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号外.贰.影响中国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新星  作者:新京报传媒研究院  页数:290  
Tag标签:无  

前言

论“持久战”    戴自更    一、关于新京报    去年年底开始,我就想着怎么来纪念报社成立八周年,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新京报传媒研究院,目的是总结过去八年的经验,展示成绩、鼓舞士气,同时给新京报人一个抒发情感、规划未来的机会。当初定的方案是出一套书,包括:新京报八年来刊登的重要报道,传媒界著名学者对新京报的研究文章,本报有关人员阐述办报理念、营销理念和实战案例,本报员工八年的工作、生活记忆。后来在一次讨论会上,同事问应该给这套书取个什么名字,我脱口而出,叫“论持久战”——八年,正好是打一场抗日战争的时间。大家都笑了。    不过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在内部会议上,我曾经说过,新京报能够存在,本身就是个奇迹,能做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更是个奇迹,毕竟它有着特立独行的“不合时宜”,因此办这张报纸真的如同打一场持久战,并且是每天都在发生的战争。不仅做新闻像打仗,内心矛盾的交织更像打仗,在我,包括很多新京报人,总纠结于:是遵循新闻规律还是屈从利益集团,是坚持新闻理想还是得罪广告客户,是执着新闻人的良知还是向人情社会妥协……八年来,我们有过无奈,有过失落,但更多的是在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打着持久战。    八年前,有许多人预言新京报不可能成功。他们说北京报业市场已经饱和,没有机会了;他们说新京报会水土不服,在现实环境下是死路一条;他们说新京报只是小报,办一份与首都地位相称的报纸纯属痴人说梦;他们说新京报的版面架构有致命缺点,不可能熬过第一个冬天。但是在他们的猜疑中,新京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着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如今无论社会影响力还是经营业绩,新京报已是北京地区同类媒体之首,并连续两年被权威研究机构评为引导舆论热点的主要媒体,与国内最大的通讯社和最大的门户网站并驾齐驱。    新京报的成功是遵循新闻规律的成功。新京报的最高标准,也是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尽可能真实报道,尽可能说真话”。这有两层意思:一是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是真实的,是经过充分求证还原的,刊登的评论是理性的,是基于基本常识的;二是要“尽可能”地把稿件发出来,在现有体制框架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在判断不会带来重大风险的前提下,让稿件见报。凭借扎实的调查、客观的报道、理性的评论、贴近民生的服务意识和矢志不渝的创新激情,新京报赢得了读者的认可和赞赏。    新京报的成功是坚持文化品位的成功。新京报始终保持“有尊严的报格”。作为媒体,我们一向坚持独立自主的办报理念,就算是“工具”,’也是维护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为某地、某人服务的“工具”;其次,新京报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坚守法治精神、人文情怀,遵从进步的、美好的价值取向。第三;新京报的报纸形态是有内涵的而不是肤浅的,是高雅的而不是媚俗的,是适合阅读的而不是为难读者的。    新京报的成功还是自由创新的成功。新京报发轫于《南方都市报》,但又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改良。在借鉴传统都市报和传统党报优势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走第三条道路”的办报理念。新京报重视对现实的批判,更强调报纸的责任,重视对权力的制衡,更强调秩序的重建。新京报有着较为广泛的、专注于新闻本身的自由,在理念一致的前提下,具有较大的新闻操作空间。在新京报,没有不能报道的新闻,只有不会报道的记者。    二、关于新京报人    我曾在很多场合形容过新京报人:“他们是可爱的自我完美主义者,对生命、对生活、对事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张扬个性,但是协作互助;他们挥洒激情,但是恪守责任;他们筚路蓝缕,但也乐天向上。他们纯粹如永不长大的孩子,深刻如度尽劫波的智者。他们有诗人的情怀,学者的专注,僧徒的虔诚,也有政治家的敏感。”在我眼中,新京报人好像就是作为真正意义的新闻人而存在的。    新京报人简单,他们不需要知道社会潜规则,唯一要面对的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新京报人正直,他们可以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用拐弯抹角小心谨慎;新京报人职业,无论什么情况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放在首位;新京报人充满激情,他们觉得一个新闻人活着的意义,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真实地报道这个世界,并推动其不断进步。    是新京报的制度和文化铸成了新京报人。新京报是个充斥民主精神的地方,上到总编,下到记者编辑,只有岗位不同,没有人格高低,在新京报永远是对事不对人。这里没有拉帮结派,没有阿谀奉迎,没有整人搞事,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无事生非,没有文山会海,特别是不会在业务上逼着大家去做不想做的、违背职业准则的事情。新京报有清晰的制度规范,但没有违背人性的人身约束,大家相处的基本准则就在于价值观的趋同。当然即便如此,也不是所有人都满足,他们可能有更理想化的期望,甚至要突破“报社共同利益’’的底线,那就只能合则留,不合则去。    八年来,新京报的人走了一茬又来一茬,差不多有上万人来来去去。以前我也曾为此叹息,但现在已经看淡很多。因为文化在,报纸的灵魂就在,变的是面孔;不变的是精神。退一步说,即使报纸没了,那些在新京报呆过的人,不是依然带着新京报的烙印吗?9月初,报社有些变故,一些从新京报出去的人夤夜从千里之外赶来探问究竟,让我深为感动。我说过,新京报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或军营,能够永久相处固然最好,但人总在进步,新京报不可能为所有人提供更高的职位,何况外面的世界也很精彩,我唯一希望的就是,曾经的新京报人,是带着美好、带着充实、带着感情离开的。    新京报的民主氛围和新京报人的职业感,是这份报纸能够有今天成就的一大原因。很多时候,为了一篇稿子的刊发,我和王跃春等人要没完没了地挨批评,而我们很少跟记者说,甚至也不会跟中层说,为什么?就因为记者、编辑、中层都各司其职,写稿、编稿、内容核实是他们的事情,但发不发稿、发多大篇幅、会不会有风险,是我们的事情。常常是我们一边为一篇很有影响力但被有关部门批评的稿件写检讨,一边还要在报社内部肯定这篇稿件采编人员的职业精神。新京报培养了一大批名记者,在他们最有影响力的稿件背后,往往有我们一干人的检讨,甚至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这是我们应该担当的职责。为此,我也常想起鲁迅的话:“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这八年,我能起到的作用就是一柄雨伞,或一块铺路石。    三、感谢的话    借此机会,我要感谢为新京报的创办和发展付出心血、做出贡献的人。    程益中,新京报首任总编辑,他是新京报文化的奠基人之一。尽管与新京报相处的日子只有几个月,但他在推动南方与光明合作、选派和培训团队、确立新京报报纸形态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他是一个有才华、有激情、有领导力的人,也是一个有原则也懂合作的人。    喻华峰,新京报首任总经理,他是新京报经营的奠基人之一。最初合作办报方案,就是我跟他在一个咖啡厅达成的。他是个务实的、顾大局的人。新京报的经营人才大多是他带出来的,经营模式也基本沿袭《南方都市报》的模式。让我感动的是,在他身陷囹圄的时候,依然让人带来有关市场经营的建议。    还有杨斌、韩文前、王跃春、孙献涛、孙雪东、李多钰、郑万洪、罗旭、迟宇宙等,他们是新京报第一任班子成员,他们都有才华,都很职业,都很真诚,都很正派。新京报有句广告词,叫做“做什么事情很重要,与什么人一起做事更重要”。现在我还是很诧异,怎么会有这么多优秀的新闻人集中在一起办一份报纸。记得那时有点事就开会,无论夜里还是周末,从没人缺席。对有关报社的任何事情,大家都当仁不让,由于个性都强,甚至争得不可开交,但丝毫不会影响彼此的感情。八年来,他们有人出去创业,有人另谋高就,也有人坚守至今,但大家对新京报的支持、关心、爱护一如既往,因为这里留有他们的智慧、心血、理想,有他们可歌可泣的经历。    还要感谢曾经在新京报工作过的所有新京报人。白手起家,从头开始,那种艰难困苦、难堪境遇,只有亲自经历过才知道,可以说是新京报人的青春、热血和必胜的信念,支撑新京报走过八年,走向荣光。他们是最值得骄傲的,也是新京报的价值所在。    还要感谢《光明日报》的袁志发、苟天林、胡占凡三位总编辑,和薛昌词、赵德润、李春林、刘伟等编委。他们有的是创办这份报纸的直接决策人,有的为这份报纸承担了很大的压力,有的为报纸的生存委曲求全。感谢《南方日报》范以锦、杨兴锋两位社长,和王春芙、张东明、钟广明等社委。他们在新京报创办的关键时期调动很多人力和资金,给予了决定性的支持,在后来外部环境不如意的情况下,依然义无反顾地信任新京报、扶持新京报。最后要感谢主管单位的有关领导。在新京报有些成绩的时候,他们总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新京报出现问题、受到批评的时候,他们多以一个读者的身份给予善意和帮助,没有他们,也不会有新京报的今天。    四、关于丛书    由于各种原因,这套书最后只有四本,少了有关介绍本报经营的那本。现有的四本大致内容如下:    一是《写在新闻纸背面》,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讲“新京报是一张怎样的报纸”,以访谈的形式,由报社评论、时政、经济、文娱、消费、视觉等各板块的负责人来谈相关的内容特色和采编经验。后半部分讲“新京报何以成为这样的报纸”,由多位对传媒业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采用一定的方法论,通过对新京报及“新京报现象”的解剖式观察,形成更有普遍意义的报业指导理论。    二是《影响中国》,这本书希望说明“新京报有怎样的影响力”,影响力体现在我们八年来倾尽心力制作的许多堪称经典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曾经引发广泛的社会反响,曾经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曾经见证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甚至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的社会进程。    三是《闻道》,展示“新京报做了怎样的报道”。我们每年都会在报社内部评选年度新闻奖,这些获奖作品既凝聚了新京报编辑记者的聪明才智,也基本可以代表中国都市报媒体的最高职业水准。    第四本书叫做《从光明项到幸福大街》,这个需要稍稍解释一下:新京报创办初期的办公场所,是在光明日报社的老办公楼顶上,所以俗称“光明顶”。“幸福大街”则是现在新京报社所在地。八年间,有一万多名员工在光明顶和幸福大街奋斗过、成长过,希望以此书记录他们的故事,记住“新京报有一群怎样的人”——他们一起成就了这张报纸的光荣与梦想。    最后要感谢武云溥和张寒。我因为忙,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接受他们的访谈,但他们查阅了很多材料,不仅写得很认真,而且写得很准确,不失为本报优秀记者的名头。    2011年11月8日    (作者为新京报社长、总编辑、新京报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内容概要

新号外系列的第二部,深度报道背后的故事,属于阅后即焚类……
8年,成就一份风行京城的权威大报,它的深度报道经常是中央高层决策时候的案头参考,它的时评经常是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这里有熊培云、杨东平、薛涌,还有公众关注、民生诉求,这里有王小山、洪振快、加藤嘉一,还有酣畅点评、讲史论剑,这里有程益中、杨斌、迟宇宙、阿乙、潘采夫、绿茶,还有深度报道、书评周刊……
如今,“新号外”将新京报8年来的辛酸、汗水、成功、喜悦、期望……纸上集结,新京报,为什么是新京报?
我们的纸里,永远包着我们的火。

作者简介

新京报传媒研究院,是新京报社成立的从事传媒研究机构,由本社一线传媒业者与外聘专家组成。

书籍目录

2003.11-2004.11
2004.11-2005.11
2005.11-2006.11
2006.11-2007.11
2007.11-2008.11
2008-11.2009.11
2009.11-2010.11
2010.11-2011.11

章节摘录

杨新海案:直抵现场满足民众知情权    闾  宏    2003年11月21日,新京报诞生第十一天。    北京人正怀着各种目的,持续关注着这张“另类”报纸。    在古都北京,它打破了报业的各种常规。    当时,人们习惯五毛钱买份报纸,它却定价一块;人们能承受一份报纸三十二个版的容量,它每天则厚达八十个版;人们还满足于翻阅报纸短讯时,它却每天用四个版做评论,再用更多的版面,去做深度报道。    “字太小”、“新闻太长”、“看着累”……一系列负面评论在市场上响起,但奇怪的是,人们并没有停止购买这个“另类”。那些“长篇累牍”的深度新闻,不断在人群中引起震动。    从“SARS后骨坏死”到“产粮基地调查”,得到的反馈是:“我真的被震撼了”,“这样精心的策划”,“文字很精巧”。    那年的11月21日,韩福东在寒冷的北京街头,买了份新京报。他当时是《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正要奔赴河北采访杨新海杀人案。他打开新京报,看了当天的核心报道,马上给编辑部打电话,“我想我不用去了,新京报已经报道了,三个版,关于杨新海的汤汤水水都报了。”    杨新海,一个河南农民,三年杀了六十七个人,震惊全国。    如今来看这篇报道,可以提出诸多不足。但在当时,许多媒体还没习惯用手中的话语权,去打破自我设限的报道禁忌,新京报却已突破层层信息封锁,直抵大案现场。    “都市报这一市场化媒体的出现,很大程度满足了老百姓的知情权。”时任新京报中国新闻部副主编的李列说。新京报想要做的是,政府知道的,百姓也有权知道。    线索来自“光明顶”    最初,杨新海案的新闻源头,出现在互联网上。    2003年11月14日,新京报创刊第四天。中国新闻编辑宋书良在网上浏览新闻,不稳定的电力供应,让他头痛不已。而因创刊条件简陋,网络也时断时续,打开一个电子邮件往往需要十几分钟。    大多数新京报员工不在意这些。他们不在意大楼里墙灰脱落,多处漏水;不在意数十人用一部电话;甚至不在意挤在过道里办公。许多人沉浸在理想主义氛围中。他们还把这样的办公场所称之为“光明顶”,因为当时的新京报位于光明日报社一栋老楼的顶层。    宋书良终于上了网,看到一篇四百字的消息,说杨新海特大杀人案已被河北沧州警方告破。消息来源《燕赵都市报》。他向时任中国新闻部主编陈志华报了选题。    陈志华,当时还是一个二十八岁的小伙子,个子瘦小,留着平头,蓄着胡子。他通常说话简短,直击要害。他新闻经验丰富,还写过小说,曾供职《南方都市报》任深度报道编辑。    他很清楚杨新海案背后的新闻价值。他也知道,其他媒体都会热衷此类题材,所以迅速突破是成败关键。    那天,太阳还未落山,一名记者己在赶赴沧州的路上。    首“战”副局长遭遇失败    被派出的记者叫刘炳路。统计学毕业的他,因为和新闻的某种因缘,放弃了去海关工作的机会。如今,他已是新京报编委兼深度报道部主编。他至今还记得创刊初期,那种狂热工作的情景。    忘我投入,是新京报的一个特征,也是理想主义的鲜明符号。    时任中国新闻部副主编李列,经常凌晨三点,将记者从睡梦中叫醒,安排出差,然后和部门编辑一同回家。还有记者为了完成选题,索性带着牙刷牙膏,在办公室安营扎寨。    刘炳路是一名以高效著称的记者。    在高速公路上,刘炳路己拨通了《燕赵都市报》记者的电话。他大学毕业后,曾在那家报社有过短暂的工作经历。但得到的消息,却令人沮丧:当地已禁止对此案报道。    刘炳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完成第一篇报道。    在这一天半里,他经历迷惘、焦躁、绝望,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他还要经受斗智斗勇中的挫败,以及真相可望不可即的勾引,最后才是柳暗花明的狂喜。    对杨新海案,虽然当时的媒体己有四百字的报道。但报道中,没有提及抓捕地点、被谁抓获、行动由哪级公安部门执行、被关押何处等信息,更没有关于杨新海作案的任何细节。也就是说,刘炳路只知道沧州警方破获此案,此外,一无所知。P3-5

编辑推荐

《新号外》是一套传媒业界和新闻院校师生必读的经验之书,也是普通百姓窥探“舆论喉舌”、“刀锋舞者”生存状态的揭秘之书。    新京报经典报道精选集,回顾改变中国社会进程的大事件;新京报获奖作品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深度访问,第一流的专家学者阵容。理论和实践结合详解新京报内容特色和采编经验。    这不是枯燥费解的教科书,而是兼具专业精神和阅读趣味的特色书。本书为《影响中国》,由新京报传媒研究院编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号外.贰.影响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新京报8年来的重要作品,还不错
  •   认真学一学此书,对提高新闻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   新京报就是品牌。就是购买此书的理由。
  •   此系列一共四本,还有一本没出,其他都买了。
  •   集体购买的,很不错
  •   帮同事买的,评价不错。还会再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