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手册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作者:吉姆·崔利斯  页数:280  
Tag标签:无  

前言

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                    俞国良    为人师、为人父母后,面对着天真无邪、求知若渴的孩子,儿时最钟爱的故事或童话时常会轻轻泛起,特别是坐在父母或祖父母温暖的怀抱里,静静聆听故事的情景,更是难忘。有时蓦然回首,竟会发现那些孩时听到的故事或童话竟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在阅读《朗读手册》的过程中,我除了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新鲜感外,还重新拾起了童年的点滴往事。    提起朗读,可能大多数人想起的是怎样朗读,朗读的技巧有哪些,然后还有一连串的和学习、考试等相关的联想。只看书名,《朗读手册》给人感觉可能是本有关如何提高朗读技巧、提高阅读分数的书。但读了几页就发现,其实这本书更多强调的是“渴望阅读”,即阅读动机。生活中,父母和教师总是教孩子阅读的技巧,但很少想办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和兴趣。其实,还有比想要阅读更重要的阅读技巧吗?    可是,今天的孩子为什么一天天不爱读书了?我们对读书的一些观念是否需要调整?怎样引导孩子爱书?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保证它饮水。在我看来,《朗读手册》就是这样一本培养孩子对读书的渴望,使他们热爱读书,乐于读书,迷恋读书的指导手册。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朗读能给孩子带来什么,不朗读真的会让孩子落伍吗?朗读真的能提高测验成绩吗?多大年龄适合朗读?朗读真的可以让智障或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发生奇迹吗?亲子共读对孩子的社会技能以及情绪发展真的有如此重要的影响吗?怎样让孩子的阅读时间在与看电视和上网时间的竞争中取胜?……《朗读手册》能帮助我们回答这些问题,并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    显然,朗读量的增长会使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朗读能力的提高同样会促进数学或自然科学等科目成绩的提高;亲子共读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对孩子心理、情绪、社会交往等的健康发展意义深远,甚至可以影响孩子的人生。看,有什么事情能像朗读一样,做起来那么简单,所得到的又是那么丰富?    ——如果您身为人师,那么该书将帮助您通过师生共读的简单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人生和自然的奧秘,得到事半功倍的精神效益。    ——如果您为人父母,该书涉及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问题,让您总能找到为您孩子量身定做的那一部分。每天拿出一刻钟,与孩子共读,孩子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您身为一校之长,能给予孩子的除了良师、书籍与教室之外,还有什么比创造出爱读书的校园环境更让人倍感自豪的?    ——如果您身为儿童或教育工作者,本书将帮助您更有的放矢地给予孩子和家长切实有效的读书指导。    以生动的事例引人入胜,以确切的数据佐证事实,是本书的一大特点。诸如“无意间形成的良好阅读习惯给孩子人生带来的惊喜”、“怎样成功吸引孩子阅读”等生动鲜活的实例,挑战传统的阅读理念,还提供了详实的统计数据把其拓而广之,包括语句分析、教育实验、社会调查研究等,其中有很多是历时几十年,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大型调查。事实显然胜于雄辩。    同时,本书体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能恰如其分地照顾到不同阶层的人群。作者用了大量笔墨对低收入家庭或社区怎样开展朗读计划、帮助孩子培养阅读习惯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特别是为低收人家庭和弱势群体的孩子,指出了几乎不需要经济投入又能改变其人生轨迹的做法。    此外,本书还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开列了朗读书单,解决了部分读者开始不知道朗读何种图书的担忧。    书中字里行间溢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和学术功底,处处折射出深思熟虑后的简洁与深刻,读来轻松易懂,常有欣喜。可以说,这是一本集指导性、操作性和知识性子一体的科普读物。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后继力量!但孩子更是孩子自己,错过了这一生也绝不可能重来!事实上,我们的权力、学历、收入都不一定能帮助教育孩子,对许多父母来说,只能看着孩子长大,而无法真正“培育”孩子。朗读改变人生,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吧!    当然,我也希望自己在这篇序言中所表述的对该书的理解,能够为本书读者的阅读感受所印证。    谨以此为序。        俞国良,儿童心理学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概要

  《朗读手册》为百万畅销书之一,是一部教育经典。该书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书中集中了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从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尽地论述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家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如何处理迷恋上网和看电视的问题等。他帮助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问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生爱书人。    ——如果您身为人师,那么该书将帮助您通过师生共读的简单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人生和自然的奧秘,得到事半功倍的精神效益。  ——如果您为人父母,该书涉及到了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问题,让您总能找到为您孩子量身定做的那一部分。每天拿出一刻钟,与孩子共读,孩子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如果您身为一校之长,能给予孩子的除了良师、书籍与教室之外,还有什么比创造出爱读书的校园环境更让人倍感自豪的?  ——如果您身为儿童或教育工作者,本书将帮助您更有的放矢地给予孩子和家长切实有效的读书指导。    珍妮弗出生时即患有唐氏综合征,但她的父母并没有放弃,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机会给她读故事听。珍妮弗4岁时接受智商测验,智商高达111分。  艾琳出生第一天起,她的妈妈就开始给她读书。15个月时,艾琳每天的阅读量达到30本书左右;21个月时,艾琳就可以说出完整的句子;24个月时,艾琳已经知道1000个词。  罗伯特·艾伦6岁时成为孤儿。7岁时,他的姑婆开始读书给他听,后来,他读一切他能获得的书。他从未上过一天学,直到32岁进入一所小型学院就读。3年后,他以最优秀的成绩毕业。接着,他获得了凡德比大学的英文硕士与博士学位,如今在田纳西马丁大学任教。  看,给孩子朗读就是具有如此神奇的效果!本书以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详尽地为您解答有关朗读的各种问题:什么时候开始给孩子朗读?怎样的书才算是好的朗读教材?读漫画书好不好?如何妥善处理看电视的问题?如何在书和电脑之间取得平衡……

作者简介

作者:(美)吉姆·崔利斯 译者:沙永玲 麦奇美 麦倩宜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他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在《春田日报》(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任职20年,担任撰稿作家及画家。从1983年起,崔利斯在北美各地致力于教育研习活动,常就儿童,文学及电视传媒等主题,面向家长、老师及专业团体演讲,倍受赞誉。  《朗读手册》于1979年初版,5次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书中集中了丰富、具体,可信的案例,从阅读指导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出发,详尽地论述了朗读的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家庭、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如何处理迷恋上网和看电视的问题等。它帮助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生爱书人。

书籍目录

绪论    今日学生的阅读成绩与50年前的学生相比,真的是一塌糊涂吗?其实不然。今日学生的阅读水准与昔日不相上下。关键不在于分数,而是今日的世界比从前复杂多了。昔日也许还可以的成绩,却不足以应付今日的社会了。本书提供的方法能大幅度改善一般学生的学习成绩,让今日的学生有能力应付这个复杂的世界。第一章  为什么要朗读    阅读能带来什么好处?今日的世界有多么复杂?哪个国家的人阅读能力最强?全世界阅读能力强的儿童有什么共同之处?如果我朗读,孩子的阅读能力会进步多少?如果家长的词汇不够丰富,又如何教给孩子呢?不识字的父母如何读书给孩子听?父母是爱书人,这有多重要?为什么小说重要?……第二章  何时开始朗读    胎教是一个神话吗?能否推荐一些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就能学会阅读的书?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读书?如果是我读书给孩子听,他的阅读能力怎么会进步呢?我该怎么做才能延长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到孩子多大时,我就该停止给他读故事了?读书给10岁左右的大孩子听,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现在才开始给孩子读书会不会太晚了?……第三章  朗读的阶段    哪一类书最适合婴儿?家长朗读时,孩子应该有什么样的正常反应?如何避免孩子撕书?为什么孩子总是喜欢反复听同一本书?儿童录像带和绘本有相同的学习效果吗?怎样的书才算是好的朗读教材?……第四章  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    朗读要领: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    朗读禁忌:别读自己不喜欢的书,因为你的厌恶情绪会表现在朗读上……第五章  持续默读:朗读的最佳拍档    学生们究竟读了多少书?如果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看任何书,但不考他,结果会怎样?规定孩子读书,最后会不会让他们兴趣全无?奖励阅读计划不就是“贿赂”吗?我儿子爱看漫画,这样好还是不好?……第六章  图书馆:家庭的、学校的和公立的    为什么穷人不了解书是生活必需品?班级读物对危险区域的学龄前儿童有帮助吗?如何建立一个好的家庭图书馆?因特网成了主角,那图书馆的角色是什么?我如何用有限的经费使我的图书馆更成功?我们如何取得经费来改善图书馆?……第七章  从欧普拉、哈利·波特和因特网上学到的启示    欧普拉如何将看电视变成一种“阅读前的体验”?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效仿欧普拉的做法?《哈利·波特}属于经典文学作品吗?为什么《哈利·波特》如此受欢迎?为什么孩子们不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呢?如何在书籍和电脑之间取得平衡?如果学生们不是用电脑寻找研究数据,那么他们用电脑做些什么呢?……第八章  电视    电视到底有什么问题?对于“过度看电视”还有其他什么研究结果?如果看电视的时间长短才是主要的问题,那么现在的孩子都花多少时间看电视呢?看电视和阅读的效果不是一样吗?家长应该如何妥善处理看电视的问题?……附录  朗读书目

章节摘录

书摘有什么事能像阅读一样做起来简单却成效显著呢?  读书给孩子听就像和孩子说话,同样基于以下的理由:树立孩子的信心,带来欢笑,拉近彼此的距离;告诉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释问题,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激励孩子。在朗读中,我们还可以:  ·在孩子的脑海中,将阅读与愉悦联系在一起。  ·创造背景知识。  ·建立词汇基础。  ·树立一个阅读的典范。  让我们看看终身阅读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许多教育界人士忽略了两项有关阅读的基本“人生事实”。少了这两个定律的相互作用,教育改革的成效将微乎其微。  阅读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  阅读定律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  现在我们来研究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事,人们会自愿地反复去做。我们去自己喜欢的餐厅,点自己喜欢的食物,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电台,探望自己喜欢的亲戚。反之,对于自己讨厌的食物、音乐及亲戚,我们则避之唯恐不及。这不仅是一条定律,更是一个心理上的事实。当我们的感官将电子与化学信息发送到大脑中的“有趣区”或“无趣区”时,人就会作出正面或负面的反应。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一位杰出的动物心理学家,将所有行为分成两种简单的反应:接近与回避。我们接近带来快乐的事,回避带来痛苦或不愉快的事。  愉快就像胶水一样,能粘住我们的注意力,但只朝喜欢的方向吸引。当欣赏一部电影时,我们就会沉浸其中;不再喜欢时,这种投入的情绪即告中断。这种情况几乎适用于所有我们愿意去做的事。每当我们给孩子朗读时,就会发送一个“愉悦”信息到孩子的脑中,甚至将之称为“广告”亦不为过,因为朗读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然而,很多时候,“不愉快”却和“阅读”与“学校”联系在一起。学习的经历可能是乏味的、无趣的、威胁性的与毫无意义的——接连不断的学习单、密集的发音练习,以及一考再考的小测验。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遭遇到“无趣”,那他的自然反应就会是回避。  这种现象将我们带到阅读定律二: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这意味着,阅读就像骑自行车、驾驶汽车或缝纫一样:为了要做好,你必须去实践。你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  最近25年的阅读研究证实了这项简单的公式——对任何性別、种族、国籍和社会背景的学生都适用。读得最多的学生,读得最好,成绩最高,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最长。相反,读得不多的学生,就无法很好地掌握阅读。在美国,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大家读书都不多,因此阅读能力都不强。  为什么不多读书呢?因为根据阅读定律一,美国人在学校生活中获得了太多关于阅读的“不愉快”的信息,在家里又缺少“愉快”的信息,因此削减了对书本的好感。他们对书本避之唯恐不及,就好像小猫躲避热炉子一样。我在下一个问答中,可以为此提供充分的证据。                        P022-P024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朗读让世界变得清明  几年前,大概是2001年的夏天,我去一个小学参加读书节活动。因为时间还有些早,我便走进了路边一个很不起眼的的特价书店。在码放得乱七八糟的书中,我发现了一本小书——《生死朗读》,德国当代作家本哈德·施林克著,译林出版社出版。我经常和学生谈论书名、标题的重要性,这次我确实是被这本书的书名打动的。朗读怎么和生死连在一起?什么样的朗读会和生死相关?  像很多人一样,这本小书我是一夜之间读完的。跟所读到的非常态的爱情、人性的背叛和挣扎、战争的阴影和创伤相比,我更感到不能忘怀的,也一直在脑子里盘旋的却更多的是“朗读”和有关朗读的一幕幕: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时,每次的缠绵前,汉娜都会要白格为她朗读一段名著;汉娜第一次来到白格家,流连在他父亲的书房;做了狱卒的汉娜要柔弱的女犯人为自己朗读;战后汉娜被判终身监禁后,白格主动为女主人公持续地寄出他朗读的录音带;白格在汉娜死后,以汉娜的名义汇给“犹太反盲联盟”一笔钱,然后第一次来到汉娜的墓地……故事的开始和结局,甚至一切似乎都源于汉娜的不识字和她固执地坚决地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这一点,哪怕是自己心爱的人。每次朗读使白格暂时地远离欲望,持续寄出的朗读录音带使白格获得情感的平衡,不识字的汉娜在一次次朗读中变得澄澈。朗读超越了生死,喧嚣、迷乱的世界因为朗读获得暂时的宁静。  读书从来都是在读自己。我对《生死朗读》中关于朗读的深刻感受是因为我的经历。几年来,我和课题组的同仁们致力于儿童阅读的推广和母语教育研究工作,有很多的收获,也遇到更多的困惑。最大的困惑莫过于在现有的体制下,孩子们如何获得真正值得阅读的足量的图书,以及在图书缺乏的情况下怎样有效地推进阅读运动。在寻寻觅觅的过程中,同样在为儿童阅读努力的朋友向我推荐了《朗读手册》。我在网上查到相关资料后,非常盼望读到此书,然而该书没有简体中文版,急切中课题组的老师向台湾的朋友求救,辗转获得了这本书的繁体版。认真阅读后,亲近母语课题组把这本书基本当作了阅读推广的教科书。  在中国大陆,儿童阅读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切刚刚开始,阅读推广的氛围还远远没有成熟,在学校教育的范围内,多数的教师还是比较简单地把阅读看作是课内语文学习的补充,家长们也认为学好课本才是最重要的。对于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之外,例如情感的发育,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背景的拓宽,文化的自觉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人们的认识还很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力地呼吁,全力地倡导,实实在在地实验等都很重要,但最核心的是培养一批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的专业队伍,培养一批有较高儿童文学素养的、有热情的、勇于实践的书香种子教师,而培养这群人既需要理论的学习,需要实践的磨练,也需要成功经验的借鉴。  这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它来自美国,一本百万畅销书。很难想象,一本谈阅读指导的书居然是一本百万畅销书,这个事实向我们昭示着一个发达的国家不仅仅发达在经济和民主,它同时也要是一个阅读大国。作者吉姆·崔利斯是美国知名的专业亲子阅读专家,他曾经是一个同时为成人和儿童写作的作家,他从一个为两个孩子朗读的年轻爸爸成长为一个专业的儿童阅读推广人,在全美给父母、校长、老师们进行为孩子朗读的演讲,深入校园跟孩子们聊书,开展阅读活动。因此这本书不是一本面目呆板的阅读理论书,而是集中了很多具体、生动、可信的案例,给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阅读指导方案。在内容上,它谈论了大声朗读的意义、阶段、要领和禁忌、配合进行持续默读的具体执行、家庭学校公立图书馆的建设、网络和阅读、电视和阅读等等,应该说内容相当全面而实用;体例上,它没有采用高头讲章式的谈玄手法,而从阅读指导中家长、教师、儿童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问出发,用一个个问题引出切中要害的论述、有效的建议和生动的案例,语言轻松活泼,语气诚挚恳切,是一本值得细读的儿童阅读指导的好书。  吉姆·崔利斯在绪论中说,自己是从一个家长成长为一个职业的阅读推广者的,而这个成功爸爸、成功人士最初给孩子读书的原因却很简单:因为他的爸爸读给他听。其实最简单的理由就是最好的理由。但这个看似简单的理由背后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文化传统:家庭中的朗读教育。西方的电影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在摇篮边,在壁炉旁,在床前,在书房,每天的闲暇时光,尤其是晚上入睡前的时光,父母为孩子们读书。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芭芭拉·布什,有一套祖传的教育秘诀,就是家庭朗读活动。她小的时候,她的父亲经常给她朗读,她后来也经常给自己的子女、孙子孙女们朗读。我不能说,布什的总统宝座源于他夫人的家庭早期给她的朗读,但有足够的材料证明,给孩子读书是一个融洽亲子师生关系、提高孩子阅读兴趣、提升儿童思维情感品质的有效途径,阅读了这本书你会有更深的理解。  其实我们对朗读也并不陌生,人们常用“朗朗书声”来形容校园。我们每个人背起书包,走进学校,每天的晨读,每日的课堂,都是离不了它的,朗读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学习过程。但我们对它的理解往往太工具化了,只把它当作是一种阅读方式,一种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阅读方式。而在吉姆·崔利斯这里,朗读被提升为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情感交流和学习、教学方式。最简单的其实就是最好的。在没有阅读这本书以前,我急切地要得到它,是因为我希望借助于这种方式解决在图书缺乏的地区进行阅读推广的问题,实际上我们也确实这样做了,我们向全国招募了不少志愿加入为孩子们大声读书的队伍,并向他们赠送图书,拜托他们为孩子们读书,让不能获得优秀图书的孩子能用耳朵听书。现在这批老师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提高自己的朗读技艺了。而阅读了这本书和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后,我对朗读有了更深的认识。其实无论是没有上学的孩子,还是已经读书的大一些的孩子,或者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的孩子,甚至成人,我们都可以通过朗读这个方法获得更多的东西,例如提高一些有阅读障碍的孩子的兴趣,例如和他人分享精神的愉悦,例如在阅读中获得天地清明的感受等。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路途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做很多工作,我们的能力非常有限,我们只能在自己关注的、服务的领域做能做的一些事情。中国的儿童阅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工程,我很敬佩编辑朋友们有独到的眼光、相当的魄力和不计得失的精神把这本具有重要借鉴价值的好书引进来,给正在探索中的老师们一些指导。我更希望和更多朋友们一起努力,早日见到更多的儿童阅读指导的译本和我们大陆原创的优秀的阅读指导专业图书。更希望爸爸妈妈们、老师们读完这本书后,能够积极地投身实践,为孩子们朗读,把他们带上精神清明的幸福人生之路。2005年4月8日于扬州(徐冬梅,教育专家,亲近母语儿童阅读教育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教育报》2005推动阅读十大人物之一。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格蕾丝出生在美国南方田纳西州一个书香馥郁的家庭里,少女时代曾在姨妈们开办的女子学校里接受过严格的教育,纯美的心灵中早就播下了经典文学阅读的种子。1934年,梦想成为一名歌唱家的格蕾丝,跟随她的中国丈夫来到中国,一直生活到1974年才离开。爱丽诺·麦考利·库珀写的《格蕾丝——一个美国女人在中国(1934—1974)》这本书,讲述了格蕾丝在中国将近半个世纪的曲折的生活经历与命运遭际,其中的悲欢离合,真是令人唏嘘和叹惋。  但我在这里要谈论的,并非格蕾丝和她的家人的命运遭际,而是他们在混乱的年代里,在坎坷的遭际中,一直保持着和维护着的那种文学阅读的高贵与尊严。书中有多处写到,无论生活怎样动乱不安和局促难堪,格蕾丝和她的子女们都从没放弃一起阅读的习惯。而且,格蕾丝坚持和孩子们一起朗读文学经典。这是她与孩子们亲爱和交流的最美好的内容,同时也是最温馨的方式与过程。格蕾丝“甜美的读书声”伴随着孩子们成长,就像小时候在美国南方,姨妈们的读书声融入了她的记忆一样。  当孩子们年纪还小的时候,她给他们朗读;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一起朗读。他们的读书声,盖过了外面的世界的疯狂喧嚣。孩子们在朗读声中,不仅获得了对声音的敏感和欣赏力,而且也渐渐形成了各自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与理解,正如格蕾丝的儿子维汉所回忆的那样,一遍遍阅读和朗读那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让我有了一种历史感,也让我对人生经历的差异和共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帮助我把眼光放到了自身之外的广阔世界”。  维汉对妈妈朗读的回忆,正好印证了另一位美国人吉姆·崔利斯在他的关于儿童朗读研究著作《朗读手册》一书扉页上,所引用的那几行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 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吉姆·崔利斯,美国著名的阅读学研究专家,毕业于马萨诸塞州大学,曾在《春田日报》(The Springfield Daily News)担任专栏撰稿和插画二十多年。从1983年起,他在北美各地致力于儿童和家庭阅读教育,以及文学与电视传媒环境等主题的研究,面向家长、老师和专业团体演讲,推广文学朗读的普及工作。  《朗读手册》一书,即是他调查研究和巡回演讲内容的集大成者。本书初版于1979年,迄今做过五次增补和修订,被美国数十所教育院校选为教材,是一本关于儿童和家庭朗读,关于学校、家庭和社区公共图书馆的建立,以及如何对待儿童迷恋因特网和电视等问题的指导性的“教育经典”。    正如尼尔·波兹曼所指斥的,泛滥的电视媒体对童年无限侵害,致使一代人的童年消逝一样,吉姆·崔利斯对此也怀有深深的同感。在做了大量具体、可信的个案访问和跟踪调查之后,他认为,世界愈来愈复杂,儿童阅读能力也越来越堪忧。而且这不仅是美国一个国家的现实状况,也是世界许多国家所必须面对和相当紧迫的一个问题。  在第一章“为什么要朗读”的开头,他引用了儿童文学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一段话:“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所有的书都是‘预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就好像占卜师在纸牌中看到漫长的旅程或经由水见到死亡一样,这些书影响到未来。”可见,对孩子来说,有一些书,有一些故事,童年时读到了、听到了,也就是永远地读到了、听到了;相反,童年时错过了、省略了,也可能是永远地错过和省略了。它们可能会成为一个人终生的缺失和遗憾。  这也使我想到安徒生文学奖获得者、前苏联著名儿童教育家谢尔盖·米哈尔科夫在他那本关于儿童成长的散文名著《一切从童年开始》里,讲到的同样一个问题。米哈尔科夫认为,无论孩子们的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多么有趣,可是如果不去阅读一些美好、有趣和珍贵的书,也就像被夺去了童年最可贵的财富一样,其损失将是不可弥补的。他说,有些书,一个人如果不在童年时读到它们,不曾在童年时代为它们动过真情、流过眼泪,那么这个人的本性和他整个的精神成长,就可能有所欠缺,甚至“将是愚昧和不文明的”。他举了自己在八岁时所记住的诗人涅克拉索夫的几行诗为例,它们出自《涅克拉索夫选集》:“在我们这块低洼的沼泽地方,/ 要不是总有人用网去捕,用绳索去套,/ 各种野兽会比现在多五倍,/ 兔子当然也一样,真让人心伤。”他说,过去了许多年——超过了半个世纪之后,这些诗句仍然没有失去当年迷人的魅力,它们仍然在不断地唤醒他的良知和爱心,像童年时一样。他小时候还曾听妈妈给他读过一本文字优美的诗体小说《马扎依爷爷》,当他自己也成了一名作家后,他仍然要特地去看看当年马扎依爷爷搭救可怜的小兔子的地方。  这就是说,如果家长能经常为孩子朗读,或者做到亲子共读,不仅仅能使孩子在语言、智力方面得到更好的培育,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情感和心理上得到健全发展。因为朗读可以使孩子们增强自信心,促进他们在表达、交际以及对环境的适用能力。  《朗读手册》里举出了出生和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各类学校和家庭、甚至各种性格的孩子,因为朗读而使心理成长变得稳健,使人格和道德观念变得健康和美好的例子。在丰富的案例基础上,作者把这本书分为为什么朗读、何时开始朗读、朗读的阶段、朗读的要领与禁忌、持续默读——朗读的最佳搭档等若干具体、实用的,带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章节。  然而作者一开始就强调说,这本书并非要教孩子“如何”去阅读,而是教孩子“渴望”去阅读的。因为,“我们教孩子去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他认为,“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如果能够把给孩子们朗读的问题解决好,能够把朗读普及开来,那么大到整个国家和社会,小至一个学校和家庭的问题,也将随之减少。  朗读是一件关乎孩子们一生的事情。因此,《朗读手册》这本书是为所有初为人父人母者、祖父祖母、老师、校长、图书馆管理员、甚至托儿所保育员——即所有承担着儿童教育责任,承担着哺育孩子的心灵与成长、也可能将影响着孩子一生的选择与去向的责任者而写的。我想,这本书的读者,当然更应该包括中国的家长、老师和图书馆馆员们在内。因为,吉姆·崔利斯在书中所谈到的儿童阅读能力和阅读量不足、家庭阅读和朗读气氛不浓等问题,在中国更为普遍和严重,因此也更需要扭转和有所改变。                  作者:徐鲁(作家、书评人)

编辑推荐

《朗读手册》帮助无数家长、老师解决了棘手的教育难题,让无数孩子成为终生爱书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具有更强的思考能力,对挫折具有更强的承受能力,也具有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从而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从现在开始,与孩子一起分享朗读的乐趣,大声为孩子读书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朗读手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条)

 
 

  •   买的时候没好好看书评。本来以为是一本把适合孩子朗读的篇目编纂成集的阅读书。但是,拿到以后才发现这本书只是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要不断的给孩子朗读。而作者自己提出的怎样在朗读时保持孩子的注意力等问题,在书中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本书比较了诸如电子阅读,有声阅读,纸介阅读等各种阅读方式的优劣。可以说,这是一本改变观念的书,而不是一本实用性的阅读书。本书章节目录:第一章 为什么要朗读 第二章 何时开始朗读 第三章朗读的阶段 第四章 朗读要领与朗读禁忌 第五章 持续默读:朗读的最佳拍档 第六章 家庭的 学校和公立的 第七章 从欧普拉哈利波特和因特网上学到的启示 第八章 电视 附录 朗读书目(这个内容其实是我需要的,不过还得自己去找 哈哈)
  •   看到书名,看到介绍,看到铺天盖地的好评,也觉得是本好书。一年多以前就买了这本书,但看了不到一半后,就被其他书挤掉我有限的阅读时间,这本书真的没能再吸引我读下去了。其实从书的立意来看,从书的目录框架来看,都应该是本吸引人的好书。可能是文化背景的差异,可能是翻译的因素,总感觉不出预期中的那种“好”。不过有一种明显的感觉:要是本书能压缩一半,内容肯定会更精彩得多。
  •   我用两天的时间把朗读手册看完,然后把书中所列的书名的英文名和汉语译名都抄了下来,然后在网上搜索,遗憾的是英文原版的几乎没有,中文译本也不是很多,我想让9岁的儿子看全所有的推荐数目,因为英语原版很有利于他的英语学习,尤其是词汇量的积累,在兴趣中就学好了英语,我是从事翻译工作的,真希望卓越能够多进一些儿童英文原版书籍,哪怕是二手也行。总之这本书让我改变了儿子已经会看书不用给他读书的观点,我也把朗读的精神推荐给了儿子所在的学校,他们也正在倡导读书活动,我和儿子之间的距离更加贴近了,我在卓越网上一本本搜索推荐的数目,我和儿子都在急切地期待着,衷心感谢卓越,祝永远红火!
  •   里面没有朗读故事,只在无数次的印证:一定要给孩子朗读!有些失望,本以为里面会有适合的朗读故事呢~
  •   如果你要购买这本书,就没必要了,其实只是告诉家长-请你给小孩朗读故事,就算他十二岁,对他都是有好处的。你们可以一起朗读。就这样了。不知道作者怎么会写这么长,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内容。
  •   就是因为知道朗读对孩子很重要才来看这本书的,可是本书的大半篇章却不断重复朗读对孩子有多重要,实质的东西讲的很少~只是感觉商业味太浓~~要是多些可实际操作的内容就更好了
  •   书中提到,阅读是一种休闲方式。这是最打动我的一点。另外,书中提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应高于自身的阅读能力,所以要大人读书给他听,也颇有道理。现在,我每天都为孩子读书。时间忙时,哪怕只读几页,也要坚持。宝宝非常喜欢听我读书,总闲时间太短。我也觉得读书时间是我一天中最静心、最温馨、最开心的休闲时光。想让宝宝爱上书,就陪他读书吧。
  •   一直对教宝宝英语不得要领,里面推荐的很多英语书可以成为我给宝宝朗读的好教材,省去很多找书的时间,而且自己找的还不未必对,总的来说还错.现在对着书目一本一本的买给宝宝看
  •   很多人都评价过了,其实不差我这几句,看到很多人对此书评论不高,才决定说上几句这本书怀孕期间买的,一个字一个字看完,其中很多段落还是我和老公分别朗读给对方听的。这本书好在哪里,我个人认为有二:第一,外国人做事情很有章法,其中介绍的方法都是经过调查和多年跟踪的,不像国内那些非常著名的专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居然还大模大样的到处宣讲。第二,朗读的好处不是为了培养天才儿童,更不是想要创造什么奇迹,而是给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孩子添加一些童年的快乐,父母多一些时间给他们读故事,他们就会多一些乐趣,多了解一些知识。什么情趣啊、视野呀、想象力啊,自然而然也会较同龄人多些了。国内的很多教育书,总会罗列出,谁谁家的孩子这么那么教育之后,成了天才,早早上学、早早出名,有几个孩子能达到那样的水平呢?中国的教育环境就是被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捧上了天,弄得孩子的童年变成了灰突突的。这本书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看你从哪个角度去读,我从中找到了需要的东西,现在也在天天读故事给孩子听,我们都很享受这个过程,相信其他人也会从中找到快乐的
  •   很多人都推荐这本书,所以毫不忧郁地买了。但是要能将这本书看完要付出非常的耐心,比较枯燥,甚至罗嗦。还有就是作者推荐的书很少能有中国孩子的读本,实在遗憾。
  •   挺好的书,不过一直没有细读,
  •   这本书写的非常好,解决了我很多疑惑。
  •   几年前就买过,没怎么看,这次再买来细读,在自己家开展家庭朗读,现已持续近1个月,收效很好!朗读,什么时候起步都不晚。
  •   可以帮助宝宝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个人觉得不错。
  •   对教育工作者以及家长来说都是一本不错的书哦
  •   上培训课老师推荐的书
  •   虽然第1版距今已有三十多年,但对于现今教育孩子仍很有指导意义
  •   很好很好,内容很详尽实用,正在这本书的指导下,给宝宝开始看书了!
  •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教育孩子读书前,都应该看看这本书。所以强烈推荐!
  •   儿子学校要求买 书还可以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