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的不宽容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作者:(美)卡森(D.A.Carson)  译者:李晋,马丽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宽容”正在西方社会占据至高地:如果有人胆敢挑战“宽容”,会被认为是野蛮和愚蠢的。但是,在《宽容的不宽容》一书中,卡森所要做的正是在质疑“宽容”(或者说至少是西方人当下所理解的“宽容”)。
卡森追溯了近些年我们所理解的“宽容”经历了怎样一种微妙但却剧烈的转变——从为维护持不同信仰者之权利而提出的一种“旧宽容观”,到认为所有信仰都是同样合理正确的另一种“新宽容观”。他回顾这一转变的历史,并讨论了此变化对今日文化的意义,特别是对民主、善与恶之讨论和基督教真理宣称的意义。
据此,卡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宽容观”对社会具有危险性,也会让人的知性衰弱;不仅如此,这种“新宽容观”实际上将人引向一种对所有持守自己信仰者的真正的不宽容。在本书中他引用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论证这一观点,这些例子有时会让人发笑,有时却也让人热血沸腾。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卡森(D.A.CARSON) 译者:李晋 马丽  卡森(D.A.CARSON),卡森是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的新约研究教授,他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主攻新约。卡森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圣经神学、历史上的耶稣、后现代主义、多元主义、希腊文法、约翰神学、保罗神学以及苦难和罪恶诸问题。他写作并编撰了超过50多本书,包括《约翰福音注释》《21世纪新约导论》《认识苦难的奥秘》《重访基督与文化》等等。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引言:不断改变中的“宽容” 第二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三章 宽容的历史之始末 第四章 比前后不一更差 第五章 教会与基督教真理之辩 第六章 还是有恶的存在 第七章 宽容、民主和多数主义 第八章 前路:十言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他说,同样的,真正信仰的智慧的珍珠也掉进了这个暂时世界的黑暗中,而每一种信仰的信奉者都相信只有他们找到了这颗珍珠。但人能宣称的(也是所有教主可以回应的),只是这样:一些信仰认为,他们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自己手中的就是那颗真的珍珠,但最终的真相是无法在这个世界显明的。 这样的故事情节又来了:有一颗宝贵的珍珠,但只有一颗。在这样的叙述之中,黎明的光会显明那些石头的原貌。 不过,尽管莱辛的比喻充满了概念上的毛病,可以理解它对当时的读者产生了怎样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也在今日我们这个后现代的世界继续引起读者的共鸣。 但是,莱辛的比喻在某一个方面却并不像现代的。密尔和莱辛都认同存在客观真理(不管怎样,还是至少有一个魔戒存在的!),但他们理性化兼世俗化的假设,使得他们推及一点:至少在一些领域中,真理是不能被找到的。你可以认为某样事物是真的,然后为之辩护;但如果一个人不能顺应符合公共科学的验证标准,来证明这件事物的确是真的,那最智慧的立场就莫过于善意的宽容了。 换而言之,根据旧的宽容观,要么真理既是客观的、可以被认知的,那发现真理的最佳方法就是大胆地宽容那些持不同意见者,因为真理迟早会胜出;要么,既然真理可以在一些领域里被认知,也可能不在另外一些领域里,那么,最智慧、最少恶意的方法,就是在对我们自身局限的优先性认识上,建立一种善意的宽容。相比之下,新的宽容观认为,没有一种观点是排他性地正确的。有些强烈的观点,只是对某种特定现实的版本的强烈偏好而已,而每种版本的现实都是同样正确的。莱辛希望人们可以宽容,因为在他看来,我们不能确定哪一枚戒指才是真正的魔戒(但他也没有否认的确存在一枚魔戒)。对宽容的一种新路径认为,所有的戒指都具有同样的魔力。这意味着,要做到宽容,不是指我们不能搞清楚哪一枚戒指是有魔力的,也不是指宽容是找出哪一枚戒指才是有魔力的最佳方法。相反地,这种宽容的意思是,既然所有戒指都同样具有魔力(或没有魔力),那如果要指出其中任何一枚只是一个没有魔力的赝品,这样做是不负责任的。我们必须宽容,并不是因为我们无法辨别几条道路中孰对孰错,而是因为所有的路径都是同等正确的。

编辑推荐

《宽容的不宽容》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名人推荐

没有什么比一种让所有确信都消失的“宽容”更加不宽容的了。卡森深刻地阐明了曾经被定义为尊重他人持不同观点之权利的“宽容”,是怎样变体为一种认为没有人该持确信的普遍观点。这一转变的后果是对圣经真理的挑战,需要有人用符合圣经的内容来回应之,而这也正是卡森所做的。在这个过程中,他给出了一个公正社会中真宽容的圣经基础,也阐明了那种模糊宽容观所不可避免带来的暴政之危害。人如果不留意听他的观点,就会进大一个噩梦式的世界,在那里,人要去发现真理的热心会被另一种狂热取代,那是一种不让任何人宣称任何事是真实的狂热。 ——布莱思·查普尔(Bryan Chapell),圣路易斯,圣约神学院院长 可悲的是,人们关于基督教的辩论已经从“这是不是真的”转到“这会不会冒犯人”上了。圣经确定地告诉我们,福音的信息一定是会冒犯人的,尽管传福音的人应该是满有爱心的。卡森在这本书中熟练地完成了一项重要事工,可以帮助基督教界的领袖们理解,如何在一个日益宽容基督教信仰之外的任何事物的文化中把持正确的方向。 ——马克·德里斯克(Mark Dniscoll),西雅图,马尔斯希尔Mars Hm)教会 真宽容的意思是认真对待我们所深信的,因为理解我们之间存在差异,这实际上就是一大进步了。宽容并非不能与确信兼容,也并非不能与想要说服他人的愿望同时存在。卡森在回应当下问题时指出,真宽容在今天已经不太能被人们容忍了。他热切恳求人们回到一种更古老的宽容观,他坚持认为,人们之间存在完全不同的观点,与人们接受所有观点都是同样合理的,这两者之间是截然不同的。 ——米歇尔·克洛马提(Micheal Gromartie),华盛顿,伦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宽容的不宽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书的内容首先从新旧宽容观的区别展开。作者指出,旧的宽容观认为存在绝对的真理和追求真理的正确道路,但允许其他人对于追求真理道路的选择,提出不同意见。而新的宽容观则认为没有唯一的真理或不在乎有没有唯一的真理,要求人们接受每种意见本身都是正确的。两种论点的根本分歧在于:旧宽容基于“共同的善”,首先承认真理的存在,并认为值得寻找正确的道路去探求。新宽容已经变得不相信一切,包括绝对真理的存在,不再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陷入全面的相对主义,貌似“宽容”成为最高的价值观,实则是反价值的。现在的美国社会表现出这样的趋势:“新宽容观”将自己视为一种自身就带有中立性的,不受任何民族的、道德的或宗教思想体系的影响,但这是站不住脚的。实际上,它仍把一些文化中庞大的结构引入其中,强加在那些不认同他们的人身上,“不宽容”被当做打击不同意见的终极武器,被打上“不宽容”标签的个人或团体被剥夺了为自己观点解释、辩论的资格。这比理论的先后不一致性的危害更甚。《宽容的不宽容》是美国基督教神学学者卡森的作品,卡森立足于基督徒的明确立场,表达了自己的宽容观,对我确实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我更愿意接受“旧的宽容观”,并展开更多的思考。对于顺从和认同不存在宽容的问题,宽容就是对于不顺从的忍受,但不代表认同。提出宽容观念的首先会是大背景下的...少数群体,宽容观念被接受则由于少数群体发展壮大后,权力意识形态的妥协和再利用。宽容的外在实现,基于神权与世俗权力的分割,包含于圣经中的思想:“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忠于自身信仰的底限是共存,基于终极信仰的辩论必须存在。但只限于对思想领域和行为方式的公开争论,在不危及他人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前提(法治的前提)下,不允许使用强制手段限制个人的活动自由,更不能进行人身迫害和消灭。宽容的态度只能是对于真实事物的一种社会性的回应,而不是对于任何未知事物的承诺。任何将自身标榜为始终保持宽容一切态度的话语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宽容只是爱的一部分,彻底的“宽容”实际上是不在乎,对于自己真正爱的人不会完全纵容,也会有要求、约束和争论,没有绝对的中立立场。放弃真理价值的判断,将失去道德的框架,社会存在的基石也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标准,谁也不能接受批评。看似人人平等,但可追求的只剩世俗的权力,最终极权与专制必将产生。 阅读更多 ›
  •   1、版式:排版和印刷质量还算可以2、翻译:烂,我怀疑译者有的时候根本就没看懂原文,就那么直通通译出来了。希望了解这本书的朋友可以等一段时间,看有没有较好的译本出来。3、内容:首先,作者是美国三一福音神学院的新约研究教授,所以他的论述有很多地方涉及宗教文化(第5、7、8章几乎完全是在阐述自己的宗教观念),我不太喜欢这一点。其次,个人并不很赞同作者的观点,因为作者笔下的“新宽容观”应该算是一种绝对的思想钳制(以一种思想为标准,与标准不同的都是错误的,并且声称它们不应该存在),而非“宽容”。“所有世界观都同样有价值,所有立场都同样成立,所有观点都没有对错、善恶之分。如果你对它的这种姿态皱一下眉头,它会纵身跳到最高道德的审判席上,宣布你是不宽容的”。我想,这么狭隘的观念,是不会成为西方社会主流思想的。实际上,作者在批判新宽容观的同时,自己也堕入了“不宽容”的陷阱:他认为媒体对官员的不宽容言论(官员认为应该禁止同性恋,而媒体指责官员过于狭隘,说他对同性恋的态度是一种不宽容)是一种不宽容;那么,根据作者自己的判断标准,在他批判媒体言论的时候,同样也犯了不宽容的毛病。(这样的例子在书里面俯拾皆是)我始终认为,对某种观点的讨论,如果不预设立场的话,是不应该有宽容和不宽容之分的。理由正是作者所极力批判的“...道德相对主义”(P140)——不承认真理、至善的存在,或者说承认它们存在,但认为它们是无法被完全描述和认知的。在相对主义的立场上,我觉得宽容观或许是这个样子的:真理与至善是适合所有时间和空间的一个颠扑不破的道德目的,对它们的描述与认知依赖于人类不断增长的知识,而人类知识的增长又是无法用科学手段准确预测的。人们对真理与至善的各种描述,终究是不完整的。对无法被完整描述和认知的东西,你不能贸然说它是真的,也无法证明它是假的。所以,为了更好地认知真理与至善,人们应该对他们持有同等的宽容态度(而不是作者所说的那样,认为他们具有同等的价值)。由此看来,新旧宽容观的区别仅在于新宽容观的支持者拒绝持有一个明晰的立场,这是作者所不能容忍的。不过,作者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相对主义拒绝承认罪与邪恶(也就是说拒绝持有一种鲜明的立场),所以它永远不能有力地与罪和邪恶抗争。 阅读更多 ›
  •   值得一看,卡森的书~~~~~~~~~~
  •   真是现在的社会越来越相对了,很多事情本来可能在常人看来可以忍受或者是极其新鲜的,确实在一遍一遍貌似合理的亵渎绝对的真理。
  •   希望这本书能解决我的困惑。
  •   真心不错!亚马逊上的书值得购买
  •   宽容的不宽容,首先题目就很有意思,为什么宽容会不宽容,其本质是相对主义,宣称没有绝对的真理,仿佛这一点就是绝对的真理一样,书中有很多的案例,作者以扎实的信仰、思考的深邃可以帮我们看到这个时代宽容的的本质和特点
  •   帮别人买的书,内容不清楚,
  •   一个提倡宽容的人,对于另一个提倡不宽容的人,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如果前者禁止后者发表其观点,那恰恰就是不宽容。——这就是宽容的不宽容。作者的观点,还要更进一步:宽容,分两种:其一,旧的宽容观,指我相信我掌握了真理,因此,我反对你的谬误。... 阅读更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