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远堂六年记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沈飞龙 著  页数:359  

内容概要

这部长篇小说描写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崇明岛的生活。小说以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大丑(搞阶级斗争)与大善(学雷锋运动)并行的六年政治生活为背景,通过展示上海崇明一个老宅各种人物不同命运遭际,揭示了残酷的阶级斗争对人类和人性的极大摧残;通过展示学习雷锋运动对人们尤其孩子的心灵净化,揭示了灵魂净化对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性、迫切性:通过展示小主人公全面发展的成长历程,引发人们对当今教育界存在的唯分数论的严重问题深刻反思。    小说以厚实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细节描写见长,人物塑造鲜明生动,大都能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景物描写惜墨如金,漫溢着诗情画意;语言质朴沉稳,因大量的方言俚语而格外精彩;小说广泛涉及各种艺术门类,充分显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沈飞龙,上海崇明岛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日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史志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在《新民晚报》、《苏州晚报》等报纸上连载,入选上海作家作品双年选,《外婆小记》获全国纪实散文征文二等奖。幼承庭训喜爱文学艺术。

书籍目录

引上正文搬到老宅北堡镇街德英娘俩自拜老师上海之行言而有信舍己救人荣誉双刃泼妇闹宅缅怀英雄齐心合力社会复杂祖先功德露天电影迎接春节大年初一食堂吃饭一块豆饼患难夫妻好人老汤捉拿老贼开动脑筋拾玉米去鼎乾好公推车事件开始学画一门三杰修公堂屋喜得家藏学习篆刻遭受委屈大义凛然培养个性显山露水乐后生悲进入市队勿做软瓜学吹笛子丢下包袱雪地救人看望老师春心骚动学习雷锋蔡萍游街以命索命投稿参展度日如年德芳落榜文奇离婚各行其道一炮打响美英再婚扫地出门随心顺意父女夜谈鼎贞丧事筹备个展生活所逼德芳猝死文奇发痴德彰扬名德彪修车知恩图报大破四旧保护国宝漏屋遭雨潜心本分后记

章节摘录

  搬到老宅  1960年5月,德彰爷娘要调到县城总厂工作,让外婆带兄妹三个搬到书远堂去。搬家前德彰的心里充满了留恋,那座天天都要几个来回的富安桥,那个离家一里多的灰沙庙,还有好多好多的人和事,直在眼睛前头晃。  富安桥多闹猛啊!天天早中晚三段辰光都有勿勿少少的男女老少,大人小人的呼应声,小车子的吱呀声,鸡鸭众生(畜生)的嘶叫声满耳朵管钻。时不时还嘣出一两句被人撞踏后的斥骂声,是冲那些人淘滋里(人群里)钻来窜去的小囡斥的,也有冲那些乘人多吃女人豆腐的骚男人骂的。  富安桥也是富安纱厂老板造的,毛三米宽廿几米长,当中一块米把阔的大铁板能吊竖起来。每当扯着船篷的纱船过来,那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便从桥东头的看桥屋里来到大铁板前,从从容容地戴上手套“吱悠吱悠”地摇起铁轱辘来。随着钢丝绳的一眼眼绷紧,大铁板便一眼眼竖起。而每当帆船在饭当里经过,小老头的身上就总有股酒香,铁轱辘就摇得欠了点节奏,大铁板就起得有点一跳一跳。  小老头总在帆船离桥十几米远就把铁板吊直了,这时他也成了看客,看两个小撑(船工)爬过高高的棉纱包来到船头,各拿一根篙子一左一右地保护船身不碰上桥墩。有时船老大生活粗了,船头直往桥墩撞去,吓得女人小人纷纷乱叫。小撑却勿慌勿乱,利索地把六七米长的毛竹篙子插进河底徐徐发力,等到人、篙跟船面斜成十几度角,船头就回到了安全的航道,桥上发出一片喝彩。  还有这灰沙庙更是永远忘不掉!大冬天那条随路通往庙里的河面上总是结着青骨棱棱的冰,足有半尺厚。孩子们老清早从河面上大呼小叫地聚向庙去,庙前那个大池塘是个天然的溜冰场。不时有人滑倒了,四脚朝天地滑出老老远,场上便发出一阵哄笑来。有时候直连撞倒好几个,仍然只有欢笑没有斥骂。  池塘上人全都一脚钉鞋(鞋底钉有铁钉鞋面浸过桐油的防滑雨鞋)一脚棉鞋,这是德彰发明的行头。  一天德彰棉鞋坏了,便拦着黄牛就是马穿了外婆的一双钉鞋。他一下河就连滑了几跤,气得用力把左脚的钉鞋甩出老远,不料右脚猛一朝前又是一跤。德彰一个激灵爬起来用左脚蹬了一下,右脚朝前滑出米把(一米左右)!加大力气又是一脚,速度距离更快更大!用足力气猛蹬一脚,竟然滑出五尺开外,要不是跌倒还能更远!德彰欣喜地又蹬了一阵,便能伸开双臂昂首挺胸地在河面上滑遛了!  这天德彰出足风头,第二天早晨池塘里一律这副行头,钉鞋与冰面的摩擦声、男男女女的欢笑声直冲云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书远堂六年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小说运用上海浦东的方言作为人物的对话,极为娴熟到家,流畅,而且用字基本准确(方言的作字非常难),我并非上海人、浦东人,但基本都能读懂读通。本书情节感人,比如书末,书远堂中的一个张老师因地主出身被粗暴剥夺教师的岗位后悒忧过世后,几百个学生、同事、乡亲前去祭奠、悼念的一节,场景凄凉又动人,哭奠时的哀词扣人心弦,令人读时不禁热泪盈眶,写得真实,让读者融入其中。书远堂中的众多家族随时代的变革而变化的不同的曲折过程,既反映了那段年代的面貌,对当今的青年人也是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的,彰德兄妹三人的成才历程不能给人以这样的启迪吗?
  •   因为我的他是那里的人,所以想看。
    对话有趣,故事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