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0-8  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立华,潘艳艳 主编  页数:178  

内容概要

本书选取了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另外还有《楚辞》、《老子》、《庄子》、《战国策》、《史记》等文化典籍的名句名段。通过对这些经典名句的学习,可加强学生的品德教育及时中华文明、民族文化等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书籍目录

大学 延伸阅读1《大学》简介 延伸阅读2作为经典的《大学》及其当代价值中庸 延伸阅读浅论孔子的中庸思想及其处世原则论语 道德修养类 为人处世类  延伸阅读杨伯峻谈《论语》孟子 延伸阅读经书浅谈。孟子尚书 延伸阅读工上古历史文献的宝库——《尚书》 延伸阅读2《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礼记 延伸阅读谈《礼记》易经 延伸阅读经典常谈。《周易》第二诗经 延伸阅读工《诗经》简介 延伸阅读2《诗经》的特色和影响 ……春秋老子庄子史记战国策离骚国家领导人在讲话和演讲中所引用的经典名句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中庸的原则  孔子中庸的原则是礼和义。孔子提倡“礼之用,和为贵”。而且“和”必须“以礼节之”,否则也是不行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凡事都要做得恰到好处,才是可贵的。过去圣明君主治理国家,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大事小事都做到恰当。孔子还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这就是说君子对天下的事情,没规定要怎么干,也没规定不要怎么干,合于义的就去做。他还用礼义制约诸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役。”孔子并没有明确讲中庸以礼义为原则,但荀子作了说明:“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曷为中?日礼义是也。”(《荀子t儒效》)  四、中庸之道之难行的原因  孔子以礼义为原则,提倡以中庸之道处世,但他自己也在《论语》中指出“民鲜能久矣”。只有尧舜和颜回被孔子赞赏过能行中庸之道也。中庸之道是很难做到的,子日,“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第九章》)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俸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容易做到。”为什么中庸之道难以做到呢?子日:“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第四章》)这就是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饮水进食,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那么舜为什么能做到中庸之道呢?子日:“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