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陟云诗三十三首及两种解读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上海文艺  作者:陈陟云//张德明//向卫国  页数:153  

内容概要

  潮湿的空气,弥漫了一个晚上,走在先烈路的人们,并没有踏着先烈的足迹,黄花岗与桃花源,一对不期而遇的意象,在商业气息倾泻的街头,跌落,飘荡,摇晃着陵园与剧院之间的灯光,也摇晃着我眼中的潮湿,我临终的那一刻,你会来看我吗?先烈们的目光,冷冷地看着我们,有如桃花源里飞舞的蝴蝶,白而无力。桃花源是不是一个隐喻,会不会被于坚拒绝?下午同于坚握过的手,现在被你紧紧握着,影像模糊,仿佛记忆中重叠的画面,反身走进别人的隐喻,在无言以对的病房,点燃岁月最后的词根,让痛,透达指尖,戳破悲剧与喜剧的界限,人生又岂只是两出戏同台排演?亲爱的,我们曾经有过的或被打碎,或被深藏泪水和笑声都无法透过生活的本质与真相,寻找桃花源只能逆流而上,有人耗尽一生的漫长,只为一次等待,有人只为瞬间的灿烂,不惜焚毁一生。

书籍目录

序杯或手:一种存在或缺失让生命走向高远诗歌之痒或打开世界的钥匙为何不能使用?梦呓时间密码与爱情体验为时代发明爱情(诗)的诗人时日生命意识与历史焦虑面对着深渊之上孤独的倒影洪水爱的高峰体验诗歌中的“身体”形而上学暗恋桃花源革命+恋爱“桃花源”:三重隐喻,情何以堪幻觉的风景在幻觉中领悟爱的真谛诗产生于将幻觉体验为真实之处深夜祈祷声音里的情与爱谜底揭开为何发现了谜面深度无眠思想者往往会失眠“凌晨三点”:诗歌的绝望和挣扎事物的确定性爱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不确定的确定一生不变的爱情犹豫是爱的大敌爱情的理想否证理想的爱情化境爱情的空间与生命的编码诗歌:作为“穿越”时空的界面梦已千年千年等一回袖珍版的《前世今生》……

章节摘录

版权页:当然这里同样存在着一个逻辑起点上的问题,到底是“手”/天鹅打碎了杯子?还是杯子碎了才出现天鹅?诗歌的回答是前者:“被一只温润如玉的手/在抚握之中打碎。”这里有两点很难解释,一是这只手/天鹅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杯子代表世界,手代表什么或代表谁?二是为什么诗人不说是自己打碎了杯子,却把责任推给了这只“手”/天鹅?首先有必要澄清,这里的天鹅应该与希腊神话“丽达与天鹅”中的宙斯(化身天鹅)和芭蕾舞“天鹅湖”中的天鹅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否则诗歌的整体结构难以理解。剩下的可能性就是,“手”/天鹅代表着诗人心目中理想的美。问题是,“美”存在于世界之中,如何能够抚握世界/杯子?这就涉及美的特性,应该说,美既是世界的属性,存在于世界之中;美又是一种主观的感觉,从属于人的主观世界.存在于世界之外。从主观方面看,这只“手”/天鹅/美其实是从诗人的灵魂中伸出来的,是主观心灵的延伸,它完全可以抚握世界;从客观方面看,美是世界本身的属性,美就是世界本身,“手”/美就是杯子,杯子的破碎就是美的消亡,所以杯子碎了,“手”(天鹅、美)不惜一切地要加以挽救,其实是对自身的价值认同。到这里,我们也就理解了诗的标题何以叫“杯或手”,这个“或”字的意味或许正在于此。我打碎了杯子,因为手是我的延伸,不存在推诿责任的问题;杯子的破碎就是世界的破碎,也就是手/美的毁灭,也等同于我的灵魂中美的部分终于死去。杯子与手没有先后问题;手对杯子的抚握与把玩,相当于诗人对美的追寻,但是“手”由于自我的有限性的限制,无法认识自身,不了解自身就是一切美的根源,因此它要打碎杯子/世界,在杯子/世界破碎的刹那,“手”观照到美的存在,但窥见这一美的秘密的同时,美消亡于无形。这一领悟使“手”意识到必须复原杯子,但这个复原过程不可能完成,反而进一步肢解了“手”——“手”在将灵魂出卖给魔鬼(打碎杯子)之后,进一步失去了身体性存在(流血)。“手”从自身流出的鲜血里面意识到美既是自我,美也是世界,但认识到这一美的秘密的同时,既是美的毁灭之时,也是认识主体的死亡之时。美的秘密终究不可知晓、不可验证。真相是:世界(杯子)存在着,我们知道,但我们不能认识它;美或别的真理也存在着,但被世界所限制,我们也不能认识它;人对美或真理的认识,必须打开事物或世界,但打开往往就是打碎,就是毁灭,如果没有听到一只杯子掉在地上清脆的碎裂的声音,哪里谈得上对杯子完全的认识呢?如果没有把一朵玫瑰放在嘴里细细地嚼烂,哪里谈得上对这朵玫瑰的了解呢?诗人找到了打开世界、认识美的方式,或至少是方式之一,但诗人不能真的打开它,因为打开之时也就是真理、美,甚至世界本身消失之时。所以,最好让神秘的依然神秘着,让世界永远只是世界。

编辑推荐

《陈陟云诗三十三首及两种解读》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陈陟云诗三十三首及两种解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