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赏玉

出版时间:2008-10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沈从文  页数:10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玉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文化内涵最厚重、艺术成就最辉煌、经济价值最可观的特种工艺美术品。观赏一件玉器作品等于在品味一段中国的历史,并可使人们从中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养分。本书由著名作家沈从文所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玉器的基本知识。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乳名茂林,字崇文,湖南凤凰县人,苗族,祖母刘氏是苗族,其母黄素英是土家族,祖父沈宏富是汉族。沈从文是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31年—1933年在山东大学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的研究。沈从文1988年病逝于北京。

书籍目录

玉的出产玉的应用玉的处理玉的价值判断色泽问题玩玉的贡献中国古玉中国雕玉工艺发展的几个段落玉的出处——于阗及其他玩玉者对古玉研究的贡献(三则)汉碧玉马头    ——《历史教学》封面图案说明

章节摘录

插图:玉的出产中国美术史有一个项目,和中国文化史问题分不开,从石器时代生产工具流传下来,转而为权威、尊重、品德,以及性的象征,即玉的问题。由于和政治上的礼法制度,宗教仪式,以至于男女服饰应用,都分不开,玉和玉工艺问题也就比较复杂。因为它贯串了封建文化的全程,联系到许多方面。可是直到如今,还没有人对于这个项目加以较新的清算,认识。它可能已随封建而衰落,灭亡,成为历史上一个名词,一种遗物。但它在美术史上的种种关系,我们还是值得多知道一些,具体知道一些。提起玉出产较古较多的书,应数《山海经》。这部书根据旧说,相传是随大禹治水的一个大臣伯益记叙的。自然不可靠。经近人研究考证,认为是战国或以前一部古书。一部分有汉或汉以后地名,是后人补充的。这部书提到产玉的山有数十处,都产良玉。又有些玉出水中,名璇玉、藻玉、珚玉。《山海经》因为多载古代禳祝方术,所以有认为是古巫书的。因为说起山的情形多,又认为古地志书。因为荒唐不经,和汉以来人的地理知识不合,又认为小说。玉和神话有关,从这部书起始。第二是《穆天子传》,记周穆王驾八骏马,游猎西方,到昆仑和西王母相会,相互饮酒唱诗故事。这是战国时人一部杂传记,即世传晋代成宁时河南汲郡发现战国时魏襄王(一作魏安厘王)古坟中得来的一堆古代竹简书,经束皙校勘整理出几部书中一部。书中提起悬圃玉和群玉山,用它和《庄子》文中所说,《列子》文中所说昆仑情形,可见正是战国时一般士大夫的话题,也反映古代中国人向西方寻玉,及战国时人对于玉的兴趣,以及对于西方的种种传说。

编辑推荐

《从文赏玉》由著名作家沈从文所写,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玉器的基本知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文赏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从文先生的艺术鉴赏的素养是极高的。其书我向来极喜欢。该书的可贵之处,不但在于其关于玉石,玉器的研究所得,更在于其文字。自然而有灵性。大爱。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现代作家,当代学者。沈岳焕少年从军,穿行于沅(yuan二)水流域,踏遍湘、鄂、川、黔四省,饱览江山形胜、风物人情。戎马间隙,他又得便广泛涉阅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于是存志于文,并于1923年往京求学,始更名为从文。沈从文先生倒也真称得上名如其人。倘以1949年为界,他一生虽无奈地“分成了两截”,总体上却还是从文而始,从文而终。略去沈先生早年厕身行伍,但观其从文生涯,他的“前半截”游离于政治之外,一直自由地停留在“边城”,唯美在他的文学象牙塔里,却又让中国现代文学史断然不能舍他而去;“后半截”则独立于我国文化研究的当代进程中。这一回他枯守故宫,依旧把激荡的时代风云挡在身外,不让恣意迷狂的世态扑进门来,潮起过耳,云卷过眼,即时“去去千里”,一任自己在文物研究、古代服饰文化研究、文学批评领域踽踽(ju三)穿行,孜孜披拣,拣出了“文物学”,拣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也拣得《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还顺手“详注”了一番《红楼梦》。这一“后半截”,周汝昌先生在《沈从文详注〈红楼梦〉》一文中有诗结曰:“弃文订古考衣装,细注红楼辨短长。”周先生说“弃文”,自然是指沈从文49年前后、送旧迎新之际不得不舍弃文学创作。此番依依惜别,对为文学投注了四分之一世纪,以创造他“供奉着人性”的文学神庙、寄托他“不可言说的温爱之情”的沈先生来说,“昔我”“往矣”,情何以堪!但实非得已,沈先生最终无奈割舍了文学,把对文学的贴身“温爱之情”抛开,移情别恋上了文学的近邻和远亲──文学评论和文物研究。“文”者,“纹”也、“艺”也,美也,无论它分流出怎样的旁支殊途,在美的本源上都是可以相通的。无怪乎,沈先生后来在一次回答日本客人的相关问询时说:做服饰研究,“那也是很‘文学’的!”之后并哈哈笑道:“我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假设当初没有郭老那篇《斥反动文艺》“把沈从文从一个作家骂成了一个文物研究者”,沈先生不一定就能从此转业穷研文物,并成为卓有建树者。“从写小说到改治文物,而且搞出丰硕的成果,失之东隅(yu二),收之桑榆,就沈先生个人说,无所谓得失。就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一个长远的文化史角度来看,这算不算损失?如果是损失,那么,是谁的损失?谁为为之,孰令致之?”汪曾祺先生的这一发问,是颇有几分沉重的。又假设沈先生当初认清了所谓“正道”,因而积极否定并改造自我,“觉今是而昨非”,就像郭老后来那样──认定自己以前的著述“毫无价值,应该付之一炬(ju四)”,转而遵命从事“为政治服务”的文学,创作出一篇篇速朽之作,那么,沈先生一生固然与文学相伴始终,但此“文”绝非彼“文”,名与实都相去甚远。沈从文逝世以后,魂归故里,他的碑文只有四句:“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观此碑文,联想其一生为人为文,让人感慨良久。
  •   本书制作精美,内容也挺好的,玉的样子选择也挺有特点,关于玉的出产,和采取也稍微介绍了点,可能不太详细,不过可以了解一些关于玉的历史
  •   不够专业,也看不出文人风韵
  •   这本侧重于中国古代治玉历史的书我很喜欢。全书由数篇讲稿组成,介绍得虽比较浅显,但里边汇集了很多历史典籍有关玉的资料,这对喜好或准备了解古玉的朋友提供了很好的着手点,帮助他们知道从何处查阅到相关资料。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书中所有文章都写于五十年代,作者尚未接触到此后近六十年间许多重大考古的成果及实证,比如良渚文化遗址、曾候乙墓、广州西汉南越王墓、河北满城汉墓等等,因此,在实物例证上不免单薄。不过此书的长处在于用文献资料作简单推介也属难得。同时,对照比较几十年的光阴也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   老实说,从行文看不出来是出自文学大师之手。不适合像我这样的初学者。
  •   每想到沈老也有此好!文章都是六七十年代写的,插图为后配,浅谈而已.作为基本了解不妨一读!
  •   老实说,年纪大了,读沈从文的小说,不如读他的散文,而读他的散文,又不如读他的学术文章。沈先生建国后被迫转行搞文物研究,对中国文学史可能是一个损失,对中国文化却可能是不可替代的贡献。大的,他质疑传世画<步辇图>,认为人物服饰与史不合,五十年后谢夫人陈佩秋以图画专家的身份表达了同样观点。小的,就举这本书为例,他老人家为各种色玉名称勾沉索隐,居然从<古玉辨>中找到了专有名词"鱼肚白",对我大有帮助。更大必说在本书范围之内的专业,以及行文说事不缓不急的工夫了,那真是学也学不来了。好书!
  •   内容一般,里面全是彩页,非常一般的一本书,上厕所的时候消遣一下还是可以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