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钟茂初 著,史亚东,孔元 著  页数:3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对“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作的探讨,在经济学理论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所探索、有所推进。作者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的研究中有所进益。
  第一,本书作者首次提出,要超越微观、宏观的视野,站在“人类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问题。并指出,只有站在“人类整体”的角度,可持续发展所讨论的核心问题(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绿色经济核算、代际公平等)才有真实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和超越传统经济学的努力方向。
  第二,本书较为全面地讨论分析了带有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全球环境公平、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全球性公共品、国际环境协议、全球污染权交易、全球生态贫困、全球性生态功能区、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行为准则与法律制度等),尤其对全球环境公平、全球性公共品、国际环境协议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借鉴性的研究结论。
  第三,本书注重对既有的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经验进行实证分析,如,对《蒙特利尔协议》和《京都议定书》进行的深入解析,对污染权交易与庇古税等市场化机制的比较分析,对碳金融、碳税、碳关税、财政生态补偿等进行的分析,从实践中归纳并加以理论分析,总结出了诸多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可借鉴性经验。
  第四,本书作者基于对相关问题所作的深入全面的分析,提出了若干具有创新性的实践主张。如,应对气候变化强化历史累积者责任、消费者责任以及生态受益者责任的主张;改进《京都议定书》框架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生存权并向所有国家分配配额、增加可信的度量和监管机制、形成动态正反馈的激励机制的主张;发达国家要与贫困者达成一个以经济利益换取减少生态环境损耗的全球贫困治理契约的主张;将生态功能区的非开发性所有权予以分散化实现永久保护的主张;等等。这些主张,有其经济学理论基础,并对现实有其积极意义。
  第五,本书力图在理论上完善国际环境责任分担的公平性准则,阐述清楚国际环境合作达成博弈均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对于哥本哈根会议未能解决的责任分担涉及的多方面问题,进行理论的和实证的分析。为后续研究(针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可量化的公平分担准则,分析各种减排方案能否达成博弈均衡的可能性,对于中国合理分担国际环境责任提供依据等)打下了研究基础。

书籍目录

导论
第1章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现实背景
 1.1工业化、全球化所形成的全球性不可持续问题
 1.2面对日益严峻局势而采取的全球性可持续发展行动.
 1.3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主题:对现实问题的归纳
第2章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概论
 2.1“人类整体利益”及其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
 2.2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人类整体层面上才有意义
 2.3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提出
第3章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3.1全球生态环境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
 3.2公平与正义的一般理论—
 3.3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与正义
 3.4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3.5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公平问题
第4章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全球治理
 4.1全球环境领域需要进行全球治理的若干问题
 4.2全球环境治理机制及其难点
 4.3全球环境治理机制的若干案例
第5章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全球性公共品
 5.1全球性公共品:概念及其辨识标准
 5.2全球环境公共品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探索
 5.3构建“国际环境合作组织”解决全球环境公共晶问题的探索
第6章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合作博弈:国际环境协议问题
 6.1国际环境协议问题的基本理论框架
 6.2国际环境协议问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6.3国际环境合作中的履约困境: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6.4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各种理论认识
本章附录:相关模型及其推导
第7章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合作博弈:国际环境协议案例解析
 7.1《蒙特利尔协议》签约意愿的理论解析
 7.2《京都议定书》签约意愿的理论解析
本章附录:《蒙特利尔协议》签约意愿的计量分析与《京都议定书》下的政策模拟
第8章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市场化机制:污染权交易
 8.1污染权交易
 8.2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碳排放权贸易
 8.3污染权交易机制与其他环境政策机制的比较
第9章全球性环境影响制约机制:金融、税收、财政
 9.1制约全球性环境影响的金融机制
 9.2制约全球性环境影响的税收机制
 9.3制约全球性环境影响的财政补偿机制
 9.4制约全球性环境影响的关税机制
 9.5制约全球性环境影响的关联机制
第10章全球性贫困与生态贫困的治理
 10.1贫困问题与生态贫困问题
 10.2“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的高度关联性
 10.3全球贫困治理与生态维护相结合的实践
第11章全球性生态功能区的治理
 11.1生态功能区保护中的利益关系
 11.2永久保护生态功能区的对策主张
 11.3以生态联系为纽带协调区域生态一经济利益的主张
 11.4借鉴各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应用于全球性生态功能区管理
第12章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与法律制度
 12.1形成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全球生态伦理
 12.2形成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全球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全球性公共品由于其“代际性”和“国际性”两个特性,理论上的解决思路是通过谈判达成一个合作组织,也就是实现合作均衡。全球性公共品的供给,归根结底是由各国分担成本而形成供给机制的。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供给的加总问题。“技术加总”属性虽然不是全球性公共品的特性,但是对于技术加总的特定假定却可以显著地影响合作组织的规模,因此全球性公共品理论对于“技术加总”属性给予了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桑德勒(1999)把公共品的供给加总模式分为三种:(1)线性加总模式,即:总的公共品数量是各国的公共品供给的直接累积或者是加权累积。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参与者的贡献都相同地影响着期望的结果,因此,所有的贡献在功能上都是相同的。但是,此种战略很容易导致集体行为问题,即个别参与者会利用不做贡献的方法来威胁其他参与者,如继续使用氟利昂等,从而实现自己特殊的利益。(2)最弱联系模式,即:总供给等于各国供给中最小的那一个分供给。如防止疾病传播和避免国际恐怖主义的预防措施等。由于许多全球性公共品,如国际秩序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弱的环节(类似于里昂惕夫型式的生产函数或“木桶理论”,各部分之间不可替代),必须将所有国家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要提高弱势成员方的能力,如向其提供援助以发展其国家能力等。但是,这样容易导致“败德行为”的产生,弱势成员方会故意不去提高自身能力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国际援助,影响此类全球性公共品的供给。

编辑推荐

《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全球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