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地里穿行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百花文艺  作者:刘庆邦  页数:251  字数:241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谈散文我有些为难。若谈在地里种庄稼,或在地底下挖煤,我都不至于太离谱。这些行当我都干过多年,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谈散文就不同了,我写散文不太多,怕谈不好。当然,我读过不少散文,自己认为好的散文也能举出几篇,如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鲁迅先生的《社戏》也应该是散文。这些散文让人走神,能把人的心魂带到很远的地方,让人想唱想哭。再读还是觉得好。  朋友们可能注意到了,我以上举出的几篇散文的作者,他们都是小说家,也就是说,他们的散文是小说家写的散文。作为小说家,他们每人都有不少优秀小说问世。可他们的优秀散文和优秀小说比起来,就显得少多了。这是为什么?我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深究。我曾经应朋友之命,写过一篇《逃不过散文》的短文,文中认为:“作者写小说,可以写得云山雾罩,扑朔迷离。人们看完一篇小说,可能连作者的影子也抓不到。散文就不同了,作者交出一篇散文,同时把作者心灵的缰绳也交了出去。人们看罢一篇散文,等于顺便也把作者牵出来遛了一遭。换个比方,作者是一只兔子,各种文体是一道道网,兔子逃过了小说,逃过了报告文学,逃过了……可一到散文这道网前,就逃不脱了。”

内容概要

这是作者最新的一部散文集。
与文坛挚友的交往,异域采风时的感怀,多年来流淌在心中的一些所思所想,对自己亲人的骨肉至情,在创作上的不少真知灼见等等,在这本书中读者诸君尽可饱览,或有所得。作者以平实的话语,朴素的情感,率真的笔触,清新的文风,将这些流淌在自己心间的文字,不急不缓徐徐道来,希望与你同享心路旅程的快乐。
作为一位在小说创作领域卓有成就的小说家,其散文创作也显示出自己的特色,这本情感真挚,细节真实,不造作不伪饰,直抒胸臆的散文集,可以使读者诸君比较直观地了解作家内心世界的丰富。

作者简介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当过农民、矿工和记者。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一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煤》等六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等二十余种。其短篇小说《鞋》获1997至2000年度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根据其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届德艺双馨奖。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红煤》被称为当代中国的《红与黑》。作品多篇被译成英、法、日、俄、德、意等外国文字。

书籍目录

我看散文(自序)
辑一 将心比心
王安忆写作的秘诀
追求完美的刘恒
鹤发童颜道骨仙风
深远的爱心
在兰亭,给何向阳端酒
有关徐坤的几个片断
我和贾平凹的缘分
辑二 异域感怀
地球婆
在雨地里穿行
参天的古树
埃及散记
金钱与尊严
送您一片月光
辑三 心底情景
黄梅少年
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月光下的抚仙湖
悠悠水韵
一片明水
麦秆儿戒指
沙漠边缘的绿洲
赶上了好时候
花工
记忆与感念
读史读人读心
端灯
都是因为没了水
虎头山上的森林公园
挑水
吹柳笛放风筝
没电视的日子
最强大的是时间
让人尊重和信赖
哈尔滨不会忘记
别讨论我行吗
生命之树常青
自我保护
闻香而至
辑四 创作随想
从写恋爱信开始
凭良心
生长的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的力量
说多了不好
贴着人物写
亲近汉字
伺候好文字
一段隐痛
诚实劳动
经得起看
想象的局限
哪儿美往哪儿走
把美好写在书里
不可改变的梦境
读原著,品味道
网络无边心有边
知音会有的
走到哪一步都是困境
平地抠饼心中栽花
提升煤的精神品质
超越现实
辑五 骨肉亲情
勤劳的母亲
献给母亲的爱
妹妹
一双翻毛皮鞋
辑六 序言精粹
自然的感召
一粒情种
不懈的精神追求
激情满怀
升华生命
追求完美
自我开采
常怀感恩之心
情感之美
后记

章节摘录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创作习惯,安忆的习惯对她的写作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我就不多说了。我只知道,她习惯在一个大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写作,在笔记本上写完了,再用方格纸抄下来,一边抄,一边润色。抄下来的稿子其实是她的第二稿。她写作不怎么熬夜,一般都是在上午写作。她觉得上午是她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也是她才思最敏捷的时候。在整个上午,她又觉得从十一点到十二点左右这个时间段创作状态最好。她还有一个习惯,可能是她特有的,也极少为人所知。她写作时,习惯在旁边放一块小黑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句子。在北京创作中篇小说《香港的情与爱》期间,我见她写下的其中一句话是“香港是个大邂逅”,这句话在黑板上保留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不知用意何在。小黑板很难找,我问她为什么非要一个小黑板呢?她说没什么,每写一篇小说,她习惯在黑板上写几句提示性的话。习惯是不可以改变的,我只好想方设法尊重她的习惯。  王安忆这样热爱写作,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她不写会怎样?或者说不让她写了会怎样?1997年夏天,我和王安忆、刘恒我们三家一块儿去了一趟五台山,后来我一直想约他们两个到河南看看。王安忆没去过中岳嵩山的少林寺,也没看过洛阳的龙门石窟,她很想去看看。2008年9月中旬,我终于跟河南有关方面说好了,由他们负责接待我们。我给王安忆打电话时,她没在家,是她的先生李章接的电话。我说了请他们一块儿去河南,李章说:“安忆刚从外地回来,她该写东西了。”李章又说:“安忆跟你一样,不写东西不行。”我?我不写东西不行吗?我可比不上王安忆,我玩儿心大,人家一叫我外出采风,那个地方我又没去过,我就跟人家走了。我对李章说,我跟刘恒已经约好了,让李章好好跟费}乙说说,还是一块儿去吧。我说我对安忆有承诺,如果她去不成河南,我的承诺就不能实现。李章说,等安忆一回来,他就跟她说。第二天我给安忆打电话,她到底还是放弃了河南之行。安忆是有主意的人,她一旦打定了主意,任何劝说都是无用的。为了写作,王安忆放弃了很多活动。不但在众多采风活动中看不到她的身影,就连她得了一些文学奖,她都不去参加颁奖会。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雨地里穿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刘庆邦的书总是那么好看!
  •   看了他的两篇讲稿,觉得他的经验很独特,与别人的不同,极力寻找了此书,没想到啊,这些文字像他的人一样,实实在在的,没有什么文采。看来有时读一个人的一篇文章,真的不必再看他的集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