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藏中国古玉全集 秦汉魏晋南北朝编 卷三

出版时间:2010-7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作者:周南泉 编  页数:347  
Tag标签:无  

前言

  玉的历史,也就是玉开采和使用的历史,远远超过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在中国,细数诸多文物艺术,能超过并伴随中华文明,见证华夏民族演进、发展历程者,既非绘画、青铜器、陶瓷,亦非其他文物艺术,而是时间老人的见证者——玉器。玉器,在中国历史上长时间地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这是西方文化所没有或少见的。我们有必要把对玉器的研究作为切入点,把考古学的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研究结合起来。这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研究玉器后得出的结论。在中国历史上,诸多文物艺术大多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譬如青铜器发生在夏商周,纸质绘画出现于造纸术发明之后,唐三彩是唐代特有的雕塑艺术,瓷器到唐代趋于成熟、宋代以后才达到高峰,唯有玉器这条实物主线,才能较为形象直观地演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中国玉器,即华美温润的玉石从自然界中被开采并经雕琢后,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和饰品。这个时间可以上溯到河姆渡文化甚至更远至北京山顶洞人时期。玉器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原玉期、神玉期、王玉期和民玉期。原玉期是从玉器的起源开始,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个时期先民把玉与石区分,以美石来界定玉,玉的质地、色彩被早期人类所关注,形成了原始质朴的美感。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从最初仿造石器的钻孔、磨制,逐渐形成独立的琢玉技术。

内容概要

  中国玉器,即华美温润的玉石从自然界中被开采并经雕琢后,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器具和饰品。这个时间可以上溯到河姆渡文化甚至更远至北京山顶洞人时期。玉器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原玉期、神玉期、王玉期和民玉期。原玉期是从玉器的起源开始,直到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个时期先民把玉与石区分,以美石来界定玉,玉的质地、色彩被早期人类所关注,形成了原始质朴的美感。这一时期的玉器制作,从最初仿造石器的钻孔、磨制,逐渐形成独立的琢玉技术。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凡例总序秦汉魏晋南北朝玉器图版目录图版聊聊古玉收藏中国玉器史简表

章节摘录

  2.玉九窍器  完整的玉九窍器共九件,即玉眼盖一对,玉鼻塞一对,玉耳塞(又名填)一对,玉口晗一件,玉肛门塞一件,玉女性阴塞或男性生殖器罩一件。这些器物使用时,盖或塞在死者九窍中以防尸之腐烂。古载“玉入九窍,以防尸之不朽”即指此数器及其用途。值得指出的是,上述九窍器,在高级的帝王墓中是完整的,但在一些较低级的贵族墓中往往不全。从出土遗物看,其中耳或鼻塞、含蝉等较多,眼盖最少。其之出现这种情况,似与不同人有九窍器完整与否应有关系。玉晗在汉魏时最流行,一般贵族墓中都有,一墓一件,状作蝉形,但有繁简之分,多无穿,大小正好可用其含入死者的口内。汉代玉晗,又称押舌,或饭晗,意即用其晗在死者口中,可使死者永远有食物,亦有盼望死者来生有清高雅洁之风度,或如蝉脱那样使来生有脱胎换骨的新人变化,进入另一个更为升华的美好世界。  3.玉握猪  玉猪出土时一般握在死者手中,俗称“握猪”,早期形状略抽象变形,故有人称它为玉虎,晚期较具体写实,出土时一墓有一对,形式大小相同。其用意,据推测是表示财富或死者在来生有美味佳肴享用。玉猪在西汉的早中期少见,有的如前述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尚以双璜代用。只是到了汉代中晚期才大量出现,并延续到魏晋南北朝。上述各种葬玉,除玉衣及与其配套的玉枕仅在汉代才有外,其他如玉含蝉、玉握猪和玉九窍器等,自汉始至魏晋南北朝亦有发现,唯年代早晚不同,葬玉的形式有所变化,其数量多少也不同,其中玉九窍器在此期的前和后更为罕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间藏中国古玉全集 秦汉魏晋南北朝编 卷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