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然录

出版时间:1995年5月第一版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葡萄牙]费尔南多·佩索阿  页数:324  译者:韩少功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惶然录》是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都是“仿日记”片断体。它是作者的代表之一,是一部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后来由众多佩索阿的研究专家们搜集整理而成。 作者在随笔中的立场时有变化,有时是个精神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物质化的人;有时是个个人化的人,有时则成了社会化的人;有时是个贵族化的人,有时则成了平民化的人;有时是个科学化的人,有时则成了信仰化的人……这是变中有恒,异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坚定,是不如所云中的明确。正是这种精神气质、这种独自面向全世界的突围,使佩索阿被当代评论家誉为“欧洲现代主义的核心人物”、“杰出的经典作家”、“最能深化人们心灵”的作家。

作者简介

  佩索阿是葡萄牙人,生前默默无闻,仅出版过一本书,1935年去世以后始有诗名,享年47岁。

书籍目录

  译序  关于伯纳多·索阿雷斯(原序)  写下就是永恒  头脑里的旅行  被上帝剥削  会计的诗歌和文学  作为符号的V先生  艺术在另一间房里  我也将要消失  我这张脸是谁  内心的交响  我是无  个性与灵魂  生活之奴  里斯本这个托盘  两种现实  一个人是群体  既不崇高也不低贱  黄昏  一句祝愿  单调产生的快乐  童心不再  主观的座椅  梦的外形  去教堂  纸牌游戏  亦同亦异  暴风雨  街头歌手  抵达生活的旅游者  太阳为谁而升  思想比生存更好  我已经身分两处  心灵是生活之累  夜晚  生活是伟大的失眠  彷徨  倾听  运动是沉睡的形式  偷窥  苍蝇  不视而见  另一种生活  第二时间  生活就是成为另一个  时光的微笑  自闭  消逝时光的囚徒  文明是关于自然的教育  一瞥  耸耸肩  琐事  潜在的宫殿  自我折腾  楼上的琴声  活着使我迷醉  模拟自己  他身之感  舞台  秋天  月光的颜色  停滞  我是恺撒  下坠  旅行者本身就是旅行  孩子的智慧  我游历第八大洲  两种人  ……

章节摘录

  1  聪明人把他的生活变得单调,以便使最小的事故都富有伟大的意义。任何历险的猎手在打了三只狮子以后都会丧失猎狮的兴致,而在我单调的厨师那里,他目击的所有街头斗殴都能令他赏心悦目,从中获益。对于从来没有离开过里斯本的人来说,驾驶电车 去一趟B区就像无终无止的远游,如果有一天让他探访s市,他也许会觉得去了火星。在另一方面,遍游了全球的旅行者,走出方圆五千英里以外就再也不能发现什么新的东西。他总是看见新的东西。哪里有新奇,哪里就有见多不怪的厌倦,而后者总是毁灭了前者。真正的聪明人,都能够从他自己的躺椅里欣赏整个世界的壮景,无须同任何人说话,无须了解任何阅读的方法,他仅仅需要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五种感官,还有一颗灵魂里纯真的悲哀。……  2  我不无震惊地认识到,我一直在思考着自己的生活。我不曾知道自己是什么,这居然是真的。我想,我只是在看着和听着,在无所事事的闲逛中我什么也不是,不过是一个接受影像的镜物,是一块现实物件在上面投注光彩以取代暗影的白色屏幕。但是,我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甚至比这种情况更糟糕。我一直在心灵中自我否定,我自己关于街道的玄想式观察就是对街道的一种否定。  当雾气升高的时候,雾流多少有些混浊,披上乳白色的光泽。我突然注意到有了更多的喧闹,来自更多的人。很多路人的步子看来少了一些匆促。与其他所有人悠闲步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卖鱼女人的快步,还有面包师们提着古怪篮子的大步,给街市另添新的景观。其他产品的兜售贩子们也形色各异,他们货篮里的花色比内容更加多样,企图在此起彼伏的叫卖中能胜人一筹。一些送奶人的金属罐子,在曲曲折折的营销路线上发出混杂的咔咔声,好像他们是一串发出怪异声音的破琴键。警察则呆呆地立在交叉路口,对难以察觉的一天来临,代表着文明统一的否定。  我现在感到,如果我仅仅是一个能够看见这一切的人,而这个人除了观赏以外与周围的一切毫无关系,如果我是一个能够细察这一切的人,就像一个成年旅游者今天刚刚抵达生活的表层,那该多么好!如果一个人生来一直疏于学习,不曾把诸多学舌而得的意义强加万物,他只能看到各种事物内在的意义而不在乎人们凭空外加的意义,那该多么好。如果一个人仅仅能够知道卖鱼女人的人性现实,无须去给她一个卖鱼妇的标签,无须知道她的存在和贩卖着鱼品的事实,那该多么好。如果一个人仅仅能够以上帝之眼来打量眼前的警察,那该多么好。如果一个人能够弃绝神学式的深研细究,只是像初次相逢时那样来注意一切事物,把它们视为神秘的显现,而且视之为现实之花的直接开放,那该多么好。  我听到钟楼或者时钟敲钟点的声音——虽然我没有计数,但可以肯定是八点钟了。时间存在的乏味事实,将社会生活强加于持续时间的种种界定——一片抽象思考的边地,一种确定未知事物的限界——将我的思绪引回自己。  我看看周围的一切,眼下充满着活气和普通人性的一切.除了天空中一部分残缺不全的蓝色碎片依然朦胧若现,我看见天上的大雾正在完全散去,正在渗入我的心灵和人间一切,正在渗入万物中能够令我心动的部分。我失去了我目睹的视界。我被眼前的所见遮蔽如盲。我现在的感觉属于知识的乏味王国。这不再是现实:仅仅只是生活。  ……是的,我所从属的生活也从属于我,这不是仅仅从属于上帝或者从属于现实本身的现实,既不包含神秘也不包含真理,却给我一种真实之感或者打扮出可能为真的模样。它以一种固定的形式存在于什么地方,超越了昙花一现或者永垂不朽的需要,给我一种绝对的图像,还有使一颗心灵得以显现形貌的理想形式。  我慢慢地(虽然没有我想象的那样慢)择路返回,意欲重返我楼上的房间。但是,我没有走进大门,犹疑着继续走下去。街市被各形各色的货物所充斥,挤满了顾客和行人,一眼看去全是各类小贩。我缓缓前行,如一个死人,一个视而不见的人,一个眼下什么也不是的人,他不过是一个人形动物,继承着希腊文化、罗马法规,基督教道德以及所有其他的幻象,那些足以制造出我正在生活其中和感受其中的文明。  而生活将会是什么模样?  太阳为谁而升  我持久的偏执之一,就是力图理解其他人的存在方式,以及他们的灵魂是如何不同于我,他们似乎独一无二的意识如何不同于我。我完全理解,以前的人们说出我熟悉的词语,做出我做过的或能够做出的相同手势,与我同类的方式无异。还有我梦中幻境里的人,我在小说里读到的人,那些在台上通过代表他们的演员来说出台词的剧中人,也仍然使我感到雷同。  我猜测,没有人会真正接纳他人的存在。一个人可以承认,其他人也是生类,也能够像他一样思考和感觉,但是总有一点不同的因素吧,总有一点可以感觉得到但又没法明确指出的差别吧。时光流逝,一些猎奇志怪的书籍,留下了一些人物,似乎比同类骨肉所制作出来的人更使我们感到真实。这些用同类骨肉制作出来的人正在酒吧里隔着柜台对我们说话,或者在电车里引我们注目,或者在大街上萍水相逢地擦肩而过。对于我们来说,这些他人只不过是景观的一部分,通常是熟悉大街上隐匿莫见的景观。  也许,我更为感到紧密相联和息息相关的人,是我从书本里读来的,是我在雕刻作品中看到的,而不是现实中的人,不是“血肉之躯”这种形而上意义上的荒诞所指。就实而论,用“血肉之躯”来描述他们其实不错:他们像屠夫石头案板上的肉堆,虽然还像活物一样流着血,却已经是死去的造物,是命运的肉排和肉片。  我知道,所有人都是这样感觉的,所以我不会为这种感觉方式羞愧。人际之间尊重的缺乏,还有冷漠,使他们互相残杀而无须内疚(如凶手所为),无须对残杀有所思考(如战士所为)。这一切都源于这样一件事实,人们从来没有关注过这样一个明明白白的深奧道理:其他人也有灵魂。  在某些日子,在某些时刻,莫名的感觉之风向我袭来.神秘之门向我洞开,我突然意识到墙角落里的杂货商是一个精神的生命,在门口弯腰跨过一袋土豆的他那个帮手,是一颗确凿无疑能够受到伤害的灵魂。  昨天,他们告诉我,烟草店的帮手自杀了。我简直不能相信。可怜的小伙子,这么说他也是存在过的!我们,我们所有的人已经忘记了这一点。我们对他的了解.同那些完全不了解他的人的了解相差无几。我们明天会更加容易地忘记他。但确定无疑的一点,是他有一颗灵魂,一颗足以结束自己生命的灵魂。激情?忧伤?当然如此。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对于所有还活着的人类来说,他留下的一切,是人们记忆中他傻乎乎的微笑,还有下面一件不合身的脏兮兮的毛皮茄克。这就是一个人给我留下的一切,而这个人内心如此之深以致足以结束自己,毕竟没有其他理由足以使一个人这样做…… 我回想到有一次,我从他那里买烟,发现他可能要过早地秃顶。事到如今,他根本还来不及秃顶。然而,这就是我对他的记忆。如果我的记忆并非事实而是我的玄想,那么他可曾给我留下其他什么样的记忆?  我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幻象:他的尸体,装着他的棺木,人们最终将把他送达的那个生冷洞穴。我的目光完全剥除他那件茄克,于是我看见那位裸身的烟草店帮手代表着所有人类。……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里斯本,少数餐馆和食店配置着楼上的高贵旅舍。你在一个连火车站都没有的小镇上,也可以找到这样一些庄重而有家居式外观的餐馆。在这些地方,除了拥挤的星期天以外,一般不会有太多的顾客。你在这些顾客中很可能遭遇一些难以归类的怪人,发现这些人不过是生活这本大书里一些零星插曲。  在我生活中的某一阶段,一种经济必需再加上对清静的追求,使我经常到这样的一个餐馆里来。我一周之内七个晚上都在这里用餐,每次似乎都很巧,我总是在这里并且是在同一时间里见到一位特别的人。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对他稍稍有点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对我有了兴趣。  他三十来岁,清瘦,个头相当高,穿着上稍有一些不经意的马虎,坐着的时候腰弯得很厉害,待站起来以后才会稍稍伸直一点。他苍白而平常无奇的相貌上,既没有明显的磨难感平添惊人之处,甚至连一线磨难的痕迹也极难找到。但这张脸上可以说具有一切:艰难,悲痛,或者完全是曾经沧海之后的一种淡然处世。  他总是吃得很省,然后总是抽一支用廉价烟草卷成的香烟。他看着其他顾客,眼中并无疑防,而是名副其实的兴致盎然。他不是细细打量他们,似乎无意把别人的面容或者他们个性的任何外表迹象定格于自己的记忆中,而更像是纯粹被那些人所迷惑。这就是他最先引起我好奇的一种古怪特性。  我开始更加留心地观察他。我注意到,他的眼神里有一种飘忽而确切的智慧之光,但他的脸上经常有暗云浮现,那是精疲力竭所致,是挥之不去的冷冷忧虑——这一点在其他人那里很难看到。 我从餐馆的招待员那里打听到,他是一个公司的职员,办公室就在附近。  有一天,在餐馆外的街道上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扭打——两个人大战一场。所有的顾客都拥到窗口去看,包括我和我眼下正在描述着的这个人。我对他发了一通平庸的议论,他也友善地搭上了腔。他的声音暗哑而且有些颤抖,是一种万念俱灭无所期待的人才会发出的声音。但是,把这么多联想归属于我在餐馆之夜的这位伙伴,也许是我想入非非的傻气。 我不是太明白,为什么自从那天以后我们就总是互相打打招呼了。后来的一天,也许因为我们可笑的巧合,吃晚饭的时候都比平常晚一些,于是准确地说在九点半钟的时候,我们进入了一次不寻常的谈话。他问我是不是一个作家,我说我是。我提到最近出版的ORPHEU杂志(费尔南多·佩索阿1915年创办的杂志,虽然只出版过两期,但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有极大的影响——译者注)。使我惊讶的是,他赞赏这个杂志,确实评价很高。当我说出自己的惊讶,说给ORPHEU写稿的艺术家只是写给很少一部人看的,他的回答是,他可能就是那个少数中的一员。不管怎么样,他说,他对那种艺术不是完全生疏。他有点腼腆地说,因为它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没有什么事情可干,没有什么朋友可以拜访,也没有什么有趣的书可读,所以每天晚饭以后,他总是回到他那间租来的房间,用写作来打发漫漫长夜。

编辑推荐

  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主要有两类:有人把伟大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生活,有人把不能实现的生活变成了伟大的梦想。佩索阿显然属于后者。他说:“我只走一座桥,架设在我之所无与我之所有之间。”通过这座桥,我们看到“理性的闪亮划破生活的沉沉黑暗”,看到“生活充满着悖论。如同玫瑰也是荆棘”,看到一颗真诚、博大而又敏感、疲惫并且矛盾丛脚的心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惶然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