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来不及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张悦然 主编  页数:187  
Tag标签:无  

前言

  和时间的这场比赛,是注定要输的。可是我们必须参加这场比赛,还要不断骗自己说也许会赢。事实上,从生命的一开始,我们已经来不及了。或者说,以上帝面前的那只钟表来看,我们永远都是来不及的。  不过,除了哲学家,很少有人整日拿上帝那只钟来为难自己。更多的时候,人们看的是世间的钟表。我们居住的国家和城市有各自的钟表。网络,报纸,杂志,真实或虚拟的社交群落,也有它们的钟表。选择一份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它的时间体系;与一个人结成长期的伴侣,有时也需要将钟表调试到与对方一致。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时钟,渐渐地,我们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在的时钟。  倘若内在的时钟没有受到外界侵犯,我们或许会过得从容和体面许多。不过在一个如此迅疾而密密麻麻的世界里,这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我们甚至愿意接受这种侵犯,因为它让我们感觉到自己身处一个现代的,热闹的,丰盛的世界。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侵犯,令外界的时序彻底攻占了内心世界。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成了装备机芯的发条玩具,在固定的时候作出必要的反应。我们再也听不到彼此的心跳,取而代之的是滴滴答答的钟摆声。

内容概要

  《鲤·来不及》:2011年1月,鲤创办两年后,第十本主题书《鲤·来不及》上市。粗略地追溯一下,“80后”这一名词,大约诞生于2000年前后,从那个时候起,这一代人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十年里,我们一直在说,却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过。我们早慧,却晚熟,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扮演着最初的角色——一个旧传统里的不和谐音符,所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或许不用再过十年,它们就会被完全吞没。
  我们是流水线上的一代,被制造、命名,分送到既定的位置,呈现给大众。流水线只负责装配,却不能帮助人成长:80后呈现出的群像,就像是一群握在媒体手中的空心玩偶。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整个世界都被摇撼,信息塞满各种缝隙,核心价值却摇摇欲坠。我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辨别和思考什么是我们想要的么?我们能够让脚步变得更踏实徐缓么?我们能够主导自己吗?我们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带来改变吗?我们需要一场彻底而毫无顾忌的表达,然而我们还能等来吗?
  与时间的竞赛,或许注定要输,但是必须参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小我们被如此教导,却还没有来得及明白时间长河到底是什么。最后却只怕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来不及。
在《鲤.来不及》中,几位不同年龄的作家畅谈他们如何用写作来对抗时间与生命的流逝。日本女作家青山七惠替80后群体表达与现实世界相遇时的焦虑。台湾女作家朱天心在深度访谈中提及《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里的中年危机,并奉上散文《童年往事》再次定格少年刻度。阎连科则以作家的姿态直面死亡带给他的恐惧。特约作者困困发出提问:凭什么作家的老与死那么郑重其事,那么富有审美意义,那么崇高呢?
  小说部分青年作家张悦然,周嘉宁、颜歌、春树、桃之夭夭也都带来自己的最新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因出版小说集《地铁》而在科幻小说及纯文学界都获得广泛声誉的韩松,也奉上了他的最新短篇小说《闭幕式》,并且畅谈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
  从这一期开始,一个名为“声纳”的别册将与大家见面。它试图以更接近创作的本来面目的方式,收聚那些真挚的声音,呈现一种冷静独立的观察时代方式。青年作家AT的《作者之心》通过对创作过程的展示以及文本的剖析,展示如何为作品注入生命。所选的兩篇读者来稿《萌》和《北方的赋格》,在结构和叙述中都展现了迷人的面目。以此为开端,未来的《声纳》将会收纳更广泛的来自读者的回声。
  “鲤”由80后女作家张悦然主编,在中国内地开创了
“主题书”这一全新的出版物概念。这一系列图书在形式上沿袭着书籍的形态,编辑和设计上融合了杂志的概念与光影,在内容上跨越了传统书籍的樊篱,每本均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展开,从内容安排上,以文学性很强的作品主导,题材上关照的是当下青年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使她们找到自己在从女孩到女人的成长历程里的同伴,认识真正的自己。
  “鲤”系列书自2008年6月出版以来,已出版了《鲤?孤独》、《鲤?嫉妒》、《鲤?谎言》、《鲤?暧昧》、《鲤?最好的时光》、《鲤?因爱之名》、《鲤?逃避》、《鲤?上瘾》、《鲤?荷尔蒙》九种图书,受到80—90后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
  “鲤”系列书从第九期《鲤?荷尔蒙》开始与上海文艺出版社合作,在内容和文本形式上进一步提升,力图打造成为继《最小说》、《独唱团》之后的又一引领青少年文学潮流的品牌图书。
  “鲤”书系获得2010年摩登上海潮年度潮流读物奖。

作者简介

张悦然,山东济南人。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从14岁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收获》、《人民文学》、《芙蓉》、《花城》、《小说界》、《上海文学》等重要文学期刊发表作品。2001年获第三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2003年在新加坡获得第五屆“新加坡大专文学奖

书籍目录

态度
 如果时间可以按下暂停键 文——鲤编辑部
 火山灰里的盛宴 文——毛毛
 网络森林的寄居者 文——刘琪鹏
 最后一首记得的歌 文——丽劫
 当离别来到的时候 文——程亮
 如果冷漠 文——塑料人儿
小电影
 陌生人的房间 文字、摄影——李爱霞
沙龙
 青春从未是件累人事 文——鲤编辑部
 来自天国的人口普查员 文——困困
 如何与世界相遇 文——姜妍
 初夏荷花时期的击壤歌 文——于是
 童年往事 文——朱天心
 一个人的三条河 文——阎连科
不在场
 世上已千年 文——韩松
 慢镜快进 文——小庄
镜子
 倒淌河 绘画、摄影——Yv?nette.z
小说
 林肯支持者 文——(美)罗恩?拉什 译——姚人杰
 哟,约瑟夫,我很累 文——(美)理查德?耶茨 译——孙仲旭
 闭幕式 文——韩松
 肤性 文——桃之11
 爱情 文——周嘉宁
 碎片 文——颜歌
 敌人易得 文——春树
 老狼老狼几点了 文——张悦然

 “低语” 文——AT
别册:声纳
 声纳的由来 文——AT
 作者之心 文——AT
 偶遇留言簿 图片提供——dewpearl
 萌文——恶鸟fishniao
 北方与赋格 文——宇鱼

章节摘录

  青春从未是件累人事 文——鲤编辑部  74岁的伍迪?艾伦近期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时,被问及如何 看待衰老的过程。他直白地说:人老了会更睿智更有经验都是安慰人的 话,谁不愿意拿年老时获得的一切来换回青春? 没错,尽管对于作家来说,文字多少是一件需要时间沉淀的技术活 儿,而时光流逝也始终是小说永不过时的主题之一,可是谁会心甘情愿 地去歌颂衰老?尤其是当衰老正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面对松弛的脸庞, 膨胀的肚皮,下垂的乳房,各种身体的疾病,死亡的威胁,“用写作来 抵抗衰老”多少变得不可信起来。就好像《垂死的肉身》里的色欲老教 授,当他面对24岁的康秀拉时,感觉到的不过是她的无限未来和自己 的有限未来罢了。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如此平等,只是作家们更容易改变自己人生的 节奏,将时间拉长或者缩短,而其实,或许都只是梦境本身。 在这次的沙龙栏目中,我们找来三位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作家,谈 谈他们对于时光流逝的看法。这多少是个残酷的职业,因为岁月会给他 们带来丰厚的礼物,而同时就像朱天心在访问中说的,若到了现在这个 年纪还会产生自己只有十五六岁,等待放学的心情,也真不知道该向谁 去诉说。而除此之外更可怕的事情或许是,没有人老,没有人死,只是 多了些陌生的至亲。 青春从未是件累人事  一个人的三条河 文——阎连科  如果把人的自然生命视为一条某一天开始流淌、某一天必然 消失的河流,于作家、诗人、画家、艺术家等等相类似的职 人而言,从这条河流会派生出另外的一条河流来。那就是你 活着时创作出的作品的生命时间。 一个人的三条河 生命与时间是人生最为纠结的事情,一如藤和树的缠绕, 总是让人难以分出主干和蔓叶的混淆。当然,到了秋天到来之 后,树叶飘零,干枯与死亡相继报到,我们便可轻易认出树之 枝干、藤之缠绕的遮掩。我就到了这个午过秋黄的年龄,不假 思索,便可看到生命从曾经旺茂的枝叶中裸露出的败谢与枯 干。甚至以为,悦然让我写点有关作家与死亡、与时间的文字, 对我,都是一种生命的冷凉。但之所以要写,是因为我对她与 写作的敬重。还有一个原因,是朋友田原从日本回来,告诉我 一个平缓而令人震颤的讯息,他说谷川俊太郎先生最近在谈到 生命与年岁时说到 :“生命于我,剩下的时间就是笑着等待死亡的到来。” 富有朝气、卓有才华的诗人兼翻译家田原,年年回来总是给我带些礼物。我以 为他这次传递的讯息,是他所有礼物中最为值得我收藏的一件。在日本的亚洲文学, 或说世界文学,大江健三郎、谷川俊太郎和村上春树,约是最为醒目的链环。他们 三个人中,诗人谷川俊太郎年龄最长,能说出上边的话,一是因为他的年岁,二是 因为他的作品,三是他对自己作品生命的自醒和自信。由此我就想到,于一个作家 而言,关于时间、关于死亡、关于生命,可从三个方面去说 :一是他自然的生命时 间,二是他作品存世的生命时间,三是他作品中虚设的生命时间。 自然的生命时间,人人都有,无非长短而已。正因为长短不等,有人百岁还可 街头漫步,有人早早夭折,如流星闪逝。这就让活在中间的绝大多数,看到了上苍 对人的生命之无奈的不公,滋生的人类生命本能最大的败腐,莫过于对活着的贪求 与渴念,因此膨胀、产生出活着的无边欲望和对死亡莫名的恐慌。我就属于这绝大 多数中最为典型的一个。在北京,最怕去八宝山那个方向。回老家最害怕看见瘫坐 在村口晒太阳的老人和病人。十几年前,我的同学因为脑瘤去世,几乎所有在京的 同学,都去八宝山为他送行,唯独我不敢去那儿和他最后见上一面。可是结果,大 家去了,在伤感之后,依然照旧地工作和生活,而我却每天感到隐隐的头痛头胀, 严重起来如撕如裂,于是怀疑自己也有脑瘤,整整有半年时间,不写作,不上班, 专门地托亲求友,去医院,找专家,看脑神经、脑血管和大脑相关的各个部位。单 各种 CT 和核磁共振的片子拍得有一寸厚薄。医院和专家,也都不惜你的银两,看 见小草就说可能会是一株毒树,不断地引领你从感冒的日常遥望癌症的未来,直到 最后在北京医院求见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脑瘤专家,他在比对中看完各种片子,淡淡 问我 :“你看病自费还是报销?”我说 :“全是自费。”他才朝我一笑,说你的头痛 头胀,还是颈椎增生所致,回家按颈椎病按摩去吧。  实话说,我常常为死亡所困,不愿去想人的自然生命在现实中以什么方式存在 才算有些意义。躲避这个问题,如史铁生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想清弄明的执著一样。 比如写作,起时是为了通过写作进城,能够逃离土地,让自己的日子过得好些,让 自己的生命过程和父母的不太一样。后来,通过写作进城之后,又想成名成家,让 自己的生命过程和周围的人有所差别。可到了中年之后,又发现这些欲望追求,与死亡比较,都是那么不值一提,如同我们要用一滴水的晶莹与大海的枯干去较真而 论。诚实坦言,直到今天,我都无法超越对死亡的恐慌,每每想到死亡二字,心里 就有种灰暗的疼痛,会有种大脑供血不足的心慌。 就是二三年前,北京作协的老作家林斤澜先生因病谢世,我找不到理由不去八 宝山为他送行,回来后还连续三个晚上失眠烦恼,后悔不该去那个到处都是“祭” 字、“奠”字和黑花、白花的地方。现在,弄不明白我为什么要继续写作,我就对 人说 :“写作是为了证明我还健康地活着。”我不知道这句话里有多少幽默,多少准 确,只是觉得很愿意这样去说。因为我不能说 :“我写作是为了逃避和抵抗死亡。” 那样会觉得太过正经,未免多有秀演。可我把死亡和写作,把一个人的自然生命和 文学联系在一起时,我实在找不到令我和他人都感到更为贴切,更为准确,又可信 实的某种说辞。我常常在某种矛盾和悖论中写作。因为害怕和逃避死亡才要写作, 而又在写作中反复地、重复地去书写死亡。 《日光流年》我说是为对抗死亡而作,其实也可以说是因恐惧死亡而悠长地叹 息。《我与文辈》中有大段对死亡浅白简单的议论,其实也是自己对死亡恐惧而装 腔作势的呐喊。我不知道我什么时间、在什么年岁可以超越对死亡的恐慌,但我熟 悉的谷川俊太郎先生,在年近八十岁时说了“生命于我,剩下的时间就是笑着等待 死亡的到来”那样的话,让我感到温暖的震撼。这句对自然生命与未来死亡的感慨 之言,我希望它会像一粒萤火或一线烛光,在今后的日子里,照亮我之生命与死亡 那最灰暗的地段和角落,让我敢于正视死亡,如正视我家窗前一棵树木的岁月枯荣。  如果把人的自然生命视为一条某一天开始流淌、某一天必然消失的河流,于作 家、诗人、画家、艺术家等等相类似的职人而言,从这条河流会派生出另外的一条 河流来。那就是你活着时创作出的作品的生命时间。曹雪芹活了大约 40 几岁,而 《红楼梦》写就约近 250 年,似乎今天则刚入生命盛期。没有人能让曹雪芹重新活来, 腐骨重生,可也没有人有能力让《红楼梦》消失死去,成为废纸灰烬。卡夫卡 41 岁时生命消失,而《城堡》、《变形记》却生命蔓延不衰,岁月久长久长。他们在活 着时并不知自己的作品会生命久远,宛若托尔斯泰活着时,对自己的写作和作品充 满信心一样。而一个画家不相信自己的作品可以长命百岁,并不等于他不理想自己 的作品生命不息。一个作家之所以要继续写作,源源不断,除了生存的需求,从根本去说,他还是相信、或者侥幸自己可以写出好的、乃至伟大的作品来。如果不怕 招人谩骂,我就坦然我总是存有这样侥幸的莽撞野愿。但我也知道,事情常常是事 与愿违,倍力无功,如一个一生长跑的运动员,到死你的脚步都在众人之后。你的 冲刺只是证明你的双脚还有力量的存在,证明你在长跑中知道掉队但没有选择放弃 和退出。如此而已,至多也就是鲁迅所歌颂的“最后一个跑者”罢了。 在中国作家中,我不是写作最多的,也不是最少的 ;不是写得最好的,也不是 最差的。我是挤在跑道上没有停脚者中的一个。跑到最前的,他在年老之后,可以 坦然地站在高处,面对夕阳,平静而缓慢地自语 :“时间于我,剩下的就是笑着等 待死亡的到来。”因为他们在时间中证实并可以看到自己作品蔓延旺茂的生命,而 我于这些证实和看到的,确是不可能的一个未来。何况现在已经不是一个阅读的时 代。何况已经有人断言宣布 :“小说已经死亡!”在我来说,我不奢望自己的作品 有多长的生命力,只希望上一部能给下一部带来写作的力量,让我活着时,感到写 作对自然生命可以生增存在的意义。 今天,不是文学与读书的时代,更不是诗歌的时代,可谷川俊太郎的诗在日本 却可以每部都印一至三万余册,一部诗选集印刷 50 余版,80 多万册,且从他二十 岁到七十九岁,六十年来,岁岁畅卖常卖。这样我们对诗人已经不可多说什么,就 是聂鲁达和艾青都还活着,对今天日本人痴情于某位诗人的阅读,也只能是默默敬 仰。这位诗人太可以以“笑着等待死亡”的姿态面向未来。而我们一生对写作的 付出,可能只能换回当年烂俗的保尔 ? 柯察金的那句名言 :“当我回首往事的时候, 我不为虚度年华而后悔”。如此虚肿的豪言,也是写作的一种无奈。作品的存世, 只能说明我们活着时活着的方式。希望自己写出传世之作,实在是一种虚胖的努力, 如希望用空气的砖瓦,去砌盖未来的楼厦。但尽管明白如此,我还是要让自己像堂 吉诃德一样战斗下去,写作下去,以此证明我自然生命存在的某种方式。“决然不 求写出传世之作。一切的努力,只希望给下一部的写作不带来气馁的伤害。”这是 我今天对写作、对自己作品生命的唯一条约。 努力做一个没有退场的跑者,这是我在没有战胜死亡恐惧之前的一个卑微的写 作希望。  有一次,博尔赫斯在美国讲学,学生向他提问说 :“我觉得哈姆雷特是不真实的,不可思议的。”博尔赫斯对那学生道 :“哈姆雷特比你我的存在都真实。有一天 我们都不存在了,哈姆雷特一定还活着。”这件事情说的是人物的真实和生命,也 说的是作品的永久性。但从另一个侧面说,探讨的是作品和作品中的内部时间。作 家从他的自然生命之河中派生出作品的生命河流。而从作品的生命河流中,又派生 出作品内部的时间的生命。作品无法逃离时间而存在。故事其实就是时间更为繁复 的结构。换言之,时间也就是小说中故事的命脉。故事无法脱离时间而在文字中存 在。时间在文字中以故事的方式呈现是小说的特权之一。 二十世纪后,批评家为了自己的立论和言说,把时间在小说中变得干枯、具体, 如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一具又一具的木乃尹。似乎时间的存在,是为了写作的技术 而诞生 ;似乎一部伟大的作品,在写作之初,首先要考虑的是时间存在的形式,它 是单线还是多线,是曲线还是直线,是被剪断后的重新连接,还是自然藤状的表现。 总是,时间被搁置在了技术的晒台上,与故事、人物、事件和细节可以剥离开来, 独立地摆放或挂展。时间愈要清晰而变得更加模糊,让读者无法在阅读中体会和把 握。而我愿意努力的,是与之相反的愿望和尝试,就是让时间恢复到写作与生命的 本源,在作品中时间成为小说的驱体,有血有肉,和小说的故事无法分割。我相信 理顺了小说中的时间,能让小说变得更为清晰。在理顺之后,又把时间重新切断整 合,会让批评家兴趣盎然。可我还是希望小说中的时间是模糊的,能够呼吸的,富 于生命的,能够感受而无法单单地抽出评说晾晒的。我把时间看做是小说的结构。 之所以某种写作的结构、形式千变万化,是因为时间支配了结构,而结构丰富和莫 定了故事,从而让时间从小说内部获得了一种生命,如《哈姆雷特》那样。  人的命运,其实是时间的跌宕和扭曲,并不是偶然和突发事件的变异。我们不 能在小说中的人生和命运里忽视时间的意义。时间在根本上左右着小说,只有那些 胆大粗疏的写作者,才不顾及时间在小说中的存在。理顺时间在小说中的呈现,其 实就是要在乱麻中抽出头绪来。有了头绪,乱麻会成为有意义的生命之物。没有头 绪,乱麻只能是乱麻和垃圾堆边的一团。我的写作,并不是如大家想的那样,要从 内容开始,“写什么”是起笔之源。而恰恰相反,“怎么写”是我最大的困扰,是我 的起笔之始。而在“怎么写”中,结构是难中之难。在这难中之难里,时间的重新 梳理,可谓是结构的开端。所以,我说“时间就是结构,是小说的生命。”我用小 说中的时间去支撑我的作品,用作品的生命去丰富我自然生命存在的样式和意义。反转过来,在自然生命中写作,在写作中赋予作品存世呼吸的可能,而在这些作品 内部虚设的时间中,让时间成为故事的生命。这就是一个作家关于时间与死亡的三 条河流。生命的自然时间派生出作品的存世时间。作品中的虚设时间获得生命后反 作用于作品的生命 ;而作品的生命,最后才可能让一个作家在年迈之后,面对夕阳, 站立高处,可以喃喃自语道 : “生命于我,剩下的时间就是笑着等待死亡的到来。”  ……

编辑推荐

  ★和时间竞赛,我们是注定要输的;生命的开始,我们已经来不及;时间是一切欲望和愿望的陵墓;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张悦然《老狼老狼几点了》、朱天心《童年往事》青山七惠独家专访《如何与世界相遇》。  ★鲤书系十本纪念,迄今为止张悦然最满意的鲤读物。  ★张悦然主编 2011年 1月 春节献礼!  和时间的这场比赛,是注定要输的。可是我们必须参加这场比赛,还要不断骗自己说也许会赢。事实上,从生命的一开始,我们已经来不及了。或者说,以上帝面前的那只钟表来看,我们永远都是来不及的。  不过,除了哲学家,很少有人整日拿上帝那只钟来为难自己。更多的时候,人们看的是世间的钟表。我们居住的国家和城市有各自的钟表。网络,报纸,杂志,真实或虚拟的社交群落,也有它们的钟表。选择一份工作,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它的时间体系;与一个人结成长期的伴侣,有时也需要将钟表调试到与对方一致。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的时钟,渐渐地,我们甚至忘记了它的存在,——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内在的时钟。  倘若内在的时钟没有受到外界侵犯,我们或许会过得从容和体面许多。不过在一个如此迅疾而密密麻麻的世界里,这几乎是没有可能的。我们甚至愿意接受这种侵犯,因为它让我们感觉到自己身处一个现代的,热闹的,丰盛的世界。我们张开双臂迎接侵犯,令外界的时序彻底攻占了内心世界。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成了装备机芯的发条玩具,在固定的时候作出必要的反应。我们再也听不到彼此的心跳,取而代之的是滴滴答答的钟表声。  永远都是来不及的,迟早也是要来不及的。来不及一点都不可怕。但有些来不及是不必要的,是一种对自己的啃噬和伤虐。我们都在赶时间。不过,我们究竟在赶的是谁的时间?那些和时间赛跑的人啊,他们又在和谁的时间赛跑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鲤·来不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4条)

 
 

  •   一直在等待张悦然的独立新书,可是自《誓鸟》后就没有了,也想过《鲤》系列里的文,悦然的文会不会汇集出来做出一本书,等了这么长时间,估计不会了,所以从这本起,开始看《鲤》
    从高中起,我和几个朋友就一边喜欢张悦然的文字,一边向往她的生活。以前的自己认为她的书我都要看的,但是越是长大越发现我们和她思想的距离之远。还是喜欢她,可是流水般的生活、工作让我的思想锈住了,有些跟不上她的思想节奏。
    不得不说,这本书,有些文章让我感到晦涩,但我还是认真的读下去了。《老狼老狼几点了》是从拿到这本书首先开始看的,知道现在,闲暇的时候还会不时的想起并思考。这就是从张悦然的文字开始重新学习那种思考吧。我把这本书当做自己的一个新阅读的开始,一个新思考的开始。
    书的文字比较小。印刷下了功夫,可是有的页面真的有些浅,书的封面很有手感,但是不是结实耐磨的那种,要想好好保留,看时就要注意了。
  •   在时间的开始,我们已经来不及......
    这期《鲤》中新添了《声纳》,是为读者提供的平台,据说以后的系列中依然会存在
    我记得在《鲤 最好的时光》中曾采访过朱天文,而这期《鲤 来不及》则采访了朱天心
    当然,照片依然那么有感觉~~~~
  •   还没有翻开这本书,细细看。
    首先封面给予我的感觉就很不错。以前对于张悦然的作品不怎么接触,最近开始喜欢上了。
    鲤 这一系列。
    会陆陆续续收集 鲤 一系列。
  •   和 悦然 同样星座的 女子
    有莫名的 偏执
    鲤 系列的选题都很喜欢。
    生活中 工作中 是个不折不扣 喜欢和时间赛跑的人
    其实仔细想想 呐 我是在和谁的 时间赛跑呢?
    我赢得过时间么?
    呵 终究不能。
    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
    没有充足的时间 用以睡眠 无限怀念学生时期 有午觉 可以睡的日子。
    那时候 周末 总是很漫长 。无线的作业之后 还有动画片和小伙伴陪伴 。
    一转眼 工作了 老同学 朋友 也都 忙碌着
    时间不停地 流逝 我们 难道只能蹉跎?
  •   有些文章些许负面了些。但是总体来说很有水平,里面也介绍许多作家和国家。
    依然支持张悦然。这是我的第六本书。
    期待新书《鲤·变老》
  •   一直支持鲤,支持张悦然
  •   鲤之系列里最喜欢的一本~可能是因为自己觉得时间老是不够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做吧~
  •    与时间的竞赛,或许注定要输,但是必须参加。“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从小我们被如此教导,却还没有来得及明白时间长河到底是什么。最后却只怕在开始之前,就已经来不及。
  •   和时间竞赛,我们是注定要输的;生命的开始,我们已经来不及;时间是一切欲望和愿望的陵墓;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
  •   真心想集齐鲤系列的所有本,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悦然的书 几乎每本都有 来不及的事情太多 让人唏嘘感慨 贴近心灵的丛书,最适合文艺青年们阅读
  •   比起其他作家主编的一系列书籍 鲤让人的感觉更厚实 虽然个人风格不一样 但我喜欢看文字多的 很讨厌买回来半本都是插图的那种
  •   最近买了鲤系列的两本,一开始是冲着悦然去的,但确实这是一本可以让你的步伐慢下来的书。
  •   老实说真觉得这书不错,喜欢鲤 持续支持中····
  •   《鲤》的第三本书,还是很喜欢,或者说是排版设计中最喜欢的。
  •   没有破损,非常感谢!收藏的第五本鲤,在当当买的第四本鲤。以后会陆续把之前的五本拿下,当然还有之后的。。。
  •   书到手了!真不错!《鲤》系列的书都很喜欢,质量也不错!希望《鲤》继续做下去,不要像《大方》一样被停刊!
  •   一直在关注鲤这系列 出一本 买一本 至今都很喜欢。来不及 从一开始 我们就已来不及。
  •   我最喜欢收集鲤的书了,在当当上买又划算又可以满足我收藏的心愿~非常感谢~
  •   鲤系列不错的一本,选题很不错,内容也比较吸引人。
  •   鲤系列都有买,很喜欢这种风格。
  •   鲤,每期都收
  •   喜欢鲤给的感觉
  •   还不错,这是第一次买《鲤》,感觉很好,有机会把前几本都买来看看!
  •   鲤的系列都很不错
  •   很喜欢《鲤》,一直在看。很不错
  •   这本比上一本好看,一直很支持《鲤》
  •   很喜欢鲤啊,每期都买了!
  •   支持鲤。
  •   和时间赛跑我们注定是要输的
    不是我们太拖拉
    而是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牵绊
  •   读书时的自己,最喜欢夏末秋初或是暮春的时节,那时候光脚穿拖鞋有一点凉,五点钟在食堂吃过晚饭便无处可去,开一盏白炽灯就可以读书直到夜里。时间总是那么多,花也花不完,也不曾感到有一天我会觉得来不及。

    当我记忆中断的时候,我不得不去借助那些我觉得会实在点的真实物体,摸得着的绒毛玩具,可见的日记本上的文字,还有那些在旧房子里存在的能够被阳光诱发出的形象。这些形象好像一直都存在着,只是缺少了一点显现的条件,阳光,湿度,甚至发霉的纸张味道。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我不是真正能够承受离别,但当离别到来的时候,我又能做什么呢,请你告诉我。
  •   想起五月天最近新出的专辑 第二人生 里面有首歌的歌名获得了最长歌名的荣誉称号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子也许不是你本身的原因也许仅仅是客观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当你错过了这一次的恰好时机 等到你想做的时候当初的那些时间景色人物都已经不存在了 记忆发生了变更 在没有任何的办法去弥补这种遗憾 一切都变成了 来不及 原来生命短暂的还不如一场戏
  •   第一次买这本杂志,完全冲着张悦然去的
    不过,这种青春类文学我怎么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很多话语说的是那样的晦涩难懂
  •   永遠都是來不及的,遲早也是要來不及的.

    外公,在這個熱的地球要爆炸的夏天,死了.讓我們所有人,措手不及.
    我不喜歡非正常的死亡方式.對我來說可以接受的只有生老病死.雖然他是老了,是病過,可是沒有構成死亡的資格.我們不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不知道什麽時候死的,突然就被通知說,你家老爺子過了,來認人吧.他額死簡直是個謎.不.那就是個謎..
    外婆見到我們的時候,第一句話是"到底怎麼回事嘛?".那個表情,痛苦被證實的表情,我知道,她一定預感到了什麽.我們瞞不住了.
    接著是一通呼天搶地.我很冷靜的在安慰他們,好像置身事外.因為我不理解,我不懂,這算個什麽情況?一個人,活生生的人,就這麼沒了?當靈棚搭起來,大家開始忙碌他的身後事的時候,我才接受了這個事實:唯獨只帶過我的外公,沒了.然後我坐在人行道的臺階上哭了很久,很久..

    所有人,除了外婆,最後一次見到他,是在火化那天.我們從外婆家出發的時候,外婆一直碎碎念:怎麼會?那天出去前,中午還吃了一大碗飯呢..怎麼會?
    我們沒法安慰,陪了你50年的人,沒了,要怎麼安慰?50年,50年啊,,那是半個世紀!
    外公躺在那裡,臉上沒有痛苦的表情,卻有淡淡的微笑,我們不懂,但他不痛苦,就已經很好了,
    火化了,那個場景是在沒法忘.

    對於外婆來說,遺憾是沒見到最後一面.
    對於我姨媽來說,遺憾是和外公生前最後一次見面是在吵架.再也沒有機會和他和好了.
    對於我來說,遺憾是和外公生前最後一次見面,我說謊了.他再也沒有機會知道他最疼的外孫女工作了,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了.
    於我們全家,他的死,就是一個最大的遺憾,沒有人來得及對他說上什麽..

    最近火爆全城的電影"失戀33天"里,小仙兒被王小賤攔下來的時候說了一句"放開我!,就要來不及了..."全影院的人都知道,那早已是來不及了的,即便王小賤沒有攔下她..

    從暑假說道現在要練架子鼓的我,到現在還沒有開始行動;說肉真心長的越來越多的我,舞會要來了還沒開始減肥;說要這樣要那樣的我,就要在這懶惰中來不及了..

    時間,它才不管你來不來得及呢,它總覺得遺憾很美好..呵,,
    如果還有遺憾,是我那天沒來得及....
  •   一开始是因为张悦然才选择买这本杂志,后来就变成了追看。没有连载,却更好看!
  •   张悦然的这一系列书很好看,编排很不错,每期一个主题,紧扣主题,适当延伸,很喜欢
  •   很喜欢张悦然的书,很久前就想买了,开始不知道在哪买,直到知道了当当网
  •   现在刚看了前面的关于时间的专栏
    看到程亮的那一篇,一个人在教室里,耳机里正在放着齐秦的夜夜夜夜,眼泪都那么砸了下来。
    “我是不是一个真正冷漠的人,热情过度的人,还是一次次欢聚和离别要我变成这个样子的”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我不是真正能够忍受离别,但当离别到来的时候,我又能做什么呢,请你告诉我。”
  •   一直都很喜欢张悦然的书。当然这书也是看了评价后才买的。还没来得及看。但总是应该不错吧。
  •   一万年太久 只争朝夕真的 有好多事情 来不及
  •   很不错,我很喜欢张悦然的作品。。。。慢慢看咯
  •   张悦然的这个系列的书,一半是在博库看的,后来就自己买书看了,觉得也很有收藏的价值
  •   一直很喜欢张悦然的书,这本买来珍藏的
  •   张悦然的杂志 赞
  •   超级喜欢这一期来不及,看过书后,很长时间都在单曲循环陈珊妮的那首来不及。真希望时间慢慢地过,对还在不停地彷徨急于成长的我们更多一点时间,在我们真正的变成自己想要的自己之前,请时间宽待我还来不及好好照顾的家人。
  •   主编张悦然 还是没让我失望
  •   过期的杂志上登着太多早逝的青春
    翻阅时间 一幕幕尽是记忆
    开心抑或悲伤都已过去
    时间从不暂停期待着明天会是怎样的昨天
  •   恩 很喜欢张悦然成熟的文字 ~
  •   张悦然还是一如既往的令人期待
  •   这是看了很久电子书后的第一本纸质书本,看了来不及三个字时想到的不是死亡,是那些很久没联系过的好友们。。。突然的感叹,其实我们还年轻可是却突然的沧桑,就算书中的那些必然的来不及。。。
  •   很早以前就买的,花了很长时间才反复看完,比较喜欢小说部分。
  •   在时间面前我们永远都是来不及的
  •   这本书不错,然后送货的也听好的,在我想象的时间内送达,然后就是书的价格,然我赏心悦目 呵呵
  •   生命就像一条单行道,永远看不到回头的路;生命像一幅草图,既来不及修改又无法重来。从呱呱坠地到面对一块铁板变成灰烬的漫长岁月里,人们究竟要面对多少遗憾和悔恨?买这本书无非是想看看别人留恋的生活,别人来不及珍惜的好光景,让自己的心多少平静些,然后不停不停的告诫自己,如果你不卯起来过现在的日子,那对于不远的将来我来说,现在亦来不及了。
  •   我作为一名当当网的用户,也一直很相信当当网,可是我买此书时明明写明内附赠海报,到货时却被人撕封没有海报。我很生气,虽然只是一张海报但也反映你们的服务质量!至于其他的,我都比较满意,也很乐意在当当购物!希望当当网越办越好!
  •   过期杂志上登着太多早逝青春,路人的嘴里全是对别人生命的揣测。
    每个人经历过青春。有太多的回忆要记得,有太多的烦恼要忘记。
  •   这个名字都已经吸引了我 生命中有太多的来不及了。。。。越是担心来不及。。。越是容易失去
  •   书中有很多不同的作者诉说了自己来不及去做、去体味、去领会的事
    别人的、自己的、听说的、、
    原来我们生活中经历了这么多来不及
    之前种种的来不及已经无法挽回 还好我们还有下一个明天
    很多事情要开始去做了才会少一点来不及
  •   支持“80后”的文字工作室而买,喜欢这本书装帧设计的感觉,小调调不错,但也注定了它的受众面不广~~
  •   多怕我们没有时间相爱,没有时间相处,没有时间实现理想,没有时间照顾父母,一切就怕来不及
  •   时间无法追逐,很多事情都措手不及。
  •   很好看 一段段的 有时间拿出来读读 很舒服
  •   时间给了我们什么?我们能拥有的又是什么呢?时间是一段旅程,交错的是我们的步伐。
  •   近来也总是想这个问题,事实上很多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就已经消失不见了。一段感情或者一缕温暖。其实有时候没有结果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人生遗憾的事情,多半是源于这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决定。也许老到古稀,也才会发现,遗憾才是最美的。
  •   虽然声纳部分有几篇文章的超现实主义让我摸不清头脑,总而言之,这本是是让我惊喜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又是因为其图文编排,看上去很精致,很有读头。很适合,边听音乐,边喝咖啡,静静地享受阅读时光。
  •   书到手没多久就转给别人看了,在此之前随便翻了一下,感觉郁闷,没上期做得好了,图没什么感觉,文字也很冷清。大概是我对青春文学有了一定的偏见。
  •   当我们考虑来不及时,已经来不及了。在生活中,与那些所谓有先进人士相比,真是做什么事情都是来不及,都是好晚啊。有时不如静下来,放松下自己,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嘿嘿!
  •   来不及,青春,岁月,梦想,家人,好像都在慢慢远去,来不及抓住,只想说,好好地把握现在。
  •   老狼老狼几点了 印象最深刻
  •   属于当代青年的优秀杂志
  •   跟这本书的书名有关系,这本书是这套书里我还没来得及看的一本
  •   书不错 版本也很好 给朋友买的 一直在当当买书 已经是老顾客了 很放心O(∩_∩)O~
  •   已经是第四次光顾了,很好,继续努力,永远支持你
  •   以前的都买了,只是想集齐吧。。。
    内容真的是鲜明的80后。
  •   一直买这个系列的书,有点写的还不错。有的文章很臭,良莠不齐。
  •   樱桃之远 是我看他的第一部作品 然后 深深爱上她 支持锂
  •   买了一个系列
  •   需要完全静下心来翻看
  •   很不错的书 这个系列都不错
  •   喜欢这一系列的书。名字也很吸引
  •   很好的文章,淡淡地字迹浮动,另一种心情,或许还用中文艺的感觉
  •   书是最物超所值的东西!
  •   他能走进你的内心
  •   但不重要纳
    书好就好
  •   书很新,包装也蛮好的。近期的就是比较新~~但是没有打开,不知道里面的样子,但是应该是正版妥妥的!
  •   你来不及说一句我爱你就和她结婚了,我来不寄把为你留了7年的长发剪去就苍老了。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   朋友说非常喜欢
  •   还没开始看,但包装很好,赞一个。
  •   书很好 内容也很好
  •   同学推荐的,还没开始看。我相信会给我带来很多感触
  •   很喜欢的主题,熟悉的文字
  •   海报也漂亮
  •   喜欢的书~
  •   书还没读,读完评价!
  •   书不错 很正
  •   多看一些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封面耐看,书也耐看~~
  •   张悦的书很好。
  •   喜欢,很好的书
  •   还没看 ,不过很喜欢,书看起来有质感
  •   仿佛所有的情深最后变成不甘的缘由都可以归总为这三个字:来不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