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左翼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嬗变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李洪华  页数:26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世界性思潮,现代主义既具有反传统的先锋气质,也不乏唯美的颓废色彩;左翼思潮既注重现实批判精神,也常常忽略艺术自身规律。中国新文学在这两种思潮的融合与冲撞中开始现代性追求,并汇入世界现代文学潮流。发端于20世纪初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左翼文化思潮关系复杂而密切。它们既在反对传统成规上表现出先锋激进的同一性,又在艺术与政治的主张上存在矛盾;中突。左翼作家大多接近过现代主义,现代派作家也曾深受左翼思潮影响。然而,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的现代文化语境下,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深受左翼文化思潮的影响,社会的革命性不断改塑、遮蔽并最终消解艺术的现代性,这种状况对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当代文学创作具有深刻的启示。

作者简介

  李洪华(1971—),江西瑞昌人,文学博士,南昌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江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出版专著《上海文化与现代派文学》,发表各类学术论文60余篇。

书籍目录

序导言一 左翼文化语境下的现代性艺术追求二 左翼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的回顾三 本书的研究对象、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左翼文化语境的形成及影响一 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与革命文学的滥觞二 俄、日左翼思潮影响下的“革命文学”论争三 左翼文化运动的高涨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四 战争文化语境下左翼思潮的嬗变及转向第二章 域外现代主义思潮的引进一 初期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引进二 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现代主义思潮的拓展三 战争文化语境下的现代主义诗学追求第三章 鲁迅视野中的“现代主义”与“左翼”一 “别求新声于异邦”二 从“苦闷的象征”到“科学底艺术论”三 清醒的“拿来主义”四 “冲破一切传统的思想和手法”第四章 郭沫若的现代主义“共感”及转向一 “凫进文艺的新潮”二 在“现代”与“左翼”之间三 “真理要探讨,梦境也要追寻”第五章 茅盾的新浪漫主义情结及其表征一 新浪漫主义的积极倡导二 已经腐烂的“艺术之花”与新兴阶级的“滋补品”三 《蚀》:大革命时代的“苦闷”象征四 《子夜》:左翼作家的“颓废”文本第六章 艾青的欧罗巴“芦笛”与行吟大地的“忧郁”一 彩色欧罗巴的“芦笛”二 “暴乱的革命者”与“耽美的艺术家”三 行吟大地的忧郁歌者第七章 左翼文化思潮与徐讦的文学选择一 “我的马克思主义时代”二 左翼文化语境下的文学选择三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嬗变四 都市与战争背景下的现代主义书写第八章 “革命文学”的倡导与象征派的创作转向一 “异国的熏香”与“纯诗”的主张二 革命的“十字街头”与“诗歌的大众化”三 左翼文化语境中象征派的都市想象四 象征派对左翼思潮的不同回应第九章 左翼思潮的高涨与“现代”派群体的焦虑一 政治与文学上的“同路人”二 “第三种人”的主张与左翼阵营的批判三 “理智与情感底冲突”第十章 九叶派与左翼文学界的聚合与分化一 从《诗创造》到《中国新诗》二 《诗创造》内部的合作与分歧三 与七月派及其同路人的相惜与论争四 战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式现代主义”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鲁迅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潮的用意是十分明确的,一方面是为自己提供思想武器。他说:“从别国里窃得火来,本意却在煮自己的肉。”(《“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曾说:“我有一件事是要感谢创造社的,是他们‘挤’我看了几种科学底文艺论,明白了文学史家们说了一大堆,还是纠缠不清的疑问。并且因此译了一本蒲力汗诺夫的《艺术论:),以救正我——还因为我而及于别人一一的只信进化论的偏颇。”①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译介使得鲁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文艺观都产生了“质的飞跃”。“社会科学这大源泉”不但让他“明白”了许多“纠缠不清的疑问”,而且还“救正”了他“只信进化论的偏颇”,明确认识到“惟新兴无产者才有将来”②,从而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阶级论的思想武器,分析各种文学现象。另一方面,鲁迅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译介更是为了矫正革命文学阵营内的不良倾向和反对阵营外的攻击,促进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建设革命文学,即所谓“私运军火给造反的奴隶”③。鲁迅在《(现代新兴文学的诸问题>小引》中指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是“势所必至”的,既要避免革命文学阵营内部的“空嚷”,又要反对阵营外部敌对势力的“力禁”,不能机械地照搬国外无产阶级文学理论。他说:“现在借这一篇,看看理论和事实,知道势所必至,平平常常,空嚷力禁,两皆无用,而先使外国的新兴文学在中国脱离‘符咒’气味,而跟着的中国文学才有新兴的希望。”④当创造社指责鲁迅翻译《文艺政策》是不甘“落伍”时,他说:“其实我译这本书,倒并非救‘落’,也不在争先”,“我的翻译这书不过是使大家看看各种议论,可以和中国的新的批评家的批评和主张相比较,与翻刻王羲之真迹,给人们可以和自称王派的草书来比一比,免得胡里胡涂的意思,是相仿佛的”①。在《文艺与批评》的译者附记中,鲁迅特别推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之任务的提要》一篇,并引用藏原惟人的按语“遗赠中国的读者们”,“这是作者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基准的重要的论文。我们将苏联和日本的社会底发展阶段之不同,放在念头上之后,能够从这里学得非常之多的事物。我希望关心文艺运动的同人,从这论文中摄取得进向正当解决的许多启发”②。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左翼文化思潮与现代主义文学嬗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