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与现代中国

出版时间:1998-0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王海龙  页数:2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胡适,还有更多的中国现代文化名人从哥伦比亚大学走出。冯友兰为什么在离别哥大60年后才重回母校领到博士学位?诗人徐志摩为什么离开了哥大?本书带你走进这所培养了58位诺贝尔得奖者的世界名校。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与现代中国文化有着一段难分难解的血肉情缘,而且有着其闻名世界的奇异之处。这些人和事有的已经广为人知,有的却密藏在心灵深处或圣澍的所在。您知道慈禧太后和哥大东亚研究的一段缘分吗?

作者简介

王海龙,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系文化人类学硕士,纽约市立大学国际关系学研究硕士。 现为旅美文化人类学者,美国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任教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出版文化人 类学著作及译著多部;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及美国报刊发表文章二百余篇。

书籍目录

  千古风流皇家梦 万世流芳“洋科举”(代序)  托起中国梦——晚清的中国管家丁龙与哥大汉学的一段传奇   胡适与哥大的恩恩怨怨  归来兮,逸出哥大的诗魂——徐志摩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夙缘  冯友兰在哥大二三事  在美国播种中国文学之火的世纪老人——王际真先生印象  赤子心、老顽童:夏志清现象  世纪末的小说和小说的世纪末  知识分子与民族良心:我所认识的萨依德  附:萨依德小档案  夏志清与钱钟书  美利坚的中国传奇  故乡的云 故乡的风  成龙成凤梦  犹太文化纪事  “文化大革命”中的哥大学生运动  哥大罢工潮  弟子悟得  我的学生爱因斯坦  哥大的玄通法师  纽约的语言故事  莎士比亚家乡的姑娘  巴尔扎克在中国经商  美国名校与“名校效应”  美国女校复古小议  名人瘾与名人录  和约翰变撒谎  内与外  说常春藤盟校及其他

章节摘录

  不幸的是,胡适又是一颗太耀眼的星辰,不管和什么星群在一起,他都会使得周围一切黯澹无光。这就造成了他的悲剧。胡适像一个失恋却又不能自拔的恋人,一厢情愿或情有独钟,希望投怀送抱,却受到有意或无意的一再冷落。他怀有着旧式文人的孤傲,倚仗着自己的天生丽质,淡扫蛾眉,素面朝天,没想其对象却是昏君俗臣、奸佞小人;红颜未老恩先断,秋扇见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难言的悲苦。  对于这一点,他的晚辈和学生唐德刚曾痛惜地叹道,那时的胡适“精力犹盛,本可凭藉北美之资财,整理中华之国故。孰知他的盖世才华,竟只能在普林斯敦大学做一短期的中文图书管理员。”“总之胡先生对他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的情意是深厚的。他自觉是老辈,是哥大的父兄。对这个大家庭的兴衰荣辱,他是有直接关系和责任的。……期许之深,推爱之切,足令旁观者感动。但是胡适之在这个一厢情愿的哥伦比亚大家庭,究竟有多少‘子侄’呢?碧眼黄须的朋友们,老实说,向来没有把胡适看成广义的哥伦比亚大学的成员。”     书摘1  冯友兰在哥大二三事  一九八二年九月十日是个响晴的日子,而对于著名的哲学史家冯友兰而言更是他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位近九十岁的老人,在离别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近六十年后又一次被母校请回来授予象征着最高荣誉的文学博士学位。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六十年前他在哥大完成博士论文获答辩通过时,因为博士论文尚未出版而没能出席学位授予仪式,直到论文出书后才获授。但那时他已归国,尝以未能亲自接受文凭为憾事。未想到事过六十年,作为誉满全球的学者和哥大引以为骄傲的学子,冯友兰又被母校以最隆重的礼节邀请回来,且授予最高的荣誉学衔,让这位耄耋老人怎不大喜过望,心潮澎湃!  要知道,这过去的六十年是怎样的一个六十年,而在这血与火的六十年里,他又是怎样熬过来的呀!抚今忆夕,老人沉湎在遥远而滞重的回忆里…………  庄严的仪式完毕,哥大的校长和教务长簇拥着这尊贵的客人。天色已临薄暮,冯友兰被扶上了轮椅,他想看看久违了的校园。行政大楼圆厅像一座古罗马的太阳神殿的庙堂,是校园的制高点。有几只调皮的小松鼠在台阶上追逐,一直跑到老人的轮椅底下。这活泼欢快的小生命引得年老的哲学家灵机一颤。阳光此刻是何其的灿烂。铺满在脚下是闪金的玫瑰色,是华贵的极至,可惜远处已经延展成曙紫色,薄暮无可奈何地飘然而至,这个辉煌的时刻虽短,却是夕阳无限好,坐在轮椅上的哲学老人虽不无感伤,却也踌躇满志。落日最后的余晖此时把这老人的沉思勾勒成了一座凝重的塑像,与离他不远处他上学时的哲学系大楼前罗丹的“思想者”塑像相对为双,这是一个颇为庄严的时刻。  这时,纽约媒体的一位资深报人,同时又是刚正敢言的作家走到冯友兰的轮椅前,问了一句极为煞风景的话:“冯先生,我知道您是孔子专家,我有一个问题要请教您——您倒底还批不批孔了?”  这显然不是一句友好的问题,但也足见批孔在海外华人间所引起的成见之深。据说冯老先生听到这挑战性的问题后并没有怨怼,而是双目潸然,老泪纵横。他并没怀恨提问者的态度,而是在剖白自己的内心。虽然踏上美国的行程之前他已预料到了自己一生中的许多立场变化招致了许多误解,尽管他刚刚在会议的致辞中已把自己六十年间的矛盾、做人的艰辛与不易约略作了交待,满以为会获得谅解。没想到在这踌躇自得之时忽然遭到这兜头一瓢冷水,他感到的不止是凄凉和可怖,他刻骨铭心地感到的还有人和人之间的理解之难和成见之深。  他之潸然泪下,是因为他深心里最知道:批孔,伤害的不止是海外千百万华人的心,其实受批孔戕害最深的正是他自己。  这是历史的一大段迷案,也是一桩显赫的公案。  其实,发生在冯友兰身上的迷案并不只是这一件。而正是这一件件,一桩桩把冯友兰变成了中国当代学术史上最为复杂和矛盾的人物形象之一。  矛盾之一是官方不喜。自从大陆解放以后,冯友兰一直是个问题人物,多次挨批且处处受疑。他虽因保护清华准备接管有“功”却功不遮过;他虽时时准备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适自己、乐此不疲地“革命”却仍动辄得咎。唯一在“文革”中红过一时却种下了更大的孽缘,以致直到他晚年这重阴翳仍紧逼不散。甚至直到前面说的他获准来哥大接受荣誉学衔之时,他仍是个“问题”人物。  运交华盖乃人生的悲氛,不幸的是这种悲氛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他自己罗织的。  哥伦比亚大学的主图书馆楼一侧  矛盾之二是一般学人不谅。“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根据这个矛盾的同一律,不管怎么说,您总能落下一头。可在那个矛盾的时代,冯老先生却里外不是人。他想跟定共产党,却赶不上时代步伐或领会不透党的精神。匦虎不成,邯郸学步,跳惯了《天鹅湖》的却扭不好陕北大秧歌,不伦不类。他的好学易变、紧追时代自然又引起了一般学人的反感,特别是“文革”后期,有幸亦或不幸的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赶上了形势却又埋下了后半生的祸根。直到他离世,仍颇有一批执拗的人们不愿原谅他在“四人帮”或“批孔”时的表现,前述的一幕当然只是一个小插曲,而求全苛责的人自以为老一代的学人在文化危难时应有骨气、做中华文化的旗帜,而较少体谅他们的身遭蹂躏,风烛残年.这是不太公正的。   矛盾之三是挚友不齿。冯友兰晚年曾有过一件颇为轰动的与梁漱溟不睦的事件。其起因据说是因冯友兰庆祝其九十岁生日,忽忆念终生挚友梁漱溟,且其时北大旧人惟二老仅存。劫后余生,弥足珍惜,郑重相邀,未想梁漱溟铁骨铮铮,拒不受请,并掷下话语:因足下谄媚江青,故我不愿来参加寿宴。——梁漱溟何许人也,他是被誉为中国天下文人第一好汉的匹夫!世所周知的敢于和毛泽东寸步不让相颉颃的不知死的鬼!冯友兰犯在他手F,倒能婉转自省,表现了他人格中最有魅力的一个方面。这一点,我将在下文述及。  矛盾之四是为学界旧人恶评。治旧学的冯友兰在解放后动辄得咎,吃足了苦头,但他并没像陈寅恪、吴宓、钱钟书等人那样受到随国民党政府迁台的学界旧人的同情、怜惜或谅解,而是相反,遭到了他们的唾弃。这并非这些学界旧人和共产党串通一气,对之落井下石、左右夹  击。而是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政治和历史原因。海外学界旧人影响最大的两个势力集团一在台湾,一在美国。而这两个势力集团中影响最大的祖师式的形象是胡适。我们且以胡适为例谈谈学界这批星散的旧人对冯友兰的态度。胡与冯皆哥大毕业,同为北大旧人,且又都关心东西方比较文明,甚至都写过中国哲学史论著,按说应该有颇多共同之处。古语常言:道不同,不足与谋。此二公道虽相同但却仍不相与谋。究其因首先在于胡冯在学术上本身就有歧见(关于老子与孔子孰先孰后问题等),人格与政治思想上又多有不同。胡适虽云为人温存敦厚,但对冯却颇多异辞,同道相轻、相讥。特别是后来,冯留大陆,胡漂泊海外,心情各不相同。胡适晚年,对冯的评价颇不友善而迹近苛刻,特别是听说冯友兰“在那边认过一百三十次的错,自己承认是无可救药的资产阶级”,胡适得知此,并不设身处地为身遭此境的冯友兰自轻自贱寻找原因而是雪上加霜地轻薄他,甚至说了些没来由的话去侮辱冯的人格(《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十册.2556页)。这里我们一方面可见他们二人间的积怨之深,素以宽容待人著称的学界泰斗胡适评到冯氏竞略失理智信口开河;另一方面也由此足见他们的争执已超出了学术甚或哲学。考虑到胡适在台湾、美国、欧洲对所有学界旧人的影响力,这种敌视的态度学界断不能小觑。  矛盾之五是海外的不恕和讥评。冯友兰在解放后力图紧跟形势、接受改造,特别是“文革”中一度蹿红、率先批孔等行为,由于海外的宣传以及强调,必然招致了尊重传统文化的海外华人的反感。海外的华人较少了解国内政治运动的残酷以及知识分子在“文革”中受害的真相。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千古风流皇家梦 万世流芳“洋科举”(代序)出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总也有几千次了。不管走过多少次,矗立在巨大的巴特勒图书馆旁彩墙上那醒目的数字每次望见都似第一次那样震撼着我的心。那夺目的58灿烂煊赫,指示着这所大学的毕业生、教职员和校友中有五十八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个数目在美国的大学里是首屈一指的。  五十八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多么嘹亮!——它有如军乐队中催人出征的那定音鼓和小号,是那么地高亢和激越。这是哥伦比亚大学的骄傲。  这金灿灿、沉甸甸的数字也像一个巨大的感叹号在叩击着我的心。我们中国,这个十几亿人的大国迄今竟没有一个学者得到过诺贝尔奖。不管我们如何看待诺贝尔,亚洲其他国家甚至世界上的一些小国有人能拿,我们未能,这至少并不是我们的光荣。两千多年前屈老先生曾哀叹橘生江北蜕变成了枳,可我们的人才来到了美国则仍是橘,甚至成了更优良品种的橘——至少,在哥伦比亚大学诺贝尔获奖者的名单中有两个名字是华裔。  说哥伦比亚大学是诺贝尔得奖者的摇篮,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并不为过;但最使哥伦比亚大学骄傲的,却是它是美利坚合众国的摇篮。它的建校史比美国的建国史还长得多,它的毕业生中就有那么被称为“美国建国之父”的极光荣的一群。随便在校园里一走,触入眼帘的名字就有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他的肖像印在美钞十元的纸币上,几乎无人不晓);美国最高法院首任首席法官、宪法起草者杰伊;美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独立宣言》起草者列文斯顿;建立美国币制并撰立纽约宪法的参议院领袖莫瑞斯,等等,等等。哥伦比亚大学的校园就是一本书,这里书写着美国开国的血与火和光荣历史。在校园里徜徉,你不时可以遇见这批开国的英雄在对你微笑着。你还可以遇见以其文学奖的发放而著称于世的普利策,遇见古希腊的牧神,遇见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从你身边匆匆走过。岁月,在这儿以不同的时态向你展示着它的魅力。有的,已经凝固成了久历风霜的青铜,透过历史的烟尘在塑像上逼视着你;有的,仍绽放着不朽的生命力,越过时空的羁绊以冥冥的注视激励着你。  所有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人都愿怀着深情说:这里,是我的母校。  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最早的大学之一,是美国常春藤盟校的一个领袖。  哥伦比亚大学是由英国国王乔治二世于一七五四年创建的,它的原名叫。国王学院”。不同于欧洲早期大学由神学教会组织所创建。这所大学自开创伊始就有着很浓的皇家色彩。在其被颁旨承建的皇家大宪章中敕令“国王学院之为学苑,其旨在以雅范语言、宏阔的艺术及科学去裨益和教育青年。”正因其泱浃之风的皇家气度,敕令不拘于任何宗教教派的教旨,不局限于任何思想教条的禁锢,声言“无论何种宗教教义,不拘何其殊异;人不论何种等级、特权、殊遇、恩惠、豁免,皆得以入学而受教巾。”这种皇家气度的豁达和自由色彩助长了哥伦比亚大学崇尚自由解放、开阔甚至激进的学术色彩,极大地刺激了哥伦比亚大学后来的学术发展道路。这是哥大异乎寻常的优异的学风。  哥伦比亚大学校园一角  可以想见,在同期其他大学仍然笼罩在宗教教派纷争以及神学排斥异己之战的形而上的悲氛里时,哥伦比亚大学已经在北美这块崇尚自由的土地上播下了最早的思想自由的种子。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世界名校文化丛录”的其中一本。拥有200多年历史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与现代中国文化有着解不开的关系。慈禧太后和哥大东亚研究所之间奇特的缘分;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与母校哥大的恩恩怨怨;冯友兰先生离别哥大六十年后重回母校读博士学位;诗人徐志摩离开哥大的原因等等,许多精彩的内容使得本书异彩纷呈,并以其宏大的视野引人深思。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哥大与现代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