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悟老子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者:杨国庆  页数:351  字数:376000  

前言

蒙杨国庆先生不弃,嘱我为其新著作序,不免诚惶诚恐。第一是老子语言高妙绝伦,五千言穷尽大道,横绝千古,我如何能把握得了?第二是杨国庆先生的品悟,也叫解读吧,洋洋洒洒数十万言,我如何静心下去一气读完?近三十万言对五千言,可见杨先生的阐释功力。    有句成语是先睹为快。我的快速浏览,捕捉到许多信息。它是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写就的,处处娓娓道来,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多了不少亲近感。高头讲章的严密、考索,杨国庆没有;越讲越玄的引申、玄到奥义惝恍迷离,杨国庆也没有。这样多好,老子的许多名句罗列了,识读了,还不费劲儿,从天上到地下,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助读吗?    我们正在经历着一场向古典趣味回归、学习的阅读时代。传统文化渗透在生活的细节里,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甚至成为“遗传基因”,不自觉地决定了我们的待人处世、行为方式。不自觉转化为自觉,就离不开研读古典。老子在古典中是经典,不用我来论证它的经典性了,看看那些警拔的句子,你就知道它的厉害了。如:“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等等。    有一种说法是,老子有朴素的辩证法精神。这是一种概括,显得简略。有人以为如此也算掌握了老子,这想法大概也就太朴素了。不深入到老子的经典中,字斟句酌,析疑推敲,智慧的启迪是不会也不能获得的。为学日益,大概是“博”的意思吧,学要博,贵博。为道日损呢?是约,约取的意思。但约取和道是合一的。在老子看来,你最终的知识必须和“道”统一才算是知识。我们会简括许多知识,但这些简括需要上升到规律的把握,而不是简化或简单化,更不是粗鄙的实用主义归纳。    杨君还常常联系到《红楼梦》,这从一个侧面显示了《红楼梦》产生的文化土壤,也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伟大传统。曹雪芹是杂家,是博取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的小说家,但他又不在小说中掉书袋。宝玉曾经崇尚虚无,颇似老子的余续,直追庄子文大谈所悟,大概是周旋于裙钗之间不能“制衡”、“兼爱”的无可奈何。但是,这亦步亦趋的醒悟很快就被教训了,就像六祖慧能悟得更彻底一样,在林黛玉面前“宝玉的悟”显得沾滞、浅露。既然有更高的对手在,还是不要在对手面前出乖露丑吧。在二十几回后,宝玉相当的时间不再谈空论虚。虽然,老子崇无,但老子从不离开有谈无,即再高都有一个对立面。这也许就是朴素的辩证法吧!    学习经典,是现代人求得智慧不可缺少的智力修为。我们每年的新书越来越多,我们人目浏览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但是快餐式阅览消费能提供多少心智的养料,确实值得怀疑!我们面对的环境可能是被动的。但保持主动的姿态和心态是必要的。这就是:择取经典,戒除浮躁,心平气和,沉潜含诵,达到“观古今于须臾”、“挫万物于笔端”的智慧境界。    面对老子那醍醐灌顶的警句,我常常问:今夕是何夕?今天我们面临信息爆炸,今天通过互联网我们无处不至,今天我们常常被矛盾的新闻刺激弄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等等。生命在诸种犹豫彷徨、矛盾恍惚、情志迷离中丧失了意义,芸芸众生尽失本色被风尚时趣奴役。如何能守一而定,如何能以我为主而又不是自我中心,既拥抱了大干世界又不被五色所迷,老子的辩证法,不是一个可以泅渡的竹筏吗?    热爱老子吧,杨国庆给了你通俗的解读,这也是一个渡筏1    2012年4月12日  于北京

内容概要

  《品悟老子》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大背景,通过“品”和“悟“
两个视角,对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作者杨国庆解读这部经典的一个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将其中所有积极的、正性的思想精髓,全部转化成能被现代人所吸收的养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帮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积极地、更快乐地活在当下。《品悟老子》中对老子的“无为”、“小国寡民”、“愚民
”等思想,都有比较独特的讲解。

作者简介

杨国庆,江苏省溧阳人,法学本科,会计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江苏省溧阳监狱民警,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员,江苏省监狱学会会员。
出版个人专著:《品悟红楼》,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第三章 不尚贤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不死
第七章 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
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
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
第十六章 致虚极
第十七章 太上
第十八章 大道废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唯之与阿
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
第二十二章 孔德之容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 兵者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
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
第四十一章 上士闻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
第四十九章 圣人常无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
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
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大国
第六十一章 大国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
第六十三章 为无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畏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因此,我们必须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才能牢牢地将老子的“道”给固定住。“道”必须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在空问上具有广延性,它才能代表万事万物的共性,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普适性,也才能与宇宙天地共存亡。 解决了“道”、“可道”、“常道”之后,就只剩下“非”字了,它在“可道”与“常道”的中间,显然是为了说明两者之间关系的。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几乎都将“非”解释为“不是”,这未免过于绝对化。我认为这里的“非”所表示的应该是一种非等价关系,但不是完全的背离关系,可以解释为“未必”、“不一定”、“不见得”等相对性词汇。“可道”未必是“常道”,已经被掌握的法则未必是普遍性的法则。 为什么说“可道”未必就是“常道”呢?这是由我们人类在认知上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在现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念中,人类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人们通常把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的这种思维方式叫做形而上学。而辩证法则刚好与此相反,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因此,对于阶级性、革命性较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来说,肯定是支持辩证法而反对形而上学的,因为他们会认为形而上学这种思维方式是错误的、贬义的,是应该被人们摒弃的。 但在我们的实践中到底是怎样的呢?我认为,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尽管可以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去做分析,但在具体处理某件事情时,无一不是按照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思路去做。 举一个极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犯了罪之后,感到非常后悔,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但是,我们的法律会因为他已经决心改过,而不判他的刑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将他绳之以法,又何以服众呢?那我们将他绳之以法的依据是什么?一是依据他过去所犯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特殊案件;二是依据我们过去所制订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法律条文。 而当这名罪犯服满他的刑期之后,我们就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释放他。可是我们的管教人员,通过他在监狱里的各种表现,分析认为他离监之后,极有可能还会重新犯罪,继续危害社会,事实上他也的确是为了找人报复而又犯罪了。那么,我们当初能凭借这种推测性分析,让他继续服刑而不释放他吗?这显然也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依据过去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判决书,如期释放他。 以上这个例子,充分说明我们在对某件事情,作出判断或进行处理时,都必须有一个假定的前提,那就是这件事目前是处于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状态。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我们根本就做不了任何事情。 因此,“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既是对立的,更是统一的。现代哲学之父——法国的勒奈·笛卡儿,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就将“形而上学”称为是第一哲学。人类的思维模式,说到底,都是从“形而上学”到“辩证法”,最后再回到“形而上学”。也就是说,从孤立到联系,再回到孤立;从静止到发展,再回到静止;从片面到全面,再回到片面。我们人类的思维,都是按照这种模式,不断地循环往复,螺旋形地向前发展的。 理解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我们再来看这个“道”,可以说无论人类的知识有多么的渊博,我们所能认识的“道”,都是从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中总结出来的。这其实就是我们人类在认知上的固有的局限性。 因此,老子认为“可道”未必就是“常道”,他的弦外之意是说,所谓的“可”之“道”,实际上是已经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和掌握了的“道”,但由于我们人类在认知上的局限性,使得这种“可”之“道”,不完全具备时间上的无限持续,即持久性,和空间上的无限延伸,即广延性,因而它与“常”之“道”是非等价的。 但话又说回来,我们决不能因为认知上的局限性,就完全否定认知上的合理性。因为我们对“道”的认识,只是在程度上可能会有些差距,在方向上可能会有些偏离,而决不是完全与客观事实相背离的。 所以,我对“道可道,非常道”的完整解读是:已经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和掌握的法则,未必就是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法则。或者可以解读为:有这么一种法则,但已经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和掌握的法则,未必就是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法则。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后半部分:“名可名,非常名。”有了前面的经验,那这句话就简单多了,因为只有一个关键字——“名”。 我认为“名”是与“道”相伴生的一个虚比概念,因此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主要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描述“道”,另一方面引出下寸的“无”和“右”这两种“名”。 同样道理,这句话中三个“名”的意思是一致的,这与“道”是相对应的,但历来也从未得到过统一。比如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先生就认为:第一个“名”是指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二个“名”是动词称谓的意思;第三个“名”是老子特用术语,是称“道”之名。 其实早在东汉时的许慎,他在《说文解字》中就已经将“名”的概念解释很清楚:“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思是说当某事物处于暗处(冥),我们看不到它时(不相见),只能通过嘴巴(口)来对它进行描述或说明。那我们看不到的是什么?主要是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通俗地说就是事物外形。因此我们描述的也是以事物的形态或状态为主。王弼说:“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形即事物的形态。河上公说:“无名者谓道,道无形,故不可名也。”名的对象同样也是事物的形态。 所以,我认为“名”如果作为名词,可以解释为状态或形态等;如果用作动词则可解释为对状态或形态的描述、形容、说明等。至于名称、名字、称谓等,都是其引申义,在此并不适用。这种解释,对我们理解“道”很重要,因为在后文中经常会出现。比如“道常(恒)无名”、“道隐无名”,都是说无形是“道”的一大特点,即“道”总是无影无形的,隐而不见其形。 相应地,“可名”就是已经被人类所认识和掌握的形态。陈鼓应说:“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如果人类不能认识和掌握它,又如何能用文字表述它呢? “常名”就是指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形态,即在时间上具有持久性、在空间上具有广延性的形态。如果今天是这种形态,明天是那种形态,或者在东边是这种形态,而在西边又是另一种形态,那就不能说是“常名”。 因此,我对“名可名,非常名”的完整解读是:已经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和掌握的形态,未必就是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形态。或者可以解读为:有这么一种形态,但已经被我们人类所认识和掌握的形态,未必就是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形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林语堂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鲁迅    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胡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尼采    老子是在两千多年前就预见并批判今天人类文明缺陷的先知。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体人类的最终命运。    ——汤川秀树

编辑推荐

《品悟老子》主要讲述了,《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品悟老子》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大背景,通过“品”和“悟“两个视角,对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解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品悟老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看了此书,让我对老子的思想和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很有文化,有品味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整本书讲述老子的“道”,与其生活中的各种联系,老子,这位哲学大师让我们豁然开朗~
  •   通过此书让我更深的了解和品味老子的思想和文化。很好的一本书。
  •   在当今普遍浮躁的社会,读读此书很有益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