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谈国学

出版时间:2013-4  出版社:胡适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3-04出版)  作者:胡适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胡适谈国学》全面收录胡适先生最精华的国学经典论著,以独特的编排体例,结集胡适先生在国学不同侧面的经典文章,内容涉及诸子百家、文学、思想、历史等多个领域,让人们得以通过与以往不同的角度解读胡适。所录文章纵横捭阖,深入浅出,兼有针对性强,利于阅读,方便检索等特点。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胡适论述的时代背景和基本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必备的国学经典读本。《胡适谈国学》不仅表现了这位国学大师的精辟观点,更意在对大众普及胡适先生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最大限度地还原胡适先生的思想精华。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其一生著述丰富,在学术界影响极大。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早年留学美国,留学期间,便投稿《新青年》,倡导使用白话文,主张进行文学革新。回国后,他参与编辑《新青年》,反对封建伦理道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著名人物。胡适一生涉猎文学、哲学、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做过许多开拓性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等。

书籍目录

诸子百家儒教关于孔子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关于荀子儒教在汉代被确立为国教考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道家道家的来源与宗旨七十年的道家政治杂家与道家关于老子庄子哲学浅释汉初儒道之争思想谈谈中国思想史推论与思想春秋战国时代哲人思想的勃兴两汉魏晋的思想趋势文学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文学改良刍议谈谈《诗经》《红楼梦》考证(改定稿)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历史说史史学与证据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编后记

章节摘录

道家承认一个无为而无不为的天道,道是自然流动变迁的,故“无成势,无常形”。一切依着自然变迁的趋势,便是“因循”,便是守“时变”。时机未成熟,不能勉强,故“不为物先”。思想是生活种种的反响,社会上的病态需要医治,社会上的困难需要解决,思想却是对于一时代的问题有所解决。我尝说:“语言文字都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妙,便是文学。”我现在对于中国历史的看法,是从文学方法的,文学的名词方面的,是要把它当作英雄传,英雄诗,英雄歌,一幕英雄剧,而且是一幕英雄悲剧来看。谈谈中国思想史在三千年中间的中国思想史,我想可以寻出一点线索来,不管它是向左,向右,或是向前,向后。中国思想史如此多的材料,如没有线索,必定要散漫。我的见解也许有成见,可是研究了三十多年,也许可给诸位作一参考。简单说来,思想是生活种种的反响,社会上的病态需要医治,社会上的困难需要解决,思想却是对于一时代的问题有所解决。经济对思想的影响最大,尤其是在近两三百年来,经济极为重要。生活的方式,生产的方式,往往影响于思想。下面分三个时代来讲:第一个时代——从商末到周初。在这个时期里经济并不占重要地位,几百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和生产状态,并没有多大变迁,更无所谓产业革命。古代思想最重要的是政治和宗教。《史记》作者司马迁分古思想家为六派:即阴阳,道德,儒,墨,法,名等。但是这六派都是“皆务为治”,亦即怎样治理国家社会。廿九年来从发掘安阳商代文化,发现许多材料,可使我们了解古代政治和宗教的生活。那时的政治和宗教合在一起,且互为影响。他们的主要生活是祭祖,按照祖宗的生日排成祭日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在祭祀,那时的宗教以祖为本,而且是很浪费,很残忍,很不人道的宗教。人死之后,拿来殉葬的是宝贵的饰物和铜器等,牺牲品往往用到几十只甚至几百只牛羊,这是多么浪费!用“人”来祭祀,一为“殉”,即把死人所爱的人和死人埋葬在一起。一为“祭”,即以人作牺牲品来祭神,但多用俘虏。这又是多么残忍!由于这“宗教”的浪费和残忍,至少可以有一种反抗的批判的思想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四种思想的产生:第一点 人本主义。在公元前三世纪至六世纪,思想很发达,无论哪一派哪一家,其共同的一点是注意到“人”的社会,并且首创“不能治人,怎样祀神”的论调,讲所谓“治人之道”。第二点 自然主义。针对前时代反应而出的这种主义,是很重要的一点。“自”是“自己”,“然”是“如此”,所谓“自己如此”,亦即自己变成了自己。如乌龟变成乌龟,桃子变成桃子等。两千多年这“自己变成自己”的形质,形成中国思想上很大的潮流。如老庄的思想,即是含有这种思想。第三点 理智主义,那个时代如孔子所谓:“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便是说明个人须作学问,并且提倡教育的路,无论那时学派思想如何复杂,也都是重知识,所以说已走上了知识主义、理智主义的大路。第四点 自由思想。在若干国家对立时代,往往有思想的自由。那时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如《吕氏春秋》;亦有提倡民主革命的,如《孟子》。第二个时代——从汉到宋。这一时代发生了极新的问题,一是国家的统一,一是新宗教佛教的传入,而普遍全国。于是由此引起了两种思想,即:(一)在武力统一政治下,如何建立一文治政府,减低人民压迫;(二)如何挽救全国人民的宗教热。前者如何建设文治政府,遂产生了四种工具:第一个工具:建立文官考试制度,自汉武帝时开始,这制度一直发展到科举制度。第二个工具:汉武帝时设立太学,造就文官,至东汉时已有一万多太[一万多台]学生。第三个工具:建树成文法律,提倡法治。第四个工具:建设前一时代有同等权威而加强政治力量的经典,由此而断大案。至于后者如何挽救宗教热,则有两点:第一点,提倡自然主义,如王充以自然思想解释自然现象;第二点,提倡人本主义,如范缜以人和物体相等视,有物体才有精神,韩愈的倡“原道”,乃要人恢复到“古代之社会”。第三个时代——宋代以后。在这时代产生了理学,亦即要恢复到古代好的制度和好的思想,拿本位文化来抵制非本位文化。理学亦即为道学,相信自然界有一法则存在,并且有两条路:一是“敬”,一是“致知”。第一条路主敬,我们可以看出经过了一千多年,仍不免要受到宗教的影响。第二条路是致知,亦即扩展个人知识。天地之大,草木之微,其中皆存有一“理”在。在这七八百年当中。理学始终是走这两条路,并且也成了号称“中国的本位文化”。而“致知”更为“科学”的路,科学的“目标”。总括地说,在从前的时代,工具不够用,材料不够多。现在则以全世界为我们的材料,以全世界为我们的工具,以全世界为我们的参考,那么我相信有比较新的中国思想可以产生!

后记

胡适先生的著作有不同的版本传世,本书一律采用最原始的版本,以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著风貌。但原著中确系误写、错排的文字,则参照其他版本核校,予以改正。此外,由于本书收录的大都是胡适先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写成的著作,故而原作中有些文法和表达习惯与现今不同。在保留胡适先生著作原貌的同时,为方便读者,本书在不改动胡适先生原文的基础上按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以规范,现将规范之处简述于下:    1.将原作中所有当时的译名改为现今大众通晓的译名。如:将倍根改为培根,将加利莱改为伽利略,将亚刺伯改为阿拉伯等。    2.胡适先生的原作中多使用汉字数字(如公元前一三五年),亦有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如7月24日)。为符合现代阅读习惯,并为全书体例统一考虑,本书将原作中使用公元纪年的汉字数字统一改为阿拉伯数字,如将《儒教》一文中的“公元前二○○至一三五年”改为“公元前200-前135年”。同时还将文中原有的“西历”“西历纪元”等表达方式改为“公元”。    但原作中使用年号、庙号、谥号纪年的,保留不变。如《关于孔子》一文中“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仍保持原作风貌。    3.为使读者更为顺畅地阅读胡适先生的著作,本书将原作中容易引起读者疑惑的字词等,按照现代语言文字的通行标准,做了简单处理。主要有:    (1)按照现行规范,使用“的”“地”“得”三字。    (2)将原文中的“他”按照所指代对象的不同改为“他”“她”“它”。    (3)将原文中的语气助词“罢”改为“吧”。    (4)将表示疑问、反问或任意代指的“那”改为“哪”。    (5)将表示“写作”“当作”等意思的“做”改为“作”。    (6)将表示“穷尽”“极”等意思的“决”改为“绝”。    (7)将表示“只有”“仅有”等意思的“止”改为“只”。    本书收录了胡适先生最精华的国学经典论著,并以独特的编排体例结集胡适先生在国学不同侧面的经典文章,不仅是为了表现这位国学大师的精辟观点,更意在对大众普及胡适先生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试图让大众最大限度地了解、认知胡适先生的思想精华。本书在编校过程中力求谨慎精审,但受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仍不免有差误之处,敬希读者指正。

媒体关注与评论

胡适“心灵手敏”,其证明的方法“为后来的学者开无数法门”……他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个人。    ——蔡元培    “不在乎”这三个字正是胡适之先生高风亮节的注脚,是胡先生使我们最佩服最望风仰景、望尘莫及的地方……    ——林语堂    胡适是一位荷戟独彷徨的斗士。    ——鲁迅    我觉得不但我们这一代与上一代,就连大陆的下一代,尽管反胡适的时候许多青年不知道在反些什么,我想只要有心理学家研究所谓民族回忆这样东西,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不免联想到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摩西是被以色列人杀死的。事后他们讳言,年代久了又倒过来仍信封他。    ——张爱玲《忆胡适之》    在启蒙人物中,胡适是最稳健、最优秀、最高瞻远瞩、最具潜德幽光的哲人智者。宋朝朱熹有诗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胡适一生,可谓身体力行,因此他死后的遗产与遗爱,最令我们珍惜。    ——李敖

编辑推荐

《胡适谈国学》编辑推荐:国学大师经典论著:胡适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胡适谈国学》全面收录胡适先生最精华的国学经典论著。全新视角解读胡适:以独特的编排体例,结集胡适先生在国学不同侧面的经典文章,让人们得以通过与以往不同的角度解读胡适。文献价值与欣赏价值:《胡适谈国学》为读者更好地理解胡适论述的时代背景和基本思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参考,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欣赏价值,可以说是文学爱好者必备的国学经典读本。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内容涉及诸子百家、思想、文学及历史等多个领域,针对性强,利于阅读,方便检索。胡适经典收藏系列丛书:《胡适谈国学》与《胡适谈人生》《胡适谈佛》构成系列,无论是从选文还是编排体例,都意在打造系列经典,易收藏。

名人推荐

胡适“心灵手敏”,其证明的方法“为后来的学者开无数法门”……他是“旧学邃密”而且“新知深沉”的一个人。——蔡元培“不在乎”这三个字正是胡适之先生高风亮节的注脚,是胡先生使我们最佩服最望风仰景、望尘莫及的地方……——林语堂胡适是一位荷戟独彷徨的斗士。——鲁迅我觉得不但我们这一代与上一代,就连大陆的下一代,尽管反胡适的时候许多青年不知道在反些什么,我想只要有心理学家研究所谓民族回忆这样东西,像“五四”这样的经验是忘不了的,无论湮没多久也还是在思想背景里。……不免联想到弗洛伊德研究出来的,摩西是被以色列人杀死的。事后他们讳言,年代久了又倒过来仍信封他。——张爱玲《忆胡适之》在启蒙人物中,胡适是最稳健、最优秀、最高瞻远瞩、最具潜德幽光的哲人智者。宋朝朱熹有诗说:“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胡适一生,可谓身体力行,因此他死后的遗产与遗爱,最令我们珍惜。——李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胡适谈国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很喜欢国学,这本书很适合一个人静静地看。
  •   其学术论文、杂论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