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乡村善治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陶学荣//陶叡  页数:339  

内容概要

陶学荣、陶叡编著的《走向乡村善治——乡村治理中的博弈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乡村治理研究的基本现状进行梳理,对我国乡村治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立了乡村治理模型,提出了完善我国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乡村治理的历史与逻辑、乡村治理中的政策介入、乡村治理中的社会拒斥、乡村治理中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乡村治理中解决政策介入与社会巨斥的对策、未来乡村治理模式——走向乡村善治等。

作者简介

陶学荣,南昌大学MPA中心首席教授,江西省人民政府参事,全国行政学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地方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研究。近年来,共主持或参加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18部,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计500余万字,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多项。
陶叡,1973年出生,江西南昌人,现任嘉应学院公共管理副教授。南昌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MPA)硕士,吉林大学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专业在读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访问学者(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行政学、公共组织学等教学及研究工作。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农村问题研究,在地方政府治理、政府绩效管理、公共政策等方面均有研究。主要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编著与参与撰写著作4部,曾在《中国行政管理》、《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甘肃社会科学》、《生产力研究》等学术杂志上独立或参与发表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 农村和农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二 本书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第二节 乡村治理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 早期传统社会的乡村治理研究
二 村民自治的兴起与乡村治理研究
三 “村治”的乡村治理研究
四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研究
五 中国当代乡村治理理论研究
六 对以往乡村治理研究的反思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一 本书的主要研究方法
二 本书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结构
第二章 乡村治理的历史与逻辑
第一节 哈耶克的社会两种秩序:“自生自发的秩序”与“人造的秩序”
一 “自生自发的秩序”
二 “人造的秩序”
三 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乡村治理中的“自生自发的秩序”:自主自治
一 传统中国的“乡绅”自治:古代中国的乡里制度
二 新中国的“村民自治”
第三节 乡村治理中的“人造的秩序”:国家强制性变迁
一 古代的皇权下沉扩张
二 近现代的民主国家政权建构
三 新中国的国家政策介入
第四节 乡村治理模式的演变:两种秩序的互动博弈
一 古代的绅权与皇权
二 近现代的“乡绅”自治与民主国家建构
三 新中国的“村民自治”与国家政策介入
第三章 乡村治理中的政策介入
第一节 政策介入的基本内涵
一 政策介入的概念
二 政策介入的方式
三 政策介入的特征
第二节 国家政策介入的理论源泉及作用
一 国家政策介入的理论源泉
二 国家政策介入的必然性分析
三 国家政策介入的作用
第三节 乡村治理中的政策介入失灵分析
一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现象
二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危害
三 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原因
第四节 克服政策介入的路径选择
一 前提基础——政策自身的完善性
二 关键环节——基层政府的执行力度
三 重要观念——目标群体对政策的认同
四 条件保障——农村环境的改善
第四章 乡村治理中的社会拒斥
第一节 文化拒斥
一 文化拒斥的内涵、特征与分类
二 文化拒斥的作用方式——以山东省J县D村和W市L村为例
三 文化拒斥力量的脉络把握
第二节 条件拒斥
一 条件拒斥的内涵和特征
二 条件拒斥力量的脉络把握
第三节 社会拒斥的作用路径
一 作用于政策制定过程
二 作用于政策执行过程
三 作用于乡村治理政策的目标群体——农民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中的博弈分析
第一节 博弈
一 博弈论的概念
二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及分类
三 博弈论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制度变迁理论
一 制度与制度变迁
二 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供给强制性制度变迁分析
三 博弈论视角下制度变迁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乡村治理制度
一 治理理论
二 乡村治理制度
第四节 村民自治的制度分析
一 村民自治制度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二 村民自治制度的变迁
三 对村民自治制度变迁中的各行为主体的分析
四 村民自治发展的困境——制度非均衡
第五节 制度变迁中各方利益的博弈分析
一 乡镇党委与村党支部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
二 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
三 村党支部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
四 村庄精英和普通村民之间的博弈分析及对策
第六章 解决当前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失灵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乡村政策的政策过程
一 制定科学合理的乡村治理政策
二 提高乡村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
三 提升乡村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力”
四 运用正确的政策执行策略
五 要做好沟通和宣传工作
六 扩大乡村居民的政治参与
第二节 消除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的文化拒斥
一 加快农村文化环境建设
二 倾力打造乡村文化新格局
第三节 化解乡村治理中政策介入的条件拒斥
一 解决乡村治理中利益主体的博弈
二 改善乡村的大环境和条件
三 化解政策介入条件拒斥的配套措施
第四节 建立良性的互动乡村治理的关系
一 构建新的社会治理理念
二 积极推进乡镇改革
三 建立基层政府与地方社会的利益协调的善治模式
四 完善相关乡村治理的法律制度体系
第七章 未来乡村治理模式——走向乡村善治
第一节 国外及中国台湾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一 日本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二 韩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三 加拿大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四 德国和匈牙利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五 美国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六 印度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七 中国台湾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
一 善治与乡村治理
二 新农村建设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三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的内生性联系
第三节 未来乡村治理模式——走向乡村善治
一 未来乡村治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 走向乡村善治社会的治理形式分析
三 乡村治理模式过渡及善治模式的构建
四 善治模式下未来乡村美好愿景的实现
附录 新农村善治实践
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一村一品”促农业经济发展——以江西省赣州市车头镇为例
乡村社区重建与善治的传统资源——以徽州村庄为例
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善治实践——贵州省锦屏县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新中国的国家政策介入  (一)新中国成立以后及人民公社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为了实现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国家以新的面貌开始了国家政权建设。此时的国家政权从完成土地改革开始,变革乡村的生产关系,进而国家对乡镇体制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把乡村纳入国家政权体系中,以实现国家对农村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乡镇体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初到1958年为第一阶段,是政府机构“管理式”控制模式的发展时期;从1958年人民公社体制的建立到1982年是第二阶段,是社会生产动员式的社会运动模式;1982年以后,人民公社逐渐取消为第三阶段,是第一种模式的恢复和强化。  在第一个阶段,政务院于1950年颁布了《乡人民政府组织通则》,规定乡是基层的行政区域。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发布了《关于健全乡政权组织的指示》,规定“乡人民政府应设立生产合作、文教卫生、治安保卫、人民武装、民政、调解等工作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乡的行政体制建设”。最初实行的是小乡制,户数比较少。后来在合作化的过程中,小乡逐渐合并成大乡。我国乡镇体制处于由小乡制向大乡制过渡的时期,而且由于当时我国处于三大改造时期,乡镇体制还没有完全定型。  从1958年开始,随着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展开,全国除了云南、四川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外,普遍建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1958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要建立农林牧副渔、工农兵学商相结合的人民公社。1962年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改草案》规定,农村人民公社开始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这是一种立足以生产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制度。  从总体上看,人民公社体制的特点是“政社合一”、“党政合一”,即生产组织和政权组织的一体化。具体地说,在经济上,人民公社的政社合一体制把农户的生产经营、物品分配纳入公社体制中来,农民的财产权利和各项经济权利都收归公社。在政治上,实行党政合一和行政命令的体制。人民公社时期,在生产队普遍设立了基层党组织,从而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农村的政治领导。在社会领域,通过实行群众动员的方式,从事水利的兴修和对于阶级敌人的批判等。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走向乡村善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