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逻辑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作者:刘超  页数:284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06&ZD034)之阶段性研究成果。本书共五章节,内容包括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存在的弊端分析、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弊端的原因分析、环境侵权救济的机制诉求、环境侵权救济的诉讼机制、环境侵权救济的非诉机制。本书给供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刘超,1980年出生,湖北省武穴市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2003年)、法学硕士(2006年)、法学博士(2009年),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研究人员(2011年)。2009年8月起在华侨大学法学院担任讲师,致力于环境法学和环境民法学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等研究项目七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熏大项目等十余项。出版专著一部:《环境法的人性化与人性化的环境法》(2010年),合著三部,在《现代法学》、《法学评论》、《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有数篇论文被转载和获奖。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存在的弊端分析
 第一节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
 第二节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诉讼机制弊端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非诉机制弊端的实证分析
第二章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弊端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利益表达上的片面
 第二节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行为规制上的疏漏
 第三节 现行环境侵权救济机制价值选择上的偏差
第三章 环境侵权救济的机制诉求
 第一节 环境侵权纠纷中权利冲突的特殊性
 第二节 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纠纷解决本质
 第三节 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内在诉求
 第四节 环境侵权救济机制的重构——诉讼机制与非诉机制的综合
第四章 环境侵权救济的诉讼机制
 第一节 专门环境诉讼机制构建——以贵阳市和清镇市环保法庭为分析样本
 第二节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以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为考察重心
 第三节 环境政策再界定对环境侵权救济诉讼机制实施的影响
第五章 环境侵权救济的非诉机制
 第一节 环境侵权救济非诉机制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诉求
 第二节 环境仲裁理论展开与程序设计
 第三节 环境调解的理论基础与程序设计——以环境行政调解为考察中心
 第四节 环境谈判的理论依据与机制实效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三)环境政策的再界定对环境侵权诉讼机制实施的具体影响  所谓环境政策的再界定,是指地方政府在执行环境政策之前,必须对国家宏观环境政策进行再次界定。也就是说,对决策中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进行细化,制定出具体的操作细则。地方政府对于国家宏观环境政策的再界定的过程和结果,对环境侵权诉讼机制的实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影响。  诉讼机制是典型的规范性纠纷解决方式。在各种环境纠纷解决和环境侵权救济的程序中,法院作为诉讼程序中的纠纷解决者来解决环境纠纷、救济受到侵害的环境权利,其地位无疑是最高的,效力无疑是最权威的,是对于环境侵权纠纷的终局性解决程序。所以,诉讼机制中有严格的程序性规定,也正是由于其存在的这些特征,使得诉讼机制在解决环境纠纷、救济环境侵权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受到环境政策再界定的影响。  1.司法权的性质决定了环境诉讼机制实施难免受到环境政策再界定的影响。就诉讼机制的原理来说,环境侵权诉讼作为一种社会机制和权利行使方式,其基本功能在于“定分止争”,其直接功能是解决环境纠纷,调整环境利益之间以及环境利益与其他类型的利益之间的冲突,保护社会主体的合法的环境权益,这既是诉讼最古老也是其最重要的功能。环境侵权诉讼机制的建立是实体环境权利实现的根本保障。  但是,从我国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和环境权利体系来考察,我国现行的环境权利体系并不明确而具体,环境权仍处在法定化的过程之中,其内涵和外延还不确定。因此,当环境侵权诉讼机制启动时,由于其启动机制必须是以实体环境权利受到侵犯为前提,在实体环境权利体系构建存在粗略、模糊和空白状态的情况下,如何启动环境侵权诉讼机制,该机制能否发挥其在环境侵权救济中的具体作用,必将受到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实体环境权利体系难以清晰地成为环境侵权诉讼机制依凭的实体环境权利基础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对于国家宏观环境政策的再界定必将影响到地方法院和法官在审理环境侵权案件时自由裁量的价值偏向。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问题与逻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中一些观点值得学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