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作者:钱宏  页数:344  字数:388000  

内容概要

《中国:共生崛起》主要探索时代主题——从“中国向何处去?”到“
中国何以处世?”;从“韬光养晦”到“坦诚担当”;从“选择复制”到“ 整合超越”;从“私民差序共同体”到“公民社会共生体”;从“工业社会
”到“前生态社会”的转换,为处于文明转型和历史大变局前夜的中国与世界,聚集新的智慧,寻求新的动力机制,形成新的人类共生场,从而创建一个共生世界!因而,我们的目标是:重塑中国国家形象,并成为走向共生的全球化模范国度。
《中国:共生崛起》由钱宏编写。

作者简介

钱宏,1953年生人,无党派人士、“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称“战略思想家”。年方15就去种田做农民(后期转知青身份)11年,而后由小学到大专教书育人又10年,做记者、编辑20余年。1970年代涉足中医药、马恩列斯毛、鲁迅和哲学;1980年代做思维科学和政治经济文化研究;90年代走进历史,主持国家九五计划重点项目《国学大师丛书》(1990-1997),作《重写近代诸子春秋》,出版28卷本,并获国家图书奖,同期完成自己的哲学背景主义基础建构,并获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00年始进入最前卫的《潮流生活》,担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编审。钱宏为凤凰新媒体首席评论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欧社会论坛首席顾问、中国学商会慧馆思想导师、《改革内参》高层报告特约研究员。出版专著六部,并被中国现代文学馆、俄罗斯圣彼得堡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收藏。译作二部。钱宏自称是一个除了思想,几乎一无所有的极其平凡的人,但毕生的梦想,是创办一所大学——一所能够实行开放全人格教育、博雅通识教育和身心灵健康教育的综合性大学。钱宏发愿致力于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改善和提高身心灵健康;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公权组织,臻趋善政与良治之正果。

书籍目录

一 问题:破解世纪难题
》》》减速,设若“保5连续十年,天不会掉下来”,中国最应当做什么
》》》超越之路:从第五波改革论争看中国未来十年的改良愿景
》》》张香帅做的三件事影响了中国一百年
》》》中国确乎在拯救世界,中国人拿什么拯救自己——谁在消费“中国模式”,谁在为且将继续为“中国模式”埋单
》》》中国官员有精神、有气派——请先解“中国模式的萧何等式定律”
》》》应对十大挑战,激活制度资源,从价值观入手——读《世界大趋势与未来1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
》》》中国人应有“大战略思维”
二 背景主义:思维方式变革与哲学方法
》》》追寻可能的世界
》》》背景主义如是说:文化危机说到底是哲学危机
》》》我们从何而来:关于文化战略的哲学追问
》》》共生场——行将来临的革命
三 共生主义:价值取向变革与历史伦理观
》》》论共生的智慧
》》》全生态社会建设论——关于“共生主义理念”的说明
》》》“共生儒学”论——从二人世界观到仨人世界观
》》》从“改造世界”到“善待他者”——关于共生主义的对话
》》》民生、官生协同生,是谓共生——在《改革内参》高层报告首次特约专家、研究员座谈会上的发言
四 以社会建设为中心
》》》中华民族百年不渝的主题流变
》》》还原历史和思想理论的真实、鲜活与美感——读《凝聚在伟大旗帜下》
》》》国民事权大如天——“全面补好工商文明的课,稳健走上生态文明的路”
》》》以社会建设为中心重建有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民共生体——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的落脚点应是社会

标准化、格式化,是工商文明拓展生产产能与提升人类生活格调的通则,但带来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时代呼唤将共生法则引入经济学,改变经济学思维方式构建全生态社会经济体系。克服中国普遍存在的政府性“公权私用”的诸多“短期行为”,超越“中国模式的萧何等式定律:三个硬道理×三大优势禀赋×四大成本代价=中国官员(政府)比较优势之本×腐败罪恶之本×五大红利(非可持续)”。
》》》共生新思维——富阳人的伟大创举
》》》中国全面改革的关键:创建以民生质量为核心的GDE评价体系——读《第二次革命:全球100名专家献策中国改革》

》》》时代呼唤中国经济学——将共生法则引入经济学基础,建构全生态社会经济体系的尝试(Holo?eco?socio?economic?systems?Theory)
六 世界政治新格局
》》》迎接世界社会共生主义时代
》》》请用“共生世界”为“无核世界”导航——共生世界=(减排+简约)×(无核+互联)×(反恐+善待)
》》》何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良知、文明、共生:中国特色全球新思维
七 对内行自律共生大政
》》》善政与良治之基:发动良知、发现良心、发挥良能——读《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图文全本》有感
》》》钱宏在DC:和解共生与中国再造——兼议改良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十六个切入点
》》》中国社会的自组织力——中国农民与中国特色
》》》中国意识形态空位期各派人士影响力分析与平行四边形理论及中国的未来
八 对外树善待负责形象
》》》Graceman:造个英语单词,带着微笑走来
》》》我们需要有灵魂的精英和自处高贵的优雅气度
》》》世风:由末法时代走向共生——从五个人五句话及五个注定,到良知、文明、共生
九 重建中华价值范式
》》》为提高中国人思想力水平作出独特贡献
》》》重写近代诸子春秋
》》》重建大中华价值范式——从云杉先生“文化三自论”说开去
》》》共生十诫(A DECALOGUE by SYMBIOSIS)
》》》对内行自律共生大政,对外树善待负责形象——《走向共生》(Toward Symbiosis)发刊词
附录:专家学者推介语与博客读者留言
一、专家学者推介语
二、博客读者留言
后记

章节摘录

  导读共生崛起释义  简单释义  一位才华横溢的博友问笔者,能不能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来告诉大家,什么是“共生法则”、“共生关系”、“共生智慧”、“共生价值观”?  笔者说,共生是指不同主体各得其所的状态。因而共生是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一个最基本的简单常识。说白了,共生就是“自己活得好,也让别人活得好”。罗素《西方哲学史》的译者何兆武先生曾提到一句短语:liveandletlive,也是这个意思。更通俗点儿说,就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持续),“小众乐乐,不如大众乐乐”(更可持续)。  所以,共生就是生态文明条件下的天下(社会)襄安、襄宜、襄帮之道;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共生率程度越高,该国家或地区的组织管控成本就越低。共生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健康、简约(低碳)、高尚、可持续幸福而富有尊严的全新生活方式,即:“共生主义生活方式”。  哲学释义  当人们意识到,并开始谋求自身利益(“自己活得好”)时,自由主义就成为人们的处世哲学;而当人们同时意识到,并承认他人、他者也拥有这与生俱来的权利(“也让别人活得好”)时,平等主义就成为人们的处世哲学。  当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同时成为所有人的处世哲学时,每个人的自由就成为一切人自由的必要条件;每个人的平等就成为一切人平等的充分条件;而尊严主义、幸福主义就随之成为人们的处世哲学,于是乎,每个人的尊严、幸福也就成为一切人富有尊严、幸福的充要条件——这就是迄今为止,人类智慧能够达到的最高伦理境界和最大价值诉求。而能够体现这种最高伦理境界和最大价值诉求的处世哲学,笔者以为,就是共生主义,或共生学说(symbiosistheory),而全球化、信息化、生态化运动的出现,总体上也趋于共生主义。  笔者坚信,中国的“厚德”、“天道”,以及“上天有好生之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的古老智慧,或者说宇宙演化的法则,是能量转换的自组织;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就是生命自组织智慧能量的自由有序释放。  正如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一样,达到“众乐乐”、“大众乐乐”的目的,远不只是个道德的问题,而是世界、民族、国家、历史、社会、新的文明形态获得能量,即普遍动力——每一个人的生命自组织力——充要条件,如今已是一种时代最强音。共生哲学并不排斥激励性的竞争、竞艺、创优,更不是对人类游戏规则(games)的取消。共生,是保持、发扬、获得个性(多元—多边—多彩)、差异性(生物—文化—文明多样性)、优越性的激励、互助、相长。因而共生,从思维方式上,将过去的二元对立逻辑(A即B,或非A即B),跃迁到三元全息思维;从伦理关系上,将传统的仁人(你、我)世界,跃迁到现当代的仨人(我、你、他)世界;从价值取向上,将过去的平面线性展开,跃迁到立体网络互动,通过丰富或拉开个体、族群价值诉求差异、需求差异建立丰富多彩的生命共生体、社会共生体,实现互助、互信、互联与协同、协熵、协和,达到共生的效果与目的。  所以,共生是法则、是关系、是智慧、是价值观。  善政、良治之基  爱因斯坦说过:“你不能用跟造成问题的思维相同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所以,当代中国人必须在思维方式上超越“阶级分析”、“主义之争”与“东西之辩”。  中国人,在经历了“向苏联和向美国两个一边倒”的碎片化思维方式之历史演变和现实积淀后,笔者祝愿当下中国,官商学媒各界每一个有权、有势、有钱、有知,一句话,每一个有影响力的、组织的和非组织的国民,都懂得一点儿“共生法则”、“共生关系”、“共生智慧”、“共生价值观”:用全民共生价值观为一切硬道理导航。  搁置阶级分析、主义划线和东西之辩的意识形态纠结,超越“左”、中、右、主流、非主流的政治划界争端,以便“对内实现全社会大和解,对外树立魅力大国形象”,轻装上阵,去“全面补好工商文明的课,稳健走上生态文明的路”,一切为了人民优雅从容而正常地休养生息,从而率先在全球普及一种健康、简约(低碳)、高尚、可持续幸福而富有尊严的共生主义生活方式。  在当下,特别是要去真诚实行中国人率先全球提出来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地努力使之上升为中国的最大国策,积极主动扶持社会成长,广泛建立健全的以“公民共生体”(Civilsymbiosome)为崭新内涵的社会组织形式——可演化为“城乡共生体”、“工农共生体”、“社区共生体”、“区域共生体”、“跨界共生体”、“跨国共生体”、“全球共生体”。开创中国特色的“善政”与“良治”。  无论何种文明形态背景,公民共生体实现率与国民休养生息的优雅从容度,呈正比例关系;公民共生体实现率与社会管控成本,呈反比例关系。因此,保持国家永续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健全有序的社会自组织;引领世界协和相安的价值基础,是生态文明的公民共生力。  循此思路,中国社会真正的变革与转型就开始起步了!  超越之路:共生崛起的中国梦  任何文明形态都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关系价值准则以及相应工艺系统的表征。  就政治这一单项工艺而言,相对于封建、专制、极权(专政)的工艺系统,恩格斯晚年已经敏锐地指出:“老的政党注定要灭亡,老的套语变得没有意义了,老的口号已被推翻,老的万应灵药已经失效了。各个阶级有思想的人,开始看到必须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只能是走向民主制的道路。”  然而今天,21世纪第一个10年也已经过去,人类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和平与发展,中国与世界在工商文明之路上,取得了空前经济科技成就的同时,由于化石能源危机、核子生化对抗、信息爆炸和超限战而出现全球性“增长的极限”、“对抗的极限”、“施恶的极限”三大极限;由于世界变小、变平,而出现的原子化社会(非亲情、非熟人社会)的极度发展,加上政党政治越来越呈现出“假公权以营私”的利益集团倾向,致使市场失灵(如单纯资本创新导致金融危机)、政府失灵(如财政过度聚敛导致与民争利的国家公权、公正、公信危机)、道德失灵(如市场与政府行为机会主义导致社会诚信危机)之“三重失灵”崭露头角——其表征为群体事件剧增、精神病患者剧增、青壮年精子数量锐减,财政收入增长率与国民收入增长率剪刀差拉大。于是,无论是共产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或纳粹德国的国家社会主义模式,还是民主社会主义(欧洲)模式或人民资本主义(美国)模式,都先后遭受了、遭受着且继续遭受工商文明内在的极限。因此,过去一个世纪形成的政党、套语、口号、万应灵药再次遭受了、遭受着同样的失效命运,各国政客、各学界大腕、社会各阶层有思想的人们开始看到并重新定位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关系价值准则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以开辟一条通往新的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的超越之路——亦即从支配垄断(关系)走向共生(关系)。  如果中国人能较快、较顺畅地理顺自己的内部事务,避免比“市场滞胀”更可怕的“政府赤胀”,超越“泛中等收入陷阱”、“泛产业化陷阱”、“丘陵山地人口大国城市化陷阱”、“外贸型制造业陷阱”四大陷阱,克服官员“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种危险,力求达到“官生”、“民生”协同生之共生效应,回归全民优雅从容而正常地休养生息的生活常态;如果中国注定要在全球化背景中重新崛起,成为继罗马帝国、大英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后,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国家,那么,中国带给当今世界的,绝不再是以军事强权、政治强权和经济强权为先导的文化,而必是一种更加上进、更具兼容、更有德行而富于良知、文明、共生的普世福音——一种健康、简约(低碳)、高尚、可持续幸福而富有尊严的共生主义生活方式在全球的普及!  基于此,我们需要重塑中国国家形象,整合超越西方语境的现代、后现代、后工业社会和工商文明,“以社会建设为中心”带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当代性”、“前生态社会”、“全生态共生社会建设”之全球语境,成为走向共生的全球化模范国度。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