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味杂感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放 著  页数:250  

前言

  1  阅读是一生的事情。  和其他的消费活动一样,阅读发生的时候。也是“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一切消费往根底里说,皆是对时间的消费。  但阅读是对时间的一种特别消费。阅读在时间之河中垂钓、打捞那些闪光的片段,它让我们时有“收获感”。这“收获感”增加了我们所占时间——即人生——的密度。  阅读是短暂人生的自我拯救——他让人生的每一个瞬间变得有情、变得睿智、变得丰盈。阅读,是平凡人生中对抗时间流逝的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伴随着阅读的一生,便是无悔的一生,便是有质量的一生,便是了悟时间奥秘的一生。  2  阅读是一个人的事情。  阅读者在作品与浑茫的世事前,宛如客人。  孤寂感让阅读者寻找那些令人温暖和亲近的因素。夜深篱落一灯明——也许这盏灯早就亮在那里,在等着你去;白日的嘈杂与俗物掩埋了这盏灯的微弱亮光;而当夜幕降临,浮名淡远,你回到自己这里,你的眼睛也变得澄明,那盏召唤你的灯只为你闪烁。  阅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两颗心灵在互相证明。一开始可能是阅读者被吸引、被牵引、被导引;但后来,阅读者反客为主,他从作品中看到了自己,他要让作品成为自我人生的注脚。  阅读中,我们看到一个人,他得到滋养,他最终成为世界的解释者。也许,他原先会说,“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但现在,因为阅读而成熟的他,不会这样说了。  3  阅读还可能是一个民族的事情。  具体的阅读当然是一个人的事情。阅读作为个人修为的一个门径,也当然是寂寞的事情。  但阅读的结局,不应该是“躲进小楼成一统”,也不应该是“还掩故园扉”。  宽阔的心灵利于阅读,阅读亦能塑造愈加宽阔的心灵。宽阔的心灵能放下关乎民族的事情。  城市的夜晚,溢彩流光。市政的照明工程和商业的霓虹工程成为夜晚最夺目的事物。统一的、庞大的规划及逐利的欲望在改变这一广袤大地上夜晚的自然属性,而越来越多的人们正愈发沉湎其中。  还有没有这样一盏灯,在这样繁华的夜晚,为阅读亮起?  ——谁在这样的夜晚阅读,谁就在做着有益于民族的事情。  2010年10月10

内容概要

  《百味杂感》为“最受当代青年喜欢的精致小品”之《百味杂感》,主要收录了《石级巍巍兮》、《儿子心目中的父母亲》、《书桌》、《难说是幼稚》、《简单》、《感受大海》、《谈睡眠》、《一个人在路上》、《锅的话题》、《故园》、《曾国藩不敢午睡及其他》、《走向自由之路》、《烦恼》等作品。

书籍目录

散步/孙荪幸勿贪机遇/王充闾梦的杂感/鲍昌石头的生命/赵翼如翩跹舞姿荡寸肠/孙善康“知足”与“不知足”/遇厚头发趣谈/扬光中石级巍巍兮/曹致佐等待的联想/尚文涛跋涉者的明天/刘益善生活浪漫曲/郭晟风雨吟/柳嘉儿子心目中的父母亲/之以哥儿们义气的命运/安立窗思/卢豫冬弹在纸上的弦音/王学仲书桌/杨栋庭园?景色?人物/徐开垒你好,乌篷船/陆绎广在西安吃面食/放之等的滋味/周国平思/刘兴华难说是幼稚/畅岸太美了,会有毒/柳仲辉笨拙境界/青城大人物,小人物/潘国本小品二帖/王开林三篇文章与三寸不烂之舌/(台湾)尹雪曼命运——听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联想/石惟正帽下人生/张凤兰寒江独钓/李晓文失败者的魅力/杨肃小隐的终结/孟海凡眼瞩望星空/丁建元佚名之憾/李元洛简单/桂向明渴求倾诉/邢秀玲老实人/扬肃养儿况味/张锋周婷我的散文观/詹克明红土地/(彝族)李智红走向自由之路/钟迅严子陵钓台/马力难得清白/刘振凯透过炊烟/吴顺荣云雀徘徊徊(节选)/罗狄时间深处/游宇明我假故我在/〔法国〕卢岚巍峨大禹陵/黄意明感受大海/莫云寻常巷陌/席星荃无声的停泊/费振钟窗“失”西岭千秋雪/李存修曾国藩不敢午睡及其他/王玉祥上海的外滩/洪烛谈睡眠/刘建明声音/陈蔚文什么是最好的生活(外二篇)/刘燕敏锅的话题/郭小明喧闹/钱志龙看见战争/陆素娟一个人在路上/刘平勇大河汤汤(节选)/学群故园(节选)/张俊伦烦恼/胡芳娜特殊的测试/唐厚梅

章节摘录

  石头的生命  我见过皇帝陵前的石人石马,呆滞、僵冷——那是一种静止了的严峻;我见过深山古庙的石刻石碑,沉默、拙重——那是一段凝固了的历史。  于是我想,世上最缺乏活气的,恐怕要数石头了。人们常常形容:“这人冷得像块石头。”“那人呆得像尊石雕!”  可有一天,我忽然相信了:石头也有体温,也会呼吸!  瞧,眼前一尊石刻的舞伎活起来了——她身姿构成优美的s形曲线,肩披一条像空气般透明的纱裙,宛如梦想的羽翼,飘逸的纹饰表现出舞蹈的节奏,使沉重的石头完全失去了重量,变得轻虚空灵了……  这是我在龙门石窟一个并不显眼的角落里,发现的小小奇迹。  位于洛阳之南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它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间,东西长达一公里。  走进这个古代人物画廊,我简直难以置信,它是石头世界构成的!  我的注意力首先被惊心动魄的“庞然大物”吸引。从开凿于北魏时期的一宾阳洞,到唐代的奉先寺,一尊尊大佛,须仰视才能看见,愈加衬出人的现实地位的渺小。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足有六七层楼高。据说这就是武则天的化身。当年,这个崇佛抑道的女皇,匍匐在神像前,她也要求人民如她拜倒在神的脚下一样,匍匐在她面前。于是,她慷慨拿出一笔自己的脂粉钱,捐赠二万贯,用以建造这一描摹佛回天堂的辉煌洞窟。她自己则摇身变成了天堂的主角——卢舍那大佛。  这是石雕艺术的绝妙精品。大佛全身笼罩在沉寂的光晕中。洞悉哲理的思辨神情,难以言说的深意微笑。眉宇间既糅进了一种冷漠的智慧,暗示出几分帝王的威仪;嘴角边又浮现了温雅的柔情,给人以人类之母的慈爱。她似乎是高出于人间又接近人间,令人敬畏又使人感到亲切。整个形象构成了朦胧、神秘、含蓄的美感。武则天正希望达到这样的效果:让自己作为神的化身来永远统治人间。  不过,神,毕竟是供人朝拜的偶像。它缺乏活的生气。纵观这里的大佛,总有一种规范化了的单调感,统一的坐态、统一的螺发、统一的表情。从佛的头顶至双肩、双膝,可以画出三角形的连线,这使我想起三角形的稳定性。它固然增强了佛像的和谐与内向,却也加重了佛像的呆板、沉闷。那种超然于世外,去尽人间烟火味的居高临下姿态,总让人感到: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就在这时,我一眼瞥见了佛像莲花座下面的小小舞伎。活跃飘动的线条旋律,绕着蓬勃的生气,颤动的柔软,人体那么轻盈,仿佛要离开大地,乘风归去。我忍不住蹲下身子去抚摸,果真是石头!石头也会复活么?  “快看,这个小人儿多活!”猫着腰在另一个角落觅宝的老章又发出欢呼。嗬,是÷个供养人。他生活在现实的人间,嘴角流露出喜欢开玩笑的轻松特征,微微嘬着口,似乎正往外吹气呢。雕刻匠抓住了人物瞬间的神情、动势,使之个性爽然毕现。哦,这种生活小景也进人了佛国圣地?  更有趣的,是某些小神龛里的菩萨也走向了世俗。有一尊小佛,别看它表面上盘腿端坐,右手掌心向外,似乎在屈指讲经,其实,它左手却在偷偷地抚弄足趾玩哩。莫非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它终于耐不住神龛的寂寞,欲步下莲台追赶人间的欢乐……  作为陪衬大佛的各种“小角色”——在飞天、力士到供养人身上,往往活跃着真实的生命。正像一组跳荡的音符,衬托出凝重的主旋律。我感到纳闷,为什么不属“正宗”的小人儿,反而能雕“活”?  画家老高的话启迪了我。“正宗者,是高不可攀的神;陪衬者,是世俗化了的人。”雕刻佛像,必须受到宗教“仪轨”的束缚,一切都被“仪轨”牢牢地限定住了,也就免不了千佛一面。而雕凿小人儿时,刀法可以有个性地发挥,有时寥寥数笔,似乎漫不经心,人物却天然趣成。它不拘一格而自成一格,丰富、多变……  听说大足石刻神的形象已完全人间化。宗教教义让位于现实艺术。更多的世俗小景出现了。有位朋友陪同一对日本夫妇去参观。一个个呼之欲出的民间人物,把参观者困在了魔术环里。那石雕的放牧少年,脸上浮现出天真烂漫的微笑,可爱极了。怡然出神的日本女士,以多情的目光流盼着石人。忽然,女士情不自禁地上前拥抱他,热烈地和这石人亲起嘴来。亲了满满一嘴唇的小粒砂石,还满不在乎地回头朝自己丈夫笑哩,边笑边逗她丈夫:“你还,不如这石雕美呢。”“那你就跟放牧少年年结婚去吧,哈哈……”  这是艺术的魅力!希腊神话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塞浦路斯王深深地迷恋上自己用象牙雕成的美丽少女。于是,祈求爱神赋予雕像以生命,和少女结成了夫妻。  艺术,给僵冷的石头注入了生命。它无视时间。一千多年了,古代艺匠们创造的生命还在这里呼吸,古老石窟的肺腑因之而搏动起来。尽管那些无名氏,在没留任何名字的雕刻作品中消失了。但祖先的智慧,却在这里凝固了——这是一种终于凝固于空间的旋律。  不过,假若艺匠们的雕刻刀更少地受一点宗教仪轨的束缚,那么,活的艺术形象,岂不将以更多的姿态从岩石间,跳跃而出了吗?

编辑推荐

  散文是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放射出智慧的光芒。启迪青春人生,点缀人类的生活,畅想世纪的未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百味杂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