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中国人

出版时间:2006-3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易中天  页数:371  
Tag标签:无  

前言

  饮食、穿衣、单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惟其是最基本的,人们对这些时时处处可见的现象,也就习以为常,乃至麻木不仁了;极少有人去深究为什么是这样,它与中国文化是怎样的关系?  《闲话中国人》的作者易中天,却独具匠心,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指出这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它由近及远,于细致中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  该书特点之一,是用“闲笔”来写“正书”。这是研究中国文化的著作,但却不像一般专著那么抽象,那么理论化,那么枯燥。全书讲述老百姓(当然不只是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是那么回事”的感慨。  该书特点之二,是深入浅出。在对林林总总的生活现象进行剖析时,或诠释字词,或引经据典,从本义到广义,从现象到本质,像与你聊天般地娓娓道来,揭示出这些现象深刻的社会性。  该书特点之三,是文笔流畅,语言生动。既是“闲话”,就不能做“官样文章”。作者往往用生活习惯用语叙述生活习惯,风趣幽默。  该书特点之四,是结构上环环紧扣。从饮食到服饰,从单位到家庭,从面子到人情到友谊,把各个似乎是不相关的方面,从一引申到二,从二引申到三,看完这一章还想接着看下一章。  一语概之,《闲话中国人》一书宛如一壶馨香扑鼻的碧螺春,细细品来,回味无穷,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可不读。附记:  这篇序言原本是李树林同志为华龄版《闲话中国人》所写的书评,发表在1997年4月16日的《中华读书报》。作者是中央某部门的一位干部,与我素不相识,至今尚未谋面。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权钱交易”或“面子人情”。他这篇书评,原本是应机关图书馆之邀,为他们介绍馆内新书的内部刊物《机关图书简介》而写的,不知怎么被《中华读书报》看中,公开发表了。文章发表后,我看到了,写信去与他联系。因地址不详,这封信几经辗转,树林同志才收到。后来他回信说。这篇书评是怎样发表的,在他至今仍是一个谜。  也许,正因为这篇书评是这样写出、发表的,因此,它比许多应作者或出版社之请,刻意炒作或敷衍塞责的所谓“书评”,要真实得多,也实在得多。我相信,文中所写,都是树林同志的真实感受或体会,没有任何矫饰、虚套和做作。树林同志后来在信中说,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靠着床头,沏一杯茶,灯下抱一本喜欢的书,静静地看,漫漫地思索”。他说他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看完本书的。其实,这也正是我的希望。我希望读者能读得轻松愉快,千万不要“苦读”;我也希望读者读后多少有点收获,不至于“白读”。在读了树林同志这篇书评后,我欣慰地感到,我的希望并没有落空,我的心血也没有白费。事实上,从写作动机、构思创意、理论视角、研究方法、思想内核到篇章结构,这些隐藏在大量现象、实例、故事和俏皮话背后,不易为人察觉的用心良苦之处,那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地方,树林同志都看出来、说出来了。如果说,我写《闲话中国人》,是试图为解读中国文化找到一把钥匙,那么,《闲话(闲话中国人)》,便可以看作是解读本书的钥匙。  因此我特别向读者推荐这篇书评,并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收入修订本,作为本书序言。本来,一本书写完了,出版了,作者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剩下的事,便是一任读者诸君去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所以,我对书评,并不十分在意(当然也不是全不在意)。我之所以特别看重这篇书评,除了前面所说的原因外,还因为我写《闲话中国人》的动机之一,是要改革和改变学术著作的写法,为学术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探寻一条新路。我的办法,是用“闲笔”写“正书”,创造一种“高品位,广读者”的“随笔体学术著作”。既然是“随笔体”,是“广读者”的,就必须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既然是“学术著作”,是“高品位”的,就必须观点新颖,逻辑严密,有一定的“深刻性”。对于读者,则希望不但看得挺“热闹”,也能看出“门道”来。以此文为序,即所谓“有所望焉”。

内容概要

本书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挖掘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湖南长沙人,1981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文学、艺术、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著有《〈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艺术人类学》、《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与邓晓芒合作)等著作。近年撰写出版了“易中天随笔体学术著作——中国文化系列”四种:《闲话中国人》、《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读城记》和《品人录》。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饮食
从请客吃饭说起
被吃的神
厨房内阁
吃出来的血缘
餐桌上的学问
烟、酒、茶
第二章 服饰
文化的象征
“服”的意义
“饰”的功能
时尚问题
第三章 面子
命之所系
赔偿与补偿
实力与实惠
面具与角色
戏剧性种种
第四章 人情
面子与人情
做人问题
人情法则
世故与势利
良心、义气、人情味
第五章 单位
文化机制
安身立命之本
“公私不分”与“内外有别”
“大锅饭”与“铁饭碗”
“窝里斗”与“墙外香”
告别单位
第六章 家庭
家本位
内外、亲疏、长幼、贵贱
泛伦理
血缘与血统
官本位
第七章 婚恋
无爱的婚姻
子女问题
大男大女问题
离婚问题
当代婚恋
第八章 友谊
难得一爱
君子与小人
交情与交态
任侠与清高
圈子
第九章 闲话
闲话不闲
闲话心理
男人和女人
职业闲话
原版后记
新版后记

章节摘录

  中国的神就不同。造人的是女娲娘娘,而且并不单造一男一女,一造就是一大群。造出来以后,老太太就乐呵呵地看着他们生育繁衍,自己躺在云里雾里安享那天伦之乐。至于吃饭的问题,则留给另一位“准神”去解决。这位“准神”就是伏羲。伏羲究竟是人还是神,不大说得清楚,大约是半人半神吧!但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厨子,或者曾经当过厨子,要不就是“司务长”。伏羲又叫庖牺。庖就是庖厨,牺就是牺牲。主管庖厨和牺牲的,不是红案就是白案。史书上说他“教民渔猎畜牧”,说了归齐也就是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自然功莫大焉。于是这个“伙头军”和“大师傅”的地位便越弄越高,弄到最后,就连造人的女娲,也居然成了他的太太,甚至还有说伏羲和女娲由兄妹而夫妻者。这就不能不说是把“饮食”看得比“男女”还重要了。  我们知道,神的职能无非是满足人的需要。有什么样的人和人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神。古希腊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呢?也就是打情骂俏寻欢作乐捎带着争风吃醋罢了。中国的神、神王或先圣就辛苦得多。比如伏羲要发明捕鸟兽的网和捕鱼的罟,神农则要发明种地的耜和耒。反正得想办法让老百姓把肚子吃饱,老百姓才会尊你为神为圣。这就叫“民以食为天”。  世界上还有比天大的吗?没有。中国人既然以食为天,则“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甚至“普天之下,莫非一吃”。  难怪中国人要把什么都看成吃,说成吃了。  泛食主义  的确,中国文化有一种“泛食主义”倾向。  首先,人就是“口”,叫人口。人口有时候也叫人丁。或者男人叫丁,女人叫口。但不管女人男人,也都可以叫人口。人既然是口,谋生也就叫“糊口”,职业和工作也就是“饭碗”。干什么工作,就叫吃什么饭。修鞋补锅是吃手艺饭,说书卖唱是吃开口饭,当教书匠是吃粉笔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儿。总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自己不谋生,靠积蓄过日子,就叫“吃老本”,粤语叫“食谷种”。老本总有“吃”完的一天,就叫“坐吃山空”。  P饮食3  代序:闲话《闲话中国人》  饮食、穿衣、单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惟其是最基本的,人们对这些时时处处可见的现象,也就习以为常,乃至麻木不仁了;极少有人去深究为什么是这样,它与中国文化是怎样的关系?  《闲话中国人》的作者易中天,却独具匠心,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指出这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它由近及远,于细致中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  该书特点之一,是用“闲笔”来写“正书”。这是研究中国文化的著作,但却不像一般专著那么抽象,那么理论化,那么枯燥。全书讲述老百姓(当然不只是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是那么回事”的感慨。  该书特点之二,是深入浅出。在对林林总总的生活现象进行剖析时,或诠释字词,或引经据典,从本义到广义,从现象到本质,像与你聊天般地娓娓道来,揭示出这些现象深刻的社会性。  该书特点之三,是文笔流畅,语言生动。既是“闲话”,就不能做“官样文章”。作者往往用生活习惯用语叙述生活习惯,风趣幽默。  该书特点之四,是结构上环环紧扣。从饮食到服饰,从单位到家庭,从面子到人情到友谊,把各个似乎是不相关的方面,从一引申到二,从二引申到三,看完这一章还想接着看下一章。  一语概之,《闲话中国人》一书宛如一壶馨香扑鼻的碧螺春,细细品来,回味无穷,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可不读。  附记:  这篇序言原本是李树林同志为华龄版《闲话中国人》所写的书评,发表在1997年4月16日的《中华读书报》。作者是中央某部门的一位干部,与我素不相识,至今尚未谋面。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权钱交易”或“面子人情”。他这篇书评,原本是应机关图书馆之邀,为他们介绍馆内新书的内部刊物《机关图书简介》而写的,不知怎么被《中华读书报》看中,公开发表了。文章发表后,我看到了,写信去与他联系。因地址不详,这封信几经辗转,树林同志才收到。后来他回信说。这篇书评是怎样发表的,在他至今仍是一个谜。  也许,正因为这篇书评是这样写出、发表的,因此,它比许多应作者或出版社之请,刻意炒作或敷衍塞责的所谓“书评”,要真实得多,也实在得多。我相信,文中所写,都是树林同志的真实感受或体会,没有任何矫饰、虚套和做作。树林同志后来在信中说,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靠着床头,沏一杯茶,灯下抱一本喜欢的书,静静地看,漫漫地思索”。他说他就是在这种状态下看完本书的。其实,这也正是我的希望。我希望读者能读得轻松愉快,千万不要“苦读”;我也希望读者读后多少有点收获,不至于“白读 ”。在读了树林同志这篇书评后,我欣慰地感到,我的希望并没有落空,我的心血也没有白费。事实上,从写作动机、构思创意、理论视角、研究方法、思想内核到篇章结构,这些隐藏在大量现象、实例、故事和俏皮话背后,不易为人察觉的用心良苦之处,那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地方,树林同志都看出来、说出来了。如果说,我写《闲话中国人》,是试图为解读中国文化找到一把钥匙,那么,《闲话(闲话中国人)》,便可以看作是解读本书的钥匙。  因此我特别向读者推荐这篇书评,并在征得作者同意的前提下,将其收入修订本,作为本书序言。本来,一本书写完了,出版了,作者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剩下的事,便是一任读者诸君去说三道四,品头论足。所以,我对书评,并不十分在意(当然也不是全不在意)。我之所以特别看重这篇书评, 除了前面所说的原因外,还因为我写《闲话中国人》的动机之一,是要改革和改变学术著作的写法,为学术著作的写作和出版,探寻一条新路。我的办法,是用“闲笔”写“正书”,创造一种“高品位,广读者”的“随笔体学术著作”。既然是“随笔体”,是“广读者”的,就必须风趣幽默,生动活泼,有较强的“可读性”;既然是“学术著作”,是“高品位”的,就必须观点新颖,逻辑严密,有一定的“深刻性”。对于读者,则希望不但看得挺 “热闹”,也能看出“门道”来。以此文为序,即所谓“有所望焉”。  后记  又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将本书改了一遍。  改写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修改并不比新写省事,虽然有电脑。何况无论你花费多少时间精力,也不意味着你有了新成果,那又何苦来?  原因也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有更多的读者喜欢。  1994年写这本书的时候,头脑里并没有形成“随笔体学术著作”的完整概念,经验也明显不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看来,问题多多。有些地方太随意,有些地方又太学术,因此2000年再版时,便作了些修改,但改得比较匆忙,一些可动可不动的地方就没有动。这次上海文艺出版社决定改版重印,便趁此机会,又动了一次手术,希望能改得更好看些,也少些谬误。  修改也无非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调整结构,二是增删内容,三是纠正原版错误,四是改变表述方式。根据这些年在“河”里一路“摸”下来的经验,创作“随笔体学术著作”,表述方式最重要。尤其是我们这些写论文、写专著写惯了的人,换一种“写法”,非常之难,简直就相当于换一种“活法 ”,然而非如此不能“脱胎换骨”。本书的多次修改,就是这样一个痛苦的历程。即便如此,相信细心的读者仍不难发现其中的斧痕。但在我,大约也只能这样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权当对广大读者的一个答谢吧!  最后,我还要再次感谢本书责任编辑赵南荣兄的不厌其烦!  易中天  2002年7月27日  于厦门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中国人见面鞠躬作揖,西方人见面握手拥抱,因为中国人“内向”,西方人“外向”。外向,所以伸出手握别人手;内向,所以伸出手握自己的手。这就正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夹,是向内用力;西方人吃饭用叉子戳,是向外用力。一向外,一向内,故西方文化的象征物是“十字架”,中国文化的象征物是“太极图”。

编辑推荐

  饮食、穿衣、单位、家庭、人情、面子……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内容。惟其是最基本的,人们对这些时时处处可见的现象,也就习以为常,乃至麻木不仁了;极少有人去深究为什么是这样,它与中国文化是怎样的关系?  《闲话中国人》的作者易中天,却独具匠心,在对中西文化的研究中,从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里,对这些生活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努力发掘着文化的内核,给予理论的阐述,指出这一切之所以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在于中国文化的内核是“群体意识”。它由近及远,于细致中阐发了中国文化的要旨。  该书特点之一,是用“闲笔”来写“正书”。这是研究中国文化的著作,但却不像一般专著那么抽象,那么理论化,那么枯燥。全书讲述老百姓(当然不只是老百姓)的事情,态度闲适,读起来轻松愉快,而又深刻地切中要害,令人常有“还真是那么回事”的感慨。  该书特点之二,是深入浅出。在对林林总总的生活现象进行剖析时,或诠释字词,或引经据典,从本义到广义,从现象到本质,像与你聊天般地娓娓道来,揭示出这些现象深刻的社会性。  该书特点之三,是文笔流畅,语言生动。既是“闲话”,就不能做“官样文章”。作者往往用生活习惯用语叙述生活习惯,风趣幽默。  该书特点之四,是结构上环环紧扣。从饮食到服饰,从单位到家庭,从面子到人情到友谊,把各个似乎是不相关的方面,从一引申到二,从二引申到三,看完这一章还想接着看下一章。  一语概之,《闲话中国人》一书宛如一壶馨香扑鼻的碧螺春,细细品来,回味无穷,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不可不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闲话中国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易教授在书的末尾自己表明其实这本书既然叫《闲话中国人》,其实书里面也当然都是“闲话”,这本书也当然是本“闲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本书是易教授“以闲话说正事”写作风格的第一次尝试。本书写于1995年,喜欢易教授的人自然不容错过本书,不是易教授粉丝的买上一本放在枕边随手翻两页也是一大趣事。
  •   看得作者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阅读时感觉在上轻松幽默的讨论课
  •   好像现在有不少人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影子。
  •   偶对易中天的著作很喜欢!其对中国历史了解透彻,对历史资料运用自如,故所论的观点也是自家之言,所用的材料也是信手拈来。说了偶想说而未说之看法。推荐!
  •   发货速度很快,好几次买书都是第二天就收到了,书的质量也可以,不错,喜欢!
  •   看似闲聊,但从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很多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习以为常,经过易中天先生的一闲聊,发现其实这里面有大学问,值得好好看。
  •   还没阅读,质量还不错
  •   老易还是不错的。
  •   开始还好,挺有意思。后来就不行了,说理有些牵强了。
  •   不错的书,很有意思内容很值得一读
  •   是一篇随笔性质的作品,最适合闲暇时阅读。
  •   易老师的品读系列买齐了,很优惠。很满意!
  •   的确是闲话!适合在睡前翻几页... 不过可能由于中国人的复杂性,有些内容有交叉似的.
  •     此书乃易中天1995年写就,后经两次修改(1999年和2002年)重版。虽然系九十年代所写,但书中素材的积累要追溯到八十年代他做美学研究的时候。多年来的素材积累,成书多本,如本系列的《品人录》《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九十年代易中天尚未如今有名,以前的书写法与今有所区别,区别就在于自“品三国”系列成名后,他写的书基本上都是演讲的文字版。对外演讲,要求更亲民化、口语化、简单化,故后来的书读起来更顺更流畅,而且中心更集中。虽然他本身就具有此特点,但从本书来看,内容详实(此乃易中天的最大优点),通俗易读,但有时候有些唠叨,似有资料堆砌之感。而且书中有半数内容在今读来,有些跟不上时代的感觉,但对了解中国古今常识是很有益的。
  •     深入浅出,语言幽默。
      我喜欢剖析自己的一些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本书让我知道为什么我爱国,却不喜欢政治;让我知道爱和恋的区别;让我不再纠结于性神秘,因此而让我更深一层次上地认可了王小波。我相信大家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启示。
      我特别推荐恋爱的人可以读一读这本书的婚姻这部分,让你爱一个人,而不是恋上一个人。
      超爱易中天,这本书他也写得不错。
  •     【闲话中国人】群体意识
      
      论述中国国民性格的著作不可谓不多,不过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有关此类的著作。易中天所著《闲话中国人》是品读中国书系之四,其它三本分别为《品人录》《读城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手中所握只有之四。
      这本书最早出版于1995年,初名《中国:掀起你的盖头来》,顾名思义易老要来解剖中国的国民性格,探秘这神秘的古国和国人。正如易老在引言部分开篇的两句话“这本书是讲中国人的。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但是易老迎难而上还是讲了,而且最重要的是揭秘了中国文化内核“群体意识”。内核的概念一开始就被抛了出来,语文阅读手法称作“开门见山”,内核发散出去的种种表象就构成了此书的大部分内容,相反并不是通过种种表象一步步地揭露中国文化的内核。我们有了一颗心(内核),接着就是一层皮(表象),可我们还不是人,因为少了必要的支撑物——骨架。学术著作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严密的逻辑推理好比骨架。《闲话中国人》之所以让人感觉不够深刻恰恰就在于此,我们可以抛弃正统的学术名词代之以“闲话”的笔法来描述国民性格,至少普罗大众都能读懂而且有所了解和感悟,但严密逻辑不能被“闲话”完全盖过了风头遭遇直接忽略的风险。豆友评论此书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到“易老对国民性格的分析赶不上柏老的深刻”。没有看过柏杨的著作,丧失发言权。鲁迅无疑是被认为在国民性格领域里最具发言权的人,否则易老也不会频繁地引用鲁迅的话和阿Q阿Q,祥林嫂祥林嫂。作为国民性格的入门级读物,《闲话中国人》则一定可以列入推荐榜。原因在于“闲话”二字。
      写中国人,就不得不从各个角度切入来写。易老就选取了九个角度,所以此书分为了九章,最后一章为“闲话”。写这本书的初衷有意无意地被放在了“闲话”一章的最后两段“闲书也可以说正事,正事也可以用闲笔来写……本书要做的,也正是这样一种试验,——给严肃的学术著作以闲书的形式,或者说,赋予闲书以深刻的思想内容。所以,我将这种形式,名之曰‘随笔体学术著作’”。但凡试验很难有一次性成功的,所以易老心中没有底。旁观者清的理论,好坏参半。常常会心一笑时而捧腹大笑是我阅读过程的状态,因为“闲话”所以轻松毫无晦涩之感,假如易老再上百家讲坛主题是“闲话中国人”,此书直接可以作为讲稿改动都不用太多。“闲话”侧重口头交流,“闲笔”则是强调书面化。易老是要“话”还是要“笔”,读者心里就没底了。
      章节与章节之间巧妙地连接过渡和信手拈来的文史资料,无深厚文史功底的人恐怕很难做到。通观全书,其实最令人拍案称绝的是对作者易中天的介绍。配了张易老的相片,相片下方九个字“易中天 厦门大学教授”。如此干净的作者简介第一次见。由此得证,《闲话中国人》是本学术著作,在其位谋其职,正职是教授其它头衔无非沽名钓誉可有可无。再者,根本不提易老所著的其它书,既然是作者简介又不是作者及其关联品简介,废话能省则省浪费油墨不可取。第三,来自易老天然的那份自信从容,百家讲坛之后被捧作全民偶像,该书的第三版适逢其时火了一把,据说之前的两版销量也相当可观,文化积淀在那儿随便外界怎么捧他自岿然不动。
      
      http://earowung.blog.163.com
  •     自己身为中国人,但对身边的一些奇怪现象或已熟视,或已无睹,有些许认识,但深度不够,总觉得稀里糊涂。看了《闲话中国人》,对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以及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有些人可能说该书不过尔尔,但对我自己来说,因为没有读过其他类似著作,就连大名鼎鼎的柏杨,也未曾读过,因此我觉得这本书很不错
  •       近来比较烦,因为事业心比较强,在商场上只能算是初出茅庐的我,一切交往得不算是顺利!人格、自尊、面子......都想面面俱到追求完美,反而弄巧成拙的顾此失彼!
        有时会突发奇想地要去做变性手术,只因是女儿身的我,似乎还没有成功的案例!不过不要认为我不正常,其实我比谁都清醒,只因在空下来时,会跟同事啦、朋友聊聊彼此的家长。也就如此,故不毕至于太大惊小怪,因为我没有什么不正常!本来中国人的闲聊是不分彼此,只要你能说,话题不太过份,加上你的语言修饰,尤其不要太枯燥,不然就是在自讨没趣!
        闲话中国人,似乎一见如故的至亲,刚好符合我的胃口,一个人闲暇时可以看着易中天里面天马行空的精彩,也奉陪上自己隐约的表情跟想法!中国人的圈子,似乎很狭小,来来回回还是在周边延伸!没多在刻意去品味,只是一书在手,随意自觉有关的生活琐事!话题牵涉范围很广,商场上人情事故无法冒险去玩转!阿谀我诈适应不了,无非就是坚持自己的立场,思想保守甚至迂腐的受他人摆弄,还不知情的活在自己的童话世界里!尽管如此,还是一如既往的力挺下去,生活过得不是很爽朗,但手里紧紧撰着莫名的敏感,恰似旋风来得无厘头,却是很得天独厚!
        本来就不善谈的我,如果跟某人在一起可能不会因寂寞而难受,而是跟一个正常人却如此无聊!唯一聊以自慰的可能会泡吧,或另觅他人......就是如此,很多时候单独还好,如果真的好友来了,相当紧张,不知所措如临大敌,最尴尬的时候莫过于如此,自找麻烦!当然不是说我很怪异或怎么样,只是很难有几个人话题跟我很投机,只是更多时间不想说话,如此而已....
        更多时候,喜欢个人静悄悄的品味自己的人生!偶尔约上几个朋友唱K,要么爬爬山,没有多大的波动,还是如顾进行中!所以我想闲话中国人中,我是另类的吧!
        
  •      偶读一段书摘,觉得颇剖析入理,昨日遂拿下此书,一口气读大半方掩卷睡去.
       我们有很多传统美德,但也有很多滑稽的东西,如:好面子,好窝里斗,好起哄,重要关头又好息事宁人等等,最觉得搞笑的是酒桌文化,一切进行如仪,而且要偶尔做出即便喝的胃出血也在所不顾之表情.
       文化,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国人就在这日复一日的滑稽中存活下来,不可否认,很多人也感觉的累,所以经常看到驴友去了新疆西藏看到那些淳朴的民风常常有一点点"感动",虽然有时挺廉价的感动--仅仅是感动一下,却不想自己如何改变.
      
       我觉得柏杨从批判的角度评价传统文化,易中天却从解释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我读柏杨,心中一样充满批判,却心头更加疑惑,传统这个大酱缸怎样就造就了这样的国人,来一个染一个?尤其可悲的是,被染的人浑然不觉,尚以为此乃"成熟".
       读了易中天的这本书,我的疑惑都如雪融而解.
       易说:造就国人行为心理之根源的根源在于国人的群体意识.由此,一层层如剥茧抽丝,揭开中国人好面子,重人情,喜共食,爱拼酒等在老外眼中无法理解之行为的层层面纱.
       易的笔力比柏老相距尚有相当距离,不知柏老为何没有写出易这样的书,但我相信柏老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比易更深刻.
      
       写国人的书籍由来已多,我特别欣赏此书在于从文化的角度对这种种现象给予透彻入理的解释.
       但易没有说为什么我们演化成群体意识,而西方演化为个体意识.但能把纷繁的现象归结为一个本质,已经为我们读懂我们国人自己打开了明亮的窗,已经难能可贵.至少,可以让我在这个文化中生存不得不违心的表演的时候,心头尚有一丝清明,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是如生活在"子宫"的人们自我感觉良好(指"黑客帝国"的matrix).
      
       到这里,我觉得关于写国人传统行为心理的书,可以观止了.
      
  •   我不同你,因为我简直想死啊。还要从小学就开始有这样的想法了。
  •   难道你从小受什么刺激,再怎么样也至于如此·
  •   社会,是一个层面,人生应该是另一个层面的。所以,人也就具有了多面性,以至于有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哪一面才是真正的自己... ...
  •   但易没有说为什么我们演化成群体意识,而西方演化为个体意识.
    的确,不过只就是“文化”。
  •   呵呵~~ 如果看了易先生的《帝国的终结》也许就会明白为什么了。
  •   柏杨从批判的角度评价传统文化,易中天却从解释的角度看中国文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