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博物馆

出版时间:1996-12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谭征 编  页数:594  字数:877000  

内容概要

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国在这方面所遇到的挑战更为突出。海洋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71%。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开发海洋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出路之一。在陆地资源被大规模地开发以后,人类已经开始开发海洋,那里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无穷无尽的能源。除海底石油、煤、气外,仅氘的储量就以千亿吨计。而在热核锅炉中,1千克氘产生的能量即相当于烧5000吨煤。所以说,海洋中存有无穷无尽的能源。我国拥有广大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其中水深在200米以内的大陆架至少有40万平方海里,相当于22亿亩。据生物学家们统计,在浅海中,生物年生长量相当于每平方米每年2000大卡,而陆地农田大约为每年每平方米3000大卡,所以,2亩海面相当于1亩良田。    在现代社会,人类在各方面都越来越依赖海洋。其实,海洋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的摇篮。据古生物学研究,地球上的生物至少于30亿年前即在海洋中诞生。从原核生物开始,发展到真核生物,到古生代的寒武纪(5.7亿年前),在海洋中才出现了各种动植物。直到志留纪(4.4亿年前)才有植物和动物“爬”上岸来,开始了陆上动植物的进化。因此,大海也是人类祖先的家。这就是为什么至今每个婴儿在胚胎过程中都必须过10个月海水般的生活,叫你不要忘本。生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生物个体的发育过程重演种系的进化史”。现在,在离开海洋4亿年后,人类的任务是重返海洋。    中国人口多,现在12亿,本世纪末将要接近13亿,下世纪中叶可能要超过15亿。粮食、蛋白质等食品供应是对中华民族未来的一大挑战。我们在开发陆地的同时,必须努力开发海洋。海洋捕捞业要有大的发展,南极附近的磷虾,北极附近的龙虾、王蟹,都应该有组织地去捕捞。农业部水产司成功地开始了这一事业的进程。在今后几十年中,这种捕捞业应有较大的发展。近几年,我国近海的养殖业有很大发展,前途十分远大。如果达到每亩年产100千克鱼,那么,中华民族的后代人均至少得到100千克的动物蛋白。这种海洋动物蛋白最容易消化,对人脑和体力的发育具有巨大的意义。    海洋中还有许多其他资源可以开发。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深海锰结核,利用海洋潮汐和温差发电等等。这些都属于高科技领域,谁最先突破,谁就先获利。    开发海洋,是一项科技综合性很强的事业,需要各学科的参与。开发海洋,保护生态,防治污染,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本身的利益所在,也与全世界人民的利益有密切联系。中国应该为保护人类和整个生物界的发源地——海洋不受污染,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国的渤海、黄海、南海、东海海域,有多种丰富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和交通运输问题的解决,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污染防治,发展海洋科学技术以及海岛、海岸带的调查和开发,都需要各行业的大力协同和多学科的合作。《海洋技术政策》中提出,要重视“提高研究和开发利用海洋的总体能力”是恰当的。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海洋科技队伍形成整体优势,解决海洋开发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这样我们的海洋开发水平才能提高。    海洋开发是在立体环境中进行的。海底埋藏着油田、煤田,水体是渔场,水面要行船,行业之间有矛盾是难免的。各行业都发展了,海洋开发的总体效益才能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宏观协调管理,采取适当的措施,解决某些矛盾,各行各业才能协调发展。大家都应该站在全局观点上处理问题。    海洋不仅造福人类,也给人类带来一些灾难:台风、海啸、厄尔尼诺现象等等。42届联合国大会169号决议决定,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要求通过各国努力,使受灾的影响减少50%。中国是海洋灾害比较多的地区,在世界8个易受灾的地区中,中国是重灾区。海洋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严重。仅1989年就发生不同程度的风暴潮灾6次。据估计,由风暴潮、洪水、暴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达50亿元以上。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是全球性问题,其中包括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中国海洋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也很严重。1988年上海地区流行的甲肝和近年来不少沿海地区发生赤潮,都与海洋污染有关。但治理海洋污染难度很大,需要高强度的投资。因此,保护海洋生态环境要特别重视预防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超前研究海区的自净能力,研究控制重点污染源,采取多种防治措施。    总而言之,海洋开发和保护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问题,要作为一项重大国策来进行研究。各行各业都要共同努力,把海洋开发好,利用好,保护好。我们必须重视有发展前景的关键技术,一方面解决一些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要做好技术储备,为21世纪大规模开发海洋做好准备。比如,现在北方水资源的问题相当严重,如果能突破海水的直接利用技术,能在沿海工农业中大量利用海水,每年可以节省几百亿吨淡水,大大缓解北方用水紧张问题。要组织力量更多地开发利用海洋动物蛋白质和其他食物,为增加食品供应做出更多的贡献。加强对海洋科技问题的研究,壮大海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队伍,培养更多的人才,增加对海洋科技的投入,更快地发展海洋技术产业,这是中华民族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海洋技术政策的主要内容。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在本世纪将要结束的最后几年,世界各国更加关注海洋。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保护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人类《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海洋环境是一个整体,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1996年5月15日,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标志着人类在更大范围内和平利用海洋和全面管理海洋的时代已经开始。49届联合国大会宣布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海洋已成为全球发展的热点,海洋是人类的财富,人类的未来在海洋。人们有理由相信,下个世纪是海洋开发的新世纪。在人类重返海洋的今天和明天,科学管理海洋,保护海洋环境,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作者简介

谭征,中国科普作家,1942年4月出生,湖南浏阳县人。毕业于海军高级航校。
从事科普创作之前,有过丰富的经历。当过水兵,做过维修飞机的工程师、解放军报记者、宣传处副处长、期刊室主任。从1987年至今,担任《海洋世界》杂志社主编。1986年开始发表海洋科普作品

书籍目录

海洋地理馆  为什么说地球是个水球  世界大洋是如何划分的  什么是大陆边缘  什么是边缘海  什么是内陆海  什么是海湾  什么是海峡  地球上最大的洋——太平洋  以河流命名的海——鄂霍次克海  太平洋最北部的海域——白令海  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  海沟遍布的海域——所罗门海  椭圆形的海盆——俾斯麦海  小岛众多的海域——班达海  有争议的海域——巴厘海  从岛环绕海域——苏禄海  南海最大的海湾——泰国湾  西太平洋的边缘海——日本海  (附:日本海沟)  狭窄的海峡之海——濑户内海  北冰洋和太平洋间的唯一通道——白令海峡  用生命换取的传大航线——麦哲伦海峡(附:合恩角)  千岛国的纽带——印度尼西亚诸海峡  两洋咽喉——马六甲海峡  弯弓上的大锁——日本海四大海峡  冰冻与不冻港并存的海峡——鞑靼海峡  最深点——马里亚纳海沟  S形的大洋——大西洋  海洋中的淡水海——波罗的海  资源丰富之海——北海  岛间之海——爱尔兰海  最著名的陆间海——地中海  ……海洋地质馆海洋环境馆海洋生物馆海洋开发馆海洋工程馆潜水馆航海馆北极馆南极馆保护海洋馆探索海洋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洋博物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