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天学针灸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公司  作者:张仁  页数:48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为中医百日通丛书中的一册,丛书销量36万册。本书课程是根据自学的特点安排的。分为针灸学概论、经络、腧穴、刺灸法和病症治疗五大部分,每一部分中有若干单元,如病症治疗中主要包括内科病症治疗、外科病症治疗、妇科病症治疗、儿科病症治疗、五官科病症治疗、皮肤科病症和针灸保健等七个单元,而每一单元又分若干节。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为:掌握相当科学文化知识的针灸爱好者;具有初步针灸知识和临床经验的针灸师;有一定医学造诣的中医和西医师。    《一百天学针灸》是一本中医普及性读物,既综合了古今医学家的经验成就,又反映了现代针灸学术的动态和水平。本书所提供的167个腧穴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所介绍的各种刺灸法均为海内外公认的成熟方法;所载100种针灸有效病证,经实践反复证明是确实有效的。本书釆用了最通俗的语言和最简洁的方式向广大中医爱好者介绍针灸知识和掌握针灸治病的经验和诀窍。由于针灸学是一门直观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医学,所以我们在书中配以必要的插图和详尽的操作说明,供读者在实践中参考。  为了贯彻这套丛书的统一性,本书釆用每天学习一小时,每周学习六天,共十四周学完的方法。

书籍目录

第一周一、古老而年轻的针灸医学源远流长的过去不断发展的今天二、经络学说 千古之谜经络系统概述经络作用简介经络研究概况三、十四经脉的分布分布概况手三阴经脉手三阳经脉足三阳经脉足三阴经脉奇经八脉四、腧穴的基本内容腧穴的分类腧穴的命名腧穴的基本功能腧穴的定位方法五、特定穴简介五输穴下合穴原穴络穴郄穴俞募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第二周六、必须熟悉的腧穴手太阴肺经穴(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手少阴心经穴(极泉、少海、通里、神门、少府、少冲)手厥阴心包经穴(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二间、合谷)(阳溪、手三里、曲池、臂脯、肩饀、天鼎、扶突、口禾膠)(迎香)手太阳小肠经穴(少泽、后溪、腕骨、养老、小海、肩贞、天宗)(天容、颧谬、听宫)手少阳三焦经穴(关冲、中渚、外关、支沟、天井)第三周(肩餒、翳风、角孙、耳门、丝竹空)足阳明胃经穴(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人迎、梁门、天枢、水道、归来、髀关)(伏兔、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丰隆、解溪、内庭、厉兑)足太阳膀胱经穴(睛明、攒竹、天柱、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次髒、承扶、殷门、委中、膏肓、志室)(秩边、承山、昆仑、申脉、至阴)足少阳胆经穴(瞳子膠、听会、阳白、风池)第四周(肩井、居膠、环跳、风市、阳陵泉、足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足窍阴)足太阴脾经穴(隐白、公孙、商丘、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足少阴肾经穴(涌泉、太溪、照海、复溜、筑宾)足厥阴肝经穴(大敦)(行间、太冲、蠡沟、章门、期门)督脉穴(长强、腰阳关、命门)(至阳、大椎、风府、百会、上星、素髒、水沟)任脉穴(曲骨)(中极、关元、气海、神阙、中脘、膻中、天突、廉泉、承浆)第五周经外穴(印堂、太阳、球后、金津、玉液、翳明、子宫、定喘、夹脊)(腰眼、腰奇、四缝、十宣、腰痛点、膝眼、阑尾穴、胆囊穴)七、刺法灸法一一针灸治病之法刺灸法的主要内容刺灸法的作用特点刺灸法的要求八、针灸意外的预防与处理针灸意外的原因针灸损伤的分类预防与处理要点常见的几种针灸意外及处理九、毫针刺法应掌握的内容针前准备毫针刺的基本方法十、针刺手法简介辅助手法补泻手法……

章节摘录

  不断发展的今天  近代,针灸主要在民间流传。一批有胆识的针灸工作者,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学术,通过成立针灸学社,编印针灸书刊,开展函授教育等取得一定成效。其中以承淡安贡献最为突出。在继承传统针灸的理论与经验的同时,一些医家还开始了用近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提高针灸疗效的尝试。如刘钟衡撰《中西汇参铜人图说》(1899年),在针灸史上开创了汇通中西的先例。唐世丞等于1934年发表《电针学之研究》,为我国应用电针疗法的开端。  新中国成立以后,针灸医学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首先是针灸研究和教育机构遍布全国。1951年由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成立,该所到1955年成为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到1992年,全国已有8个针灸经络研究所。全国30所高等中医药院校,有28所开设了针灸系,并于1986年成立了北京针灸学院(后改名为北京针灸骨伤学院)。不少西医院校和研究机构也把针灸列入教学课程和科研项目。  在针灸临床上,所有的中医院和多数综合性医院都设有针灸科,并出现了针灸专科医院。  在继承发掘古代针灸学术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是我国现代针灸研究的主要特点。20世纪50年代前期,以整理针灸学基础知识,观察针灸适应证为主;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较为广泛地对一种病一种病进行临床总结,推广针刺麻醉的临床应用,并开展实验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初,从外科手术学、麻醉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进行针刺镇痛机理的研究,并且以研究循经感传为契机,从不同角度研究经络现象及实质,以及腧穴与针感、腧穴与脏腑相关等问题;从90年代至21世纪初,针灸医学适应人类疾病谱变化的需求,不断拓展临床领域,正在从较为单一的以治疗疾病为主转向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为一体的现代临床医学。  针灸学术很早就在国际上传播,早在公元6世纪,针灸已从我国传到朝鲜和日本,并于16世纪向欧洲传播。现代,随着我国针灸学术对国际影响的扩大,其传播速度不断加快。20世纪50年代,曾帮助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一些医师学习针灸。自1975年起又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在北京、上海、南京举办国际针灸班,为许多国家培训了大量针灸人材。进入21世纪后,世界上已经有140多个国家有了掌握针灸疗法的医务人员,不少国家还开展了针灸教学和科学研究,并取得成效。  【复习题】  1.历代有哪些重要的针灸著作?  2.明代针灸学有哪几方面成就?  二、经络学说千古之谜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针灸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也是古代医家的一个重要发现。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原来的意思指纵丝(直线);“络”指的是网;脉,则指血管。经络就是人体中运行气血的大小通路,大的主干称经脉,小的分支称络脉。经络学说就是从经络的角度阐述人体各部分之间联系及其互相影响的一门学问。有关经络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帛书《经脉》篇。二千多年来经络学说一直指导着针灸临床实践,现代,它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百天学针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