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革命

出版时间:2011-10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美]埃德温•J.丁格尔(Edwin J.Dingle)  页数:220  译者:张建军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旨在介绍1911年10月发生在中国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那段人所共知的革命历史。由于成书非常仓促,读者很难指望从其中找到重要的政治意义。然而,在本书的讲述过程中,有着大量有价值的东西,涉及中国革命主义的新信息以及导致目前风起云涌的革命高潮的一些重大事件。虽然此次革命的重要性在目前尚难理解,但本书的写作,意在使那些不太了解中国的学者知道一些中国人生活中的动人之处。    革命爆发时,我正住在汉口。整个战争期间,我一直呆在汉口。当和谈会议在上海举行时,我离开了这个革命中心前往上海。我是革命领袖黎元洪将军的私人朋友,因此在那段时间里,我全时段地从政治幕后获得了大量独家新闻,这使我有可能写出发生在这个革命地区并明显影响这一地区的主要活动。恰在革命爆发前夕,我的一本书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书中包含着一些神奇的预言性话语,它给那些从未对中国政治进行过研究的读者提供了一个总的概念:当革命使数百万青年民众认清真相时,这个国家会是什么样子。    非常感谢《大陆日报》的编辑托斯·米拉德先生(Thos.F.Millard)所在办公室人员的热心帮助。因为他们容许我自由地采用那一时期该报的所有内容,书中的很多信息就是选自《大陆日报》,尽管其中的许多文章是我在战争进行期间为该报所撰,我在其后所写的许多东西亦来源于此。    特别感谢住在汉口的热威·伯纳德(Rev.Betnard),在本书准备阶段,他曾给我以不小帮助。以“一些革命因素”为题的一章,以及以“袁世凯”为标题的那一章,出自他笔下,本书中的许多图释也得益于他的精心搜集。真诚地感谢斯坦利·冯·波克斯(Stanley V.Boxer)先生,他为本书绘制了两幅地图的草稿,并为战场略图撰写了文字说明。    最后,为我自己说几句或许还算公道的话,由于不可避免的环境关系,本书公开出版上市之前,我无法得到出版商提供的校样。    埃德温·J.丁格尔    中国湖北汉口    1912年4月1日

内容概要

  该书英文原版出版的时间距辛亥革命爆发不到半年,旨在介绍1911年10月发生在中国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那段人所共知的革命历史。作者是一个外国人,对时局的实地观察真切而又准确。本书内容包括了武昌起义、南北双方在武汉的激烈争夺、上海和平会议、民国建立等重要事件,以及许多重要人物,书中有70余幅当时拍摄的照片,更增加了读者的现场感。全书既有作者本人对辛亥革命一些重要当事人的采访,又有作者对时局的观察与深层思考,同时,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层次的分析,更像是介于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之间的
“深度报道”。在本书的讲述过程中,有着大量有价值的东西,涉及关乎中国革命主义的新信息以及导致目前风起云涌的革命高潮的一些重大事件。

作者简介

  埃德温·J.丁格尔(Edwin
J.Dingle,1881—1972),中文名丁乐梅,出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1884年来到中国,在华生活多年,对中国有着很深的感情与了解,特别注意将中国的情况介绍给西方世界。
  辛亥革命爆发时,作为上海《大陆日报》的记者,丁格尔就住在汉口。他还是革命军领导人黎元洪的私人朋友。整个战争期间,他一直在汉口,目睹了革命发生初期的种种情况。南北和谈在上海举行时,他又去了上海、南京,接触过袁世凯的幕僚。他利用独特的身份,穿梭于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探寻政治幕后的消息,撰写了大量独家新闻。除此书外,他还著有《徒步穿越中国》、《我在西藏的生活》等著作。

书籍目录

战场略图
引言
第一章 黎元洪:他的新中国蓝图
第二章 冲突的开始
第三章 革命战争
第四章 十里铺的战斗
第五章 汉口大火
第六章 武昌的政治活动
第七章 黎元洪期望和平
第八章 外国人的危急处境
第九章 汉阳的陷落
第十章 伍廷芳向世界呼吁
第十一章 和谈会议——君主或共和
第十二章 孙逸仙归来
第十三章 袁世凯
第十四章 四川动乱
第十五章 一些革命因素
第十六章 结论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人们都承认,在北京政权中,具有强烈的个性和具有综合领导素质的那个人就是袁世凯。袁世凯在北京的第一个行动是精明的,但失败了。他那个打算调停各派势力的内阁实际上还未组成就解散了。连资政院也觉得自己除了只是举手通过一些决议外,并无任何权力。不过,几年前迅速罢免袁氏的摄政王被迫告退,成了这位内阁总理大臣对满人的第一个大胜利。12月8日的《大陆日报》很好地叙述了“告退”的经过——皇太后这道允许摄政王“告退”的秘而不宣的诏令,构成这场政治大动荡中所有事件里最有戏剧性的事件之一。它反映出改革势力在贬黜满人的计划中已经有了巨大进展。这件事除了它本身那实实在在、具体而重要的意义之外,还说明了促使摄政王退职的袁世凯和摄政王之间的关系另有一番意趣。如果总理大臣袁世凯隐藏着某种报复心理,当下必在幸灾乐祸,因为摄政王在短短三年前使袁氏丢官返籍,蒙受耻辱,如今袁完全战胜了对方。谁也不知道,至少谁也说不出这件大事是怎样促成的。可是,袁世凯似乎一直为此活动,时间长达好几个星期。他得到庆亲王奕助的鼎力支持。他们二人对摄政王本人和隆裕皇太后说,为了解决当前帝国的动乱局面,摄政王应当隐退。摄政王不甘心退让,但终于还是屈从了这一要求。从此,他完全退出了公众视野。袁世凯及其追随者和赞助者们希望,这一步骤会大大有利于朝廷,并有望与反叛者达成和解的可能。他们说,他们认为这会是事实。可是,其他人,尤其是一些外国人认为,这一步骤如同其他很多步骤一样,或许已经来得太迟;而且南方的骚乱分子会把这看成是朝廷方面软弱的征候,因而会鼓起勇气,继续作战。这些中国人说,事情不会如此。

后记

本译本实际上并非第一个中文译本,却是目前最完整也最忠实于原书的译本。    本译本的接手是因中国人民大学萧延中教授的引荐。当获悉莫世祥先生曾有摘译本(发表在《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七辑),2002年复有陈红民教授主持翻译的《辛亥革命目击记》(中国青年出版社)时,译者曾与出版社负责本书的贾宇琰先生谈过个中详情,贾先生在和出版社主编交流后仍决定重新组织翻译,这样,这本书的翻译工作就开始了。    在翻译过程中,我认真品读了原书两遍,即着手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不少专有名词和历史典故。为此,我查阅了黄光域先生编著的《近代中国专名翻译词典》和孙修福先生编著的《近代中国华洋译名大全》以及其他一些工具书,对当时的武汉及邻近地区的学校、机构等,进行了准确的对译。尽管作者曾指出,“由于不可避免的环境关系,本书公开出版上市之前,我无法得到出版商提供的校样”,实际上,全文并未因作者未来得及再校而出现文意含混之处。如果说有一丁点儿瑕疵,仅是七八处的文字略显粗糙,全部如下:    第151页(所指为原书,下同):hove to and cast anchor应为hove to cast anchor    第233页:hour应为honour    第270页:profered,应是proffered    第247页:nakimura,应是nakamura    第287页:antideluvianism应为antedeluvianjsm    第300页:sinking应为sinkiang    第345页:inate应为innate    需要指出的是,原书中脚注均标注为“木”。译者在翻译书稿时对某些地方标注了一些解释性脚注,为行文方便,将原注和译者注全部按顺序改为脚注。译者自认是本着认真的态度来完成本部译稿的,呈现在诸位读者面前的是一部最为符合作者本意的完整的译本,但因能力学识有限,内中势必还有一些不足,望有识者不吝指正。已经尽力的译者只想在此处说,这个译本终于可对得起丁格尔先生的在天英灵了。    在翻译过程中,得到本系同仁郭永胜、丁晓杰两位先生和韩澍同学的帮助,以及内蒙古图书馆忒莫勒先生的点拨。此外,还参考了莫世祥、陈红民先生的两个译本。在此一并谨表谢忱!     张建军    2011年9月19日正午

编辑推荐

《中国的革命1911-1912》:我是一个英国人,那时我一直在汉口。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将会怎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的革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此书为我的大学老师所译著作,翻译的水准还是很高的!我也很喜欢近代史,故而购此一本细细品读并留作纪念。
  •   还没阅读,应该不错
  •   一本译书,质量上乘,作为辛亥那一年的记录很多近距离的记录,了解当时人的思想,行动等都有很大的参考性
  •      你曾经注意到一个中国人在一般情况下损坏或者彻底破坏东西的速度吗?无论是在工厂里的技工,还是厨房里的厨师,抑或是在房子周围的男孩子,或者园丁、船夫、补锅匠或水手等,无法否认的是,中国人在破坏艺术乃至把一些东西彻底搞得不成样子方面,都是行家里手。人们不只在一个地区看见过,也不只在中国社会的一个阶层中看见过——在这个国家里和人民中间这是普遍的。当你横穿中国领土时,你会被一种特殊的方式打动,这种方式对你的触动远在其他任何东西之上。每件事物以这种方式进入一种相同的腐朽并且尚不至过于无用的状态。因此,在战争期间,中国人已经在告诉我们他们的天性是多么具有破坏性,他们在大肆打砸抢劫中是多么卑鄙。在汉口城周围,经历过大肆烧抢的街区绵延数英里,已感受不到丝毫苦痛。这就是这场可怕的内战导致的灾情的明证。
        来自北方的这群胜利者,如果能够稍作努力的话,他们本不应表现得如此之坏——这些话说得多余了。所有的残忍,所有以最粗野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无耻,所有的反复无常的毁坏,所有的偷盗行为,对纯洁少女的强奸,对幼小儿童的虐杀,对年轻姑娘的绑架,等等,都是北洋清军所为。他们全体对老百姓造成的所有压迫,都会载入史册,但都不配是任何文明国家的军队所为。我明白,在写作这部分时,我可以请求很多人站出来对我进行批评,但我不理解为什么那种事情会不让公众知道。中国正在一如既往地制造着口号,宣称自己正在和西方文明并行向前。中国宣称:她已经跳出了历史发展的旧式轨道;这个世界在当下可以自信地寻找一种东西,这种东西在历史上曾经使世界上各民族国家变得强大;自由和正义,以及其他目前还不能叫出名来的美德,存在于她当前进行的军事活动中。这场战争旨在反抗那些——就我们所能描述的——确实是在推进真正改革的人。但是,中国给我们的证据却是非常不充分的。
      
      
  •      该书英文原版出版的时间距辛亥革命爆发不到半年,旨在介绍1911年10月发生在中国武昌、汉口和汉阳三镇那段人所共知的革命历史。本书内容包括了武昌起义、南北双方在武汉的激烈争夺、上海和平会议、民国建立等重要事件,以及许多重要人物,书中有70余幅当时拍摄的照片,更增加了读者的现场感。全书既有作者本人对辛亥革命一些重要当事人的采访,又有作者对时局的观察与深层思考,同时,也对辛亥革命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层次的分析,更像是介于新闻报道与学术研究之间的“深度报道”。在本书的讲述过程中,有着大量有价值的东西,涉及关乎中国革命主义的新信息以及导致目前风起云涌的革命高潮的一些重大事件。
      
       辛亥革命爆发时,作为上海《大陆日报》的记者,丁格尔就住在汉口。他还是革命军领导人黎元洪的私人朋友。整个战争期间,他一直在汉口,目睹了革命发生初期的种种情况。他活跃在战场第一线,详细描述了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和保皇派的战争与和谈。当时,一战“绞肉机”还未发动,因此作者认为汉口战场的惨烈史无前例;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被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惨烈所震惊。即便是在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更多的也是异族之间的厮杀。对时局的实地观察真切而又准确。
      
       丁格尔在革命党人和北洋军的军营中,反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要杀中国人?没有什么人理会他这个问题。一方为了自由、民主中国的理想,一方为了剿清逆匪。在“道”面前,“命”,是无足轻重的。
        书中还详细录入了革命党人和北洋军——袁世凯——往来的信件全文,革命党人和大清皇帝告民众书。相比起来,大清皇帝的告革命党人和民众的告示,文才出色,措辞优雅,态度温和。可见,清廷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是文胆。告示中,清廷并未向革命党人那样,苛骂对方,反而对起义表达了理解之情,并希望革命党人与清廷和谈,将来组成反对党,参加政府建设。可惜,这样的温和宽容,来得太迟太迟。而另一厢,革命党与北洋军作战的残酷,也使得温和终究只是文字上的。于是记者以为:中国人是最奇怪的民族,最擅于借立约来拖延时间。他说的对,辛亥时是这样,三十多年后的1945又何尝不是。
      
        清军占领汉口后,大火焚城,汉口成了现代版的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大火熊熊,在租界里看到这一景象的人,与在火中的人,同样受着煎熬,虽然程度不同、痛苦不同。
      
        在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宏大意义下,汉口所经历的浴血奋战和残酷,往往被忽略了。在缺乏音频设备的时代,战地记者的笔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当时的血腥混战,为那些像荒草一样无声死去的百姓,记上一笔。
      
      
      
  •       此书作者是当年的英国战地记者,活跃在战场第一线,详细描述了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党和保皇派的战争与和谈。当时,一战“绞肉机”还未发动,因此作者认为汉口战场的惨烈史无前例;也可能是因为作者被中国人杀中国人的惨烈所震惊。即便是在后来的两次世界大战,更多的也是异族之间的厮杀。
        这个记者——一个外国人——在革命党人和北洋军的军营中,反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人要杀中国人?没有什么人理会他这个问题。一方为了自由、民主中国的理想,一方为了剿清逆匪。在“道”面前,“命”,是无足轻重的。
        书中还详细录入了革命党人和北洋军——袁世凯——往来的信件全文,革命党人和大清皇帝告民众书。相比起来,大清皇帝的告革命党人和民众的告示,文才出色,措辞优雅,态度温和。可见,清廷什么都缺,唯一不缺的是文胆。告示中,清廷并未向革命党人那样,苛骂对方,反而对起义表达了理解之情,并希望革命党人与清廷和谈,将来组成反对党,参加政府建设。可惜,这样的温和宽容,来得太迟太迟。而另一厢,革命党与北洋军作战的残酷,也使得温和终究只是文字上的。于是记者以为:中国人是最奇怪的民族,最擅于借立约来拖延时间。他说的对,辛亥时是这样,三十多年后的1945又何尝不是。
        清军占领汉口后,大火焚城,汉口成了现代版的所多玛城和蛾摩拉城。大火熊熊,在租界里看到这一景象的人,与在火中的人,同样受着煎熬,虽然程度不同、痛苦不同。
        在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的宏大意义下,汉口所经历的浴血奋战和残酷,往往被忽略了。在缺乏音频设备的时代,战地记者的笔为我们生动展现了当时的血腥混战,为那些像荒草一样无声死去的百姓,记上一笔。
      
  •      这本书翻译的并不轻松。首先是历史典故的引证问题,原作者在本书中充分展现了其知识的广博,书中出现的大量史事,都被运用穿插那么得恰到好处,使得这本书并非只是一部观察记录。翻译作品为保持作者原意,在这个方面都尽可能做了认真的注释。其次,该书还利用权威工具书,对于当时的人名、地名以及军事术语等进行了准确的翻译,使原作品尽量保持了它的原味,只是换成了当下中国人可接受的口味。先前读过许多中文翻译作品,往往感觉语句拗口,这个译本则通俗许多。
       丁格尔是很有勇气的,敢于冲到江中游,甚至在与喋喋不休地希望增加劳务费的船工讨价还价之时,仍没忘记自己的记录工作,随时可能遭遇流弹袭击而葬身鱼腹。他的努力为我们今天以这种方式观察武昌革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为此,我希望每位读此书的人,都应对这位洋人怀有一份敬意!
       丁格尔对于史事的判断,对于中国各方政治势力在时代鼎革之际的种种表现,都尽量呈现。他对于黎元洪表现出罕见的夸赞,把黎元洪的照片放作为全书第一幅。在我看来,这种夸赞是有其道理的,固然黎元洪在民初政治风波中站在革命党的对立面,但在当时那个风口浪尖,又有哪个现实的政治家不为自己后路着想呢?毕竟黎元洪坚持到清帝退位,这种坚持,是与一旦革命失败后所极可能面对的来自朝廷的惩处力度是成正比的。
       正如译者虚心指出,该译本并非首个译本,但确实最完整的最忠实原著的译本!编辑的功力也深,版式很特别新颖,图中照片是其他中译本中最清楚的。手拿着书,感觉很不错!
      
  •     他们结束了一个王朝,却未能马上给中国一个新的未来。
      他们的勇敢让外国人折服,却只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而已。
      中国人,1911—1912年的那代中国人,有的去思考,有的在叹息,有的正逃命,还有很多始终不明白为何要经历这般岁月?
      一个外国人,穿梭在炮弹、双方军营、普通百姓之间,带着自己的良心、钢笔、照相机,为我们再现了那个令人匪夷所思却终报以一声叹息的革命现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