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语义学研究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中国社科  作者:贾国恒  页数:383  

内容概要

  情境语义学是当代逻辑学、语言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等领域的交叉性和综合性产物。《语言与认知文库:情境语义学研究》则力图为情境语义学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并以自己提出的新的意义的关系论为基础来完善情境语义学的自然语言形式系统。在此基础上,《语言与认知文库:情境语义学研究》对情境语义学的发展历程及其成就与问题做出反思,并重新审视哲学和逻辑学的一些重要问题,包括专名与摹状词的关系问题,名称及其逆向信息问题,意义问题等。

作者简介

  贾国恒,男,1971年生,汉族,河南省上蔡县人。2003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2007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和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逻辑、哲学、语言与认知的交叉领域研究,已译有《情境与态度》和《逻辑与社会》等学术著作,并已独著20余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情境语义学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情境语义学的国外研究状况第二节 情境语义学的国内研究概况第三章 情境第一节 情境及其种类第二节 情境的结构第三节 可能世界与情境第四章 制约第一节 制约及其种类第二节 制约的性质第三节 可及、相邻、相似与制约第五章 信息和意义第一节 信息第二节 意义第三节 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具象第六章 自然语言语句系统第一节 词典第二节 语法规则第七章 进一步的研究和审思第一节 情境语义学研究评述第二节 专名与摹状词的关系第三节 名称及其逆向信息第四节 意义之审思结语参考文献后记Contents

章节摘录

  再次,最为严重的是,以往情境语义学的有些所谓的哲学研究,根本不是从哲学层面来考察问题的,其实不是哲学研究。  一方面,按照前文的研究,从根本上讲,情境类型是出于形式技术方便而引进的,其本身是一种形式性技术概念。实际上,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的现实推理难题,以形式技术构造为主导在巴威斯和佩里那里始终是以往情境语义学研究的指导思想。相比之下,形式性技术构造的相关哲学研究,包括早期情境语义学的那三个话题,似乎就成了形式技术构造的附庸。这符合巴威斯作为人工智能学家的一贯研究思路和风格。例如,为了形式技术刻画的方便,在以往情境语义学中,情境具象往往是指一定类型之下的情境具象,即约束情境具象,不包括自由情境具象。这样一来,虽然以往情境语义学引进了情境,但它对很多问题却不能从哲学上阐释清楚。  另一方面,巴威斯和佩里提出语义质朴性原则,把所有“实际存在的”结构,例如,性质(包括情境类型)、关系、类等等,都承诺为现实对象,但他们没有阐述清楚它们究竟是在何种意义或层面的存在,究竟属于何种本体。前文已知,作为具象,性质、关系和类等都处于哲学层面,都属于哲学本体,即本体具象,但作为类型,性质、关系和类等则都处于形式技术层面,都属于本体类型。为了形式技术上的方便,巴威斯和佩里所谓的性质、关系和类等现实对象都是本体类型。简言之,巴威斯和佩里要求情境语义学承诺所有“实际存在的”结构,例如性质、关系和类等,把它们视为现实对象,但他们没有区分它们究竟处于何种层面,究竟是本体具象还是本体类型,对于这两种层面和本体存在混淆。  ……

编辑推荐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认知革命]发生以来,认知研究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范式转变,即从基于计算隐喻和功能主义观念的第一代认知科学,向基于身心智( embodied cognition)观念的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转变。第一代认知科学将认知主体视为自然的、生物的、活动于日常环境中的适应性的主体,认知就发生于这样的状况,其倡导的认知观念是:认知是具身的(embodied)、情境的(Situated)、发展的( developmental)和动力学的(dynamic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情境语义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将语境理论和语义理论结合的较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