进步人士、革命家、文学家陆士谔、梁启超、蔡元培等人对于新中国的美好憧憬和想象,借此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立宪强国的理想和热情。... 阅读更多
  •     2010年在上海举办世博会,在官网的首页上,陆士谔的名字显得很醒目。我想,若不是在中国举办世博会,这个名字几乎无人知道。    世博会申办成功之后,有关世博的产品也应运而生,我想,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借着“世博”和“预言”两股风潮,不知道会得到多少读者的关注。... 阅读更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