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革命与宿命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九州  作者:赫连勃勃大王  页数:35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1911年,清朝即将灭亡的那一年,在中国的政治心脏北京,从表面上看,却显得格外平静、安谧,充满了进步、现代甚至祥和的色彩。    大时代暴风骤雨的剧变之前,往往都是如此波谲云诡地给人以无边的假象。这个国家看似平静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潮流:    革命!    但是,清朝,这个垂垂老矣的政权,腐朽已经发展到它的骨子里。它的躯体遍布危机,华丽帝国的遮羞布下,满是能致它死地的痼疾和菌群。    坐待,等来的只有革命。没等政治裱糊匠们和油漆工们在大清国旧机器上涂抹粉饰新的油彩,就在满大人们磨磨蹭蹭之际,武昌的枪声脆然一响,260多年的大清龙旗,应声而落……    近百年的岁月已恍如云烟,如果我们今天以一种客观的“现场感”纵观历史的细节,不免让人无限叹惋:历史没有给中国机会,激进的革命者也无视这种历史机会。政治革命很容易去“开创”,但难以对国内外的成功案例加以模仿。正因如此,翘首企盼的苦涩,将会在辛亥革命枪响后,长久萦绕于我们的心头。

作者简介

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男,天津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近二十载,本职工作一直致力于资本市场的研究和实践。业余时间内,致力笔耕,有“伪青春三步曲”——《南方的日光机场》、《失重岁月》、《城市碎片》等数部长篇小说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等),还出版有长篇社会学译著《人类行为》(中国社科出版社),曾获国家、省、市等多项文学奖项。2003年起,以“赫连勃勃大王”为笔名开始历史写作,有“中国互联网历史写作先行者”的荣称,对国内历史普及厥功甚伟。相继出版有长篇历史散文集《隐蔽的历史》、  《历史的人性》、  《华丽血时代》、《帝国的正午》、  《刀锋上的文明》、  《帝国如风》、《大明朝的另类史》、  《亡天下》、  《极乐诱惑》、  《铁血华年》(世界知识出版社、陕西师大出版社、同心出版社等)。香港中华书局出版有《历史长河的悲喜英雄》、《帝王将相的博弈真相》繁体字版。2008年年底,八卷本《赫连勃勃大王断代史文集》由华艺出版社出版。2009年,10卷本《赫连勃勃大王历史文集》在台湾由达观出版社出版。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历史作品,弘扬人间正气,洋溢着中华伟大民族主义的宏大情怀,不仅仅在国内诸多大型门户、社区网站受到数千万读者热捧,著名作家李国文、雷达、高洪波、蒋子龙、梁晓声、肖复兴、舒婷、叶延滨、林希等人,著名历史学家张鸣,沈渭滨、雷颐、王学泰、杨念群等人,也对其作品大加推崇。可称是国内极少同时受主流文学界、历史学界承认而又被大众读者认可的历史散文作家。

书籍目录

上卷·清朝覆亡的或然与必然  引  子火山口上的政权  第一章被刻意夸大的鸿沟    ——倍然激化的满汉矛盾  第二章  地方与中央的角力——立宪派与督抚们    在“民主”演练中的怨愤  第三章那只“看得见”的大手    ——北洋军事势力的抽心一剑  第四章离心离德的“长城”    ——新军的政治逸轨  第五章  “受迫害狂”的臆想    ——民族主义心理的“裂变”    第六章  民间力量暗流涌动——会党势力及“邪教”    对清政权的侵蚀  第七章  铁路,辗过大清帝国的心脏    ——四川保路大起义的发酵下卷·革命进行时  引  子早产的革命  第一章  暗夜沉沉血作灯    ——唐才常,新世纪率先倒下的英雄  第二章  赤血横流洗乾坤    ——史坚如、吴樾、徐锡麟的无悔青春  第三章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韶华时光汪精卫  第四章  一夫鸣枪三军皆反    ——辛亥首义之精彩华章  第五章  多米诺骨牌这样倒塌    ——辛亥革命长镜头  第六章  坐看中原鹿正肥    ——袁世凯出山  第七章  短暂的共和    ——昙花一现的南京“临时”政府  第八章  百劫山河乱愁叠——清朝的覆亡附卷·  附一启蒙者和国家主义者的悲剧    ——从端方和赵尔丰谈起  附二  国殇为鬼无新旧    ——从张振武看辛亥首义元勋们的下场  附三  辛亥革命大事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被刻意夸大的鸿沟  ——倍然激化的满汉矛盾  创刊于19世纪中期的美国《纽约时报》,在晚清那个时间段,对中国曾经进行了大篇幅报道。虽然其中不乏当时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偏见,但它也饶有兴趣地从美国人特有的视角,对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第一时间的感性化、真实化勾勒。其中,美国记者在1876年2月20日对国人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们从清国人那麻木、呆板的面孔上看不到任何的想象力。他们的面容,从未闪现出丝毫幻想的灵光。他们并非弱智,也不乏理性,但就是没有创造性。在人类智力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是世界上最教条、最刻板的人。个人如此,整个民族更是如此:冷漠,很难脱出既有的条条框框,缺乏进取心,厌恶一切创新和改革。  “汉民族的这种特性,就好像是与生俱来、深入骨髓的。(他们)实在不应该是这样啊!”  这段话最后的那句感慨,非常非常重要。  确实,具有数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汉民族,本来是个广富活力的、具有无限创造力的民族。一切的悲剧,都源自明朝覆亡的那一刻。  明朝一代,总体上讲,除了朱棣“靖难”篡位内战以及最后十几年内外交困大战的两个时期外,明朝二百多年间的对外武装冲突和境内离叛都不算严重,持续时间也不长。从“大局”上观察,明帝国社会大多时间段内,处于稳定和平稳发展之中。明朝中央政权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营积极有效,对内政令推行顺利,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传统方面极具总结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911,革命与宿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除了前半部分加了些理论的东西外,后半部分跟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完全一样的,说是新著,其实是新瓶旧酒。
  •   今年是辛亥100周年,对于辛亥革命不是很了解,故买之一书,看看不懂。前部分讲历史趋势,后部分讲10月10日之事,缺少历史的总体把握
  •   1911,革命与宿命,时也命也,令人感叹……
  •   老梅的历史散文值得一读
  •   好的书无论什么题材什么文笔都会给读者一定的启发,一定的感知,一定的认同,这本书就是这样的,框架完整,细节清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民国史。是本好书。
  •   很多新料。
  •   要以思考的眼光看待世界。
  •   书写的很好。多买了几本送朋友一起看。
  •   这本书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相关书籍也是纷纷出笼。先前读了偏自由主义的张鸣教授的《摇晃的中国》,又看到趋民族主义的梅毅的《1911,革命与宿命》也出版了。作为大王的忠实读者,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虽然觉得作者已经有了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著作《铁血华年》,要再有所突破不太容易。但是在网上看了《革命与宿命》的前部分内容,还是感觉不错的。只是网上的内容似乎不多,所以对作者这么快就能出书也惊讶了一下,其他的没多想。谁知拿到书,才发现事实并非我想的那样。

    翻开书,发现本书分上卷下卷,上卷基本上就是网上连载的内容,而下卷“革命进行时”的目录标题看着眼熟。仔细看了几页,发现其实就是《铁血华年》的内容,连点变化都没有。再看篇幅长度,上卷占了全书最多1/4的内容。也就是说,本书基本可以认为是《铁血华年》再版的时候加了点新内容,整成了一本“新书”来卖。顿时有一种坑爹的感觉。

    虽然是梅毅的老读者,但我还是要说,这种出书行为不厚道,非常不厚道。书要再版我没意见,还举双手欢迎。但是这种把老作品加上一点新内容,就包装成一本新书来卖的做法还是令人无语。这让买过《铁血华年》的读者情何以堪,难道要看新内容就必须再为老内容买一次单?至少,简介中应该说明一下本书的组成,可惜什么也没说。

    平心而论,本书上卷的内容还是很有启迪的。梅毅在秉持民族主义的基础上,对历史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进行了冷静思考,努力以自由意志和理性思考来充实民族主义,并对狭隘病态式民族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论述深度比起《铁血华年》更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感。然而,正因如此,在此之后硬生生加上《铁血》中的内容才更加令人啼笑皆非。其实,前部分内容太少不足以成书,完全可以理解。毕竟梅毅还有其他作品要赶,还要上《百家讲坛》。但是如果为此就用旧内容充数,那就令人不能接受了。难道就因为今年是辛亥百年,所以要等不及得赶这个趟儿?这样的应景之作,能不能打响“辛亥百年纪念第一枪”我不知道,但是肯定会让读者心里挨一枪,对作者先前辛苦建立起来的信誉也有不良影响。需知名声之类,从来都是积累困难而败坏容易。在这方面,大王还是应该谨慎处之才是。
  •   梅毅的历史散文基本买全了,从华丽血时代到辛亥革命那一枪,和以前的有些重复。不过,还可以,收藏起来。
  •   书有很大磨损!!!受伤。。。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