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

出版时间:2008-8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作者:李立 等 著  页数:127  
Tag标签:无  

前言

  从19-20世纪,西方的科学革命和语言学革命,对西方现代艺术的变革和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历史性的影响。进入20世纪,中国的艺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来自于西方和前苏联两个方向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引入了前苏联的一些课程,至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由德国包豪斯开创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课程。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里,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通过引入各类课程,试图进行必要的变革,但是,却始终没有建立和完成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基础。众所周知,一个成熟的专业不能没有完备的学科基础,缺少学科基础就缺少根基,缺少根基就不能成熟,有了学科基础才能保障本学科的生长与结果。正如普通数学、物理学、化学作为一些理工专业的学科基础,使每一个从事该领域实践和研究的人,了解和掌握了基本原理和方法。  从这个意义上说,进入21世纪后,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思考与践行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学科基础成为势在必行的大事。尤其是在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如何变革的问题上,如何回答中国设计教育特色来源的问题.如何避免做表面文章的倾向.这一问题关系到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根本。我们认为,对当代艺术基础教育和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应该首先退出既定的模式,联系当代文化和未来发展,在当代历史境遇下,建立中国艺术设计的学科基础,将有利于艺术设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如果说,现代设计教育重视人才掌握基本规范、基本方法、基本标准的基础,那么.当代设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人才具有自我组织和整合知识,自己生长的能力的基础,这样的人才更加具有可塑性和智慧,这样的基础和素质能够成为支撑人才成长和中国文化发展的基础。  为此。我们经过几年的思考与实践,从视觉经验出发,结合视觉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文化语境的艺术设计教育方法体系。  我们提出以“形态”为认知对象,以语言学方法、社会学方法、中国整体思维为支干的基础课程体系。本次所编写的系列教材就是这项研究的成果。这一学科基础体系,由形态认知、形态构成、形态语意、形态表达四个部分构成。  1“形态认知”强调学生学习艺术设计要从观察身边的形态开始,分析形态的结构与功能,综合以前所积累的知识,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等各个角度,对自然形态、人化形态、抽象形态有一个认知度更高、更细致、更独到的理解。  2“形态构成”在形态认知基础上,论述形态是由哪些系统要素构成的,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从形态认知的角度来学习形态构成,有别于传统“三大构成”的不同之处在于,与个人实际经验的紧密联系。  3“形态语意”在形态构成的基础上,论述语境和语言的关系,让每一个学生了解语言的意义是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建立的。如:同一种色彩,在不同的环境下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语境的作用.形态语意就是研究语言意义的变化。  4“形态表达”是在形态语意的基础上,论述表达流程和表达的媒介。形态表达也是走向专业基础的一个接口,从系统设计的意义上说,表达过程包括概念的、图形的、立体的、行为的、空间的表达,这是一个完整的表达流程。如:表达“软”的概念,可以做一个“软”的平面、“软”的产品(立体)、“软”的建筑(空间)、“软”的雕塑等。

内容概要

  《形态构成·立体·材质》是通过对自然形态、抽象形态、人化形态的认知,了解形态要素的组织关系,总结出规律、模式进行创意。全书从立体、材质认知;立体、材质构成原理;立体、材质构成转化三个方面对形态构成的立体·材质进行了阐述,具体内容包括材质认知;材质与立体形态;立体、材质构成原理;立体、材质构成转化等。  《形态构成·立体·材质》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书籍目录

总序绪论第一章 立体、材质构成概述第二章 立体、材质认知第一节 材质认知第二节 立体形态的塑造第三节 材质与立体形态第三章 立体、材质构成原理第一节 秩序性第二节 差异性第四章 立体、材质构成转化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形态构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