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人物三

出版时间:2006-6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秦璞 编  页数:1040  

内容概要

  《李广》李广是西汉时候的名将。他平时爱护部属,与士兵同甘苦,深得士兵的爱戴。因此,常能打胜仗。匈奴兵怕他的威名,称他为“飞将军”。虽然李广后来受统治阶级的排挤死了,可是他的事迹却为后人所歌颂。(《中国历史人物3(绘画本)(共10册)》根据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改写)。  《郑成功》明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清兵侵占北京,建立了封建王朝。当时郑成功还很年轻,因不满父亲投降清廷,便毅然带领了部下九十余人到南澳岛,建立抗清根据地。  一六五九年,郑成功乘清军侵入云南,江南空虚,领兵进攻南京,连战连胜,直逼南京城郊,一时东南大震。可惜他被胜利所迷惑,中了敌人的缓兵奸计,败退厦门。这一次失败,并没有使他灰心,他一面据守厦门等地,一面带兵收复了荷兰人所霸占的台湾,开展了长期抗清的局面。一六六三年他病死在台湾,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事迹为后代人们所传诵。  《戚继光》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军事家。他在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各省时,顺应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训练了一支新军,又运用新的战术,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终于平定了为患多年的倭害。  《林则徐》《中国历史人物3(绘画本)(共10册)》叙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与过程,故事歌颂了林则徐的反帝精神及刚正的性格,也揭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和帝国主义的丑恶面目。  《黄道婆》黄道婆生于宋朝末年,在封建社会里,她原是最受迫害的童养媳。由于她不屈服于命运安排,自己闯出一条生路。向黎族人学习棉花耕种、纺织技术,不向困难低头,刻苦钻研纺织技术,革新纺织工具和传授纺织技术,使当时当地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对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起了很大影响,成为劳动人民最尊敬的人。直到现在,她出生的地方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她的故事。  《祖逖》腐败的西晋王朝经受十五年的内战(八王之乱),实力大为削弱,于是匈奴等族铁骑南下,占据了整个黄河流域。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  而爱国志士祖逖坚持北伐,带领一小队人渡江,“中流击楫”,一路上得到人民的响应和支持。经过多次苦战,收复了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祖逖还想渡河北进,不料遭到朝廷的反对,连最亲密的战友刘琨也在河北被奸臣所害。祖逖悲愤成疾,他垂危时还一心惦念着国事。祖逖死后,敌人很快地又占领了河南和淮河流域地区。后来中国就出现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  《秋瑾》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为维持统治,向列强屈膝投降。当时国内革命空气很浓,各省爱国青年纷纷成立了革命团体,提出推翻清朝政府的口号,秋瑾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她办女报,提倡妇权,宣传革命。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准备起义,不幸事机不密,徐锡麟在安徽失败,她也在绍兴被捕。虽经严刑拷打,但是秋瑾坚贞不屈,最后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詹天佑》詹天佑是一位中外闻名的中国铁路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就是在他领导下建成的。这是九十年前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筑成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工时,英美日俄等国的工程师都在一旁冷嘲热讽,认为没有他们中国不可能独立修筑铁路。可是詹天佑毅然把工程担当起来,发动群众,克服困难,终于使京张铁路在中国人手里胜利地完成通车了。他还发明一种连接火车车厢的挂钩,直到今天,全世界都还采用这种“詹天佑挂钩”。  《阎应元》阎应元,南明抗清义军首领。曾任江阴典史,因爱民如子,被人称颂。弘光元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江南也陷入清军铁蹄之下。阎典史被推荐为义军首领。他足智多谋,不受南明降将刘良佐的诱降,带领军民,守江阴城八十一日,抗敌到最后,直至壮烈战死。  《夏完淳》夏完淳是明末出生的江苏松江人。他聪明过人,5岁时就熟读群书。在父亲夏允彝的教导下,他不仅学艺精湛,还有远大的抱负。清兵入关,明朝衰败了,许多爱国志士为反清救明,纷纷献出了热血和生命。夏完淳也是其中一个。他积极参加各地的起义,出谋划策,动员有志之士联合抗清。最后被捕时,他坚强不屈,在狱中写成《南冠草》诗集,慷慨就义。夏完淳死时,年仅17岁。  林则徐 《中国历史人物3(绘画本)(共10册)》叙述了“鸦片战争”的起因与过程,故事歌颂了林则徐的反帝精神及刚正的性格,也揭露了清王朝的腐朽没落和帝国主义的丑恶面目。  郑成功 明崇祯十七年(一六四四年),清兵侵占北京,建立了封建王朝。当时郑成功还很年轻,因不满父亲投降清廷,便毅然带领了部下九十余人到南澳岛,建立抗清根据地。  一六五九年,郑成功乘清军侵入云南,江南空虚,领兵进攻南京,连战连胜,直逼南京城郊,一时东南大震。可惜他被胜利所迷惑,中了敌人的缓兵奸计,败退厦门。这一次失败,并没有使他灰心,他一面据守厦门等地,一面带兵收复了荷兰人所霸占的台湾,开展了长期抗清的局面。一六六三年他病死在台湾,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事迹为后代人们所传诵。  戚继光 戚继光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和杰出的军事家。他在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各省时,顺应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训练了一支新军,又运用新的战术,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终于平定了为患多年的倭害。  李广 李广是西汉时候的名将。他平时爱护部属,与士兵同甘苦,深得士兵的爱戴。因此,常能打胜仗。匈奴兵怕他的威名,称他为“飞将军”。虽然李广后来受统治阶级的排挤死了,可是他的事迹却为后人所歌颂。(《中国历史人物3(绘画本)(共10册)》根据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改写) 詹天佑 詹天佑是一位中外闻名的中国铁路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的京张铁路,就是在他领导下建成的。这是九十年前中国人用自己的力量筑成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工时,英美日俄等国的工程师都在一旁冷嘲热讽,认为没有他们中国不可能独立修筑铁路。可是詹天佑毅然把工程担当起来,发动群众,克服困难,终于使京张铁路在中国人手里胜利地完成通车了。他还发明一种连接火车车厢的挂钩,直到今天,全世界都还采用这种“詹天佑挂钩” 。  秋瑾 清朝末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腐败的清政府为维持统治,向列强屈膝投降。当时国内革命空气很浓,各省爱国青年纷纷成立了革命团体,提出推翻清朝政府的口号,秋瑾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她办女报,提倡妇权,宣传革命。1907年,秋瑾与徐锡麟等组织光复军,准备起义,不幸事机不密,徐锡麟在安徽失败,她也在绍兴被捕。虽经严刑拷打,但是秋瑾坚贞不屈,最后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祖逖 腐败的西晋王朝经受十五年的内战(八王之乱),实力大为削弱,于是匈奴等族铁骑南下,占据了整个黄河流域。官僚们仍旧过着荒淫腐朽的生活。  而爱国志士祖逖坚持北伐,带领一小队人渡江,“中流击楫”,一路上得到人民的响应和支持。经过多次苦战,收复了黄河中下游以南的地区。  祖逖还想渡河北进,不料遭到朝廷的反对,连最亲密的战友刘琨也在河北被奸臣所害。祖逖悲愤成疾,他垂危时还一心惦念着国事。祖逖死后,敌人很快地又占领了河南和淮河流域地区。后来中国就出现了南北朝对立的局面。  黄道婆 黄道婆生于宋朝末年,在封建社会里,她原是最受迫害的童养媳。由于她不屈服于命运安排,自己闯出一条生路。向黎族人学习棉花耕种、纺织技术,不向困难低头,刻苦钻研纺织技术,革新纺织工具和传授纺织技术,使当时当地的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对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起了很大影响,成为劳动人民最尊敬的人。直到现在,她出生的地方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她的故事。  夏完淳 夏完淳是明末出生的江苏松江人。他聪明过人,5岁时就熟读群书。在父亲夏允彝的教导下,他不仅学艺精湛,还有远大的抱负。清兵入关,明朝衰败了,许多爱国志士为反清救明,纷纷献出了热血和生命。夏完淳也是其中一个。他积极参加各地的起义,出谋划策,动员有志之士联合抗清。最后被捕时,他坚强不屈,在狱中写成《南冠草》诗集,慷慨就义。夏完淳死时,年仅17岁。  阎应元 阎应元,南明抗清义军首领。曾任江阴典史,因爱民如子,被人称颂。  弘光元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江南也陷入清军铁蹄之下。阎典史被推荐为义军首领。他足智多谋,不受南明降将刘良佐的诱降,带领军民,守江阴城八十一日,抗敌到最后,直至壮烈战死。

书籍目录

李广郑成功戚继光林则徐黄道婆祖逖秋瑾詹天佑阎应元夏完淳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中国历史人物3(绘画本)(套装全10册)》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历史人物三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秋 瑾 绘画 汤义方 老版新印詹天佑 江栋梁 绘阎应元 张鹿山 绘夏完淳 画的很是粗糙李 广 水天宏 绘 名不副实郑成功 江栋良 绘戚继光 水天宏 绘林则徐 李铁生 绘祖 逖 赵三岛 绘黄道婆 汪玉山等 绘
  •   画得很不错,不过应对文字做一些修改。比如《李广》中,编文者写得好像卫青在对李广耍阴谋一样,实际《史记》中并未有类似记载,相反记载卫青为人比较谨慎,性格也宽厚,与其外甥霍去病完全不同,所以他朋友很多,为了救他愿意拼掉性命。汉朝皇帝也是很看重李广的,出征前还劝他别去,万一失误对国家也是损失,但老将军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非去不可。决战前夕让他带一队人从另一条路攻击匈奴,也没提到他很不开心,结果是迷了路,未能按时赶到攻击地点,按现在的说法,他执行的应该是迂回包抄,断敌归路的作战任务,任务是艰巨的,意义是重大的,但他没有完成任务。为什么会迷路?在大漠中当然容易迷路,但应该不会找不到当地人做向导,也许发生了沙尘暴,致使向导也无法找到道路,除非项少龙重新回到当时的战场,否则这也就成为了千古之谜。和老将军一起迷路的还有另一位西部英雄——张骞,张骞在匈奴游历多年,就是一部活地图,竟然也会迷路,令人不胜唏嘘。不过张骞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次失败最多丢官,英雄总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李广老将军认为这是自己的耻辱,遂拔剑自刎,以生命捍卫了自己的荣誉。致敬!再次致敬!所以编文者不应掺杂过多自己的个人感情,应该着重于对英勇行为的描述,对英雄气概的赞许,这样才能对孩子们起到正面激励的作用,否则就像看控诉书,越看越气闷,孩子们当然不愿看喽。另外其他几册也有类似问题,出版商应该与时俱进,不要老版就直接照抄过来。
  •   全是老连环画名家所绘,50开本,值得收藏啊!
  •   早期为了配合50开内页大小而随意将内页拉伸的“变形书”。
  •   这一系列的书画风都很棒的。只是制作稍差一点!
  •   还以为是精百的那!收到后有蓝函!晕!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