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的思想与伦理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岩佐茂、俞可平、冯雷、 李欣荣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01出版)  作者:岩佐茂  页数:212  
Tag标签:无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按照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的国民总收入在1979年至2005年的26年间,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从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83956.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81元上升到2005年的14040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5年的3254.9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343.4元提高到2005年的10493元。中国人民正在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甜蜜果实:不消说早年曾被当作“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生活”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习以为常,而且私人汽车、花园别墅、出国旅游这些曾经谁都不敢奢望的生活对于不少人来说也已经成为现实。然而,好东西往往要付出代价。环境的破坏、生态的失衡、气候的变暖、资源的短缺等等,便是人类为现代化付出的沉重代价。中国人民在享受现代化建设甜蜜成果的同时,也正在饱尝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所带来的苦果。例如,我国城市的大气和水污染问题就十分严重。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七大水系近一半河段严重污染。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达1.3449亿吨,城市垃圾年产量达1.5亿吨,其中大多数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2005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只占4.2%。我国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或二氧化硫含量在全世界属最高之列,每年约有20万人因室外空气污染死亡,10万人因室内空气污染死亡,约1100万次急诊是由空气污染引起的。去年的松花江污染事件和今年的太湖蓝藻事件,更使国人惊愕不已。又如,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5年中国环境公报》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新增草地退化面积2万平方公里、土地“沙化”面积2460平方公里、土地“石化”面积2500平方公里。2005年,中国全海域发生赤潮82次,和2004年相比,有毒藻类引发的赤潮次数和面积大幅增加。再如,自然资源短缺并且开发利用不合理。水资源紧缺是我国最严重的资源危机,目前有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我国的人均耕地仅1.4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一半。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人均森林蓄积量为9.048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8。据估算,我国因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和废弃的土地近2亿亩,其中仅采矿破坏的土地约为9000万亩,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变大,每年有百万亩新增的废弃地得不到及时复垦。

内容概要

  《环境的思想与伦理》深入细致地分析了日本和世界主要国家(包括中国)环境保护的政策、经济、法律、社会、技术和思想。一般大众应采取的生活方式及公司企业在环保方面的应对策略。  与作者《环境的思想》相比,《环境的思想与伦理》更加深入,系统,思想更明确。

作者简介

作者:(日本)岩佐茂 译者:冯雷 李欣荣 尤维芬 丛书主编:俞可平岩佐茂,1946年出生,于北海道大学研究生院博士课程肄业。现任一桥大学社会学研究科教授。著作:《环境的思想与伦理》(甸报版2007年5月。中文版即将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唯物论与科学精神》(白石书店1983年版);《哲学的现实性》(有斐阁1986年版,合著):《人的生存与唯物史观》(青木书店1988年版);《黑格尔用语事典》(未来社1991年版,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诸方面》(创风社1992年版,合著):《环境的思想》(创风社1994年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2007年版)。

书籍目录

《生态文明系列丛书》总序中文版序言2010年出版序言绪论环境?还是经济?1.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共存2.可维持的发展3.与生态圈协调的经济活动4.迈向“环境的世纪”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破坏1.什么是环境破坏《寂静的春天》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圈的破坏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扰乱环境的物理性破坏和化学性破坏2.什么是我们应该保护的环境环境的定义环境的意义3.驾驭自然环境的可能性什么是环境管理“支配自然”的观念控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第二章 经济活动中的环境破坏1.近现代工业化造成的环境破坏文明和环境破坏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工业化日本的产业公害都市型公害的深刻化全球性环境问题034.2.废弃物造成的环境破坏不断增多的废弃物废弃物和市场原理3.农业的工业化造成的环境破坏“绿色革命”的失败化学肥料导致土壤劣化农药对健康造成的损害4.人工化学物质对健康造成的破坏食品安全性受到质疑泛滥的人工化学物质5.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破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源支撑近现代工业化的化石燃料核能发电能否成为替代性能源?第三章 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1.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性全球气候变暖的发展历程IPCC评价报告书和“危险水平”2.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论所唱的“反调”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怀疑论调CO2削减目标含糊不清布什政权和石油业界3.日本在削减CO2问题上所持的态度日本政府的举措日本经团联的自主措施后京都议定书第四章 重新审视循环型社会1.从大量废弃型社会走向循环型社会造成环境破坏的过剩消费社会作为大量循环浪费社会的循环型社会是抑制发生?还是抑制排放?2.立足于再利用思想的循环型社会何谓“废弃物等”——排放物和废弃物作为物质循环之一环的再利用可维持的循环型社会3.抑制发生和分类回收的视点零排放的对策零废弃的对策分类回收的标准4.再利用与市场机制再利用市场跨国的再利用再利用是万能的吗?5.扩大生产者责任的思想所谓扩大生产者责任变味了的扩大生产者责任所谓排出者责任第五章 环境保护的技术和体系1.依靠技术还是依靠社会体系改革日本是不是环保先进国?是单靠技术解决?还是结合社会体制改革?2.环境技术和市场原理技术从“硬途径”向“软途径”的转变费用对效果的问题为新环境技术市场化所作的努力市场原理的灵活运用需要反省的政府环境技术导向环境法规对环境技术的促进3.市场中的环境政策——从公害中得到的教训“防患于未然”总量限制的重要性污染者负担原则是环境规制?还是企业自行决定?作为综合性政策的环境政策……第六章 环境保护的生活方式第七章 环境保护的伦理学第八章 环境思想的多样性展开中文版后记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环境遭受破坏,其原因尽管复杂多样,但归根结底都是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忽视了自然条件所造成的。具体讲包括以下两点。(1)大规模、无序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2)环境污染造成的环境破坏。前者指环境的物理性破坏,后者指环境的化学性破坏。大规模开发是依靠机械设备来完成的。随着机械设备在技术水平上的不断提高,大规模开发也就愈演愈烈。即便我们事先做过环境评估,由于人类的认识水平有限,“往后和再往后”或“无法预测”的事态①依然会不断发生。因此,对于大规模的开发我们必须做到慎而又慎。然而,尽管我们明明知道开发会给自然生态系带来破坏,会使我们失去自然,却依然一意孤行。、这一事实不容否认。谈到环境污染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其中不乏包括有害物质疏于管理造成的泄漏、运输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以及农药散布等,但更多原因还在于废弃物的排放。工厂将未经过任何处理的煤烟、废水排放出来,造成大气、土壤和河流的污染,诱发了产业公害。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也可以归到废弃物我们来探讨一下女H何定义环境破坏问题中的“环境”概念。实际上,在什么才是我们必须要保护的环境这-点上存在意见分歧。环境可以定义为围绕主体存在的周围世界。主体既可以指人类也可以指每一个生物。在这类认识上不存在分歧。日语中的“环”以及德语中的Umweh(环境)一词的前缀mm都包含“围绕”的意思,英语中的environment(环境)这一名词也来自于动词environ(围绕)。将人类以及生物置于其中的周边环境,对于生物来说正是延续他们生命的基础所在。这就意味着生物的生存条件是由环境创造的。维系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于其中的生活环境,里边也包含了历史意义上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的构成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它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文化环境融汇而成的。

后记

我的基本观点是:所谓环境思想,就是为了环境保护应该怎样做的观点和理念。本书从这样的视点出发,一方面讨论了具体的环境问题,有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政策和制度建设以及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论述了探讨这些问题时应有的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在讨论环境保护的时候,经常出现“是环境优先,还是经济优先?”“是寄希望于环境技术提高,还是寄希望于环境保护的制度建设?”“是依靠个人的努力,还是依靠社会制度变革?”这样一些二选一式的议论。本书不采取这种非此即彼的立场。不过,即使不采取要么经济要么环境的立场,而是采取环境和经济兼顾的立场,仍然会出现实际上是“以经济为基轴、兼顾环境和经济”这样一种情况。因此,即使不是“二者择一”,而是“两者兼顾”,在这种情况下两者的结合方式及其内在关系究竟如何,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本书的着眼点。

编辑推荐

《环境的思想与伦理》:生态文明系列丛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环境的思想与伦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