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风云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  作者:周振天  页数:468  字数:410000  

前言

  《小站风云》以百年前天津米乡小站镇的生活为原点,不断勾连起颇为广阔的历史生活画面,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跨度中,通过各类人物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命运与纠葛,折射出波飞浪卷、血色弥漫的世纪风云。堪称是一部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文学艺术佳作,令人观后久久沉浸在剧作营造的情境中而回味不已。  作品是以两条线索即人物的命运线和情感线来展开的,这两条线索有时平行、有时交叉,形成了剧作滚动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全篇情节线索是以小站镇众米农在清绿营五品守备高不吝主持下,为清廷遴选贡米这一民间寻常往事为发端,引领我们进入百年前历史生活氛围。以刘广有、李三德为代表的具有乡绅身份的人们,不惜使尽浑身解数以争得贡米的地位和荣誉。这一切仿佛都笼罩在和平安详的田园生活气氛中。这种虚假的承平景象,却不能掩盖事实存在的巨大社会历史危机,不仅孙二彪子之类的匪患公然肆虐,以日寇为代表的各国列强更是对中国虎视眈眈。生活的必然注定要把刘德胜、李占魁等年轻一代推向历史前台,让他们续写属于米乡新的历史。作为父辈竞争的接力与延续,他们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贡米称号花落谁家,而是更为运命交关、荣辱与共的家国大事。两人共同参加北洋水师,虽有博取功名的潜在动机,却更体现出报国图强的男儿之志。因此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到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再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他们在纷至沓来、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中,血洒疆场,倾情投入,演绎出自己惹人喜爱的鲜明个性和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命运。  人物的情感线是《小站风云》的另一重要看点。时局的动荡和人生的乱离造成人物情感的巨大错位,从而使人物陷入难以逾越的困局,并在心灵深处留下无法弥补的创痛。在海战中奋勇抗敌的刘德胜先是杳无音信,后又传来噩耗,使恋人高小穗无奈之下嫁给侥幸生还的李占魁,但心中那份深深的爱却是无法消溶的。而当刘德胜经过九死一生返回故乡时,使人物情感两难选择的矛盾一下子被推向了极致。一场本已勉强的婚礼便陡起无穷波澜,并为后来的剧情和人物情感的发展留下悠远的伏笔。李占魁对此不免心存芥蒂,加之他同高小穗实属情志不合,从而使两人间的龃龉不断发生,其情感矛盾始终伴随着他们的全部人生旅程。同样深爱刘德胜的高小花,以直率热忱的性格,煞费苦心地填补刘德胜的情感空白,终而上演了姐妹易嫁式的现代版本。如此曲折的叙事结构,无疑增强了剧作的悬念感和观剧的期待。令人称道的是,剧作对人物情感的走向,都是用细针密线来进行编织的,既显得合理与可信,又显得充分而饱满。而历经无尽的人世沧桑,刘德胜与高小穗这两位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构方式,具有某种经典美学的意味,带给观众的是巨大的欣赏满足。  由此,《小站风云》将宏阔的历史化为人物的命运,使观众通过这部黄钟大吕式的作品,瞥见的是民族内涵丰富、质地坚硬的性格底色。刘德胜是剧作着力刻画的富于理想光彩的人物,其性格看似相对单纯,却有着极为内敛坚韧的一面。这无不表现在对情感的执著与坚守,表现在为人的坦荡正直和嫉恶如仇,表现在救国救民的内在本质和价值取向,从而为高小穗所真正心仪。他性格深处回响着铁血的声音,救命恩人海旺惨死于日寇魔掌,激起他洗雪国恨家仇的不灭雄心。他参加新军就是为强烈的复仇意念所驱使。他后来向往革命、参加兴中会和护国军,是他思想境界逐渐升华的过程,为保卫天津同日寇拼死血战,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而冲锋陷阵,书写出一参闪光的人生轨迹。他对高小花的逐渐接受,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营救高小穗,尽显其硬汉的柔情本色,使之成为我们所钟爱的典型人物。李占魁的性格则显得较为丰富复杂一些。他与刘德胜较劲一生,既出自于不输儿时玩伴的心理,也因个人的功名利禄之心和实用的人生追求。虽然赢得了与高小穗的婚姻,但由于内心存在的巨大距离,令其无法从感情上真正珍惜这份情感,偶尔还让情感旁枝斜出,流露出某种纨绔习气。一切从现实利益出发的短视选择,使他跟随妄图称帝的袁世凯走上一条不归路。但他又在人生旅途和历史的风云中,时时显示出应有的铮铮铁骨和男儿血性,既同凶恶的敌人血战到底,又同邪恶的势力针锋相对,同样呈现出可贵的性格硬度。作者把他们从世纪影像中精心地还原出来,凸显出来,赋予其极高的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使我们看到其所代表的民族性格的不同侧面。  《小站风云》还以有力的笔墨刻画了一系列颇具历史质感的人物形象,从而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历史气质和浓厚意蕴。对高不吝这一晚清官员形象的塑造,没有像以往某些作品那样采用漫画化手法,而是赋予其坦荡磊落、大仁大义等丰满血肉和性格特征,他统驭乡里则关怀民生,以老迈之身依旧驰骋战场抗击日寇。对清王朝的逝去却又如此刻骨地眷恋,手握辫子溘然而逝的镜头,则是这个人物最哀婉感伤的写照。袁世凯形象的刻画也并非是丑化式的,而是把他置于复杂的历史情境,来再现他从严治军、出手大方,而又善观风向、心狠手辣的乱世奸雄本质,使这个历史人物表现出多样却统一的性格层次。剧作对反派角色牛登瀛这个人物的描绘,是用极端的方式来进行的。他堪称是腐朽堕落、不可救药的旧世界的代表和化身。他作为令人恨之入骨的邪恶力量,耍尽各种阴奸损坏等卑鄙无耻的手段,处心积虑地欲置刘德胜和李占魁于死地,却愈加反衬出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光彩。土匪孙二彪子这个人物也有独特意趣,打家劫舍而又无情无义,但在与日寇短兵相接时血性喷溅奋勇杀敌,在弥留之际却仍念念不忘与高不吝之间的新仇旧怨,也是该剧颇为精彩的一笔。汉纳森教官一角的设置,不仅仅使剧情具有更多峰回路转的周折,也是对一定历史事实的真实反映,两种文化心理的碰撞为剧作平添许多新的历史意味。  正所谓从生活的小角度切入,展示的是作家宽阔的历史视野;从看似欢乐的米文化风俗写起,撕开的却是巨大的.历史痛楚。剧作者善于构筑紧张的戏剧情境,善于把控宏大叙事节奏,善于蓄积和释放剧情的能量.在似乎难以调和的激烈矛盾中,凭借收放自如的驾驭能力和柳暗花明式的回旋,推动情节波浪起伏而又环环相扣地向前发展。当历史生活一幕幕地次第展开时,清末民初那种极为复杂的历史生活形态,在《小站风云》中得到了清晰生动的透视与展现,传递出极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作者对历史的深刻认知。十分难能可贵的是,《小站风云》表现出对正确历史观、价值观的坚守,这应当是此类题材创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原则。以艺术的方式描绘民族的悲愤与抗争,诠释历史的正义与悲情,而这特别需要对历史精神的吃透与揣摩,特别需要对历史生活进行极具个性的审美观照,并通过精彩的情节和丰满的形象呈现出来。这要求作者必须为此付出巨大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的力量。对历史题材的反映,受观众深度的欢迎是创作者所必须思考和追求的,但绝不能仅仅为了娱乐和搞笑,也绝不能对历史进行任意的涂抹与演绎,而必须持有足够的敬畏之心,以创造高品质、高水准的佳作为依归,让观众通过包含巨大艺术魅力的作品,重温百年前中国的表情与温度,接受作品关于历史或潜移默化,或江河壮阔般的情感冲刷和思想激励,以发挥历史题材文艺作品的真正价值。从这一点讲,《小站风云》为我们提供了富于启示性的意义。

内容概要

本书以百年前天津米乡小站镇的生活为原点,不断勾连起颇为广阔的历史生活画面,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跨度中,通过各类人物错综复杂、跌宕起伏的命运与纠葛,折射出波飞浪卷、血色弥漫的世纪风云。本书堪称是一部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文学艺术佳作,令人观后久久沉浸在剧作营造的情境中而回味不已。
全篇情节线索是以小站镇众米农在清绿营五品守备高不吝主持下,为清廷遴选贡米这一民间寻常往事为发端,引领我们进入百年前历史生活氛围。
以刘广有、李三德为代表的具有乡绅身份的人们,不惜使尽浑身解数以争得贡米的地位和荣誉。这一切仿佛都笼罩在和平安详的田园生活气氛中。这种虚假的承平景象,却不能掩盖事实存在的巨大社会历史危机,不仅孙二彪子之类的匪患公然肆虐,以日寇为代表的各国列强更是对中国虎视眈眈。生活的必然注定要把刘德胜、李占魁等年轻一代推向历史前台,让他们续写属于米乡新的历史。作为父辈竞争的接力与延续,他们所关注的不再仅仅是贡米称号花落谁家,而是更为运命交关、荣辱与共的家国大事。两人共同参加北洋水师,虽有博取功名的潜在动机,却更体现出报国图强的男儿之志。因此从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事变,到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再到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他们在纷至沓来、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中,血洒疆场,倾情投入,演绎出自己惹人喜爱的鲜明个性和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命运。

章节摘录

  十月,一望无边的稻浪滔滔,谷子金黄,锋利的禾镰收割大地。  一百多年前,我眼前的这片稻田收获的可不是一般的稻米,那是贡米。那年景,能成为贡品的殊荣就好比哪家的孩子中了皇榜,一举登科,光宗耀祖。而这里,直隶天津县小站地区,原本是一片退海而成的盐碱地,最后能从大清朝的万顷良田中脱颖而出,让这块盐碱地出产的天津小站米成为大清皇室的贡米。千恩万谢,咱小站人首先得感谢周公,周盛传。光绪二年,李鸿章的部下,淮军提督周盛传奉命率部开挖运河,引来富含氮磷钾等有机肥的运河之水冲洗、浇灌盐碱地,将自古荒无人烟的滩涂改良成稻田,除军垦之外,又以200文一亩的低价招徕民众在此耕种。从此,小站成为盛产小站稻的天津南部的名镇。当小站米已经“作粥塘沽米粒长,晶莹剔透赛琼浆”的名声在外,但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小站,各家各户激烈的竞争就没停过。每年到了秋收,小站人都要选出当年的“花魁”进贡给大清皇室。而谁家种出了皇室贡米,这贡米的主人往后一年间,在小站的乡里田间,自然是人人敬重、佩服,整个家族都是扬眉吐气。虽说选贡米的事,小站的庄稼人没有一个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是那几年选贡米这事实际上就是小站两大户人家刘广有和李三德两家较劲的事。自打光绪十三年以来,小站贡米的名分就一直在刘家的“白玉珍珠”跟李家的“遍地黄金”之间轮流坐庄,其中刘广有的“白玉珍珠”略胜一筹,多赢了几局。  这一年,估计也不例外。  那一年是光绪十九年,1894年。一年一度贡米揭晓的那一日,小站的农人们、周围三乡五里的乡亲们、天津卫的米业老板们、远道而来的取经者都看大戏似的赶往周盛传的周公祠堂,就等看这一年谁家的稻子能够有幸成为供给皇帝、老佛爷吃的贡米,而且见者有份,大伙儿都能尝鲜,吃一口今年的贡米。果然,这一年刘广有的“白玉珍珠”、李三德的“遍地黄金”照例进入了前三甲,人选的还有吴晨光的“绿晶莹”,不过大家心里都有数,这贡米的名分还是刘、李两家的事,这会儿笃信刘家必赢的人已经开始下注了。为了能有个好的收购价钱,远道而来的台湾米商林老板已经跟刘广有道上喜、套近乎了。这米商说的不过是几句客套话,但是给李三德听见就刺耳了。这几年选贡米,李三德年年败给刘广有,都成了千年老二,见着刘广有和米商林老板乐呵呵地寒暄,李三德那是一个不快,但是除了说几句呛人的话,李三德也只能在心里发狠,想着要是评选官们把他的“遍地黄金”评成今年的贡米,他一粒米也不卖给这姓林的米贩子。  选贡米这天在小站镇算得上是个大日子,大日子谁不想做笔大买卖,连土匪都指望这一天能大发一笔。这不,天津南大洼赫赫有名的土匪二首领孙二彪子乔装打扮已经不哼不哈混在人群里了。他早就惦记着小站镇赫赫有名的种稻大户刘广有、李三德,今儿见着绑票的目标都来齐全了,孙二彪子那是一个兴奋,他跟老大一番商量之后,决定趁着贡米遴选的热闹场面,绑他一票。他心里琢磨着,如果要是能把小站镇的刘、李两个大户一勺烩了,那他孙二彪子就发大了!  不过,听老辈人说,我们小站那会儿防土匪的招数也很是到位的,除了县上派了官兵之外,小站镇还专门请了山东武师毕铁掌负责遴选贡米期间的警戒。毕铁掌眼睛很尖,拿眼一溜,就留意到孙二彪子了,他示意身边徒弟紧紧盯着,静观其变。  周公祠院子里,大锅上蒸着米饭,香气四溢,甘甜浓郁,不要说吃,就是闻着这米香就已经醉了。历年的贡米主选是我们小站镇五品武官高不吝,高大人严肃、虔诚地走到周盛传雕像前,净手、焚香祭拜周公。众人们沉醉在米香里祭奠周公,格外真心真意。  祭拜完周公,大锅上蒸着的米饭世可以开锅了。刘广有的“白玉珍珠”、李三德的“遍地黄金”、吴晨光的“绿晶莹”,被年轻姑娘们一一盛在大雕漆碗里,端给评审的官员鉴定。评选官端起雕漆碗,细细品尝的这会儿,大伙儿虽然还吃不上贡米不能一饱口福,但是看热闹也够过瘾的。  这会儿,周公祠外面已经锣鼓喧天,刘、李两家请来助兴的高跷队杠上了。这边红衣裳的刘家高跷队来个“双转飞脚棒”、“探海”赢得人们的叫好,那边李家黄衣裳的高跷队就秀个“磨盘叉”、“撂地叉”。两支高跷队在周公祠外竞相做出各种高难动作,明摆着是PK的架势,人群中时不时发出阵阵的欢腾声。  贡米遴选牵头人,退役的五品武备高不吝的两个闺女高小穗、高小花也挤到人群里看热闹。说起高小穗、高小花,我们小站人的话匣子打开了就难关上了,她们可是我们小站当年的“大乔”、“小乔”,都是美人儿。一见到高家这对姐妹花前来观战,两支高跷队为首的头棒都带着各自队伍赶到她们面前起劲地表演。那年头,高跷是常规的表演,不稀奇,但是这一年刘家、李家也是较上了劲,这两家都是少东家当头棒也算是稀罕事了。既然少东家带队,谁不想给自家长脸,各种高难动作必须做起来,这边关公扮相的刘家大公子刘德胜来了个“飞键”,立刻赢得一片叫好声,打出一条横幅:贡米“白玉珍珠”必胜!那边黄队里“花脸”扮相的李家大公子李占魁就来个了“地里蹦”,随即打出一条横幅:“遍地黄金”夺魁!  刘、李两家较着劲,表演都给力,大伙儿见好叫好,这个没的说,不过高小穗、高小花姐妹俩可不这样。姐姐高小穗偷偷地对刘家大公子刘德胜打了一个那会儿没几个人能懂的V字手势,刘德胜也回了同样的手势。妹妹高小花装作没看见,却有些夸张地“嗷嗷”叫起来,冲“花脸”李家大少爷李占魁用力拍着巴掌,使劲儿叫好。  “花脸”李占魁见高家妹妹高小花冲自己叫好,索性连面具都摘下了,露着脸在姐儿俩面前连串做着高难动作,那花哨动作连他们北洋水师学堂赶过来的同学们都看呆了,谁也不知道李占魁还藏着这样的绝活,纷纷给李占魁叫好。也有人看着刘德胜不甘示弱的样儿,估摸着他要挑战高难动作,转而给刘德胜加油、鼓劲。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小站风云》把焦点对准风云际会、壮怀激烈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的稻耕文化,它不仅以真挚的爱国情怀和朴素的人性光芒感染着观众,在情节人物设计和主旨内蕴上又非常自然地连通了当今。”  ——仲呈祥    “《小站风云》以普通人命运为叙事主线,不仅仅是把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风云作为背景。而且通过主人公行为和命运让大历史的若干场面走到前台,紧紧地把小站人的命运和整个中国的重大历史联系在了一起。”  ——李准    “《小站风云》设计了一明一暗、一文一武两条主线。小站练兵是武线,小站稻耕文化是文线,《小站风云》实际上是当时的中国风云,是那个大时代的风云,选择小站作为讲述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大时代的支点确实很有智慧。”  ——蒋子龙    “看完了《小站风云》,历史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作品历史观是对的,艺术上也很不错。写历史难,要写出艺术来更难,用一组小人物准确、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大时代更难。”  ——王朝柱    “《小站风云》以人带史,以史托人,可以看作是在艺术叙事上追求社会史和家族史的自然融合的一种优秀作品。”  ——曾庆瑞    “《小站风云》以正确的历史观和冷静的历史理性的维度唱响了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的英雄赞歌,不仅讲述了历史,更具有反思今天现实的维度。”  ——王伟国    “《小站风云》是分量很重的作品,它在小站练兵和小站稻耕文化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其实就是现代中国的发端和传统文明、传统的文化碰撞、融合的点。”  ——张颐武    “《小站风云》比较准确地传达了这半个世纪中国所发生的变化。叙事的主线索就是两个男主人公刘德胜和李占魁选择两种人生道路的冲突、虽然是写的小人物,但是非常有大局观。”  ——尹鸿

编辑推荐

  《小站风云》以中日甲午海战、袁世凯小站练兵、天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和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而展开的护国战争等近代重要历史事件为背景。以刘德胜、李占魁和高小穗、高小花四个年轻人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生离死别的情感历程,大爱大恨的家国恩仇为叙事主线,构筑了一部气势恢宏,细腻感人的画卷。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小站风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