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出版时间:2012-3-5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作者:[美]薛龙  页数:304  译者:路克利  
Tag标签:无  

前言

路克利先生是费正清中心的访问学者,我很荣幸能在他翻译本书的工作中与他合作。他的翻译精确妥帖,我很高兴能与中国及整个汉语世界中的学术同仁共同分享这一成果。我要感谢费正清中心的学者,谢谢他们首肯本书中译本的出版。我同样感谢新星出版社承担本书中译本的出版发行。    中国历史内容丰富、充满活力,对人类文明贡献良多。我的中国同仁满怀热情地从事着这方面的研究。现在,我也欢迎他们来了解一下费正清中心的历史。    2011年6月

内容概要

  本书是2005年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成立50周年纪念项目之一,是对费正清中心50年间的发展和学术史的全面记录。本书通过文本研究和人物采访两种形式,以费正清中心成立以来十任主任的任期为线索,通过把握中心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学术事件,构建费正清中心学术发展史。
  费正清中心作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最为卓著的现代中国研究机构,其学术发展史对广大现代中国研究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系统地披露了大量珍贵的学术文本信息和第一手访谈材料,对中国学者了解1950年代至今的国际现代中国研究的整体情况和前沿进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可谓该领域的必读案头书。
  在这本书中,薛龙教授以娴熟的文笔讲述了费正清中心的历史。这段历史中折射出美国和世界范围内中国研究领域的学术发展史。它反映了 美国国内有关冷战的争论、由越战激发出的情绪、早年与中国台湾紧密的学术联系、1972年以后与中国大陆的学术合作的逐步恢复,以及过去五十多年费正清中心在大中华研究领域的学术盛况。

作者简介

  薛龙(Ronald
Suleski)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代中国史研究专家,主要从事对中国东北(满洲)的研究。他曾旅居东京多年,并在亚洲各地旅行,曾担任费正清中心助理主任。现为波士顿萨福克大学罗森伯格东亚研究所主任。
  2003年,薛龙(Ronald
Suleski,1974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加入费正清中心,担任助理主任。从1980到1997年,薛龙在东京生活,在那里他说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并担任了一个国际出版项目的主管。他的工作是管理专门出版英文期刊和参考书的出版商在亚洲各地的市场。因为这项工作,薛龙经常要在东亚各地旅行,拜访散布于东亚各地的业务代表办公室。对于像他这样对中国文化、朝鲜文化和日本文化都很感兴趣的人而言,这种旅行也是一项福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他最早在阿灵顿德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任教;决定重返学术界后,他于1997年回到美国。从那时起,他就一直呆在哈佛大学。他最近的著作《中国军阀时代的文治政府:传统、现代化与满洲》2002年由朗格出版社出版。该书重新探讨了二战前中国在满洲的政治经济活动,提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正处在军阀混战中,但是满洲地区仍然有着惊人的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书籍目录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五十年史中文版序言(柯伟林)
中文版自序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五十年史英文版序言(马若德)
英文版自序
缩略语
引言
第一章 费正清(中心创立者和第一任主任)时期(1955~1973)
 中国经济和政治研究项目(1955~1957)
 东亚中心(1957~1961)
 敦斯特街l6号的办公室
 东亚研究中心(1961~1977)
 培养学生和师资
 迁入柯立芝楼
 越战风云中的哈佛
第二章 傅高义主任时期(1 973~1975,第一任期)
 费正清中心图书馆
 赖世和日本研究所
 珀金斯代理主任时期(1975~1976)
第三章 霍夫亨兹主任时期(1 976~1 979)
 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1977至今)
第四章 孔飞力主任时期(1 980~1986)
 韩国研究所
 费正清中心的博士后项目
 哈佛当代中国书系 
 费正清中心的资金保障
 史华慈代理主任时期(1983~1984)
第五章 马若德主任时期(1986~1992,第一任期)
 筹资达到新高
 为当代中国研究招兵买马
 赖世和与纽豪瑟年度讲座系列
第六章 华琛主任时期(1 992--1 995)
 重组中心执委会
 支持研究生参与中心学术活动
第七章 傅高义主任时期(1 995~1999,第二任期)
 1996年庆祝中心四十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访问哈佛
 新的出版项目合约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
第八章 裴宜理主任时期(1 999 2002)
 拓展博士后项目
 迁出柯立芝楼
第九章 伊维德主任时期(2002~2005)
结束语

章节摘录

中国经济和政治研究项目(1955~1957)    东亚中心(1957~1961)    费正清中心肇始于哈佛的中国经济和政治研究项目。该项目设立于1955年,它获得了两笔巨额资助,一笔来自福特基金会,37.7万美元,用于研究现代中国经济;另一笔来自卡内基基金会,20.92万美元,用于研究中国政治。还有一些资金来自哈佛文理研究生院,其中一笔6.1164万美元,用于东亚地区研究的硕士项目,1955年支付;另一笔1.1461万美元,用于历史和远东语言博士项目(现称历史与东亚语言博士项目),1957年支付。这意味着支持研究生教育项目、举办研讨会、资助研究和出版等事项,都是由同一个机构承担的。    正式设立一个有关东亚的研究中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积极的筹备工作从1956年的夏秋开始,目的是确定中心的组织结构。经济学家艾克斯坦(他受费正清之邀来到哈佛)写了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信给费正清,讨论关于这个未来的中心要如何组织。他所建议的主要内容,比如专注于现代中国和社会科学学科,成为中心最初一二十年的基本目标。远东语言系的一些教授担心新成立的研究中心会弱化他们研究项目的地位,因此费正清答复他们,请他们放心。    1956年11月,威廉·兰格写了关于成立一个新的研究中心的第一封正式建议信。他当时是地区研究委员会的主席,也是俄国研究中心、中东研究中心两个研究机构的主任。在费正清和艾克斯坦拟出的建议的基础上,兰格给文理学院院长邦迪写信建议创立一个新的东亚研究中心。1957年春天,当中心就要诞生的时候,出现了谁应该被任命为中心主任的问题。兰格和邦迪一致同意主任应该是赖世和,而费正清和海陶玮则应担任副主任。可能是因为赖世和刚被任命为哈佛燕京学社的社长,而海陶玮感觉离不开远东语言系,领导新中心的重担就落在了费正清肩上。费正清当时已经在主持中国经济和政治研究项目,是一位现代中国专家,他的研究领域也契合要成立的研究中心将要侧重的领域。    东亚中心的创立者和在它诞生之前的推动者实际上是费正清,他在1957年至1973年担任了中心的主任。那个年代,费正清几乎单枪匹马开创了美国的现代中国研究领域。他坚持不懈,怀着不倦的使命感,招收和培养了一批日后成为北美一流大学教授的学者,壮大了这一领域的队伍。他对哈佛和整个美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人认为,那些年里,费正清本人在优秀的学者中间创造了亲密友好、兼容并包的气氛。这个气氛直到今天仍然洋溢在哈佛的中国研究学者中间。    创立东亚中心时,费正清已经是一个知名度极高的哈佛教授,他个人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的兴趣促使他向美国主流社会介绍中国的情况。在哈佛读完本科后,费正清以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身份前往牛津大学,专门研究英帝国经济史。这时,他听说与他的研究可能相关的档案在中国开放了,于是他就去了北平(北京)。正是在那里,他和费慰梅(Wilma Cannon)结婚了。二十五岁的费正清和新婚妻子在中国居住了将近三年(1932~1935),并于1932年至1933年得到了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这是费正清第一次深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中国有着令人骄傲的传统,但是,那时她也正经历着军阀混战,经济凋敝。    那时的北京厚重的老城墙和气派的城门依然耸立着。费正清徜徉于北京的街道和市场中,学会了基本的汉语会话。1936年,他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同年他来到哈佛大学历史系执教。1941年8月,就在美国参加二战前,费正清被征召参加政府工作。1941年至1946年间,他曾被安排到华盛顿战争信息办公室等机关工作,他也曾被派驻中国,担任设在重庆的美国大使馆情报处主任。    返回哈佛任教后,费正清被牵扯进席卷美国的反共恐慌。他被叫到政治味浓厚的麦卡锡委员会接受质询。这个委员会要调查为什么共产党能够夺取中国政权,还要调查哪些为美国政府工作过的官员应当对“失去中国”负责。1952年3月10日至11日,费正清作了听证。他在战争期间,曾与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对话,当时没有考虑可能的政治后果。尽管他的职位在华盛顿的官僚链条里一度相当重要,但没有担任过高级决策职位,因此不是参议院调查的主要目标。但是,去华盛顿在麦肯锡委员会前作证的经历让他很不愉快,使得他在此后十年里尽量淡出公众视野,而把精力用于哈佛年复一年的课程教学。P1-5

后记

2005年不仅迎来了费正清中心的五十周年华诞,同年,中心也喜迁新居,为中心的发展史揭开了新的篇章。中心一直以来持续关注着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也一同被带入了这座新的办公楼内。在这些问题中,首要的是:如何保持中心的学术活力;加强博士后项目的建设,从而为中国研究领域培养出新一代的领军人才;改善图书馆和其他设施建设,以便让那些不断提供新的视野、活跃学术气氛的研究生和访问学者拥有更加充实的学术体验;通过举办何种会议邀请外面的学者来此交流,并激发和强化特定学术领域的研究;究竟对出版项目应提供多少资助;中心能够对短期来访的学者提供多大的支持力度;如何最好地利用现有的空间完成所有这些任务。多年来,每个主任对这些目标的轻重取舍都有所不同;早年,中心的工作目标还会受到资金波动的影响。这些目标之间如何协调和如何实现在中心发展的每个时期都各不相同,它们决定着中心各个时期的特色。    最近的学术进展让我们不得不追问,东亚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是否已经处于“后学科”阶段(post-disciplinary stage)。在这个阶段,学术问题已经不再被单一学科的方法论所限制。一些传统的学科已经形成了强烈的理论偏见,结果使得这些领域的学者们希望建构出一套不受某一特定地域的特定语言和文化限制的理论框架。例如,经济学界和人类学界的许多人强烈地认为,构建通用的理论范式是十分重要的;这些学科中的很多学者对于那些将研究范围限定在一个单一的文化或语言区内的套路不屑一顾。今天,学者们觉得他们已经与“区域研究中心”这个打着冷战烙印的学术概念渐行渐远。在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致力于中国和越南研究的费正清中心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这一问题也许会困扰一些人,但是对很多学者来说,费正清中心一如既往地充满活力、振奋人心,这个问题看上去对中心的运行模式并没有带来任何实际的影响。    费正清中心刚刚搬入新址,它正在探索如何利用这个新的办公空间。中心的办公空间对塑造中心的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年中心还在敦斯特街的时候,中心的氛围温馨、放松却充满凝聚力。柯立芝楼没有敦斯特街那么气派,但空间无比宽敞。随着1973年赖世和日本研究所的成立、1981年韩国研究所的成立和1998年亚洲中心的成立,费正清中心的办公空间不断减小,但是目标明确、办事高效的气氛仍然保持了下来。柯立芝楼咖啡厅内的长桌子是学者们每日午餐聚会的地方,参加聚会的既有周边的学者也有远道而来的访客。    2002年至2005年,中心搬到了马萨诸塞大道625号。这个临时处所也不错,没有预想中的那种流放在外的感觉。中心的空间突然宽敞了许多:在同一个楼层上有了三个面积不小的研讨室供三个研究中心协调使用;甚至还有一个吃午餐的地方,有一个小厨房和几张(虽然只是很少的几张)长桌子,可供学者们在此举行午餐讨论会。众多学者不辞辛苦,赶来中心参加学术活动或者使用中心出色的图书馆资源。在中央广场的三年间,中心始终保持着它的活力和凝聚力。    现在,中心迁入了新落成的政府和国际研究大楼。在一楼有了研讨室,地下一层有了演讲厅,中心有信心一如既往地举办大量的学术报告和研讨会。此外,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和学术联系人也将继续他们的即兴午餐会,尽管他们要穿过剑桥街到政府和国际研究北楼的餐厅享用午餐。    现在可以松一口气,拿一句令人鼓舞的话来结束本书的写作了。有了过去五十年间历届主任和学者们殚精竭虑的努力、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有了中国研究学术圈的强大支持,中心的学者们期待着迎来更加鼓舞人心、更加生机盎然的下一个五十年。

编辑推荐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五十年史(1955-2005)》编辑推荐: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美国东亚研究、近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先驱,它的研究影响着美国的对华决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了解费正清中心的历程,不可多得的好书~~
  •   同学推荐的书,听说费正清很腻害啊
  •   有谁还能绕开费正清呢。
  •   很久没有见到这么好的精装书了,以后有志于去哈佛东亚研究中心读博的童鞋应该看看这本书
  •   中国各地都办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研究中心,老实说办得象样的、有水平的真是不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更是凤毛菱角。看看人家是如何办研究中心,我们的领导们和专家们应虚心向人家学学路,办几个有水平的中心让国人也扬眉吐气一下吧!
  •   看看美国学者和学术机构是如何研究中国、如何运转的
  •   对海外中国学有兴趣的话,值得一读
  •   汉学研究必读书。
  •   很好的资料,了解海外汉学的好途径。
  •   书很好 当当送货很快 给力
  •   翻了大概看过,还不错!
  •   正在看,有趣
  •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中心是美国研究中国问题与文化的重要学术机构,其成立五十余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从书中的内容即可看到这一点。
  •   办一个好的研究所,一直是我们的梦想。中国有好多研究所,但顶尖如费正清中心的,似乎还没有。地方到校艰难度日,研究所似乎也还只能是梦想。不免让人废然。看看费正清,也只能是清理一下心头的思绪,满足一下不死的虚荣。
  •   被推荐,所以买了。准备开始看。比想象中的薄了很多。也许50年真的不能算什么历史吧……
    但是很感兴趣往下看。
  •   很有用的资料书
  •   内容过于简略,看过之后,总觉得缺点什么。
  •   介绍研究中心的建立、资金来源、地位、活动等等,无实质性内容
  •   西方关于20世纪中国的讨论中,费正清不可不提。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外中国学领域有影响,引用率高。但他的更大贡献在于,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许多年来培养了一批这方面的博士生、资助出版了一批相关书籍,更造成一种持续的影响,对于海外读者了解中国有所帮助。这些都反映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里(当然也有不够确切、有待商榷之处),对我研究中国翻译史有参考价值。复旦大学翻译系王建开
  •   读读哈佛系统的海外中国研究,不错,可以让人理清思路,每一门学问总有自己的根源
  •   先前看到它在豆瓣评分很高,却只有几个人评,想必是托,买到后看看,附录就有一大堆,里面也没啥有价值的,很后悔当时一时冲到
  •   书中提供了大量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著作名称,中英文对照,有很好的目录作用。美中不足的是,正文略有删节。
  •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50年史
  •   书的内容很好,装帧设计都不错,品相为十
  •   极其著名的国外研究中国的学院
  •   历史书还是需要读读
  •   一本世界一流学者看中国的重要著作
  •   历史研究者的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