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作者:莫言  
Tag标签:无  

前言

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    ——代序言    莫言    大约是两年前,《长篇小说选刊》创刊,让我写几句话,推辞不过,斗胆写道:“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伟大文体的尊严。”    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有的威严。就像金钱豹子,虽然也勇猛,虽然也剽悍,但终因体形稍逊,难成山中之王。我当然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其力量和价值都胜过某些臃肿的长篇,我当然也知道许多篇幅不长的小说已经成为经典,但那种犹如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之美,却是那些精巧的篇什所不具备的。长篇就是要长,不长算什么长篇?要把长篇写长,当然很不容易。我们惯常听到的是把长篇写短的呼吁,我却在这里呼吁:长篇就是要往长里写!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这如同战争中,有的人,指挥一个团,可能非常出色,但给他一个军,一个兵团,就乱了阵脚a将才就是将才,帅才就是帅才,而帅才大都不是从行伍中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当然,不能简单地把写长篇小说的称作帅才,更不敢把写短篇小说的贬为将才。比喻都是笨拙的,请原谅。    一个善写长篇小说的作家,并不一定非要走短——中——长的道路,尽管许多作家包括我自己走的都是这样的道路。许多伟大的长篇小说作者,一开始上手就是长篇巨著,譬如曹雪芹、罗贯中等。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出并且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的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粝莽荡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也。大苦闷、大悲悯、大抱负、天马行空般的大精神,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大感悟——这些都是“长篇胸怀”之内涵也。    大苦闷、大抱负、大精神、大感悟,都不必展开来说,我只想就“大悲悯”多说几句。近几年来,“悲悯情怀”已成时髦话语,就像前几年“终极关怀”成为时髦话语一样。我自然也知道悲悯是好东西,但我们需要的不是那种刚吃完红烧乳鸽,又赶紧给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包扎的悲悯;不是苏联战争片中和好莱坞大片中那种模式化的、煽情的悲悯;不是那种全社会为一只生病的熊猫献爱心、但置无数因为无钱而在家等死的人于不顾的悲悯。悲悯不仅仅是“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让你打”,悲悯也不仅仅是在苦难中保持善心和优雅姿态,悲悯不是见到血就晕过去或者是高喊着“我要晕过去了”,悲悯更不是要回避罪恶和肮脏。《圣经》是悲悯的经典,但那里边也不乏血肉模糊的场面。佛教是大悲悯之教,但那里也有地狱和令人发指的酷刑。如果悲悯是把人类的邪恶和丑陋掩盖起来,那这样的悲悯和伪善是一回事。《金瓶梅》素负恶名,但有见地的批评家却说那是一部悲悯之书。这才是中国式的悲悯,这才是建立在中国的哲学、宗教基础上的悲悯,而不是建立在西方哲学和西方宗教基础上的悲悯。长篇小说是包罗万象的庞大文体,这里边有羊羔也有小鸟,有狮子也有鳄鱼。你不能因为狮子吃了羊羔或者鳄鱼吞了小鸟就说它们不悲悯。你不能因为它们捕杀猎物时展现了高度技巧、获得猎物时喜气洋洋就说它们残忍。只有羊羔和小鸟的世界不成世界;只有好人的小说不是小说。即便是羊羔,也要吃青草;即便是小鸟,也要吃昆虫;即便是好人,也有恶念头。站在高一点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坏人,都是可怜的人。小悲悯只同情好人,大悲悯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恶人。    编造一个苦难故事,对于以写作为职业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难事,但那种非在苦难中煎熬过的人才可能有的命运感,那种建立在人性无法克服的弱点基础上的悲悯,却不是能够凭借才华编造出来的。描写政治、战争、灾荒、疾病、意外事件等外部原因带给人的苦难,把诸多苦难加诸弱小善良之身,让黄鼠狼单咬病鸭子,这是煽情催泪影视剧的老套路,但不是悲悯,更不是大悲悯。只描写别人留给自己的伤痕,不描写自己留给别人的伤痕,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揭示别人心中的恶,不袒露自我心中的恶,不是悲悯,甚至是无耻。只有正视人类之恶,只有认识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写了人类不可克服的弱点和病态人格导致的悲惨命运,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可能具有“拷问灵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悯。    关于悲悯的话题,本该就此打住,但总觉言犹未尽。请允许我引用南方某著名晚报的一个德高望重的、老革命出身的总编辑退休之后在自家报纸上写的一篇专栏文章,也许会使我们对悲悯问题有新的认识。这篇文章的题目叫《难忘的毙敌场面》,全文如下:    中外古今的战争都是残酷的。在激烈斗争的战场上讲人道主义,全属书生之谈。特别在对敌斗争的特殊情况下,更是如此。下面讲述一个令我毕生难忘的毙敌场面,也许会使和平时期的年轻人,听后毛骨悚然,但在当年,我却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然而,这个记忆,仍使我毕生难忘。    1945年7月日本投降前夕,国民党顽军152师所属一个大队,瞅住这个有利时机,向“北支”驻地大镇等处发动疯狂进攻,我军被迫后撤到驻地附近山上。后撤前,我军将大镇潜伏的顽军侦察员(即国民党特务)四人抓走。其中有个特务是以当地医生的面目出现的。抓走时,全部用黑布蒙住眼睛(避免他们知道我军撤走的路线),同时绑着双手,还用一条草绳把四个家伙“串”起来走路。由于敌情紧急,四面受敌,还要被迫背着这四个活包袱踯躅行进,万一双方交火,这四个“老特”便可能溜走了。北江支队长邬强当即示意大队长郑伟灵,把他们统统处决。    郑伟灵考虑到枪毙他们,一来浪费子弹,二来会惊动附近敌人,便决定用刺刀全部把他们捅死。但这是很费力,也是极其残酷的。但在郑伟灵眼里看来,也不过是个“小儿科”。当部队撤到英德东乡同乐街西南面的山边时,他先呼喝第一个蒙面的敌特俯卧地上,然后用锄头、刺刀把他解决了。    为了争取最后机会套取敌特情报,我严厉地审问其中一个敌特,要他立即交代问题。其间,他听到同伙中“先行者”的惨叫后,已经全身发抖,无法言语。我光火了,狠狠地向他脸上掴了一巴掌。另一个敌特随着也狂叫起来,乱奔乱窜摔倒地上。郑伟灵继续如法炮制,把另外三个敌特也照样处死了。我虽首次看到这个血淋淋的场面,但却毫不动容,可见在敌我双方残酷的厮杀中,感情的色彩也跟着改变了。    事隔数十年后,我曾问郑伟灵,你一生杀过多少敌人?他说:百多个啦。原来,他还曾用日本军刀杀了六个敌特,但这是后话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才感到我们过去那些描写战争的小说和电影,是多么虚伪和虚假。这篇文章的作者,许多南方的文坛朋友都认识,他到了晚年,是一个慈祥的爷爷,是一个关心下属的领导,口碑很好。我相信他文中提到的郑伟灵,也不会是凶神恶煞模样,但在战争这种特殊的环境下,他们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但我们有理由谴责他们吗?那个杀了一百多人的郑伟灵,肯定是得过无数奖章的英雄,但我们能说他不“悲悯”吗?可见,悲悯,是有条件的;悲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是书生的臆想。    一味强调长篇之长,很容易招致现成的反驳,鲁迅、沈从文、张爱玲、汪曾祺、契诃夫、博尔赫斯,都是现成的例子。我当然不否认上列作家都是优秀的或者是伟大的作家,但他们不是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托马斯·曼、乔伊斯、普鲁斯特那样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里没有上述这些作家的煌煌巨作里所具有的那种波澜壮阔的浩瀚景象,这大概也是不争的事实。    长篇越来越短,与流行有关,与印刷与包装有关,与利益有关,与浮躁心态有关,也与那些盗版影碟有关。从苦难的生活中(这里的苦难并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的贫困,而更多是一种精神的苦难)和个人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中获得创作资源可以写出大作品,而从盗版影碟中攫取创作资源,大概只能写出背离中国经验和中国感受的也许是精致的小玩艺儿。也许会有人说,在当今这个时代,太长的小说谁人要看?其实,要看的人,再长也看;不看的人,再短也不看。长,不是影响那些优秀读者的根本原因。当然,好是长的前提,只有长度,就像老祖母的裹脚布一样,当然不好;但假如是一匹绣着《清明上河图》那样精美图案的锦缎,长就是好了。    长不是抻面,不是注水,不是吹气,不是泡沫,不是通心粉,不是灯心草,不是纸老虎;长是真家伙,是仙鹤之腿,不得不长,是不长不行的长,是必须这样长的长。万里长城,你为什么这样长?是背后壮阔的江山社稷要它这样长。    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小说。    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当然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  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    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正确思想,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那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小说很可能是一个思想反动的作家写的。。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在善与恶之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的,总是要比阅读那些轻软滑溜的小说来得痛苦和艰难。难也是指结构上的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    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这是那些批判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家的习惯写法。这也是一种颇为省事的写法。结构从来就不是单纯的形式,它有时候就是内容。长篇小说的结构是长篇小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作家丰沛想象力的表现。好的结构,能够凸现故事的意义,也能够改变故事的单一意义。好的结构,可以超越故事,也可以解构故事。前几年我还说过,“结构就是政治”。如果要理解“结构就是政治”,请看我的《酒国》和《天堂蒜薹之歌》。我们之所以在那些长篇经典作家之后,还可以写作长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在于我们还可以在长篇的结构方面展示才华。    长篇小说的语言之难,当然是指具有鲜明个性的、陌生化的语言。但这陌生化的语言,应该是一种基本驯化的语言,不是故意地用方言土语制造阅读困难。方言土语自然是我们语言的富矿,但如果只局限在小说的对话部分使用方言土语,并希望借此实现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则是一个误区。把方言土语融入叙述语言,才是对语言的真正贡献。    长篇小说的长度、密度和难度,造成了它的庄严气象。它排斥投机取巧,它笨拙,大度,泥沙俱下,没有肉麻和精明,不需献媚和撒娇。    在当今这个时代,读者多追流俗,不愿动脑子。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对。真正的长篇小说,知音难觅,但知音难觅是正常的。伟大的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像宠物一样遍地打滚,也没有必要像鬣狗一样结群吠叫。它应该是鲸鱼,在深海里,孤独地遨游着,响亮而沉重地呼吸着,波浪翻滚地交配着,血水浩荡地生产着,与成群结队的鲨鱼,保持着足够的距离。    长篇小说不能为了迎合这个煽情的时代而牺牲自己应有的尊严。长篇小说不能为了适应某些读者而缩短自己的长度、减小自己的密度、降低自己的难度。我就是要这么长,就是要这么密,就是要这么难,愿意看就看,不愿意看就不看。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

内容概要

《红树林》是莫言1998至1999年创作的一部背景离开他的文学王国——“高密东北乡”的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的故事转向南海之滨的现代化都市和淳朴的南国渔村。小说中既有对权欲、钱欲、情欲、性欲等现代都市生活中的阴暗面的淋漓再现,也有对老一辈革命历史以及老一辈的子女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恨情仇的生动描写。小说在艺术上追求创新,通过一个处处在场又并非真实存在的、全知全能的“我”来展开叙述,时而把视角对准小说中的当下情景,时而把故事拉到历史和传说之中;各种叙述手法犹如万花筒一般,不断变幻,但在整体上又不乏一气呵成的艺术魅力。
封面文字: 在欲火如炽的红树森林里, 烦躁不安的叙述, 犹如东奔西突的马驹……
腰封文字:以南国都市和渔村为背景的当代传奇全知全能的神秘叙述
爱恨情仇的复杂描写淋漓尽致地再现当代人对权、钱、情、色的多层面欲望

作者简介

山东高密人,1955年生。著有《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长篇小说十一部,《透明的红萝卜》、《司令的女人》等中短篇小说一百余部,并著有剧作、散文多部;其中许多作品已被翻译成英、法、德、意、日、西、俄、韩、荷兰、瑞典、挪威、波兰、阿拉伯、越南等多种语言,在国内外文坛上具有广泛影响。莫言和他的作品获得过“联合文学奖”(中国台湾),“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法国“Laure
Bataillin(儒尔?巴泰庸)外国文学奖”,“法兰西文化艺术骑士勋章”,意大利“NONINO(诺尼诺)国际文学奖”,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以及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章节摘录

版权页:   面团带着众人沿着陡峭的铜梯子往炮楼上攀登。铜梯上满是绿锈,一抓弄一手,不抓又危险,只好抓,就全部成了绿手。面团说,当年这梯子上可是一点锈也没有的,每天都有人擦,擦得光可鉴人,像黄金似的。当年那些家丁下炮楼不允许一级级地下,全都是双手撑住两边的栏杆,双脚一翘,一滑到地。你们也许不知道那马刚是谁吧?这个老家伙还活着,他的儿子现在市检察院当一个小科长。马刚那老小子也真是个人物,五八年大跃进时,他一拳捣掉了地委书记两颗门牙。 炮楼里一片昏暗,只有从枪眼里射进来几线光明照在墙上。面团拉了一下开关,一盏电灯突然亮了。灯泡大概有二百瓦,亮得发了白,不敢正视。他说:恢复卢家家业的第一步就是要拉上电,这是我爷爷说的。解放后卢家大宅被小学占了,我爷爷前几年回来捐款建了一所最现代的小学,政府就把宅子还给了我家。惭愧,兄弟是卢家唯一的继承人。当然想来争遗产的人很多,但他们她们全都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旁系支蔓,我爷爷只承认我一个。 强烈的电灯光下,他们看到,炮楼全部是用巨大的石头垒起来的,无怪乎当年小日本的山炮弹打上去像搔痒似的。面团说,送炸药包是八路的拿手好戏,但他们忘了,我家是烟花爆竹世家,我家改行造炸药就像饺子铺改行包包子一样简单。所以我家建造炮楼时,就充分地考虑到了炸药的问题。你可以把我家的炮楼炸薄,但你不可能把我家的炮楼炸倒。八路也就是因为炸不倒我家的炮楼,才撤了围想出了阴谋,派马刚假投降,打了进来。问题是他们安排的假投降十分逼真,把我爷爷给糊弄住了。这些故事咱们以后再说。 炮楼的墙壁上,挂着五张大幅画像。画像都用玻璃镜框镶着。画像前摆着香案,香案前摆着供品,供品是几个皱皮苹果和干巴橘子,还有两碟子水果糖。这时,他们闻到了一股子檀香的气味从潮湿霉味里钻出来。面团指着中间一幅画像说:这就是我高祖震圜公。他们看到,这个震圜公下巴上留着一撮山羊胡子,头戴一顶瓜皮小帽,目光炯炯,果然不同凡响。左边这位,就是我曾祖天罡公,当过广东省财政厅长兼税务总局局长的。天罡公身穿中山装,五官端正,看样子是个正人君子美男子。右边这位,就是我高祖的得意快婿家龙公,时任广东省警察局长。有人说我这个曾姑丈模样很像窃国大盗袁世凯,当然如果袁世凯不是窃国大盗其实也是个美男子对不对?你们可能要问:这个秦家龙公不姓卢,怎么能挂在您卢姓祖先中间昵?问得好,其实我不说你们也应该明白,因为秦家龙公生前身居高位,所以我就把他安排进我祖先的行列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表示,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

编辑推荐

《红树林》以南国都市和渔村为背景的当代传奇,全知全能的神秘叙述,爱恨情仇的复杂描写,淋漓尽致地再现当代人对权、钱、情、色的多层面欲望。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红树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5条)

 
 

  •   莫言是我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以前曾经搜集他的小说来读。这一次上海文艺的新版相当精美,值得收藏。这部小说也是莫言的代表作吧。
  •   莫言的小说非常棒,但说不上来具体为什么,就是特别地喜欢看《红树林》这本。
  •   看完了《红高粱》,《丰乳肥臀》,再看这本,对莫言的写作风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莫言类似的陕西作家一直很真实的描述,喜欢,漫漫看
  •   权欲+钱欲+情欲+性欲=爱恨情仇。创作背景,远离神奇的“高密”王国。
  •   红树林,字迹清晰,版本不错,不愧是莫言的书,对人物刻画很深、
  •   收藏莫言全部十一长篇
  •   美丽纯朴的渔家姑娘珍珠,从红树林边闯入现代化都市,经历了迷茫而凄楚的人生,终于昂起头,勇敢地迎接挑战。两个青梅竹马的老干部子女,在几十年的磨炼奋斗和恩怨情仇的碰撞与纠葛中,虽然分道扬镳,却是藕断丝连。三名同窗好友,在共和国的旗帜下相伴成长,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面对权欲、钱欲、情欲的陷阱,有的经不住诱惑,贪赃枉法,跌进深渊;有的出淤泥而不染,两袖清风,正义凛然……
  •   还没看完,不过看过前几本的,相信莫言的作品应该不错
  •   一直喜欢莫言的作品!
  •   莫言作品
  •   莫言一举成名后,一直期待尽快读到他的作品。细细的读后,发现其不愧是诺贝尔奖的得主。文章很值得品味。
  •   莫言获奖了,获了大奖,很高兴!!
  •   呵呵,莫言的长篇买了一整套,得好好读读了。
  •   莫言这套文集快收齐了 再重温一下
  •   喜欢 莫言的书越看越有意思
  •   莫言的书,抢先看
  •   读莫言的书要认真读,不能走马观花,仔细品味
  •   莫言的书值得看,正版收藏了
  •   很不错的书,买了莫言的一整套!回去慢慢看!
  •   莫言的书又到了,很高兴
  •   中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一定要买一本看看
  •   一位朴实美丽的渔家姑娘从红树林边的渔村闯入都市,经历了情感的波折和撞击演绎出复杂而又多变的人生。
  •   只是想看看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书~
  •   几代中国作家孜孜以求的目标,一不小心被一位来自高密的小子给实现了,可喜可贺!
  •   作品很好,不愧是诺奖获得者写的。
  •   买来才看了三分之一,已经被它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从不同年代讲述一个女人与多个关系中复杂的各类故事,值得细细品味。
  •   应该好看,不过最喜欢的还是丰乳肥臀
  •   每一部都很精彩,每一部都值得一读。十一本一起买,很喜欢,很高兴!
  •   红树林,好看。
  •   分享精神财富诺贝尔奖的巨匠之作,应当认真拜读,体味!这是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也是文学的巨大的知识宝库。历史与现实,感悟与思考探索,是读书的真谛!
  •   对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人们入目三分的刻划,值得细细品读。
  •   因为是诺奖书,所以买来,想仔细阅读。
  •   冲着作家的名头,收藏了
  •   好书,好作家!
  •   物美价便宜,很好。自己的东东划起来方便
  •   这部我读起来比较吃力,什么事情都是有得有失,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完全体会到的感觉。
  •   一气呵成看完,用无所不知的“我”的角度,很有意思!不愧是大师!赞一个!
  •   一个讲故事高手
  •   大师作品,非常喜欢
  •   书很好,就是现在来写评论的时候发现多花了10块钱哦,给好评
  •   书的质量不错,关键是价格比书店里便宜,发货速度比较快,谢谢~
  •   跟商场里一模一样,价格却便宜很多
  •   新版风格不错
  •   订书的人太多
  •   书是买了送给老师的!她收到很惊喜很高兴很喜欢!这个版本的质量什么的都是最好的!目前还在认真拜读中,说写得不错!老师喜欢我也很高兴!嘎嘎!
  •   什么事情都会有得有失。
  •   正在读呢,看到了50、60年代的计划生育,对现在来说不可思议
  •   她极度渴望爱情 ,她希望自己在累的时候有个肩膀依靠。。。。。希望年轻的我们敢于追求我们的爱情
  •   还没看完,应该挺好的。
  •   好看,现实
  •   书是不错,可惜装订不佳,书页折在一起,结果影响了一整本书。退货又麻烦。唉,有点纠结。
  •   出乎意料的现代书
  •   内容丰富多彩,很喜欢,买了一整套,都已阅读。
  •   书已收到还未看,谢谢!
  •   评价到手软,强烈要求将这种套集的书归类评价
  •   挺好看的 不错 包装也很好 不错
  •   CIP核准号 2012222814 代买的, 讲述:一位朴实美丽的渔家姑娘从红树林边的渔村闯入都市。购价 ¥ 24.50
  •   <红树林>价廉物美,正版图书就是不错,印刷质量很好,我很喜欢
  •   10年前就读过了,但当时是借来的,某天突然忆起,就又买来重温...虽然不是很喜欢作者,但这却是一部耐人寻味的作品!
  •   无论是发货速度还是投递员的服务态度都很好,印刷不错,装订很好。值得。
  •   书很好,确实不适合未成年。。。
  •   这本书本身还不错,只是不适合孩子看,他跟我说这本书有点色,我心惊了一下,自己看看,确实不适合孩子看。不知是哪位推荐的,哎,藏了
  •   很好的东东,喜欢,下次还来购买
  •   各方面都挺不错的,便宜,装帧好,看起来舒服
  •   帮朋友买的,有塑封封着,我也无法看见纸质或者有无缺页漏页的情况,总体看起来不错。
  •   小孩子还是不要看了,真的不适合
  •   做着的写作心境有点体会不了。。慢慢看。
  •   纸张很好,书也不错。
  •   质量不错,莫言先生在本书中写的是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体的缺陷和社会的缺陷共同作用造成的,现实是残酷的,个人是渺小的,常读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即使帝王将相,经常也是身不由己,有时也不可避免以悲剧收场,权利能使人堕落,金钱也能使人堕落,关键还要看个体自身,你是出淤泥而不染,还是随波逐流,如果是随波逐流的话,即使你曾经站在潮流的前列,万一社会形势变... 阅读更多
  •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评价太多
  •   红树林(新版)
  •   替公司买了好多书,好过瘾
  •   莫言的书籍值得一看
  •   已经收货,真的很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