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才还是人力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HarperCollins UK  作者:黄志坚,李建勇 著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前言

小时候目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动的父母,心中有着太多的疑问,为何他们如此努力地劳动,家里的境况却远远不如那些看起来悠闲的人家呢?当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又发现了一个更为奇怪的现象,那些一年到头埋头苦干、勤勤恳恳工作的人的薪水和人生际遇却比那些感觉无所事事却很会“混”的人差了很远。随着我多年对职场现象的研究,对这个现象就有了更深的体会。我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明吧。    外甥女美婷学的是会计专业,进人实习阶段,我把她推荐到朋友开的会计师事务所做助理。因为这层关系,我去事务所的次数就多了起来。每次去,总看到美婷面带着微笑,捧着大堆的资料夹不停地穿梭忙碌。朋友对我说:“美婷人很乖,而且很听话。”    我一直认为朋友对美婷印象不错,也以为美婷留在事务所顺理成章。然而事情出乎我的意料。半年的实习期过后,美婷眼圈红红地来找我,告诉我她没被正式雇用,而与她一起实习的几个人都被留下了。她说:“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不知道哪里做得不好。”    于是我去找朋友,大有“兴师问罪”之意。不料朋友对我说:“美婷工作的确很卖力,但她不适合做这行。我需要的是人才,不是人力!”    我惊讶,继而震撼!多么简短的回答,多么有力的说明!美婷卖力地工作但依然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不也正是大多数职场“穷忙族”的症结所在?朋友用如此精辟的语言道破此中之“玄机”,令作为专业职业规划师的我自叹弗如!    是的,人力常有,而人才不多见。有些人能够凭一技之长混得风生水起,有些人埋头苦干、但因只会“低头拉磨”而一次次被解雇。还有更多的人虽然有一定的专业水平、有很强的职业抱负,但由于本身的思维模式和做事习惯上的某些“软性痼疾”而不能充分发挥其才干,所以越忙越穷,越忙越失去竞争力。一言以蔽之,不懂得思考,做事不讲方法,不讲专业性和准确性,那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    “人才”与“人力”只是一字之差,各自的人生境遇却是天壤之别:人力遍地皆是,廉价且人人可代之;人才则被企业视之为最宝贵的核心资源,不可替代。    我迫切地感觉到,剖析这个问题太有必要了,不醒悟过来太遗憾了,不改变过来太可怕了!于是我与很多过来人探讨了“人才与人力”这个问题。    在交流过程中,总能引发出一种感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工作已经成为人们“安身立命”的重要途径。然而我们总有大量的能动性和本该发挥的东西被压抑,多数人都感觉似乎整天都在被动地为他人而活,自身的许多优势和潜力总是不能发挥出来,甚至在不知不觉间浪费掉。这种无奈的感受尽管让人伤感,然而更令人心痛的是,此等违背愿望的结果只有当历尽许多时光后才发觉,不免悔之晚矣。    除此,我还发现许多人身上的问题是那么的普遍和相似,仿佛如出一辙。比如:总在不知不觉中蹉跎岁月;忙得焦头烂额以至于没有思考的时间;自身的资源得不到重视而且存在大量的浪费;自己一生的安排盲目混乱、不成体系。    古语有云:“下人劳力,中人劳智,上人劳人。”在现代社会,是人力还是人才,显然不能简单地以从业是体力与脑力来区分。我认为,在职场中,学有所长能为人所用,并能体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称之为“人才”。反之,你则已沦为“人力”。    我们都渴望自己成为让人尊敬的人才,谁都不希望庸庸碌碌了此一生。世间的事物就像生物链条一样,不断地充实着链条上的生物种群,一代一代演绎着。有的本身在做着人力的活,但是靠着后天的辛苦,踏着前进的阶梯攀爬到了生活的另一面,就好像蝉的蜕变过程,在黑暗之中探索,终于得见光明。    思维决定出路,人力与人才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其根本区别就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可见,要改变“穷忙”的厄运,从“人力”转换为“人才”,就必须从根源上,即以人才的思维模式和做事的方式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静心阅读,开卷受益,找到困扰自身的“软肋”并一一修正,告别“穷忙”,走向坦途,努力打造出一个美满的职业生涯!

内容概要

  何谓“人力”?只知“穷忙”而不知抬头看路,整日辛劳却得不到同等回报,职场打拼多年却难见出头之日;何谓“人才”?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不仅苦干,更会巧干,深谙人情世故,老板欣赏同事喜欢,在职场上混得风生水起,前途一片光明。
“人力”、“人才”,一字之差,人生际遇却天壤之别。
  本书通过对职场“穷忙”现象的分析,借鉴过来人之经验,围绕人才与人力诸多细微差异,针对白领“穷忙族”提出了转变观念、拒绝抱怨、发挥专长、经营人脉等9个适用有效的职场法则,语言生动,案例鲜活。职场人士若细细品读,好好参悟,可早日从“人力”转变为“人才”,彻底改变穷忙厄运!

作者简介

黄志坚作家、资深出版策划人。在业内具有策划“鬼才”之称,曾接受强势媒体湖南卫视、《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的专访。现为银狐出版创意机构创意总经理。策划畅销图书数百种,出版作品30多部,代表作品有:《圈子对了,事就成了》、《老板不会轻易告诉你的50个秘密》、《干得好,还要混得好》、《朋友凶猛》等。
李建勇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公开发表作品50余万字,现任国内知名刊物《喜剧世界》杂志社编辑。出版有畅销书《大学毕业后,该干什么》、《“放养”你的孩子》等。

书籍目录

法则1 从人力到人才,“穷忙族”的观念要转变
 职场“穷忙族”的中国式生存
 “穷忙族”的别名叫“人力”
 寻根究底看“穷忙”
 职场“懒蚂蚁”的思维方式
 职场中没有苦劳,只有功劳
 工作不是混日子,对工作要有敬畏之心
 请你搞清楚,你在为谁工作
 只知埋头苦干,难有出头之日
 什么样的职场定位,决定了什么样的职场际遇
法则2 再忙也要停下来思考
 你反思过当前的工作吗
 “穷忙”病因的自我诊断
 别被暂时的贫困蒙蔽大脑
 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
 忙而无功时,就是你该思考的时候
 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
 寻找助你事业成功的支点
 你是墨守成规还是审时度势
 做事业应以健康为前提
法则3 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己
 抱怨给你带来了什么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要么辞职不干,要么闭口不言
 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
 改变环境从适应环境开始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要当“金子”,先当“种子”
 懂得享受工作的乐趣
法则4 做好合理的职业规划,拒绝盲目工作
 你对你的职业是否感兴趣
 你的自身优势和行业优势在哪里
 不要被“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误导了
 找到适合自己的鱼塘
 跳槽:为何越跳越糟
 目光要长远,但目标要明确
 做一份切实可行的职场规划
法则5 补短不如取长:选择做专才,而非“杂役”
 什么地方最浪费你的精力
 博而不专,最无一用
 先做“专才”再做“全才”
 过硬的专业技能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学习是突破逆境的通道
 把你的专业优势发挥到极致,你就能成功
 像凸透镜一样聚焦你的专业资源
法则6 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创造自己的职场价值
 蛮干VS巧干:讲苦劳还是讲功劳
 你为问题找过几种解决方法
 随时考虑你想要什么结果
 你的工作需要系统化
 养成注重工作效能的好习惯
 不可忽视的细节
 找准工作的重点
 合理安排你的8小时
 做一个智慧型的员工
法则7 经营好你的人脉,借力而行
 借力是生存竞争的第一法则
 你身边有可用的人脉资源吗
 追寻1+1>2的效果
 借别人的手办自己的事
 活用别人的经验和智慧
 几种常用的借力方式
 职场经营人脉的十八条准则
法则8 莫把老板当敌人,学会把老板当贵人
 你有职场“恐上症”吗
 员工VS老板:你选择对立还是合作
 从适应你的老板开始
 让老板觉得你好用
 交心:得到老板赏识的途径
 寻找“共同的规则”
 做一个可以影响老板的员工
法则9 干得好,更要混得好
 职场智商PK职场情商
 是什么影响了你的职场EQ
 别把情绪带进工作
 不可不知的职场“政治”
 如何训练你的职场EQ
 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的意识
 该藏时藏,该露时露
 坚守内方外圆的处世之道

章节摘录

版权页:职场“穷忙族”的中国式生存邻居张大爷过生日那天,早早准备了一桌子菜,打算和很久没见过面的儿女好好团聚一下。结果等来的却是一个个电话。“爸,我今天晚上还有事情要忙,不能回去陪您了。”“爸,您先吃吧,我公司这边走不开。,’“爷爷,我下周一定过去看您,但是今天实在太忙了。”张大爷对着一桌子饭菜安慰自己:“都忙,忙,忙点好啊!……”我无言以对。一时间,仿佛全中国人都比国务院总理还忙,忙得一塌糊涂。可是,我们到底在忙些什么?某次我去星巴克赴约,意外地碰到了隔壁大爷的孙子小军。他看起来衣着光鲜却神情疲惫。原来他正在等客户,于是我们便闲谈起来。“听说你平时很忙?”“有点儿,不过是瞎忙!”“哦,那一定收入可观了?”“唉!甭提了!”他似乎有一肚子苦水要倒。情况是这样的:大学毕业不久的小军在某化妆品公司做销售,作为一个刚踏入职场的新人,他工作格外卖力,天天忙得晕头转向,可仍深感入不敷出。为了走出这种“窘境”,他只有不停地跑业务希望能提高业绩,但境况并没能得到改善。推销这个行业的基本工资不多,靠的就是业绩。对于新人来说经验是最重要的,为了得到资深前辈们的指教,总得表示表示才行。还要应酬客户,每次与客户面谈时的饭局自然不能让客户“埋单”了。另外,为了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着装自然也不能太寒酸……小军的“遭遇”并不让我吃惊。近期我遇到过的类似情况不在少数。许多年轻人向我诉苦,说自己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到最后却是一场空,忙碌和回报似乎不成正比。对于“忙”这件事,我本不想妄加评价。或许在你看来,“忙”是一件好事,它意味着一个人有事可做,说明一个人生活得充实,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不错,“忙”是事业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任何人从无到有的过程都是艰辛忙碌的。可是,很多人的忙好像迫于生活的无奈。为了自己的生存或家人的生活,疲于奔命,忙于工作、忙于布置任务、忙于应酬……但我们在不经意间发现,他们越忙越穷,越穷越忙!我们很多人都曾有过和小军类似的经历:同时执行多份Case(案子),脚不沾地,加班无数,牺牲假日,无暇娱乐……这一切换来了什么?答案是Nothing(什么都没有),没有丰厚的收入、多彩的生活、光明的前途……我还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即便知道自己忙得无组织无纪律,但一般人还是会一如既往、周而复始地投入其中。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当下社会,连“穷忙”都变成了一种抢手的权利!这话绝非危言耸听!请看看下面这些调查数据:调查1:《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腾讯新闻中心开展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11351人参与):75%的人自认为是“穷忙族”(其中有82.6%的人是在职者,9.29,0的人为学生),12.7%的人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为“穷忙族”,只有12.3%的人明确表示自己不是“穷忙族”。调查2:某报记者在兰州街头进行的随机调查中发现,20位受访的上班族中,竞有16位自称是“穷忙一族”,比率高达80%。其中,6位上班族对自己目前的薪水不满意,认为积蓄太少,无力置业;5位认为自己每天都在超时工作,但却看不到希望;3位觉得自己已经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尴尬;而另2位则正为自己忙活了半辈子却没有攒下退休养老的资金而发愁。调查3:一项关于“中国会像日本、欧洲一样产生‘穷忙族’吗?”的调查显示(26295人参与),其中19229位网友认为“穷忙族”在中国内地已经存在,占到了73.13%。说句实话,从事职场指导多年的我,看到这些数字还是觉得触目惊心!可见在今日之中国,“穷忙”的身影已无处不在!他们可以是大街小巷的早点摊位上坐着吃早餐神色匆匆的上班族,可以是地铁口或如沙丁鱼罐头般的公共汽车里的各色人群,也可以是西装革履、带着笔记本坐在咖啡厅焦急等待的年轻人……前来我公司咨询或寻求帮助的人当中,有一位名叫付红的女孩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她用了差点把我逗笑的话描述了自己的生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猪差,干得比驴多。”付红学的是经贸英语专业,却阴差阳错地在一家保险公司做文员工作。每天处理琐事杂物,忙得顾头不顾脚,要做的事情永远没有尽头,所得的收入却寥寥无几,连付起码的生活费都有压力。但她明确表示:虽然很想有所改变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她害怕连这份“穷忙”的权利都失去。由此看来,中国职场的“穷忙族”们,并非不明白靠透支身体去赌明天是一种得不偿失和极端危险的行为,但是在如今职场竞争日益激烈、自身又一筹莫展的境况之下,不采取这种一切以“身”的安顿为依归,“但求做稳奴才”的人生态度又能怎样?你对薪水不满?你对老板说“不”?那好,窗明几净的写字楼外,甚至是机声隆隆的操作台外,还围着一堆翘首以待的求职谋生者,他们还巴望着有一份薪水以解燃眉之急。“穷忙族”最大的损失是生活,最可怕的损失是理想。“穷忙族”为了养家糊口,没有时间投资自己,变成恶性循环,很有可能最终丧失斗志。我无意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但时代把“富闲”与“穷忙”分化得越来越厉害。富闲者可以从容不迫、三思而后行,可以吸收新知、加强专业,因此职位升迁更加迅速。穷忙者还留在“机械式”劳动时代,靠一丝不苟的态度处理庶务性工作,以求能够挣满工分。不同工种的待遇差异就像社会的贫富悬殊一样,把人分别扔在了两极。

编辑推荐

《你是人才还是人力:规避"穷忙"厄运必知的9个职场法则》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你是人才还是人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不错,很值得收藏*实用*
  •   haojila
  •   建议职场人员看一看,有帮助。
  •   对职场上情商不高的人有帮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