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时英全集(全3册)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  作者:穆时英,严家炎,李今  页数:全三册  字数:118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中国,真正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概只能从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新感觉派出现的时候算起。其发祥地则是上海。三十年代的上海,有点像八十年代的香港,是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世界性的大都会。它有“东方巴黎”之称。其繁华程度,就连当时的东京也难以匹敌,虽然它呈现着明显的半殖民地畸形色彩(帝国主义在中国最大的租界就设在这里)。中国现代都市小说:而且是带有现代主义特征的都市小说,最早诞生在这里,绝非出于偶然。鲁迅在1926年谈到俄国诗人勃洛克时,曾经赞许地称他为俄国“现代都会诗人的第一人”。并且说:“中国没有这样的都会诗人。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林诗人,花月诗人,没有都会诗人。”(《集外集拾遗·〈十二个〉后记》)如果说二十年代前半期中国确实没有“都会诗人”或“都会作家”的话,那么,到二十年代末期和三十年代初期可以说已经产生了:而且产生了不止一种类型。写《子夜》的茅盾,写《上海狂舞曲》的楼适夷,便是其中的一种类型,他们是站在先进阶级立场上来写灯红酒绿的都市的黄昏的(《子夜》初名就叫《夕阳》)。另一种类型就是刘呐鸥、穆时英等受了日本新感觉主义影响的这些作家,他们也在描写上海这种现代大都市生活中显示出自己的特长。其实,这样的区分多少含有今天的眼光。从当时来说,两者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楚。刘呐鸥在二十年代末,思想上也相当激进,对苏联和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都表示支持。他在上海经办的水沫书店,曾经是左翼文化的大本营。穆时英最早的小说,也称半殖民地上海为“造在地狱上的天堂”,揭露外国殖民者和资产阶级的荒淫丑恶,明显地同情下层劳动者和革命人民。而“左联”成员楼适夷,也曾尝试用新感觉主义手法来写《上海狂舞曲》,只是后来听从冯雪峰的劝告,才中止了这部小说的创作。可见,无论在日本或中国,新感觉主义和普罗文学运动最初都曾以先锋的面貌混同地出现。刘呐鸥、穆时英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属于现代大都市。场景是夜总会、赛马场、电影院、咖啡厅、大旅馆、小轿车、富豪别墅、滨海浴场、特快列车。人物是舞女、少爷、水手、资本家、姨太太、投机商、小职员、洋行经理,以及体力劳动者、流氓无产者和各类市民。小说的语言、手法、节奏、意象乃至情趣,也有明显的革新和变异。这类作品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二十世纪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的种种特点。如果说刘呐鸥(1900-1940)由于自小生长在日本,他笔下的都市生活上海味不浓,有点像东京,语言也多少显得生硬的话,那么,穆时英(1912-1940)却以他耀眼的文学才华和对上海生活的极度熟悉,创建了具有浓郁新感觉味同时语言艺术上也相当圆熟的现代都市小说。杜衡在三十年代初期就说:“中国是有都市而没有描写都市的文学,或是描写了都市而没有采取适合这种描写的手法。在这方面,刘呐鸥算是开了一个端,但是他没有好好地继续下去,而且他的作品还有着‘非中国’即‘非现实’的缺点。能够避免这缺点而继续努力的,这是时英。”(《关于穆时英的创作》)苏雪林也说:“穆时英,是都市文学的先驱作家,在这一点上他可以和保尔·穆杭、辛克莱·路易士以及日本作家横光利一、堀口大学相比。”(《中国现时的小说和戏剧》)可见穆时英的都市小说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穆时英最早的集子《南北极》里的小说,大体是写实主义的。到1932年以后出版的《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三个集子,则呈现出颇不相同的现代主义倾向。作者把浪漫主义、写实主义都看作“过时”的货色。在一个短篇小说中,穆时英通过男女主人公的对话,清楚不过地表明了这种态度:“你读过《茶花女》吗?”“这应该是我们的祖母读的。”“那么你喜欢写实主义的东西吗?譬如说,左拉的《娜娜》,朵斯退益夫斯基的《罪与罚》……”“想睡的时候拿来读的。对于我是一服良好的催眠剂。我喜欢读保尔·穆杭,横光利一,堀口大学,刘易士,是的,我顶爱刘易士。”“在本国呢?”“我喜欢刘呐鸥的新的话术,郭建英的漫画,和你(指穆时英自己:引者)那种粗暴的文字,犷野的气息。”在1983年编成的《新感觉派小说选》和1996年编成的穆时英《都市小说》中,我虽也保存了《偷面包的面包师》《断了条胳膊的人》两篇作为穆时英写实小说的样本,却理所当然地着重选录了他那些最有代表性的新感觉主义作品,如《上海的狐步舞》《夜》《黑牡丹》《夜总会里的五个人》《街景》《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骆驼·尼采主义者与女人》《白金的女体塑像》《第二恋》等,因为这是穆时英获得“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称号,或者说穆时英之所以为穆时英的主要业绩。穆时英新感觉主义的都市小说有些什么显著特色和创造?特色之一,这些作品具有与现代都市脉搏相适应的快速节奏,有电影镜头般不断跳跃的结构。它们犹如街头的霓虹灯般闪烁不定,交错变幻,充满着现代都市的急促和喧嚣,与传统小说那种从容舒缓的叙述方法和恬淡宁静的艺术氛围完全不同。以《上海的狐步舞》为例,全篇都是一组组画面的蒙太奇式组接,文字简捷而视觉形象突出,富有动感和跳跃性,艺术上得力于电影者甚多。描述舞场情景时,作者有意从舞客的视角,多次回旋反复地安排了几段圆圈式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字,给人华尔兹般不断旋转的感觉。在快速节奏中表现半殖民地都市的病态生活,这是穆时英的一大长处。特色之二,穆时英笔下的人物,常常在“悲哀的脸上戴了快乐的面具”(《公墓·自序》)。《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可以说写了当时上海生活的一幅剪影:从舞女、职员、学者、大学生到投机商的五位主人公,每人都怀着自己的极大苦恼,周末拥进了夜总会,从疯狂的跳舞中寻找刺激。黎明时分,破产了的“金子大王”终于开枪自杀,其余四人则把他送进墓地。这在穆氏小说人物中颇有代表性。穆时英的人物形象,尤以年轻的摩登女子为最多,也最见长。她们爱看好莱坞电影,“绘着嘉宝型的眉”,喜欢捉弄别人,把男子当消遣品,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是男子的玩物。无论是《夜》里那个舞女,还是《Craven“A”》里的余慧娴,或者《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中的黄黛茜,她们尽管“戴了快乐的面具”,却都带着大大小小的精神伤痕,内心怀有深深的寂寞和痛苦。《黑牡丹》里那个女主人公的命运,已经算是够好的了:她在一个深夜为了躲避舞客的奸污,从汽车中脱逃狂奔,得到别墅主人的救护,终于成为这位男主人的妻子。但她一直没有对丈夫说出自己的舞女身份,也要求一切知情人为她保密,她不愿再去触动自己灵魂深处的那块伤疤。能够写出快乐背后的悲哀,正是穆时英远较刘呐鸥等人深刻的地方。特色之三,穆时英小说中有大量感觉化乃至通感化的笔墨。新感觉派之所以被称为新感觉派,就因为这个流派强调直觉,强调主观感受,重视抓取一些新奇的感觉印象,努力将人们的主观感觉渗透融合到客体描写中去,以创造新的叙事语言和叙事方法。例如,穆时英将满载旅客的列车开离站台的一刹那,写成“月台往后缩脖子”(《街景》);将列车夜间在弧光灯照耀下驶过岔路口,写成“铁轨隆隆地响着,铁轨上的枕木像蜈蚣似地在光线里向前爬去”(《上海的狐步舞》)。月夜的黄浦江上,穆时英这样写景:“把大月亮拖在船尾上,一只小舢板驶过来了,摇船的生着银发。”(《夜》)黎明时刻的都市,在他笔下被形容为:“睡熟了的建筑物站了起来,抬着脑袋,卸下灰色的睡衣。”主人公坐电梯到四楼,穆时英写作:“电梯把他吐在四楼”(均见《上海的狐步舞》)。这类写法既新鲜,又真切,富有诗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穆时英还常常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些由不同的器官所产生的不同感觉,复合起来、打通起来描述,形成人们常说的“通感”。像《上海的狐步舞》里,就有“古铜色的鸦片烟香味”这类词句。《第二恋》里,当十九岁的天真稚嫩的女主人公玛莉第一次出场时,男主人公“我”感到:“她的眸子里还遗留着乳香。”两人因经济地位的悬殊而遗憾地未能结合,九年以后再见,玛莉“抚摸着我的头发”,“那只手像一只熨斗,轻轻熨着我的结了许多绉纹的灵魂。”应该说,这些都是相当精彩的笔墨。此外,穆时英在有些作品中还较为成功地运用了心理独白。《白金的女体塑像》就呈现了一位男医生在女病人裸体面前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有两段文字甚至连缀而不加标点,一如西方有些现代派作品那样。《街景》则多少采用了时空错位的意识流手法。这在二三十年代也是一种新的探索。凡此种种,都表明穆时英对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的建立和发展,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二十八岁就去世的穆时英,也许只能算是一颗小小的流星,然而,历史的镜头却已经摄下了它闪光的刹那。

内容概要

穆时英,有“新感觉派圣手”之称,善于以主观感觉色彩独特的语言反映大都市繁华、喧嚣、快节奏的生活,刻画“悲哀的脸上戴了快乐的面具”类的人物,抗战时期受国民党“中统”委派去汪伪政权内做地下工作,后遭国民党“军统”暗杀身亡。  本书第一卷小说卷收入《南北极》《公墓》两种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交流》为新发现的穆时英处女作。  第二卷收入《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两种短篇小说集,其余均为新发现的小说。最后一组为穆时英倾全力创作的长篇小说《中国行进》,按不同刊物上发表的顺序分别列出。  第三卷收入新发现的穆时英的散文理论与评论和译文,其中包括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商榷的长篇论文。《附录》收入有关穆时英生平,创作的重要回忆和评论文章。

作者简介

穆时英(1912-1940),有“新感觉派圣手”之称,善于以主观感觉色彩独特的语言反映大都市繁华、喧嚣、快节奏的生活,刻画“悲哀的脸上戴了快乐的面具”类的人物。抗战时期受国民党“中统”委派去汪伪政权内做地下工作,后遭国民党“军统”暗杀身亡。
  本卷收入《南北极》《公

书籍目录

第一卷 小说卷一 略说穆时英的文学史地位——《穆时英全集》代序 交流 南北极 改订本题记 黑旋风 咱们的世界 手指 南北极 生活在海上的人们 偷面包的面包师 断了条胳膊的人 油布 公墓 自序 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 莲花落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 Craven“A” 公墓 夜 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 黑牡丹第二卷 小说卷二第三卷 散文 理论与评论 译文卷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卷 小说卷一交流一虽则是初夏,但那乡下的太阳赤裸地,热情地罩在头上,却也够叫你受。这时太阳已往西斜,可是铺在地上的,白热的光仍炙热得可以。有时太阳底下闪过丝缕的白云,地上也跟着掠过一大块阴影;吹上来的风才透着些微凉意,风里夹着来的焦香,和铁勺撞着锅沿的急声才有些诱惑的意味;在地上躺着伸出舌头喘着气的野狗也抬起头摇着尾巴往空中尽嗅。大西饭店里是充满着喧哗。各人的脸全是汗混着泥,蓬散着发,运动马甲黏着背,汗从那里沁出来,湿透了全背。只有俞天福仍穿着长衫,汗也没流,仿佛就不曾玩过篮球似的。头发短短地挺立着,脸上稍微透些紫红:就这一些玩过球以后透出来的血色,才显出这还是活人的脸!他怯怯地捧着汽水在喝,像是怕给汽水淹死似的,只不敢像别人那么的仰起脖子尽灌,终于倒在玻璃杯里,像不会喝酒的人喝酒似的,缓缓地,怯怯地喝。第一个看见他的怯模样的是项雄霄,而第一个笑的是赵忠益。雄霄看见俞天福脸上的一块仅有的泥迹,忆起刚才玩篮球时,他把球传给他,他想接,接不着,撞在身上的怯样,也笑了。“真好笑,哈!老怯今天又和球接吻呢厂赵忠益看着俞天福脸上的那块泥迹,豪放地笑。“真的,雄霄传来的球可真重,真难接!”俞天福怯怯地笑,想掩饰他的怯,然而他的窘急却更明显。“对不起!”唯有雄霄是不欺侮他的,常向他道歉;因此,他跟雄霄也比较亲密些。他觉得自己到处受人家的轻蔑,只有雄霄时常帮他。他很崇拜雄霄,很爱雄霄。他看着雄霄的英俊的脸,感谢浮上了他的心。“大约是他想慌了,看见球以为是妙人儿的脸,所以赶上去接吻!这话可对,老怯?”那喜欢诙谐的左展俊在大家大声发笑以前抢着连珠似的说完。

后记

一个人的名字不知是否真是一个人的谶语,或者暗示着一个人命定的人生轨道。穆时英就真是如他的名字所隐喻着的,最终的盖棺论定也只能算是三十年代文坛“一时的英俊”。他短短的一生只出版了四个短篇小说集《南北极》《公墓》《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虽然他沾着“现代主义热”和“海派热”的光,近几年来在海内外学术界也并不寂寞,但其在文坛上的分量似乎并不值得一个研究者花大气力去搜残补缺,编撰逸文。因而近些年来,穆时英的作品集尽管也以各种形式不断出版,但大多是在炒他四个短篇小说集的冷饭。我们在对于新感觉派和海派小说的研究中,不断发现与积累了一批穆时英未能成集的散见于报刊上的文章,其数量已足以编撰一部穆时英逸文集。其中有小说、散文和理论文章,特别是对于没有出过散文集和文章评论集的穆时英来说,这些材料的发现对于了解他的真情实感,他的观点态度,以及理论修养和创作的来龙去脉等等都很有价值。同时也可以兼惠于新感觉派的研究,为我们进一步考察他们的文学活动、政治倾向以及美学特征提供实证的材料。鉴于海内外学者对于穆时英的特殊兴趣及其有关资料的难以寻觅,我们觉得很有必要将其汇总,编成《穆时英全集》,这不仅是对于穆时英创作的集大成,也会为研究者全面了解认识穆时英提供相对完整的资料。《穆时英全集》共分三卷,第一卷收入新发现的长篇小说《交流》和短篇小说集《南北极》《公墓》。第二卷收入他另外两个短篇小说集《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处女的感情》和《集外小说》。《谢医师的疯症》,则是他的名篇《白金的女体塑像》最初发表时的原作。第三卷是新发现的散逸文章,分为《散文》《理论与评论》《译文》。此卷中还附录了对穆时英的评论与回忆的文章。这部分汇编了建国前对于穆时英的评论文章和以后有关穆时英的生平回忆,大多是难以见到的资料。本卷先按文体分类,再按发表时间的先后排列。虽然我们自信在这部《穆时英全集》中收入了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线索而搜求到的所有资料,但除穆时英任国民新闻社社长时所写的时评社论,以及用笔名写的文章无法确定而没有编入外,肯定还会有遗漏,恳请专家、读者不断给以补遗。2006年6月20日

编辑推荐

《穆时英全集(全3册)》由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穆时英全集(全3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作为新感觉派圣手,这套丛书是非常值得拥有的。
    有一本是他的创作集,包括南北极等等全部贯穿其中。另外最后一本是一些名家名人对穆时英的评价和评论。
    如果要研究其人的话,这套书是非常全面的。
    至于纸质什么的非常不错,装订也OK,可以值得拥有。
  •   穆时英的小说完全可以抛开时代背景去阅读,他所描写的“新感觉”,与当今时代不谋而合,我们还在苦苦思索如何表达心中难以言传的情愫的时候,穆时英已经用他的文字为我们下了定义。
  •   穆时英有才,但是生在乱世,注定要落入凡尘,后期的作品(长篇)很乱很散,估计是半成品
  •   穆时英的作品不多,三本书已经都可以收纳进来,书的印刷也比较精美,拿在手里很舒服。穆时英的作品,现在也很少有人专门买来读,因为写论文,所以才会特意去关注的,在海派文人中,他也不是多么特立独行的人。还不错。
  •   大概是目前最全的穆时英作品集了吧,基本史料是王道。
  •   喜欢穆时英的文字
  •   挺老的一本书了,买给爸爸看看得,他要看
  •   这个版本比较权威了,但是为毛降价了?为毛书湿了半本?这是没下雪也没下雨的干冷冬天呀!
  •   应为喜欢公墓 干脆一起买了 漫漫看
  •   认识穆时英,是从《上海的狐步舞》开始,顺便鄙视下搜狗,怎么穆时英和狐步舞都打不出来。他的文章,向我们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现代性和青年们绝望的颓废。等到上大学,我们现代文学史的老师也很喜欢他,还专门开了一门选修课《颓废文学与现代思潮》,主讲穆时英、邵洵美、施蛰存等等,由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遗憾的是他们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连全集都很难看到。这套很喜欢,强烈要求6折以下!
  •   时代依然没有为他正名,而他像流星一样划过,但历史已经将他记取,一代才子。
  •   一翻就破...装帧也未免太差
  •   果然是名家的编辑 有很多轶文被选进来 非常喜欢但是装帧太差了吧!!根本不敢翻,一翻就要破啊。。。。
  •   书很早就收到了,很不错!比在书店买便宜很多哦!质量也很好
  •   不错,很耐看,值得深思。
  •   很厚的三本书,很像读书时候用的教科书。内容还没有看!应该不错!
  •   喜欢穆时英的必买,但纸质,包装比较差劲。
  •   书面的设计脑残,直接就是一个硬纸板内容没话说。
  •   喜欢就买吧,我从李欧梵的文里知道穆时英,一出就买了,买的时候是90+,但是看的很过瘾。
  •   穆的文章是很蒙太奇的风格。时代对他依然有争论。刘呐鸥为都市文学开了一个头,继续下去的是穆时英。对于他究竟是中统的卧底还是军统的人,还是没个定论,但文学上的价值,不可否认。不过,对于新感觉派,还是说不上很喜欢。穆时英文章很好,风格不是我喜欢的。
  •   不容易啊啊啊啊大学时代就最喜欢他的文现在也是一样希望有朝日一能够看到一部以穆时英为题材的电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