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作者:孙朦  

前言

孟子,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和思想,在中国古代成为仅次于孔子的最有影响的儒家宗师,从而获得了“亚圣”的称号,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生活于战国时期,当时,各国诸侯最盛行的学术是兵家、法家,以寻求富国强兵之路。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救世理想,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他们先后游说了齐、宋、滕、鲁等国。    在孟子60多岁的时候,他回到了故土邹国。虽然在外游说多年,仍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孟子还是决定,从此不再出游,而是在家乡兴学办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但它比《论语》又有明显的发展。《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如果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给人的感觉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北宋开始,《孟子》一书即取得儒家经典的地位。南宋时,朱熹将《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宋到明、清,“四书”成为士子必读之书。    孟子的主要思想智慧是:仁、义、善。此外,他还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例如,孟子对于士阶层的要求是严格的,认为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做磨练自己的手段。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就是将孟子的智慧进一步大众化,通俗化,让其脱离令人敬而远之的传统文化的壁垒,脱离教条式的机械说教,从而更好地为普通人所接受,发挥它对于日常生活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本书主要通过《孟子》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孟子的智慧,将孟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己所用。最终,相信被成称“亚圣”的智慧之师——孟子,定会让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孟子生平    孟子,名轲,字子舆,生卒年月尚无定论。目前一般认为是公元前372年出生于战国中期的邹国(今邹城人)。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显赫一时的孟孙。孟孙是庆父的后人,庆父是鲁桓公三个有名的小儿子之一,当时民谚所谓“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指的即是其人其事。孟孙与庆父的两个弟弟叔牙、季友之孙一一叔孙、季孙齐名,合称“鲁国三桓”,为鲁国晚期实际的执政。这其中季孙实力最强,也最有名,《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这“季氏”指的即是季孙。鲁国系周公旦的封地,因此从本姓上来说,孟子当与周天子同宗,姓“姬”。    虽然孟子为名门之后,但他出生时,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3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是一位极有见识又精于教育子女的人,对孟子管教甚严,有“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流传至今,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母教之典范。    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15岁左右便离家赴鲁求学,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子之门人,“治儒学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焦循《孟子正义》),孜孜不倦,旦夕勤学二十余载,成为邹鲁一带名儒。这段时间内,也就是大约30岁到40岁之间,学有所成的孟子在邹鲁一带收徒讲学,设教育人,宣扬儒家的仁义学说,学生弟子有数百人之多。    孟子四十岁后,开始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往来各国间”(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孟子先后游历了齐、宋、滕、魏、鲁等国,前后有20多年,任齐卿数年,在魏受到礼遇。    齐威王二十八年(前329年),孟子初到齐国,恰逢齐威王立稷下学宫纳贤。孟子慕名来齐,希望通过齐威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以德服人,施行仁政,反对战争。但齐威王对孟子的主张并不感兴趣,一心只想用武力统一天下,争霸中原。两者政见不同,所以孟子没有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孟子在齐大约住了有两年的时间,齐威王三十年(前327年)孟母去世,孟子离齐归葬。行丧三年后返齐,仍然难以施展政治抱负,只好离开齐国。临行前,齐威王赠金百镒,孟子拒而未受。    孟子离开齐国后,听闻宋国要实行仁政,便带领弟子们前往宋国。在宋国,孟子以幼子学语为比喻,通过与宋臣戴不胜的谈话。强调、了环境的重要影响和任贤使能的重要性,告诫戴不胜要多荐贤士。孟子在宋期间,滕国的世子即后来的滕文公曾两次拜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向滕文公讲述了许多关于仁政的道理。但孟子看到宋国对施行仁政缺乏诚意,并不能按照自己的主张去做,于是离开了宋国。    孟子离开宋国后,约在前323年回到家乡邹国。公元前322年,滕定公去世,滕世子派人至邹拜见孟子,询问办理丧事的有关事宜。这一年,鲁平公任用孟子弟子乐正子为政。孟子认为乐正子爱好善言,对自己仁政理想的实现会有帮助,于是来到鲁国。在乐正子的举荐下,鲁平公打算接见孟子,但有小人从中阻挠,孟子的仁政计划再次落空。    滕文公嗣位,孟子便来到滕国。滕文公对孟子十分敬重,让其馆居于上宫,凡事都要请教于他。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滕文公对孟子是尊敬的,而作为为君信任的臣子,孟子却有些“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滕文公问孟子“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时,孟子只是说了些君民上下同心、与国家共存亡之类务虚不务实的话,让滕文公颇感不满。孟子最后在滕国的处境颇有些尴尬,为施行仁政而付出的努力再次落空。于是,孟子离开滕国来到魏国。孟子来到魏都大梁时,在位已五十年的梁惠王已经70岁左右了。对于孟子的到来,梁惠王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因此,他一见到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王何必日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精辟地分析了大夫、士庶人舍弃仁义而追逐私利的危害性,阐明了“先义后利”的义利观,并根据自己的仁政学说为魏国设计了一幅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老有所养、养有所终的“王道”蓝图。遗憾的是,孟子在魏期间,虽然受到梁惠王礼遇,但其为政主张并未得到采用。到魏的第二年,梁惠王卒,襄王即位。孟子离开魏都大梁。时值齐宣王初立,努力复兴稷下之学,于是孟子又到了齐国。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于是,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齐宣王聘他为客卿。    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子离开齐国返归故里。    回到邹国时,孟子已60多岁,从此他不再出游,一心在家乡兴办学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寿84岁,葬于邹国境内(今邹城市城东北约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的推崇,逐步确立了儒学嫡系传人的地位,东汉赵岐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元至顺元年(1330年),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这是孟子始被封建朝廷尊封为“亚圣”。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亚圣”便与孟子紧密联系在一起。

内容概要

  孟子,是开『仁、义、礼、智』之善端的旷世先贤;孟子,是创『修、齐、治、平』之源头的古今至圣。
  站在巨人肩上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空前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学习孟子的智慧,领悟和体验智者的心得,你将成为生活中的一个充满浩然之气的智者。

书籍目录

重义轻利.把握人生
与其独乐,不如众乐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损人利己.大失人心
仁者无敌.人性管理
尊老爱幼,人之美德
解决问题,抓住根本
匹夫之勇,难成大事
胸怀天下,可有作为
瑕不掩瑜.人无完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刚愎自用,处事大忌
人心向背,左右大局
浩然之气.君子风度
以德服人.心悦诚服
背离仁义,自取灭亡
爱人之心,人皆有之
善于反省,提升自我
与人为善,君子德行
既讲原则,又要灵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礼贤下士,看重人才
不义之财,君子不受
勇于纳谏,有过则改
立天地间,做大丈夫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阿谀谄媚,君子不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自律自强,自我管理
察言观色,识人之术
灵活变通,巧妙行事
侍奉父母,孝之根本
领导下属.和谐相处
有所不为,方有所为
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胸襟广大,宽容他人
君子之交,贵在品德
一暴十寒.未有生者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为人处世,不失礼节
以邻为壑,害人害己
君子立世,诚信为本
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怀羞耻心,自尊自爱
志存高远.能成大事
处理问题,分清缓急
若尽信书,不如无书
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在世,最难看破的就是名利二字。面对名利,取利还是取义,是两种价值取向,它们也会带来不同的人生道路。 重义的人,把亲情、友情、爱情放在生命的首位,这样的人能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利的人,则是金钱至上,为了金钱不惜铤而走险,走下去可能就是悬崖。“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只有“重义轻利”,才能把握好人生的航标。 北宋名臣苏东坡,被贬谪后来到常州。由于当时的官员给他的是栋土房子,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于是苏东坡用一生的积蓄买了一套房子。 一次,苏东坡出去散步,看到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在路边哭泣。苏东坡就问老妇人为什么伤心。老妇人哭诉道:“儿子不孝,把我居住多年的老宅卖给别人,把我赶出了家门,无处安身。”当老妇人告诉苏东坡老宅地址的时候,苏东坡才明白自己买下的房子就是这位妇人的。苏东坡当即将房契掏出,在老妇面前烧掉。第二天,苏东坡找来老妇人的儿子,嘱咐他将老母亲请回老宅。自己仍然住着那栋漏风漏雨的小土房。 重义轻利,是中国传统道德处理群己关系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义和利问题,讲的是道德原则和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 义,一般地是指合乎正义和公益的或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利,就是指物质利益。重义轻利,不是一般地反对“利”,而是指见到利益,应首先想一想符不符合道义,该取的可以取,不该取的不应据为己有,即义然后利,亦即孔子说的“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北宋熙丰年间,在京师的樊楼旁边有一座小茶馆,生意非常兴隆。 有一天,一位从邵武来的李姓客人,与一老友在此小茶馆叙旧饮茶。因天气比较热,李姓客人便脱下了外衣,把带的数十两金子随手放到了茶桌上,结果走时却忘记了拿。李姓客人离开茶馆后,才发现自己遗失了金子,但心想这个茶馆中往来的人那么多,肯定找不回来了,也就没有回去寻找。 三四年后,李姓客人再次来到这家茶馆,他并没抱希望,只是随口说自己三四年前曾在这里遗失过东西。茶馆老板昕后想了想,问道:“你那天是不是穿着毛衫坐在这里?”李姓客人说:“是啊。”又问:“同你在一起坐在这里的人是不是穿着皂皮袄?”答:“是啊。”茶馆老板说:“那些东西被我捡到了,那时也赶快出去追赶,但你们走得很快,在那么多人中一时也没有辨认出人,于是就把东西放了起来。心想你们明天肯定会回来寻找。我从没有打开过,但觉得很重,想必是黄金白银之类的东西。如果你说的块数重量相同,你就拿回去吧!”李姓客人说:“如果能找到,我就与你平半分。”茶馆主人笑而不答。 李姓客人跟随茶馆主人来到一小棚楼上,发现楼上放了很多鞋、伞、衣服、器皿等他人遗失在这里的东西,而且上面都贴有字条,写有某年某月某日,大概是什么样的人所遗失。如果不知道的,就写着不知道。在一个楼角中找到一个小包袱,封记从没有打开过,上面写着某年某月一位官人所遗失在这里的。 下楼后,茶馆主人同众人再次询问李姓客人包袱中金子的块数重量。李姓客人答出来后,茶馆主人打开包袱一看,果然同李姓客人说的相符,便把包袱全部还给了他。 李姓客人为表示感谢,要留下一半金子给茶馆主人。茶馆主人说:“官人想必也读过书,怎么这么不会看人呢?古人明辨义利之分,我如果重利轻义,就把东西藏起来不告诉你,你又能怎样呢?又不能官法相加?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总怕自己有愧于心的缘故啊!” 李姓客人知道他不会接受,非常羞愧,对其一再施礼拜谢,茶馆主人则不断地谦让辞谢。后请茶馆主人到樊楼去饮酒,结果茶馆主人也坚决推辞了。 当时茶馆中五十多人,大家都非常感慨。的确,做人都是下坡容易上坡难,往下走、随波逐流省力,而坚守信念和道德却需要长久的意志和勇气,难度就要大得多了。如果茶馆主人暗中偷拿了客人遗失的钱财,开始总是觉地虽然得了便宜,但良心还是受到谴责。可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天长日久,贪财的事一件件的发生,以至于控制不住自己,这个人就蜕变成一个缺德的贪财小人了。古代成语中有个词叫“一介不取”,就是说,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能要,哪怕像一粒芥菜子那么微小的、一点点小东西也不拿,才是守法、轻利。 当今社会,很多人由于重利而弃义,为了攫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惜昧着良心去坑蒙拐骗,甚至连自己的亲人也不放过,最终锒铛入狱,众叛亲离。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传承重义轻利这种良好的品德,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

编辑推荐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经典珍藏本)》主要通过《孟子》中言语片段的引用、阐述、诠释、点评来论说孟子的智慧,将孟子的智慧之光一一领略,消化吸收,为己所用。最终,相信被成称“亚圣”的智慧之师——孟子,定会让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智慧起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长里短说孟子的大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