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政年鉴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作者:广东财政年鉴编辑委员会 编著  页数:708  字数:178000  

内容概要

  《广东财政年鉴》是广东省财政厅主办的大型文献资料工具书。《广东财政年鉴(2012)》是广东财政自2005年以来编撰年鉴的第八卷,该书主要汇集了2011年广东财政的各个方面情况资料,反映了2011年广东财政工作的基本全貌,并继续保持《广东财政年鉴》创刊以来的三个主要特点,即资料翔实,权威性强;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亮点和重点突出。《广东财政年鉴(2012)》立体地反映了广东财政体制改革、县以下政权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深化竞争性分配改革,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全力保障十件民生实事实施等各方面的情况,生动体现了广东财政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问题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全书正文内容共分十四个部分。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重要财经文献
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广东省201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的
广东省201 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广东省201 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广东省2011年省级决算的决议
关于广东省201 1年省级决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广东省201 1年省级决算草案的审查报告
第二部分 领导讲话
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立足新起点 增创新优势 努力开创全省财政工作新局面——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公共财政与幸福广东(节选)
第三部分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竞争性分配改革理论实践研讨会暨为民办事问民意征询意见座谈会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快建设幸福广东
机制激活力 竞争出效益
推进民主科学决策 探索为民办事问民意
会议参阅材料目录
第四部分 广东省财政学会“百年广东财政”学术研讨会暨丛书发行仪式
承载历史,开拓未来——百年广东财政研究丛书总序
广东省财政学会“百年广东财政”学术研讨会暨丛书发行仪式在广州召开
2005年以来广东财政史鉴资料收集和研究成果
广东百年财政思想与政策的启示
对百年广东财政系列丛书出版的评价
试论绩效财政
聚百年积蕴 创世纪新篇
“民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和主线
绿色财政框架下的广东财政政策研究
百年广东代表性的财政思想
广东省绩效财政的实践与理论
《民国时期广东省财政政策的变迁》课题总结
《民国以来广东财政政策探析》课题总结
《民国时期广东财政史料》出版的意义
浅谈《民国时期广东财政史料》丛书出版的意义和感受
第五部分 广东省财政工作概况与专题
●概况
全省财政工作综述
财政法制税政工作概述
财政预算编制工作概述
地方财政工作概述
财政国库管理工作概述
综合财政工作概述
行政政法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教科文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财政工贸发展工作概述
农业财政管理工作概述
基本建设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社会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外经金融财政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会计管理工作概述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概述
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概述
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概述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概述
政府采购管理工作概述
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概述
人事管理和教育工作概述
机关党建工作概述
财政纪检监察工作概述
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概述
外债管理工作概述
机关政务工作概述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工作概述
政府投资审核工作概述
财政票据监管工作概述
财政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概述
财政科研宣传工作概述
……
第六部分 各市财政工作概况
第七部分 市县财政工作专题
第八部分 统计资料
第九部分 地方财经法规选编
第十部分 财经文选
第十一部分 财政机构人员
第十二部分 大事记
第十三部分 媒体报道
第十四部分 附 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中国的民本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东周时期诸子百家的民本观点,仁政和民本思想也成为历朝历代一些明智统治者的执政原则。这些民本思想所构筑的底蕴也就造成了近代以来对民生问题的特别关注的思想基础。1905年孙中山提出旧“三民主义”,不仅认识到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而且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认为,“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日平均地权,二日节制资本。”这样就能够避免出现大资本家,防止社会财富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就能防止资本家专制。 1911年,伟大的爱国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并创立了富民强国的宏伟蓝图——民生主义,它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核心内容。这在当时是最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发展要求,也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辛亥革命始终把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通过发展经济,努力改善民生,“为人民谋福祉”。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振兴实业,成立实业部,先后颁布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使当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民国初年,除现代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外,教育、医疗等事业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孙中山在1924年1月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更新解释并提出了新的方针,即“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和“发达国家资本”、“实业救国之道”以及强调教育是立国之本。同年8月,他对“民生”定义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升级、群众的生命便是”,“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可见,民生主义的出发点,是防止垄断性的大资本家出现,反对大资本家垄断社会财富。但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孙中山设计的民生蓝图并没有其实现的土壤。他没有认识到中国农民对土地渴望,没有体察到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存在。同时,在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有相当的影响,官办企业也有了可观的发展,外国企业更是控制了中国的走向,对中国的实业发展的冲击是很大的。因此,冀望于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通过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去实现“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的民生主义,注定是行不通的,其改善民生,实现人民幸福的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 抗战期间(1937 —1945年),国民政府于1938年3月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这段时期的指导思想基本上是抗战的,提出以抗战促进国家建设,以加强国家建设来支持抗战。《纲领》中有关民生建设的内容只有“确定三民主义暨总理遗教为一般抗战行动及建国之最高准绳”和“经济建设应以军事为中心,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广东财政年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