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匡小平 主编  页数:390  

内容概要

  本书以市场为分析起点,结合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与我国财政学理论分析公认的“理论基础-支出-收入-管理与政策”框架,着重分析与介绍了财政领域内的经典理论,如政府与市场理论、财政职能理论、公共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分权理论、国债理论、预算理论、财政平衡理论、财政政策理论等,并在相关理论中适当吸收与反映了部分前沿研究内容与成果,对大部分内容都在中国背景下对具体理论加以分析与运用,修订版中尤其注意财政学本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社会经济热点问题及财政问题的能力。
  本书既可以满足教育部规定的财政学作为经济管理类八大核心课程之一的教学需要,同时又可以满足实践工作者对财政学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还可供研究人员参阅。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论
 1.1财政现象及财政的定义
 1.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中国财政理论发展简介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2章 政府活动的经济基础与规模
 2.1效率与公平
 2.2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2.3政府活动的范围、规模与目标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3章 财政职能
 3.1资源配置职能
 3.2收入分配职能
 3.3经济稳定职能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4章 公共品及其供需均衡
 4.1公共品的定义与特征
 4.2纯公共品的供需均衡
 4.3混合公共品供需均衡
 4.4公共品的提供方式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5章 外部性及其矫正
 5.1外部性的含义、类别及本质
 5.2外部性的经济影响
 5.3外部性矫正的现有手段及其比较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6章 公共选择理论
 6.1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6.2个人公共品偏好的表露机制
 6.3政治均衡与投票规则
 6.4政党、利益集团、官僚及寻租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7章 财政支出一般理论
 7.1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
 7.2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
 7.3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理论解释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8章 购买性支出
 8.1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
 8.2教育支出和科技支出
 8.3医疗卫生支出
 8.4投资性支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9章 转移性支出
 9.1社会保障支出
 9.2财政补贴
 9.3税收支出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0章 财政收入一般理论
 10.1财政收入的原则与类别
 10.2财政收入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1章 税收原理
 11.1税收的基本概念
 11.2课税原则与最适课税
 11.3税收的经济效应
 11.4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的均衡分析
 11.5税收制度构成要素与税收分类
 11.6税收制度的发展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2章 政府收费与公共定价
 12.1政府收费的基础理论
 12.2公共定价的基本方法
 12.3政府规制理论与政府收费管理
 12.4我国的税费改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3章 公债
 13.1公债基础理论
 13.2公债风险管理
 13.3公债运行管理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4章 政府预算及其管理
 14.1政府预算概述
 14.2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决算
 14.3预算效率与我国预算管理改革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5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及其财政管理体制
 15.1财政分权与政府间财政关系
 15.2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15.3预算管理体制及其在我国的运行发展
 15.4政府间的财政竞争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6章 财政政策
 16.1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
 16.2财政政策的传导与宏观经济
 16.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16.4我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第17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
 17.1财政的国际支出协调
 17.2国际税收协调
 本章小结
 思考题
 进一步阅读材料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建国以来的财政理论从1924年陈启修编写《财政学总论》开始到1949年,我国财政学基本处于引入、编译、学习西方财政学的阶段,也没有完整的财政学体系。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财政学随着社会制度的变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理论建国初期,占主流地位的是引自前苏联的财政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货币关系论。这一理论认为财政所反映的经济关系是由于货币的使用而产生的,社会主义财政就是通过货币表现出来的价值分配关系。这一观点虽然正确地指出了财政与国家的内在联系’,但它把企业财务和银行信贷都包括了起来,混淆了财政、财务、价格等范畴,模糊了财政研究的特定对象。所以,即使在“中苏蜜月”时期,我国仍然有许多人提出质疑。“国家分配论”就是在这些观点的论战中,由于其自身的逻辑说明力,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赞同而成为主流学派的。(2)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理论这一阶段大致以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的1956年为开端,到改革开放开始的1978年而结束。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家分配论。这一理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国家的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形成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财政的本质特征是财政分配与国家之间的本质联系。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在财政分配过程中,国家同有关方面(如阶层、集团、企业、部门、单位、个人等)构成矛盾的两方,而国家属于起主导作用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家是一切财政活动的决策者和组织者,各阶层、集团、企业、部门、单位、个人等只能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的被动地位。财政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在公有制条件下,国家可以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及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这双重权力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分配主要以无偿分配为主。财政在参与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

编辑推荐

《财政学(第2版)》是高等学校经济与工商管理系列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财政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条)

 
 

  •   财政学专业必修的课。
  •   快递很给力啊
  •   内容挺充实的,对财政学感兴趣的人来说是一本好书。
  •   学习用书,学校规定教材
  •   复试的时候考的这本书,个人感觉比陈共的那本要难点,讲的比较深,但有些地方没讲清楚,有些图是错的,还有些地方逻辑有点问题。
  •   内容挺丰富的,就是书发过来有点脏
  •   教材用书 质量还行 发货挺及时
  •   这是我们学校的教材,买来上课用的
  •   书很实在,纸张不错。
  •   虽然是正版,但纸好像有点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